本站专栏作家 何威(微博)
本月有新闻称,科学家计算出互联网的重量仅仅只有50克,和一颗草莓大致相当。
这50克重量,其实指的是互联网上所有电子的质量总和。这样的计算似无明显实际意义,却带给我奇妙的意象:互联网仿若一个将无限触角深深嵌入世界每个角落的超级生命,在它的每根毛细血管中,数据如岩浆如海啸如龙卷般沸腾汹涌,填饱亿万终端;然而这一庞然巨物一旦蜕去沉重躯壳,其灵魂却轻盈的可以扶摇直上九万里。而且或有一日,全体人类的灵魂将通过它(以及与它)融合为一,抵达不朽之境——前提是,人类没有在此之前毁灭地球和自身。
就用户体验的层面而言,互联网正在变得越来越轻。产品经理们努力迎合用户喜好,打造出更多如朝露夕颜般漂亮而轻盈的站点与APPs。一些功能繁复却未能及时瘦身、显得有些老派而沉重的东西,渐渐被抛低在尘埃之中。
我们的网络表达方式在变轻。人人写博客的时代已经过去,友情链接中越来越多的博客站点已经变成死链接,或不再更新。为什么?因为博客太“重”,适合那些满腹心事要倾诉,满腹经纶要炫耀、满腹情绪要宣泄的人,而不适合忙了一天不想再费脑子和时间的人。我们有了不超过140字的微博,一个输入框,不再像博客编辑页面那样让新手望而生畏,无需添加什么标题、分类、标签。更简单的是转发,两岁的孩子都能完成,即刻就可迎来别人的反馈。我来、我见、我转发,轻松获得存在感。
读图时代的大众心理,又催生出以视觉系和兴趣组为特点的轻博客。它并不比微博更难用、更“重”。最受欢迎的那些轻博客,都贴着如下标签中的一个或几个:“艺术”、“时尚”、“摄影”、“设计”、“插画”、“旅行”……尽管程序不限制字数多少,但你很少看见轻博客中出现连篇累牍的文字。
此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各类拼图板网站“千树万树桃花开”。从Pinterest开始,到国内的诸多追随者如花瓣、Mark之、布兜、堆糖等,再到美丽说、蘑菇街、淘宝哇哦、凡客达人等社会化电子商务网站,流瀑式的版面设计风靡一时。当你滚动页面,看着那五光十色满目琳琅的图片流,有没有想到《黑客帝国》中经典的绿色数据流?而极简的图片采集与再采集方式,使得它比轻博客更“轻”——无需访问拼图板网站,更不用操心什么主题排版,通过浏览器插件或书签栏链接,点击一两次鼠标,就可以收藏并发布你在任一网页上看中的图片或视频。
变轻的不仅是表达的形式,还有表达的内容主题。博客里有思考、独白与辩论,微博里有围观、追问与喧哗,到了轻博客和拼图板,几乎找不到时政、哲学、社会等主题,有的都是轻而美的兴趣,视觉的盛宴,感官的甜点,适合在睡前打开页面,三五分钟间领略那些精细与奢华、情调与挑逗,然后坠入梦乡。博客和微博?看到你胸闷气短,看得你满怀不平。
我们的网络阅读体验在变轻。上个月,在Google的用户界面大改版中,Google Reader的变化引发了最多争议与批评。一些资深用户发现自己喜欢的功能消失了,例如条目的备注、评论与分享、书签栏分享链接等,取而代之的仅仅是“分享到G+”的小按钮。我也对此耿耿于怀。但冷静下来一想,实际上,我们应该庆幸Google没有砍掉这个“小众”产品。虽然这些饥渴的信息重度使用者们钟情于它,但其每周用户数从2009年停止开发以来几乎没有增长,一直是百万量级,对于旗下产品用户动辄以亿计的Google高管们能有多大吸引力?号称信奉“长尾”的互联网巨头,在实际运营中仍然非常的“二八原则”,用主要精力来取悦最广大的用户;而对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Google Reader这类专注于大规模信息获取、存档与分享的产品太“重”了,这几乎注定了其没落的命运。
从纸书,到个人电脑,再到种种手持移动终端,这当然是一种硬件上的轻量化——人人都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小图书室。讽刺的是,我们的读书数量并未因之而明显增加。有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调查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仅4.25本,不到发达国家国民平均阅读量的一半,更仅有瑞典、丹麦等国家的十分之一。
这是因为,图书对很多人来说太“重”了,哪怕手机或iPad里的书也是。古人云,好读书者会抓住马上、厕上和枕上的碎片时间。但如今人们的“三上”时间,在手机上看起点的网络小说,或者拿着iPad刷微博,稍微“重”口味一点的,才会打开FlipBoard、Zite、Zaker或Installpaper等APPs,翻阅一下各种网上文章。甚至,阅读这件事对很多人来说都太“重”了。看视频、听音乐、打游戏,这些娱乐用来杀时间岂不是更轻松?
但就连我们的网络娱乐方式都在变轻。仅以游戏为例,《愤怒的小鸟》如今在全球下载次数已超过3.5亿次,而其制作公司Rovio更信心满满,宣称要在两三年内使之成为总用户超过10亿的游戏品牌。它堪称人类史上最流行的游戏,而它是多么的简单、轻松、易上手!唯一有可能与之比肩的游戏,或许是知识产权并不明确的俄罗斯方块,那同样是一个“轻”游戏。
“轻”游戏还包括各种社交游戏、网页游戏。形形色色的偷菜、牧场和德州扑克,迅速风靡全球,男女老少通吃,Zynga等公司因而崛起。要知道,全球玩家公认的顶尖网游“魔兽世界”用了6年时间才积累起1200万用户,而Zynga的第一款战略游戏在Facebook上推出9天便超过了1000万用户。如今的趋势就是,那些拥有华丽3D画面、深度剧情、丰富游戏性的电脑游戏、主机游戏、MMORPG,需要高配置机器和大段时间,还谋杀脑细胞,只适合相对少数的“重”口味玩家;那些很少或从不玩游戏的人——人数在铁杆玩家群体的百倍以上——正在渐渐被形形色色的“轻”游戏吸引,在其中花费着一个又一个五分钟、一次又一次一元钱。
所以,我说互联网正在变得越来越轻。
当然,这只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的观点。轻,意味着很多东西:轻松、轻快、轻简、傻瓜化、碎片化……为了使得用户们体验到更轻的感觉,互联网的硬件和编程,其实是越来越复杂高明精细的,流入互联网行业的人力、资金是越来越充足的,这些都是沉甸甸的。
仅就用户体验角度,为什么互联网会朝着“轻”的方向发展?我想原因至少有如下三方面。
首先,不变得更轻,如何飘入云端?
不论“云计算”概念中有多少泡沫,不可否认其中包含了互联网的大趋势:移动化和随身化。人们对于一切网络产品和服务,都希望是随处可得的,而且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但是在当前的带宽和运算条件下,将它们轻量化或许是保持良好用户体验的有效途径。
用一个反例或许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点:以Second Life为代表的虚拟世界,或许是未来互联网上最基本和必要的应用,但目前很难说有多么红火。这并不是因为人们不需要,而是因为它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中还不够“轻”——你得先下载近1G大小的客户端,学习复杂的操作,还要忍受那并不自然的虚拟化身形象和动作、由多边形和锯齿构成的虚拟环境和物品。但是请想象一下,若你随时可以在几秒内置身虚拟世界,其环境和人物视觉效果之逼真可比拟电影《阿凡达》,程序可自动捕捉你的自然语音和肢体动作,转换为虚拟化身的语言和动作,和其他人聊天、跳舞或赛车……这样的“轻”体验难道不会人人喜爱吗?反过来,在当前条件下,它就完全无法与Facebook之“轻”竞争。
其次,不变得更轻,如何迎合大众消费需求?
这是一种商业法则。互联网已不再是黑客和极客们的玩具,而是大众消费市场。最简单的、最轻而易举的,就是最好的,不要给消费者太多选择和定制的机会。
1976年Apple II电脑诞生之前,沃兹尼亚克想给它加上8个扩展槽,以便用户随心所欲外接设备,而乔布斯坚决反对,只愿意给它两个扩展槽。乔布斯的理念在今后几十年中发扬光大,曾有很长一段时间,苹果公司的电脑键盘上没有移动光标的方向键,皆因乔布斯认为用户用鼠标来移动光标就够了。1997年乔布斯重返苹果后,大刀阔斧地将苹果的产品线砍得仅剩四种产品,那就是“消费级”与“专业级”、“台式”与“便携”所构成矩阵的每一格。对照来看,在Google最近的改版中,在Google Reader砍去多项功能仅留下“分享到G+”按钮中,都可见类似的观念。Facebook的成功全球化,同样得益于“轻”的理念。扎克伯格曾说过:“做最好、最简单的、能让用户用最方便的方式分享信息的产品。”
以及,不变得更轻,如何适应现代生活之重?
现代人是幸运的,我们拥有并享受着前人无法想象的高科技,帮助我们每一秒的生活。现代人也是不幸的,这些科技在解放和侍奉我们的同时又带来枷锁。你能获取和处理更多的信息,然而也需要承担更多的任务,被期待更好的表现;明年的工作效率跟今年一样是不被接受的,从CPU到网速都更快了,员工干活似乎也理应更快嘛。于是,“更快、更高、更强”的进步主题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它或许真的推动了人类进步,但对每个普通个体而言则多少会构成压力,这是“重”的来源。于是对“轻”的追求几乎是下意识的。
我的朋友魏武挥最近有一篇文章写道,与其说当下是“C时代”(创意、连接、传播、资本等英文词的首字母),不如说是个“E时代”(“娱乐”的英文首字母)。“好玩”成为最吸引人的一种商品特征。这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论述了“轻”对现代生活的重要。
“娱乐至死”的批评之声,无法改变这一现实。更悲剧的是,很多时候娱乐甚至会成为新的负担,新的工作,就像有人上闹钟半夜爬起来上社交网站偷菜,就像有人本打算在茶余饭后刷刷微博却不小心把生活都碎片化了。想要“轻”,结果活得更“重”,这也是我们经常面临的窘境。
(何威供本站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何威,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媒体系,清华大学博士,数字媒体与创意产业研究者,OhMyMedia.com创始人。以文字管窥网众、数媒与社会之互动,探究TMT浪潮如何冲击与影响个人体验及社会文化,科技如何与艺术、传媒、创意产业交相辉映跨界融合。
1.《何威 越来越轻的互联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何威 越来越轻的互联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47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