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有诗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考古之工作,在于探究历史之真相,保护文化之遗产。然考古常因自然,人为之因素,而入困境。唯有一颗披荆斩棘、沉着踏实之心,方可破开迷雾,找到真相。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无数朝代更迭,演绎出了各自不同的故事。在众多朝代之中,秦朝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虽然秦帝国只延续了十余年的时光,但是,它所创造的“大一统”影响了后世数千年。

秦帝国之所以能够出现在历史舞台,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嬴政先祖积累下的财富底蕴。在先秦时期,最初秦国并非是强国,之后通过一系列改革变法,才让秦国变得国盛兵强。

在1974年,秦兵马俑遗址被发现,而2年之后的一天,考古专家在陕西一块不长草的怪地上开挖,竟发现了秦始皇先祖的大工程。那么,考古专家是如何发现的?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大工程?而在这个大工程里又发现了什么呢?

这个秦始皇先祖的大工程位于今天陕西宝鸡的南指挥村附近,它能够被发现着实偶然。自从兵马俑发现之后,考古专家一直想探寻先秦时期的秦国,然而,2年的时间里,考古人员一无所获。直到他们来到南指挥村时,从村民的口中得知了在村外不远处有一处不长草的荒地,而且村民还发现那里的土壤与周围土地不同。

村民口中的异常情况,让当时考古专家上了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考古专家带领相关人员来到这块异常的荒地。通过测深土土质等勘测手段,考古专家基本确定在这处荒地下有一个不小的地下工程。

然而事实还是大大出乎了考古专家的预料。这处地下工程,考古工作人员用了10年的时间,才将它发掘完毕。这处工程的占地面积2个篮球场大,而它的深度将近20余米,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先秦墓葬。

在10年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人员经历了喜悦、沮丧、担忧、震惊等不同的情绪阶段。最初发现时,考古工作人员自然是欣喜的,然而,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了数百个盗洞,这不得不让他们对发掘结果感到沮丧和担忧。不过,这处地下工程最终给他们带来了惊喜和震惊。

考古工作人员最先发现的是20具死状狰狞的人骨骨骸,而他们的死状也明显表示出他们并非情愿而死的。这些骨骸的出现,让在场的人员都想到了一个词:人殉。人殉是古代的一种丧葬制度,它用战俘或者奴隶作为墓主人的陪葬品,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明清依然存在。

在之后,考古工作人员又在这些人骨的下面,发现了多达160余具木棺,这些木棺里的都是下肢异常蜷曲的人类骨骸。他们的身份同样是人殉制度的牺牲品,不过和之前发现不同的是,这些人都是自愿殉葬的。

另外,这些人之所以下肢蜷曲,是因为先秦时期,秦国流行一种名为“屈肢葬”的独特葬式。屈肢葬的发现让考古专家大致确定这处工程是先秦时期秦国的墓葬,只不过,当时还不知道墓主人是谁。

随着发掘的深入,考古人员终于挖到了墓室主棺,而这个主棺显得极为特殊,是用柏木和其他材料诸多材料,制成如同柜子一般的长方形棺椁。考古专家经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这种棺葬方式叫做“黄肠题凑”,是周礼中,国君才能使用的丧葬规格。难道之前的猜测都是错的吗?真相只能通过开主棺才能知晓了。

然而,开完主棺之后,里面的情形却让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感到愤怒。在主馆内,墓主人的尸骸只剩下一根股骨,根本没有发现陪葬品的影子。出现这种情形,自然是因为盗墓贼的盗扰。

盗墓贼的破坏,大大增加了确定墓主人身份的难度。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一些碎石残片的发现给后来的考古工作带来了转机。这些残片被确定为是一种石磬的乐器,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石磬的碎片上刻有铭文。

经过研究这些铭文,考古专家发现其上有“龚桓是嗣”4个字。通过这4个字,再加上其他的佐证,墓主人的身份最终得到了确定,他就是秦景公,嬴政的第18代祖先。另外,虽然秦景公墓受到盗扰,但是该墓依然出土了数千件文物,对研究先秦秦国的历史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秦景公墓的发现、发掘、研究的整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同时也收获满满。考古工作者在欣喜之余,也应当敲响警钟,一方面,要加大探查古墓的力度,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古墓的保护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文物流失。

1.《沐柒文史 陕西一怪地不长草,专家好奇开挖,谁知竟发现秦始皇先祖大工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沐柒文史 陕西一怪地不长草,专家好奇开挖,谁知竟发现秦始皇先祖大工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0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