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数码

田刚 北大副校长田刚:天赋永远不是最重要的

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田刚,解决了几何和数学物理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卡勒-爱因斯坦度量研究中。近年来,他在低维流形的几何分析和曲率流方面也有很大贡献。

摘要

宽松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肯定是有好处的。如果一个人有一定的天赋,并且愿意使用,那么这个环境肯定比填鸭式教育更有利于他的成长。但是,虽然我们也认为之前的高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选择,但教育的本质绝对不是一个宽松的环境,严格的训练对学生的成长一直有积极的影响。我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他们的特点挖掘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成长。

在田刚最初的记忆里,应该充满了他妈妈和他一起玩数学游戏的影子。当一个人在懵懂期对世间万物充满憧憬时,当他真正在一个领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时,往往要经历太多风雨,克服太多挫折。就学术而言,现任北大副校长、数学学院院长田刚已经完成了这段旅程,过程相当愉快:他获得了沃特曼奖和凡布伦奖,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了一个小时的演讲,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任教。

然而,从2005年开始,田刚开始在北大进行新的尝试。他想建立一个世界级的数学中心,从录取中国世界的优秀数学家开始,帮助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的学生成长,同时逐步建立一个世界级水平的研究机构。作为一个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明确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数学强国的数学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关系到人才,更象征着变革。

田刚希望这些尝试能给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带来改变。拥有100多名教师的数学学院是北京大学最重要的学院之一。是国内数学研究能力最强的年轻人的家。田刚早年在这里执教的许晨阳、颜志伟等年轻人,现在已经成为数学领域的年轻人才。有些人在这里和年轻人聊天后不禁感叹后者的实力:“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

留住这些年轻人非常重要。通常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每年招生160人,但只有五分之一左右会选择基础数学专业,只有五分之一左右会把基础数学研究作为终身职业。每年五六个的数字,意味着只有轻微的人才流失,就意味着数学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数学家的另一个特点是喜欢自由,愿意忍受孤独;他们热爱数学,即使后者不能直接改善他们的生活。1940年,英国数学家戈弗雷·哈代(Godfray Hardy)指出,数学家是所有人中最容易诞生的:“当世界疯狂时,一个数学家可以在数学中找到无与伦比的镇静剂。”

托马斯·威尔逊(Thomas Wilson)曾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后来成为美国总统,他非常不喜欢数学,原因就在于此。甚至当他决定把普林斯顿大学建设成一所真正的有研究生院的大学时,他仍然试图拒绝数学,这在这里是没有用的。这几乎让普林斯顿错过了很多数学大师。他的理由是“普通人必然会背叛数学,因为它是一种温和的折磨形式,只有通过痛苦的实践才能掌握”。

但田刚认为,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也是用“无为”这个概念来管理数学家的关键。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他试图让聘请的数学家在年底提交一页纸的年终总结和未来研究计划,同时为这些科学家提供世界级的行政支持。他高频率地让这些数学家接触到世界上最重要的学术活动,给了这些人足够的自由和机会去做出世界级的成就。

以此为标准,未名湖附近的机构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可谓名人云集,成就斐然。36岁的许晨阳获得了拉玛努金奖,被选为“庞加莱讲座教授”,被邀请在四年一度的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做45分钟的报告,并获得了2017年的未来科学奖;同年刘若川也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更年轻的关琦安是“求真奖”重启后中国第一个完全培养出来的数学家。

但田刚认为,“特区”还处于起步阶段。人生没有像他小时候玩的数学游戏那样每一步都有准确的概率,甚至没有像他小时候看的童话故事那样完美的结局。他必须勇敢前行,小心谨慎。他必须热情地倡导自由,冷静地分析结果。他必须坚持中心特点,使之具有普遍性。他一定要让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火焰越烧越旺。

这些当然都充满了挑战,但从容面对一切挑战是数学家的共同特质,田刚也不例外。

环球科学:听说你父母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科学家。那么,你的家庭出身对你的个人成长有很大帮助吗?这是你选择从事数学研究的重要原因吗?

田刚:我觉得我受妈妈影响比较大。父亲做植物学研究,母亲做数学研究。她于1953年大学毕业。当时中科院数学所还在准备,她就去北京工作学习了四年。然后,1958年,她回到南京大学继续研究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实际上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做出了杰出的工作。我觉得,虽然她没有直接带我走上数学研究的道路,但她确实培养了我对数学的兴趣,她告诉我,独立思考是任何行业提升自己最重要的途径。在一个连自己以后有没有机会上大学都不知道的时代,妈妈的好指导真的让我受益终身。

《全球科学》:你提到了你不确定自己能不能上大学的时候。从那以后,我国的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的选择越来越多,但乐趣似乎越来越少,尤其是数学。越来越少的人提到自己对数学的热爱,对做数学研究的渴望。你在学校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很无聊?

田刚: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是一个特殊时代的学生。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高考压力,也没有那么多作业要完成。我们更加自由,可以享受学习的乐趣,有更多的时间做广泛的研究。我从不觉得数学难。我非常愿意做数学题。课后也看了欧几里德的《元素》,当然当时没看懂它的深刻。而且我感觉当时学化学物理也很有乐趣,那种感觉可能就跟现在学生玩网游一样。但是,有利有弊。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肯定是不完善的。比如物理,我们只学了力学,电磁学几乎完全被忽略了。

环球科学:我知道你是新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从那群大学生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是当今中国科学界的中流砥柱。那么,宽松的环境造就了你吗?

田刚:宽松的环境肯定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好处。如果一个人有一定的天赋,并且愿意使用,那么这个环境肯定比填鸭式教育更有利于他的成长。但是,虽然我们也认为之前的高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选择,但教育的本质绝对不是一个宽松的环境,严格的训练对学生的成长一直有积极的影响。我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他们的特点挖掘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成长。

《全球科学》:那么,学习根本无法摆脱努力?听说你们大学做了两万多题。这是真的吗?

田刚:是真的。频道肯定有两万多个,而且都有音符。但是后来我也发现,确实有比我做问题多的人。我觉得我做数学研究的天赋还可以,但是在我的合作者中,有很多人的天赋比我好。这也是我一直想表达的一点。做学术工作,天赋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理解领域的全面视野,有助于发现问题的独特视角,坚持不懈的精神,一定更重要。

《全球科学》:在过去的20年里,你最重要的身份是数学教育家。你是怎么培养学生的?

田刚:我一直在延续一些前辈的做法,给研究生和本科生设定不同的目标。在我看来,本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人们往往低估了基础的价值。那两万多道题帮我打下了很好的代数、几何、拓扑基础,对我的研究非常有益。很多时候遇到困难,过去积累的知识会带来启发,让我克服困难,继续研究。

一旦到了研究生院,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人迟早要独立,但是没有独立就没有办法成为一个优秀的数学家和科学家。比如我在研究生教学中,刻意加强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现在每周有四小时的学生讨论课,进行学术讨论。我鼓励他们阅读文献,发现问题,增强信心。我尽量给他们提供学术发展的机会,给他们指导和帮助,建议一些研究方向,自己找具体的研究课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全球科学》:说到数学教育,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奥运会。早在20世纪90年代,关于是否应该举办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争论就已经非常激烈。这源于一个有趣的事实,就是并不是所有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学生都成为了杰出的数学家。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田刚:最近获得未来科学奖的许晨阳,现在在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工作的刘若川,刚刚获得新视野奖的云志伟,都参加过奥运集训队,培养了对数学研究的兴趣。我认为这种形式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有利于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

当然,毕竟奥数大赛还是一场竞赛,它最大的问题是似乎不可能找到足够多对数学感兴趣的高中生,所以很多中学成绩好的同学都没有从事数学研究。

我们还尝试其他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数学研究的行列,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比如为中学生举办“数学之星”夏令营和“人才计划”等一系列活动。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困难。我们想尽量不要把我们的夏令营和高考联系起来,因为我们不想这个夏令营变成另一场奥运比赛。但如果不与高考挂钩,家长可能没有太多动力让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其实不止父母,孩子有时候也可能有这种倾向。

这可能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大问题。父母都很期待成龙,有时候还特别希望孩子能继续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和事业,却不知道这样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发展,还会影响孩子的幸福。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希望尽快过上稳定舒适的生活,但如果稍微回顾一下过去,就会发现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么早就想这么稳有什么意义?

1.《田刚 北大副校长田刚:天赋永远不是最重要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田刚 北大副校长田刚:天赋永远不是最重要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712436.html

上一篇

山西晋煤集团官网 山西晋煤集团招聘

下一篇

脐橙之乡 探寻“脐橙之乡”古代“网红”聚集地奉节

世界排名100的数学家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排行榜

世界排名100的数学家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排行榜

1.俄罗斯人科尔莫戈罗夫-安德雷·柯尔莫哥洛夫建立了概率论的公理系统  2.亨利·庞加莱——法国庞加莱,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位全面发展的科学家  3.戴维·希尔伯特-希尔伯特4。抽象代数...

数学绘本故事一年级 一年级校本课程--《数学绘本故事》

新密市实验小学一、二班校本课程《数学绘本故事》  大一学生识字量小,数学绘本故事弥补了这一不足  数学绘本故事,让孩子发展联想,发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等。通过图片。...

初一数学题 期中突击,七年级数学易错题汇总

  • 初一数学题 期中突击,七年级数学易错题汇总
  • 初一数学题 期中突击,七年级数学易错题汇总
  • 初一数学题 期中突击,七年级数学易错题汇总

刘路 破解世界难题,23岁成教授,美籍华裔数学家却称刘路只是运气好

  • 刘路 破解世界难题,23岁成教授,美籍华裔数学家却称刘路只是运气好
  • 刘路 破解世界难题,23岁成教授,美籍华裔数学家却称刘路只是运气好
  • 刘路 破解世界难题,23岁成教授,美籍华裔数学家却称刘路只是运气好

如何快速学习数学 数学如何拿满分?这六点经验快学起来!

  • 如何快速学习数学 数学如何拿满分?这六点经验快学起来!
  • 如何快速学习数学 数学如何拿满分?这六点经验快学起来!
  • 如何快速学习数学 数学如何拿满分?这六点经验快学起来!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 真牛!宁波青年拿丘成桐设立的世界级数学奖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 真牛!宁波青年拿丘成桐设立的世界级数学奖

俞樾获得第四届新世界数学金奖,丘成桐教授为获奖者颁奖于越8月23日晚,宁波市晓石中学微信微信官方号发布了8月以来的第一条新闻:有效校友俞樾获得数学家丘成桐创立的“新世界数学奖”博士金...

数学必修一电子书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高清版)

  • 数学必修一电子书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高清版)
  • 数学必修一电子书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高清版)
  • 数学必修一电子书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高清版)

圆的公式大全六年级 小学1-6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公式汇总,老师都说太详细了!

一年级知识点和难点1、数量和计算(1)对20以内数字的理解,加减。数数。数字的构成、顺序、大小、读音、写法。加减法。连续加法、连续减法和加减混合问题(2)对100以内数字的理解。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