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记载:“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公元626年,李渊次子李世民在长安玄武门发动兵变,史称“玄武门之变”。李渊建立唐朝之初,答应李世民立其为太子,等李渊成功平定天下之后,反而对于此事犹豫不决。李建成和李元吉便开始联合排挤李世民,李世民也开始对抗李建成和李元吉,于是就有了李世民发动兵变。
李世民在帮助父亲建立唐朝上立下许多功劳,其功名日盛,也收获了许多人对他的支持。李世民凭借一隅之地就战胜了中央朝廷,历史上和这种事件极度相似登上皇位的,几乎是少之又少。细数中国历史皇帝,其皇位无非继承和禅让得来,或者是在朝廷腐败无能下,通过打着维护朝廷的名义起兵吞并地方诸侯,最后迫使皇帝交出皇位。
如果要说少有的和这一事件极其相似的,就不得不提到明朝靖难之役,靖难之役也是内部帝位之争,而发动靖难之役的便是开创了永乐盛世的明成祖朱棣。这一切的源头其实都来源于明初的分封藩王,这种分封相比西周的分封制,除了更加的细节和完善外,两者并无二致。其共同的弊端,就是地方权力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大,不利于中央集权。
建文帝朱允炆时期,建文帝采纳亲信的建议决定进行削藩,其实建文帝通过削藩削弱地方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本身并没有问题。历史上所有的皇帝都做过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因为对于统治阶层来讲,保障中央权力的集中就是在保障自己的统治。并且权力的集中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统一,避免因为权力分散而导致的分裂局面,同时能够稳定国家的经济发展。
如果能朱允炆够以一个很缓和且温和的速度,逐渐削弱地方的各种权利,也许并不会引起藩王反叛。但朱允炆的削藩过于急促和冒进,一般削弱敌方都是削弱地方权力,朱允炆不但要收权,还要收命。这就便引起了藩王的不满,朝廷和地方之间的矛盾不断变大,最终朱棣成为被削藩的下一个目标,于是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开始起兵反抗朝廷。
说到朱允炆削藩,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那就是朱元璋的发妻孝慈高皇后,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马皇后,马氏成为马皇后之后的一生堪称后宫典范。马皇后不仅很有政治远见,同时也爱民如子,同时她也非常珍惜人才,朱元璋在位时就因马皇后的建议避免了很多为政举措上的失误。那么靖难之役时,若马皇后仍活着,朱棣还敢不敢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
马皇后的政治能力从明太祖时期就能略见一二,朱元璋曾在自己大权在握时亲自允许马皇后干政,这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看不见的。在中国历史上,皇后或者太后干政往往会导致皇帝的威望下降,从而动摇着皇帝的统治地位。可开创过“洪武之治”的朱元璋反而愿意让皇后这么做,足可见马皇后在政治上,其实对于皇帝的统治和帝位稳固,能起到很大作用。
马皇后在世时就如同朝廷上的一根定海神针,她的眼光和远见丝毫不低于朱元璋,甚至比建文帝还要强,可惜就是这样一根定海神针,反而先一步朱元璋去了。如果马皇后在,她也学会反对建文帝以这种方式加强中央集权,即便赞同建文帝如此做,也不会让建文帝以如此激进的态度削藩。
而朱棣之所以会“清君侧”,除了建文帝的激进,还有就是朱棣本身就是一个有野心的藩王,明太祖传位时传给了能力比自己弱很多的朱允炆,这让朱棣心有不甘。最后一点就是朱棣清楚地知道,能征善战的将领已经没几个。综合原因一结合,这才让朱棣的“清君侧”的底气,毕竟皇帝要对付自己,结果朝廷实力还不够,反抗一下说不定还有希望。
说到能征善战将领之所以几乎没有,主要原因是因为朱元璋晚年嗜杀,马皇后于1382年逝世,朱元璋于公元1398年逝世。如果马皇后能够再长寿些,也许能留下一些能打仗的名将,这样朱棣的“清君侧”也许就未必能成功。不过历史不可能倒流,说到底朱棣的所作所为还是被朱允炆硬生生给逼出来的,不过有意思的是,朱棣攻入金陵后,朱允炆不知所踪。
朱允炆的下场已无法考证,关于其结局也是各种说法不一,若马皇后在世,那么朱元璋晚年也许会是另一种情况。同时也很有可能会留下一批明朝开国名将,朱棣的“清君侧”在无形之中会受到限制。靖难之役也告诉人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冒进,尤其是能力不足时不要去压制一个很有野心的人,否则很容易适得其反。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
《明史》
1.《忆术文史 靖难之役时,若马皇后仍活着,朱棣是否还敢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忆术文史 靖难之役时,若马皇后仍活着,朱棣是否还敢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