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一句话流传了千年。意思就是有好的文才也罢,有好的武艺也罢,最终学成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皇帝的面前展现出来,也就意味着要给朝廷出力。其实站在另一个角度来看,哪怕拥有一身好的本事,如果卖不出去的话也是徒劳的。然而在卖出去的过程中,比如说那些工商句子有或者是大资本家,甚至是一些高层的知识分子,所给出来的态度,有时候也令一些读书人比较难堪。

在古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涌现,就呈现出了百花争鸣的现象。在当时,这些知识分子就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才能展现在各国诸侯的面前,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赏识。如果能够把自己的才能卖出去,那从此之后就能够平步青云,过得逍遥快活。

倘若只卖给了那些世家大族也是能够接受的,至少也不再为生计而担忧,就比如说做个卿大夫,也是很不错的事儿。但是要想得到这些帝王的赏识,对于当时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而言,游说就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一、游说职业的催生

1、战国时期的乱象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确是肖烟四起,各个地方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战乱。当时一共有7个诸侯国,分别是秦国、楚国,以及赵国、齐国,还有燕国、魏国和韩国。这几个国家的君主每天都在拼,尽全力的壮大自己的实力,时刻都在想着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其他的诸侯国成为自己的附属,最终实现一个统一六国的梦想。在实现这个梦想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特别强大的军事实力之外,更需要拥有很多有知识有能力的人。

可能一国之君的能力特别强,但是仅凭他一人之力,就想要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这的确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有智慧有谋略的人为君王出谋划策。而这也就催生了一个职业,叫做游说。

在这一时期以这一职业为生计的人有很多,比如说孟子,又比如说张仪。就像“货与帝王家”,如果能够得到帝王的赏识,能够常常伴在帝王的左右为他出谋划策,换取回来的一定是荣华和富贵。

2、战国时期的游说家

战国时期的游说家还是比较多的,但并非所有的游说家,他们所受到的思想以及心中所指,都朝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反而分为了两大阵营。其中一种就是完全从个人的利益来出发,那也就是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的私利,哪怕去说一些假大空的话,也并非是不可以的。

只要能够让自己讨好的人得到欢心,进而获得自身的利益,偶尔改变自己的原则也并非不可以。通过这样的做法,让帝王以及君主,对自己越发的信任,通过这一份信任,换来体面的生活。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有苏秦和张仪。

与此同时还存在着另一个阵营,那就是他们为天下的苍生而着想。当真是把老百姓的安危当做了自己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完全不可能为了迎合君主的信任或者是让君主更加的开心,从而改变自己的立场或者是原则。

在这个阵营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有孟子和孔子。虽然两个阵营让战国时期的游说家,变得越发的有趣。但是在这两大阵营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张仪和孟子。

二、两大阵营的代表

1、张仪代表的阵营

张仪所代表的这个阵营,他们所打出来的旗号,那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生存。似乎没有任何别的想法,唯一的一个想法,那就是能够让自己风风光光的生活,为了让自己飞黄腾达。君主的爱好就是自己的爱好,君主所指就是自己心中所向。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完全可以改变立场或者是想法。

就在公元前313年的时候,统治秦国的人还是秦惠王。当时的秦桧王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他就把目标放在了齐国的身上,野心不断彰显的他想要拿下齐国。但是秦国在当时并非是孤立无援,因为齐国和楚国之间的关系特别好。

如果把矛头指向了齐国,也就意味着和楚国之间的关系也会决裂,并且楚国也会给齐国帮忙。面对这样的尴尬窘境,秦惠王还是比较头疼的。但自从张仪来到秦国游说后,秦惠王的疑惑,在一瞬间就变得豁然开朗。

而根本的原因就是张仪表示,他完全可以去楚国进行一番游说,让楚国和齐国之间的关系直接断裂。他们的关系断裂之后,秦国就可以有机会,对齐国展开攻打,进而吞并齐国。

听了张仪的表示之后,秦惠王就像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立即封张仪为相国。张仪的目的达到之后,就开始履行自己的承诺,带领着一路人马千里迢迢地来到了楚国的领土。见到楚国的国王之后,他就用三寸不烂之舌,让楚王对于齐国的请求心动不已。

只见张仪说:只要你们楚国能够下定决心和齐国从此老死不相往来,那么秦国就会把600里的土地,作为礼物毫不犹豫地奉献给楚国的国王。在这巨大的诱惑下,楚怀王没有多想,一瞬间就答应了,并且随即就向张仪表示,绝对是说到做到。

尽管在这一时期来到楚国游说的人,还有陈轸。他对于张仪的到来以及所说的言语是心知肚明的。他对楚王说,秦国的做法就是在挑拨,齐国和楚国之间的关系。等到齐国和楚国断交之后,秦国就会发动进攻,这个事情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然而他的这一番言语,完全没有让楚王动心,也没有让楚王听进去,甚至还被楚王痛斥一番。在这之后没多久,果真就证明了这一切都是骗局,而此时的楚王,未解心头之恨,向秦国发动战争,最后以失败落幕,还割地求和。

2、孟子代表的阵营

孟子所提出来的“性善论”,就体现出了天下百姓的幸福才是最为重要的,如果不实行仁政,那孟子也不可能在这个地方多呆。孟子游说的国家有很多,比如说齐国以及魏国,还有宋国。游说了如此多的国家,但是孟子的根本原则从来都没有改变,那就是要推行仁政。

以百姓的利益为重,不和其他的国家发动战争,也避免和他们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倡导形成一种军民齐心的状态,尽可能多的让国家不断的富强,在休养生息的过程中,储备力量以备不时之需。

就像燕国在公元前314年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内乱。而这一场内乱就让七王看到了,希望在这个时候他准备和燕国之间展开大战。因为内乱的原因,齐国的军队来到都城前,他们都没有办法积极迎战,果真齐军就直接拿下了燕国的都城。

而此时的孟子,就刚刚好在齐国游说。当时齐国的国君就询问他要不要在这个时候直接把燕国吞并。而孟子所给出来的回答却很巧妙。孟子说:并不是吞并燕国的问题,而是要看吞并之后燕国的人民会怎么想,如果他们高兴的话,那就表明燕王没有得到老百姓的民心,此时你就可以去吞并。可倘若英国的老百姓特别的沮丧,此时就不适合吞并。

这一席话的确是充满着道理,但当时齐国的国王完全没有听进去,反而是一举吞并了燕国,让各个国家之间的平衡在一瞬间被打破。英国当时虽然爆发了内乱,但是被齐国吞并之后,燕国境内也陆陆续续爆发了很多反抗齐国统治的战争。

面对这糟糕的现状,齐国的国王再一次去请教孟子的时候,却发现孟子早已经离开了。因为孟子知道,动乱是势必会发生的。而这之后没多久,齐国的国君就因为外界的一些因素以及心理压力等方面的影响,抑郁而终。

结语:

孟子所推行的仁政,的确是治理一个国家的根本出发点,并且也才是最为重要的做法。就想得到民心的人才能够得到整个天下。虽然孟子和张仪在游说的过程中都有着相应的主张,但是对比他们二人的做法,似乎张仪所推出来的种种做法以及提出来的战略,更能够让各个君主信任他。同时也不难看出,急功近利的君主,到最后只可能适得其反。

就像在七雄争霸的过程中,谁也没有想到,最后尝到甜头的竟然是一个处于西部边陲之地的秦国。更何况孟子所打出来的就是为了天下苍生而着想,为了拯救天下。而张仪,自始至终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所学到的这些本领和帝王做交换,通过这些谋略换取个人的荣华富贵。

站在有原则的角度来看,孟子的态度就更加坚定了一些,不会因为时势的变化而改变。但张仪仅仅为了满足自己,这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意人,穷其一生都在追求着功名利禄。

参考文献:

《马陵道.楔子》

《论语》

1.《半壁长歌 战国时期,游说家孟子与张仪,俩人之间有何本质的区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半壁长歌 战国时期,游说家孟子与张仪,俩人之间有何本质的区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2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