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唐朝自古以来就非常盛行诗词歌赋,因此唐朝也出现了许多比较出名的大诗人。唐朝在短短三百年的时间里,其创作的诗词数不胜数,流传到现在的就达到了五万多首。因此在唐朝,如果说你自己不会诗词,那将会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平民百姓都是如此,更不用说皇帝了。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女皇武则天了,其实武则天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学的人。在她继位期间,也做了许多对于唐朝来说比较有意义的事。只是因为有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在前,掩盖了她的光芒,要不然她也不可能能够安稳执掌大唐。

武则天起初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之一,就来李世民去世后,李治登基她就成了李治的皇后。在那个时期,能够成为皇帝的女人,那外貌自然是无可挑剔的。除了外貌方面,武则天也是一个有野心、有着雄才大略的人。

当时在那个大时代下,武则天在诗词方面也是很有天赋,其中她所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就有40多首,也完全符合那个时代的要求。当然在那种背景下,会写诗只能算是正常,没有什么太过惊艳的。

毕竟唐朝的诗词之风那么盛行,处于一个诗词的国都,每天听到的诗词数不胜数。大家互相来往都是以诗词为主,因此大多都是会写能写诗之人。但据记载武则天不仅会写诗,而且还能写狂诗。当年她写出的狂诗可以称为大唐第一狂诗,就连诗仙李白见到后都自叹不如。

要知道李白在唐朝可是有着诗仙之名,在唐朝盛行诗词的大背景下,李白能成为诗仙,也足以说明他的才华。纵观唐朝前后出现的所有诗人,可能也就只有杜甫能和李白比肩了。后来杜甫还称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另外对于李白,他不仅喜欢写诗,而且他的诗更是以狂出名,李白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狂人。他的诗豪放飘逸、在当时直接冠压有唐,纵使在中国文学史上,他也是浪漫主义诗人高峰中的顶端了。那么武则天所写的诗究竟有多狂,竟能让李白自叹不如。

当时武则天刚成为皇帝不久,改国号为周。在她登基没多久,她就直接写了一首狂诗。诗名叫做《腊日宣诏幸上苑》,同时也称《催花诗》。当时她写的诗并不长: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那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我们将之翻译成现代汉语,那它的大致意思就是:明天早上我将来到花园游览,给春神传信告诉她,督促百花在今夜开放,不能等到天亮了再开。刚开始读起来就感觉这是一首平平淡淡的诗,但是一旦你慢慢理解,就会发现其不同凡响之处。如果只以“狂”来讲,在此诗中有三个地方是李诗所比不上的。

首先就是大气,张狂。李白的诗都是以大气著称,例如天台四万八千丈、桃花潭水深千尺等等,而武则天的虽然没有明着写大气,但却表达了一种天下大事唯我独尊的霸气,借去花园赏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就是武则天的霸气。

其次就是武则天的诗中总有一种底气,那是对自己极度自信的表现。仅仅几个字,就将当时场景完全描述。其中须、莫二字完整表达了她的自信。再看李白的诗,由于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因此带着一种人生不如意的落寞、同时也带着愤懑。虽然带着豪迈,但自信明显不足。

最后就是武则天写这首诗时带着一丝杀气,要知道当时是在冬天,百花凋零,只有偶尔能看到梅花开放。但武则天却诗兴大发,直接命令百花开放。这种狂才是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种霸气也只有武则天才具备。

结语:

虽然武则天的这首诗尽显霸气,广为流传。但如果说连李白也比之不上,那就有点难以服众了。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在诗中武则天所透露的霸气、杀气以及自信那是李白所不具有的。从这些方面,也能看出武则天的风格别具一格,远非一般人能比。

1.《绵绵历史书 武则天登基后写的一首狂诗,竟让李白自叹不如?风格独树一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绵绵历史书 武则天登基后写的一首狂诗,竟让李白自叹不如?风格独树一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