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数码

大襟衣 东阳101岁抗日老兵好霸气 秀裁缝手艺做大襟

一台充满沧桑的西湖缝纫机从楼梯间移开,迅速穿上线,拿了一条裤子,对准针,双脚一踩,缝纫机就开始动了...很难相信是一个101岁的老人做了这一切。

昨天上午,在金华市东阳市江北街道管理处舍木新村行政村连山自然村的家中,任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了他精湛的裁剪技艺。

12岁离家学手艺,22岁与“蔡中书将军”打日本鬼子...老人的一生充满传奇,他的裁缝生涯是一代人的缩影。

12岁的裁缝

因为家里生活艰苦,12岁还没有小学毕业的任跟着表妹去湖州新寺学裁缝手艺。任说,当时的东阳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学习的是普及技能,作为以后养家糊口的基础。

第二年,父亲去世。任在湖州学了三年裁缝。

说起学裁缝的经历,任说,当学徒很苦。当老师的时候,他点一对红蜡烛而不是熏香,师父坐在桌子的顶端,给老师一个很棒的礼物。我当老师的时候就明确过,如果徒弟做错了什么,如果他一下子被师傅打死了,家里就没有赔偿了。如果他两次后被杀,家里会赔偿一些,说明主人是严格的。

有很多规则要向裁缝学习。比如,吃饭的时候,你应该坐在八仙桌的长椅的一端,只能坐在臀部的三分之二。夹菜的时候,碗臂里要拿着东西。而且,师傅不动筷子,徒弟就不能吃。任说,这些规定无处不在,比如衣食住行。它们非常详细且可操作。不过,当裁缝学徒比当泥瓦匠学徒好。虽然有很多规定,但是没有他们严格。

任在湖州求学三年后,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首先,他在湖州和杭州做裁缝。17岁时,浙赣铁路在义乌通车,任坐火车到义乌当裁缝。“我个子矮,在义乌买了半价票坐火车。”

在湖州,任学习手工裁剪。但是任说,那个时候缝纫机已经出现了,而且价格很高,每台缝纫机要卖120元。不过可以先赊账使用,每天2元返还给经销商。当时,任的师傅有两台缝纫机。然而,任只能偷偷摸摸,根本不可能学会。除了接受客户的自制服装,任的师傅还做加工工作,和现在这一代加工一样。统一做好之后,客户会拿回来卖给外界。

离开学校后,任主要做传统服装,主要是大裙子,如旗袍,长衫,夹克,都是手工制作。缝纫机主要做双排扣的衣服,就是左右对称,中间有扣子的衣服,就像我们现在穿的一样。随着缝纫机的增加,双排扣服装开始流行。然而,在任当兵之前,缝纫机在义乌还是很少见的。当时缝纫机的缝针都是德国和日本造的,最好的是德国造的,但是价格很高。

说完,任回到自己的房间,又上楼,翻找了一会儿,拿出一件50多年前自己做的长衫。这是冬天穿的。它有两层。外面的布料是上海制造的。缝线很精致。不可能看到它们是手工缝制的。

任对此也非常自豪。他说当时这件衣服能卖40多块钱,一般人买不起。

志愿当兵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掀起抗日热潮。国民革命政府加大了招募年轻人的力度。任家里有两个兄弟。按照规定,必须选其中一人当兵。于是,任加入了村里的几个年轻人,自告奋勇当兵,又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二炮兵旅第二营第四连当通信兵。

说起二炮旅旅长,那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叫蔡中书,也是葫芦镇东阳和蔡寨村的。蔡中书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参与创办黄埔军校。1934年6月,国民革命军成立第二炮兵旅,蔡中书任少将·准将,驻南京。1937年,他被派驻上海。八·一三事变期间,日军扬言要在36小时内占领上海。当时,蔡中书奉命率领一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营保卫浦东。蔡中书指挥有方,亲自下水,多次命中日本海军第三驱逐舰队旗舰“伊祖莫”。它摧毁了“日化纱厂”等5个日军据点,粉碎了日军在浦东登陆的阴谋。被上海报纸称为“神枪将军蔡中书”。

继《申报》将军蔡中书之后,任在安徽陈家山、馒头山、江西等地与日军作战,多次与新四军合作,共同打击日军。因为任的炮兵部队经常给日本鬼子造成重大伤亡,有一次,日本鬼子恼羞成怒,派出60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在5英里宽、10英里长的战场上轰炸他们的炮兵部队,许多飞机追逐他们的炮兵轰炸。

24岁时,因为连长被调到团部当副官,他付出了一笔路费让任、等10人在东阳回家。任回到东阳后,在家乡做手工裁缝,在当地小有名气。

人们公认裁缝技术高超

“我主要做中国传统服装,不会做西服。除了中山装,可以说全汉服都会做。”任说:“我50岁开始学做中山装,但奇怪的是,我现在已经忘了怎么做中山装了,只有中山装还很舒服。”

任说,他之所以想学做当时的中山装,主要是因为时代的进步,再也没有人穿大胸的衣服了。如果他不做中山装,裁缝就没生意了,只能跟风。为此,任买了第一台缝纫机。然而,在任的心目中,手工裁缝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他始终争取着同样的地位。

人民公社时期,任史超还是个裁缝。有一次公社拉一块布做衣服,结果少了一寸。公社几个裁缝说不会做衣服。任见布要废了,说可以试试。其他裁缝不相信,说分销少做不了衣服。后来,任通过在看不见的地方东拼西凑解决了这个问题。

怕记者不懂拼布的方法,任也拿了一件衣服来讲解。他说因为公认裁缝技术高超,在公社,别人都是0.8元一个工人,他是1元一个工人。

后来缝纫机被广泛使用,机器所做的工作是均匀的,速度是手工无法比拟的。所以缝纫机一个工人用1.5元,任只能拿1.2元做一份工作。任说,手动和机器真的没有可比性。那时候什么都是手工好,不像现在。当时反而是机器做的最好。

72岁时,任史超终于退休,不再做裁缝了。然而,一个又一个例外。有一次,一个乡干部喜欢任的手艺,想让任做一件皮大衣。“当时缝纫机的工资是工人1.5元。我要的和缝纫机一样。乡干部同意了,那是我做的最后一件手工毛皮大衣。”

一个101岁的老人又开始做大翻领了

今年6月,在北京留学期间,东阳市红十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小组组长为任拿下了深圳市龙跃慈善基金会抗战老兵梦想工程,带他到北京一游。

“去北京一直是我的愿望。101岁没想到会去北京。我好开心。”任想穿绣有“抗战老兵”字样的新唐装去北京,但裤子太长了。我该怎么办?激动之下,他想到了自己裁缝的手艺,于是立刻拿出一台已经用了30年的缝纫机,把裤子剪短,重新修剪。

没想到,30年后,手艺一点都没倒。任史超非常高兴。他专门买了布,给吴爱红做了两套大胸衣服。“你看,这一针,这一工艺,你能看出是一个101岁的老人做的吗?!"任很有成就感。他说这件衣服主要是手工制作的。接下来,他会用缝纫机来做。不过这缝纫机已经用了30年了,皮带也要更新了。

1.《大襟衣 东阳101岁抗日老兵好霸气 秀裁缝手艺做大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襟衣 东阳101岁抗日老兵好霸气 秀裁缝手艺做大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713784.html

上一篇

德清县地图 兴衰往事跃然墙面 一幅老德清手绘地图的“重生”

下一篇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 《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附修订前后条文对照表)

拉链卫衣 拉链卫衣,上拉链教程!老裁缝妙招

拉链卫衣 拉链卫衣,上拉链教程!老裁缝妙招

每天都有更多的原创视频不断更新   本款衣服有课程和纸样淘宝搜索店铺名称:裁缝学苑 进店后搜索纸样编号“M54”,可购买此款纸样...

大襟衣 "大襟衣裳"江东人民把文化传承穿在身上!

德宏州芒市江东乡有一个独特的婚俗,他们的婚纱特别值得一提  江东有给出嫁的女儿织大布衣的传统  每当女儿结婚,娘家都会准备白衬衫、黑上衣、蓝裤子、绣花布鞋和配饰作为嫁妆,这不仅体现了娘家对女儿的疼...

女裁缝 温州女裁缝总被客人抓手 为什么?

女裁缝 温州女裁缝总被客人抓手 为什么?

潘之所以能在南拳中脱颖而出,与他每天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可谓“拳不离手,乐不离口”。她在裁缝店的里屋设立了一个简单的“拳击场”,每天早上5点前起床练拳。除了日常练习,潘总是在睡觉和起床前在脑子里默想...

裁缝电影解读 服装设计灵感之电影篇

裁缝电影解读 服装设计灵感之电影篇

电影似乎是一次生命之旅 看完电影, 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人生经历 今天特意安排了几部赏心悦目的电影 这些电影的服装设计 图片,颜色,构图...

周成建 美邦服饰周成建的洋务运动:百亿裁缝探路全球开店

周成建 美邦服饰周成建的洋务运动:百亿裁缝探路全球开店

著名的“大杰”,米邦威公司的总裁。这是周在微博上的自我介绍。与2008年8月上市相比,周的并没有太大变化。他依然充满活力,休闲装,笑容满面。他信守上市时的承诺:“我只专心做衣服,我只是个裁缝,我只...

于谦路演 乔杉、于谦携《缝纫机乐队》太原路演(图)

于谦路演 乔杉、于谦携《缝纫机乐队》太原路演(图)

电影《缝纫机乐队》正开启全国50座城市路演活动,13日晚的太原路演现场,乔杉、于谦两位“笑匠”畅聊电影幕后故事。 张云 摄 中信。本报太原9月14日电(记者胡建)电影《缝纫机乐队》正在全国50个城...

窗帘制作网 窗帘的制作方法介绍 自己都可以当半个裁缝了

窗帘制作网 窗帘的制作方法介绍 自己都可以当半个裁缝了

窗帘的制作有多种方法,每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选择,可以选择直接去商场购买、也可以到街上制作窗帘的实体店里现实定做,当然如果您足够有才华有特别喜欢手工的话可以自己动手手工DIY制作,窗帘的制作...

缝纫机怎么用 家用小型电动缝纫机该怎么使用 要如何保养?

缝纫机怎么用 家用小型电动缝纫机该怎么使用 要如何保养?

在现代虽然缝纫机的使用家庭比较少了,但是我们知道生活中还是离不开它的,因为我们生活中的缝缝补补都需要它来解决,所以有些家庭为了使用方便,所以购买比较小型的电动缝纫机,这样的话如果家里的衣物需要缝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