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一下你会发现,“周末去哪儿”很像“豆瓣同城”和“要出发”的糅合,这个信息聚合应用提供了从周边游到话剧、讲座等不同规模的活动信息,你可以查阅这周末感兴趣的活动提前做好准备,并从“周末去哪儿”直接进入到第三方网站的预订页面进行票务预订。
当然“周末去哪儿”不想让筛选周末出游的工作仅由完全的用户自身筛选完成,因为这样一个用户可能会面临大量自己不喜欢的信息(比如看话剧的文艺青年未必有闲有钱周末开车去周边郊游),所以“周末去哪儿”想用基于
社交关系的推荐
和个性化推荐
来解决这个问题。前者是指从微博/QQ导入社交关系,假如你的朋友更喜欢某一类活动,系统就会认为你的喜好和他相近,从而推荐类似的活动。个性化推荐则指的是系统根据每个用户的点击行为学习每个用户的喜好。“周末去哪儿”的创始人肖鹏说,其实他不那么希望别人一看“周末去哪儿”就有它是移动端板的豆瓣+要出发的感觉,而是希望它更偏向于UGC的推荐平台,同类的人帮筛选出同类人喜欢的信息,这样不同类的人就可以看见完全不同的、为自己喜好、口味定制的活动信息(已经过A/B Test测试),不需要被无用的信息干扰。
为什么个性化这一点这么重要?因为“周末去哪儿”最初定位自己的用户群为25岁以上的“有车族”,这类人群的特点是迁移成本低,因此活动的地理位置跨度大对他们并不造成障碍。但是对于无车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就需要考虑地铁路线、距离远近的规划,所以这两类人会选择的目的地、要参与的活动会是截然不同的,无用的信息对后者来说可能只会徒增困扰。如果要同时斩获这两类用户群,后台信息的推荐算法就需要尽可能做到完美,这也正是“周末去哪儿”团队现在最集中精力攻克的问题。
“周末去哪儿”创始人肖鹏毕业后两三年开始进入旅游行业,已经算是从业的“老人”了,我问他为什么不选择做现在大家都热衷的出境游而选择周边游市场, 他的回答或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其实前面说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说了一堆冠冕堂皇的话都不是真正原因,我做旅游这么多年最痛的一点就是产品的打开频次不够,你做出境游,大家一年用到这个产品的频率可能就一次,然后你需要不断投入去获取用户、流失用户、获取用户,等于每个用户的获取成本很高。所以我一直就想做打开频次很高的旅游产品,像现在我后台的数据一周内人均启动次数是两次,大家没事就来看看我们这里的信息,才更有可能产生消费。”
目前“周末去哪儿”的营利来源有门票分成、平台促销系统以及广告服务带来的收入。Android产品(下载地址)去年12月上线,目前用户数已有20万,iOS版本(下载地址)昨天刚刚上线,可以点击这里下载。融资方面,团队已经拿到了经纬的天使投资。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苑伶]
1.《同城棋牌 #36氪开放日#不知道周末有何话剧或城市风景可欣赏?“周末去哪儿”想做移动端上的同城活动信息+周边游信息聚合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同城棋牌 #36氪开放日#不知道周末有何话剧或城市风景可欣赏?“周末去哪儿”想做移动端上的同城活动信息+周边游信息聚合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479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