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们想必对这样一句话相当熟悉,那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其中后半句形容了崇祯在北京陷落之后自缢的悲壮,而前半句则是对于明朝都城北京战略位置的生动叙述。
崇祯自缢处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封建朝代在选择都城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将都城放在远离边境的地方,因为这样可以在遭受外族攻击的时候为自己赢得足够的缓冲空间。
不过明成祖朱棣在击败朱允炆之后却选择将都城从位于明朝腹地的南京移动到了北京,这在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他的这一决定便促成了“天子守国门”的状态,那么对于明朝而言这样的变化有着怎样的意义,天子守国门究竟是高招还是臭棋呢?
明代修建的故宫
一、靖难之役后的迁都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中抓住了机会,先后击败了位于长江中下游的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成为了中国南方的绝对霸主。
之后其接受了麾下文臣的意见定都南京城,为明朝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明代南京故宫
不过那时中国北方的大片土地依旧掌握在元朝政府的手中,朱元璋派出大将军徐达等人发动北伐攻下了元朝大都,将元顺帝等元朝贵族赶回大漠地区,这才将中原地区尽数收归在手中。
此时朱元璋对于南京的都城地位也进行过重新评估,由于南京地处东部,其对于全国的统治力度并不是很强,因此他曾经派出太子朱标巡视古都长安,相视情况考虑是否迁都。
但是次年朱标便因病身亡,这让朱元璋只能放下这个想法。
朱标剧照
在朱元璋经营南京的时候,他也一直没有放松对于北方的管理,他知道远遁的蒙古人依然是这个新王朝最可怕的敌人,因此其在边塞地区布置了多名藩王,并让他们统领了大量军队来拱卫北方。
在这些藩王中,能力最强,兵力最多的当属燕王朱棣,他在年轻的时候便曾经跟随徐达等人南征北战,这让他培养了极强的军事能力。
在朱元璋去世之后,其皇长孙朱允炆继位登基,年轻的朱允炆始终觉得藩王是对其统治的巨大威胁,便在掌权之后迫不及待地推行了削藩政策,导致多名藩王被贬甚至失去生命。
朱允炆这样的举动让朱棣深感不安,便发动了著名的靖难之役,推翻了朱允炆的统治。
明军士兵
在之后的几年中,朱棣依旧将南京作为明朝的首都,不过他此时已经让亲信在北京筹建新的都城,并在永乐十九年的时候正式将北京立为新的都城。
这也让明朝首都距离北方前线的距离被大幅缩短。
二、朱棣迁都的原因
对于朱棣迁都北京的原因,历史上向来众说纷纭,在笔者看来有以下四点主要原因。
首先是在靖难之役中朱棣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朱允炆却在战争中下落不明,这对于朱棣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而南京又是朱允炆的大本营,他在当地长期执政会面临风险,相对而言,北京则是朱棣的大本营,迁都之后他的个人地位会更加稳定。
割让燕云十六州的石敬瑭
第二点则是历史遗留原因,自从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之后,这块土地便一直处于游牧民族的控制之下,这让当地的风俗和南方地区存在较大差异。
在当地生活较长时间的朱棣对于这件事也心知肚明。
这种文化的差距会让当地百姓对中央政府的管理存在一定的排斥,这对于明朝的长治久安显然是有巨大危害的。
而将都城移动到北京,可以让朱棣更好地管理华北地区,使其对于明王朝的归属感更强,这可以让这块远离汉族统治的土地更快地接受汉化。
最关键的是,当时远遁漠北的蒙古人依然有着不小的实力,他们经常会对明朝边境发起骚扰,因此北方的军事压力是很大的,这让明朝政府在当地驻军甚多。
如果朱棣长期呆在南京的话,那么他对于北方军队的统治力势必出现下降,这不但会影响他们的战斗力,还会成为朱棣统治的隐患。
崇祯自缢处而且朱棣本身就是以藩王的身份从朱允炆手中夺下皇位的,因此其也不可能让藩王在北方边境驻军,否则自己很有可能就会重蹈覆辙。
因此朱棣最好的解决办法便是将都城迁往北方,这可以加强其对于北方军队的控制,避免危险的发生。
最后一点则是朱棣的个人因素,作为一名在马背上成长起来的帝王,朱棣对于战争是有着异于常人的痴迷的。
在其登上皇位并迁都北京之后,曾经多次御驾亲征漠北,重创了蒙古军队,为明朝的疆域稳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因此迁都很有可能是朱棣还不愿意就这样离开沙场,他还想继续享受与敌人厮杀的快感。
朱棣剧照
基于以上四点原因,我们就不难理解朱棣迁都北京这件事了,不过对于明成祖而言,他并不是“守国门”。
因为当时漠南的大片地区还掌控在明朝政府手中,其边境线距离北京大约还有四百公里,这个距离其实已经足够安全了。
三、天子守国门
在明成祖去世之后,明朝后续几任帝王便将工作重心放到了国内,虽然明宣宗也曾经在对外战斗中有显赫战绩,但是这并没有让明朝的疆域继续扩张。
在明英宗即位之后,土木堡之变的发生更让明朝尽失漠南土地,北京便成为了一座暴露在蒙古攻击范围内的“边城”。
这时的明王朝才是真正的“天子守国门”。
按理说此时明朝政府可以选择将都城迁到更南边的地方,以此来保障皇帝的安全,但是基于两点考虑,他们也没有迁都的想法。
首先是明朝对于长城的建设是十分看重的,我们如今能够看到的长城遗址大多是明朝所建,这项宏伟的工程在明王朝和蒙古部落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这让北京的防御力量大幅上升,并不是十分惧怕敌人的进犯。
壮观的万里长城
其次沿着长城明朝政府布置了大量的军队,他们在受到攻击之后可以迅速整合在一起,并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抵达北京,这样的防御体系赋予了明朝皇室足够的自信。
就算敌人能够绕过长城突然出现在北京城附近,这些赶来的军队也能将他们彻底包围,这让游牧民族也不敢贸然开战。
因此从整体而言,虽然明朝中后期都城北京距离国境线的距离很近,但是其安全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天子守国门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整合长城沿线的防御力量,这可以让明朝做到拒敌于国门之外,显然比一味退缩要更加高明。
不过在明朝中后期,随着明朝中央和地方政府出现了严重的腐败问题,导致国力严重下降,部队的军饷和武器装备水平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中央政府对于地方将领的统治力也大不如前,这让明朝完善的防御体系趋于崩溃。
最重要的是,相对于长城外的游牧民族,明朝国内的百姓成为了明朝统治者最大的敌人,明末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使得山西、陕西等省份都落入了李自成领导的大顺之手,而这些省份正是明朝长城防御体系中最重要的几环。
这样的情况导致北京成为了一座孤城,在李自成进攻北京的时候,崇祯虽然多次发布命令要求各地军队入京勤王,但响应者寥寥无几,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抵挡农民军的攻击,最终北京城宣告失守,崇祯也自缢身亡。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去世的时候,明朝的国境线也没有被清军攻破,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天子守国门”还是有一定效力的,不过这种防守对于国内的动乱就束手无策了。
崇祯帝剧照
现在我们在提到明朝灭亡原因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将其归结于明朝军事力量的薄弱,而崇祯兵败身亡的结局更加重了明王朝的悲剧色彩。
人们往往会幻想着如果崇祯能够远离战火,明朝可能还会有翻盘的机会,因此大家会觉得天子守国门是一个败笔。
但实际上朱棣迁都之后,虽然北京城曾经几次被蒙古军队围困,但是每次明朝政府都能够转危为安。
其实这都是因为明朝以北京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十分完善的边境防御体系,而皇帝的坐镇也让这一体系发挥了最大的效用,因此整体来看天子守国门还是起到了预定作用的。
只不过让朱棣没有想到的是,真正推翻明朝统治的并不是关外漠北的游牧民族,而是明朝境内的农民起义军。
这些劳苦百姓被明朝的腐败统治逼迫地走投无路,最终只能揭竿而起。
这也说明明王朝当时确实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一个不能被自己人民承认的政权,即使把国门守得再好,也终究逃不过灭亡的命运,因此无论崇祯逃到哪里,明朝都很难再坚持下去,其失败和守国门并无直接关系。
1.《钧儒说史 明朝“天子守国门”究竟是高招还是臭棋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钧儒说史 明朝“天子守国门”究竟是高招还是臭棋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