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无论是新中国还是封建时期,都有着一腔爱国之情,仿佛这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这其中有上马安天下的武将,也有下马安百姓的文人,文武双全之人更是数不胜数。但文人留下的笔墨便是他们的爱国之心,武将的每一场拼尽全力的战争是他们对国家的交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是有着远大的抱负的,他的一生为百姓而生时时刻刻以百姓的利益为重。范仲淹一生的梦想就是能让百姓有一个安定的家园,有一口饱饭。然而这样的范仲淹却在灾民没钱买米下锅的时候,却跟米行说继续涨价。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寒门出忠臣

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的范仲淹年纪尚小之时,父亲便离开了人世。因自己无力抚养幼小的孩子,范仲淹的母亲没多久就选择了改嫁。由于年纪太小,母亲并未告诉他有关父亲的事,并且将他改名朱悦,所以他一直拿继父当亲生父亲。

古人非常重视及冠之礼,所以范仲淹的母亲在儿子行完及冠之礼就告诉了他自己的身世。面对自己的身世,范仲淹选择改回原名,并独自一人去当时的教育机构应天府去求学,远离了家乡和母亲。

应天府求学的十年间,范仲淹没有回过一次家。每天都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功夫不负苦心人。范仲淹不仅通晓了儒家经典的灵魂,还有了颇为精湛的文学功底,一举夺得进士。这一刻的范仲淹,为自己许下了以身报国的弘愿。

范仲淹如此立志还要取决于母亲对父亲的描述,母亲告诉范仲淹当年父亲为了抗拒地方豪强抢走粮食的事情令他气愤不已。父亲因为当时奋力反抗被打成重伤,不久就离世了,母亲料理好父亲的丧事便带着小小的范仲淹求官家做主,可官商一家官官相互,万般无奈之下,母亲才带着他改嫁。

范仲淹当官几年之后,由于不卖任何人的面子,公正无私深受百姓赞扬。天圣四年范仲淹因为刚正不阿,深受在朝官员的排挤,仕途日渐不顺,所以便借着母亲去世回家守丧之际,辞官离开了不得志的官场。

范仲淹公正的名声已经广为传播,辞官没多久便受南京应天府的邀请前去督学。此时的范仲淹已厌倦官场,但听到是与晏殊共事便去了。这两个人眼里都揉不得沙子还有着相同的志向,所以范仲淹到南京应天府督学没多久就改变了南京的不正之风,这件事让范仲淹在当时名气广为流传。

此时的范仲淹又被宋仁宗招了回去,因为他正遇上一件特别棘手的事情。宋仁宗即位后太后依然把持着朝政,大臣都是先拜见太后再拜见皇帝,因此宋仁宗有一肚子的策略却无处实施。范仲淹回来之后当众直接发表言论,朝臣没有拜见太后的必要,皇上已经成年太后应该还政。

由此范仲淹开始了连续三次被贬官的历程,但范仲淹不急不躁坚持着自己的政见。后来他被外放镇守边疆,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志向,多次去边疆改善军事制度,加固西北战线,使得西夏忌惮范仲淹的威名不敢侵犯西北地区。

二、不降反升的智慧

黄佑元年的苏杭发生了一起百年难遇的大饥荒,百姓吃不上饭,杭州政界一片混乱,难民不断涌进全国各省。皇帝虽然曾多次发放粮食和钱财赈济灾民,但灾民数量只增不减,根本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此时的皇帝便决定把远在边疆的范仲淹,调往杭州赈济灾民救黎民于水火之中。皇帝此举受到朝中大多数人的反对,呼声最高的便是苏杭官员,此时的太后也对此事多加阻挠,因为范仲淹是反对太后掌朝才被贬到边疆的。

到了杭州的范仲淹发现杭州有米,但一斗120文的价格很多贫苦家庭根本吃不起。一路查看下来的范仲淹走在路上便心生一计,一回衙门就让人知会各粮商涨价。本来粮商知道来了新管事的不敢明目张胆地涨价,一听得是上头的旨意便忙不迭地竞相涨价。

面对这一现象,范仲淹被百姓各种辱骂,甚至还被皇帝下旨训斥,但他不解释,每天都是赋闲外出游玩。正在人们怨声载道之际,粮商们开始抱怨起来了,价格越来越高的大米根本就无人问津了,但范仲淹依然建议他们继续涨价不能停。

虽然当官的这么说,但粮商们以利益为主,便又开始争相降价。没多久米价下跌的不成样子,百姓都能吃得起饭了灾民明显开始减少。范仲淹还乘别人说他游玩之际,勘探地势兴修水利鼓励农耕,至此杭州这一大饥荒才得到真正的缓解。

苏杭历来是百姓们口中的天下粮仓,负担着全国三分之二粮食生产的重要责任,因此要提高国力就要先提高苏杭的生产力,要提高苏杭的生产力必须先肃清苏杭的吏治,面对这样举步维艰的困境,范仲淹依然不畏艰险。

范仲淹在杭州期间多次给皇帝上折子,说苏杭水利农耕之事,他提出的建议宋仁宗基本全部采纳。范仲淹在杭州期间,苏杭的官员几乎全部换了一遍,可见宋仁宗对范仲淹的信任,在这一时期是极高的。

如果按照当时的运输价格来算,粮商们如果把粮食运送到其他地方去,就得先涨价,但就地低价销售至少是可以保本的,这就是范仲淹的聪明之处。他不仅把每一步都计划到了,还让对方无路可退无处可走。

三、结语

我们认识的范仲淹有气节以百姓为愿,他们的聪明才智都是最让后人敬服的。我们现代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说自己有东西外在自然而然地就会散发出来。可见范仲淹的才气他的为官之道是刻在骨子里的,所以才能在百姓遇到困难之时反其道而行。

但范仲淹又太过正直,八年时间三次贬官,虽然他所到之处百姓欢呼,却也一生悲凉仕途不顺,可见古代像范仲淹这样的以百姓为父母的官吏,几乎都无法善终。

1.《呱呱历史说 灾民没钱买米下锅,范仲淹却鼓励米商继续涨价,事后才晓他的高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呱呱历史说 灾民没钱买米下锅,范仲淹却鼓励米商继续涨价,事后才晓他的高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0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