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这么聪明,不如你先派鳌拜去对付吴三桂,等他们两个自相残杀了再动手?不是容易多了吗?
甚至可以说鳌拜忠心耿耿,吴三桂六十多岁。哪个想造反?其实都是康熙逼的!
司马有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得出不同的结论。
首先,从康熙的角度来看,在他看来,鳌拜是朝鲜政权的领袖,吴三桂是地方政权的领袖。他们不是无政权,就是无政权,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上没有区别,是皇帝集权的障碍。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大蛋糕,鳌拜吃中间部分,吴三桂吃边缘部分。两个人都觉得应该理所当然。但康熙的想法是:这个蛋糕是我的,我要中间吃,边上也吃。至于你,只能吃我掉的蛋糕渣了。
康熙的想法是先杀了鳌拜,把蛋糕的中央部分吃进嘴里,然后才有实力对付吴三桂。这种思想被称为“先城后国,先轴后边”。如果先派鳌拜去对付吴三桂,不管是鳌拜吃吴三桂,还是吴三桂吃鳌拜,威力都更大。
如果从鳌拜的角度来看,他是清政府的首脑,皇帝只是一个孩子,他可以接受他所有的想法。传承清朝是个大麻烦。比如吴三桂这边,他是一个对清朝有很大贡献的人。你能虐待他吗?不能。但他总是待在前沿。如果他有自己的野心呢?
因此,鳌拜为大清国设计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案,就是重申皇太极让吴三桂立诸侯的承诺,继续善待他。但与此同时,让他透露,吴的儿子打电话给吴,要许留在北京,而吴三桂死后,吴将继续接管并守卫云南。
这个方案不仅吴三桂可以接受,而且对大清国有利。因为吴三桂自始至终都没有造反的意思,而且吴的能力很一般,而且他习惯在京里享受荣华富贵,哪里会有在战场上为国而战的想法。
因此,鳌拜的计划实际上比康熙的吃饼策略更切合实际。不需要对抗旧金山的混乱,一切都是无形的。
至于吴三桂,完全没有野心。要不是被康熙逼着,谁会六十出头造反?无非是一幅幸福的画面,一个诸侯的爵位地位,可以传给儿子。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吴三桂听说有意提拔徐的时候,立刻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为什么?既然他要来,我儿子就成了你在爱辛科罗家的女婿,我岂不是亲戚?你的皇帝再不要脸,也不会害亲戚。
可是,康:我不要脸,不手下留情。你们两个呢?
1.《渔翁之利 康熙自诩聪明,为何不派鳌拜去对付吴三桂,坐收渔翁之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渔翁之利 康熙自诩聪明,为何不派鳌拜去对付吴三桂,坐收渔翁之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661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