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11月30日消息,由工信部电子科技情报所和计算机世界共同举办的2013年度中国IT两会今天在北京万豪酒店二层大宴会厅举行。
以下为华为IT产品线大数据产品市场总监胡玉海演讲。
主持人:谢谢霍锦洁女士带给我们的思考,接下来有请华为IT产品线大数据产品市场总监胡玉海先生。
胡玉海:尊敬的各位嘉宾,IT业的各位同仁上午好,很荣幸今天站在这里有机会跟大家分享。刚才几位嘉宾演讲的非常好,特别是从IDC的胶片里面相信大家能够明显的体会到整个IT产业在进行很大的转型,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冲击着我们各个领域,这为我们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带来很多的机遇和选择。同时,也无可避免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挑战,甚至很多误区。华为公司一方面我们是ICT领域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同时我认为华为本身作为一个规模相对比较大的企业,我们在整个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在资深的IT系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有很多摸索、创新和实践。所以,今天结合创新这个主题,我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想分享一下我们华为自身IT系统规划,企业信息化建设,也是经历了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并且有一系列的创新方面的探索,看是否能够给各位一些借鉴和启发。领域想分享一下,作为ICT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华为公司在相关产品和技术方面的一些创新,以及面向客户的一些成功实践。
回顾一下,华为公司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比较稳健的增长,去年整体销售收入超过2200亿人民币,应该说这是成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我们认为就是基于客户需求的持续创新。我们在2020年接近300亿用于研发投入,这相当于整个销售收入的13%,截止目前公司有7万多名研发员工,占总员工数将近一半。另外,我们在全球成立了16个研发中心,同时跟客户一起成立了28个创新中心,共同孵化和试点创新业务和解决方案。而这种持续的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包括专利和标准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得到客户和行业的一些认可,包括业界知名的一些媒体对我们创新能力方面的一些认可。
那么,回顾公司的发展史会发现整个内部IT的不断演进和增强为我们持续的业务发展起到非常决定性的支撑作用。梳理一下整个IT系统的演进,这是公司内部从1988年到现在整个IT系统的演进分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也恰好匹配了华为公司业务起步,到发展,到壮大,到国际化,乃至全球化的发展结构。比如1997年之前我们主要集中在中国地区,从1998年到2002年我们将IT系统进行了集中化的规划,同时在整个产品研发流程上我们看到包括财务流程,包括人力资源等流程方面也开始进行系统化的建设和思考。下一个阶段就是从2003到2007年的时候,整个海外市场和业务开始逐步占据非常大的比例,在这个过程中,公司的IT系统和流程架构也进行了一些匹配和增强。包括数据中心的分层分级,包括整个全球网络接入的分权分域,包括企业级Web应用平台等等。下一个阶段就是2008到2012年甚至到2013年这五年的时间,华为公司内部IT系统是实施云计算比较早的一个企业,我们早在2008年就开始逐步试点和改造,截止目前已经全面实现了包括企业应用的云化改造,包括全球统一的办公桌面的云化改造,以及包括整个云化环境的端到端的安全体系的建设,以及基于IT架构之上的协同办公,统一通信,文档等等的规范化和统一化。应该说公司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我们的关键理念就是我们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整个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和建设适度超前,比较好的匹配了我们公司在业务和战略上的不断发展。
反过来我们内部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刚才提到全面的云计算战略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或者得益于我们整体在ICT解决方案的一些创新成果,因为我们几乎所有的面向企业的新产品的重要客户其实就是IT部门,截止目前华为能够向客户提供全面的包括这里提到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包括统一通信和协作,包括我们的基础网络接入,以及包括面向数据中心,端到端的整体的面向企业ICT的解决方案。正是这些解决方案在公司内部率先应用,包括全面的应用,支撑了我们IT内部信息化建设以及支撑我们全球业务的不断演进和创新。
下面我通过几个案例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第一个应该说到目前我们公司整体的研发体系的工作环境实际上是建立在一朵云之上,整个的一个规划的云平台。包括深圳、南京两个一级的数据中心,一个全球13个二级的数据中心,这个云全面承载了我们刚才提到七万研发员工的桌面环境,办公环境等。无论效率还是成本,在信息安全方面都带来巨大的收益。我本人十年前刚入职的时候,所有人第一天只干一件事情,就是坐在座位上,看着我们合作方,就是做快车的工程师给我们安装各种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最关键的一环就是拿着一个铁盒子锁了,我们叫做安全机箱,把所有的端口和帐号都封死,确保我们的信息安全。现在我们整个流程只有需要5分钟。我记得十年前的时候我们开玩笑,说我们公司最忙的可能是任总,第二忙的可能就是蓝色快车的一些工程师,可以看见当时环境的焦灼。其实我们当时还不算最郁闷的,因为当时我们是编代码的,对测试部的同事更郁闷了,现在同样测试部的同事也是建立在基层测试的原则上,几分钟就能轻松的解决问题。刚才提到的资源申请只是一方面,其实整个云计算环境对我们整个的安全管控,对移动办公,包括敏捷开发方面也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刚才讲的云计算的实施极大的提升了我们IT资源的使用效率。公司从09年9月份就开始规划和实施移动办公解决方案,希望员工能够随时随地的接入公司的信息资源,高效的处理业务和协作,说白了就是提升人的效率。刚才我提到整个研发系统是建立在云计算平台上,是提升我们资源的使用效率。那么,这套系统其实重要是提升人的效率。我记得当时公司访谈了全球各大代表处,分析了业务场景,一共总结了八个比较典型的移动办公场景,相对应的规划和落实了五个解决方案包,这个也其中有三个,包括沟通协作方案,包括即时通信,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等。包括移动办公解决方案,包括全球的网络接入等等。还有两个后台的方案,材料上没有体现,其中一个是统一的IT终端装备策略,说白了就是我们面向不同级别的员工,面向不同部门的员工,有套餐供它选择和认证。另外还有一个就是统一的终端管理,主要是整个安全策略,个人信息备份等等。其实大多数员工都很不高兴,我们经常讲你们想的到吃着火锅,唱着歌的时间突然被拉进电话会议了,但是老板很喜欢这套设备。这套协同办公的解决方案极大的提升了办公的人的效率。
随着大数据的到来对企业的网络接入方案也带来明显的冲击,一个扁平化的网络建设对节省成本非常关键,我们基于自己全系列的基础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打造了全球网络,高效的覆盖全球140个国家节点,联通687个办公场所,这是我们全球网络方面的实践和规划。
在企业规模比较大的时候,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分析就是数据中心的统一规划,和运维管理。现在随着企业业务,包括消费者业务多元化的战略,整个订单的规模和交易量应该呈指数型增长,同时一些手机业务的订单交易额度非常小,但是数量非常庞大,电子商务这种。所以,指数型的增长以及每个订单的不确定性,其实对我们整个IT建设,特别是核心业务的建设带来很大的挑战。华为公司当前将全球的数据中心建设分为三个层次来规划,包括一级数据中心、区域数据中心和子区域的数据中心。一级主要在南京和深圳,规模比较大,它的成本初期都比较高。但是,区域中心当前采用比较多的是模块化数据中心,或者集装箱数据中心。例如我们之前在成都有一个华塞(音译)子公司负责存储和网络安全,大概有5、6千员工,直接在成都园区摆了一台我们自己生产的集装箱的数据中心,非常快速的满足了IT类的业务需求。子区域数据中心我们有一个创新的VDC解决方案,这是我们在整个数据中心领域分层分级的规划思路。
刚才我们支撑的四个案例,包括IT基础设施的全面云化,解决了IT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和信息安全的问题。第二个是整个统一通信,协同办公,解决了人的沟通效率和协作效率。然后全球化的网络接入,解决节点之间胡同的问题,以及我们面对业务多元化发展,对数据中心进行分层分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等等四个方面,华为自身的一些内部实践和经验。这些成功实践正是得益于华为公司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之上。从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度来讲,我们在IT领域的愿景就是我们已经两年都在发布同样一个愿景,就是希望帮助客户构建精简的IT系统,从而满足业务敏捷的需要。我们构建了三个层次的产品和业务体系,然后实现这个目标。首先是聚焦提供业界最完整,面向云计算的IT基础架构,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等等设备。再加上我们第二条就是全球化的服务能力,以及第三条开放式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围绕不同的行业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客户一起达成精简IT敏捷的业务目标。
我们认为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技术割裂,这也希望从两个纬度逐步收敛,帮助客户解决这些问题。一个是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营和ManageOne的规划和管理,第二个强大的技术功能和虚拟化的管理。以及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我们希望和专业的合作伙伴一起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敏捷的一些解决方案。基于这两个数据中心层面的软件平台,我们希望可以逐步帮助企业实现架构转型与优化,进而实现业务上的敏捷。
这是我们整个Fusion系列的云计算产品,刚才提到云操作系统,还包括深度融合的一体机,以及华为自身案例,有桌面云系统。存储领域,华为公司作为ICT战略投资最重要的一部分,截止目前我们已经构建了面向传统企业应用以及大数据领域的全系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特别是我们在大数据存储的设计说,这是左下角这个,我们创新的采用三位一体的理念,希望通过一套架构完成支持海量的数据分析和保存。因为数量大到一定量的时候,我们很难像传统的方式把数据从存储侧搬到计算侧进行计算,再搬到二级存储设备进行归档,这个代价非常大。三位议题的理念可以大大提升处理的效率,我们在外面的展台上也有一套方案的展示,欢迎大家去参观。另外,在海量的数据的存储方案上,我们创新的采用了基于ARM的平台,以及类似互联网的分布式软件架构,确保我们在单一的架构可以大部EB级的扩展能力。
这是华为桌面云帮助非盟构建安全IT。它对每次会议的信息安全有极为苛刻的要求,所以大家可以想像,每次开会前都会有十年前我们刚入职的处境,效率很差,苦不堪言。桌面云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我们成功支持了非盟第十八届峰会,同时在一套平台上实现整个办公会议在线应用,得到非盟比较大的认可。另外维护效率提升五倍,业务部署效率提升很大。这里提到中国移动的北方基地,或者叫国际信息港,是我们目前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之一,建设面积30万平米,这个项目华为也是基于ManageOne,实现L1和L2的联动运营,项目的实施周期从最初规划的12个月有效的降低到12周,大大提升了业务上线的速度。
这是我们创新方面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CERN是欧洲一个研究中心,它的主要场景是基于高速的大型的浏览器研究和寻找新物质。它的问题是每年会新增25个TB,非常大的数据量,同时这些数据要求在全球的相关领域能够进行高效的分享,并且永远的不能删除。所以,如何高效的保存和共享这些海量数据,给这个研究中心带来非常大的挑战。再仔细分析和测试了华为公司UBS海量存储之后,去年7月份通过性能测试,给我们达成了一个全面的战略合作,希望共同针对高能物理领域海量的解决方案进行一些创新的应用和实践。
简单说一下,中央电视台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存储大户,他们在整个易损资料产生的年代跨度非常大,保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化的性能当中,同时对储存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如何进行长期、可靠的保存,如何平衡成本和效率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针对此问题,今天央视和我们进行联合的创新,共同设计和开发了自适应深度节能高密度媒资存储系统,经过实测,它的有效占地面积降低3/4,并且实测的节能效率高达60%到80%,这不光对央视,对整个行业都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最后回顾一下刚才我们分享了华为在整个业务发展过程中我们自身在企业信息化方面一系列举措,以及我们作为一个ICT解决方案供应商相关的产品,技术的一些创新和实践。我相信每个企业在自身的业务特点上可能相互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我们认为在各自的信息化感到,IT规划和实践方面一定会有很多相同之处。目前华为公司在深圳、上海,包括成都以及全球都有研究所,都有一些实际的业务体验和创新方案的演示环境。所以,我们在此也邀请大家走进华为,跟我们共同探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之道,共同应对IT产业的转型所带来的一些机遇和挑战,谢谢大家!
1.《大数据产品 华为IT产品线大数据产品市场总监胡玉海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数据产品 华为IT产品线大数据产品市场总监胡玉海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479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