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战国中前期的一场重要战役,马陵之战意义十分重大,孙膑击杀庞涓成功复仇,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更为重要的是此战之后魏国衰落,齐国一度称霸,改变了战国历史走向。然而,对于马陵之战的“马陵”究竟位于何方,历史上却一直争议不断,主要有元城说、鄄(juàn)城说、郯(tán)城说。

西晋杜预提出元城说,“马陵,卫地。阳平元城县东南有地名马陵”,判断马陵之战大约发生于如今河北邯郸大名县一带,后来唐朝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注释马陵在元城。

东晋虞喜提出鄄城说,“马陵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六十里,有陵,涧谷深峻,可以置伏”,大约在如今的山东鄄城、河南范县、山东莘县一带,后来唐朝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注释马陵在鄄城。

明朝万历年间的《沂州志》指出,“马陵山在州东九十里,与郯城接,状如奔马,直抵宿迁……齐伐魏,孙膑胜庞涓于此”,于是又冒出了一个郯城说。

相比元城说与鄄城说,郯城说不仅出现最晚,而且还缺少顶级史家支持,似乎是最不可能的一个答案。然而,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挺身而出,人们发现最不可能的反而是最可能的,马陵之战最可能发生于山东临沂郯城。

史书上的马陵位置

《战国策·齐策一》记载:“齐因起兵击魏,大破之马陵,魏破,韩弱。”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田忌、孙膑率领的齐军,从齐都临淄(今淄博临淄区)出发,直奔大梁,实施“围魏救韩”的战略目标。之后,齐军越过大梁继续向西,仿佛要进攻魏都安邑,庞涓可能因此不得不退兵救魏。孙膑随即设计,采用增兵减灶等诱敌之计,让魏太子申与庞涓“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最终,魏军追到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遭到齐军伏击。

通过《战国策》与《史记》等记载,大约可知“马陵”地貌是“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但马陵究竟在什么地方,这两本史书都没有记载。

最早为“马陵”注释的是东汉高诱,他为《战国策·齐策一》“齐因起兵击魏,大破之马陵,魏破,韩弱”解释为:“马陵,齐邑也。齐杀魏将庞涓,虏魏太子申,故曰‘魏破,韩弱’。”即仅将马陵解释为“齐国城池”,没有进一步说明。之后,杜预、虞喜等提出不同解释,于是出现了元城说、鄄城说、郯城说。

行军路线探寻马陵

根据史书记载,孙膑从齐都临淄出发,应该路过鄄城,一路直奔大梁,向大梁以西进攻一段时间,等到魏军从韩国撤兵之后,齐军迅速回兵,魏军紧追不舍。问题在于,齐军究竟往哪个方向诱敌深入?史书上并未直接记载,但留有二条重要线索。

首先,《史记·魏世家》记载:外黄徐子对太子申说“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则富不过有魏,贵不益为王。若战不胜齐,则万世无魏矣。”外黄徐子劝诫魏太子申不要追击,太子申听后想撤军,但被部下劝阻,于是继续追齐军。也就是说,魏军追击齐军时应该路过外黄(今在商丘民权县境内)。因此,齐退魏追的路线就有三条:大梁西—大梁—外黄—郯城,大梁西—大梁—外黄—鄄城,大梁西—大梁—外黄—元城,除了郯城几乎是直线行军之外,其他两条要在外黄这里拐近乎90°的弯后转道向北,这就有悖于军事常理,相比之下郯城说似乎更合逻辑。

从执行难度与信息保密来看,元城说与鄄城说都存在一个问题,即如果孙膑在外黄向北退兵,主要行军路线一直在魏国境内,别说诱敌深入信息保密了,都可能被魏军前堵后追夹击,而直线向东退到郯城,那么大部分是在齐国境内,不仅确保前路安全,也利于诱敌之计的实施与信息保密。

其次,《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魏军“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骑兵,因此应该是魏国骑兵“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记载“去长安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说明骑兵可以一日七百里。外黄到鄄城约三百里,到元城约400多里,到郯城700余里。外黄到郯城的距离,或许更符合司马迁“轻锐倍日并行逐之”的记载。

尤为重要的是,从诱敌深入的心理战来看:《楚世家》中说“膺击郯国,大梁可得而有也”,说明大梁到郯城之间的交通较为便利,而只有交通便利、敌将熟悉路途,孙膑诱敌深入之计才能更为逼真,如果交通不便路途陌生,估计庞涓也不敢轻锐深入吧;同时,孙膑诱敌深入之计,如果向齐都方向退兵,庞涓会不会担心齐国援兵或埋伏?显然,向郯城方向退兵,齐军孤立无援,这无疑会让庞涓更为放心。

可见,从行军路线与诱敌心理等来判断,马陵应该是在郯城。不过,以上只是推测,并不一定代表真相,直到郯城马陵山出土了一件青铜戈,就让郯城说变得更为可信了。

郯城出土郤氏左戈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在《郤(xì)氏左戈小考》一文中指出:“郯城马陵山一带出土文物,引起我很大兴趣,特别是其中一件郤氏左戈,相当重要。”戈上有“郤氏”铭文,因而可以断定是春秋郤氏家族的制式武器。

郤氏是晋国六卿之一,晋国公室后裔,与栾氏共同诬陷赵氏造成了下宫之难,让赵氏几乎只剩下一个孤儿赵武。赵氏跌倒,郤氏吃饱,之后郤氏势力膨胀,一度拥有三卿五大夫,最终因得罪了栾书和晋厉公,在公元前574年被栾书借晋厉公、胥童之手铲除,郤氏家族覆灭。

马陵之战发生于战国,即公元前343年,与200多年前的郤氏有何关系呢?原来,郤氏家族的郤克,公元前589年在“马陵”与齐国爆发过一场战争,史称“鞌(ān,同“鞍”)之战”。

《左传》记载鞌之战作战线路是“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史记》记载为“于是晋军追齐至马陵”,《汉书》记载晋军“追亡逐北,东临海水”,隋唐颜师古注释为“谓逐之三周华不注,又纵之,入自丘舆,击马陉,东至海滨也”。南朝著名史学家裴骃(父是裴松之)在《集解》注释“马陵”之“陵”又可以称之为“陉”,因此《左传》用“马陉”,《史记》用“马陵”,实际指的是同一地名。

可见,郯城马陵山发现的郤氏左戈,应该是在鞌之战中遗落下来的武器,历经沧海桑田,最终被今人发现。

由郯城出土郤氏左戈、“东至海滨”的地理特征等可见,春秋时期郯城或郯城的某个地方,也被称之为“马陵”。关于这一结论,还有一份佐证史料,公元前584年楚共王伐郑,晋景公率领诸侯击败楚国,成功救郑,之后晋景公与诸侯盟于马陵,即“马陵之盟”。除了彰显晋国霸业之外,马陵之盟还有一个目的是威慑莒国(今山东莒县一带,毗邻临沂),所以马陵之盟后“莒服故也”。春秋时期,会盟地点往往都在臣服之国的附近或国内,因此马陵应该是在距莒国不远的郯城,否则也无法有效威慑。

由于马陵之盟与鞌之战发生的时间相近,相差只有五年时间,因而基本可以断定马陵之盟与鞌之战位于同一地点,即山东郯城。

综上,由于马陵之战与鞌之战相差200多年,期间地名可能出现诸多变化,而中国又存在大量的异地同名现象,因此证实了鞌之战与马陵之盟位于山东郯城,并不意味着马陵之战一定发生于此。但综合考古发现、马陵之战行军路线与诱敌心理等来看,马陵之战的地点更可能是郯城,甚至就在如今的马陵山。

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段沉甸甸的历史,每一个地名背后往往也有一段沉甸甸的往事,马陵山之所以叫马陵山,或许早已暗示了一切。(上图,马陵山上的马陵古道)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等

1.《诸史 春秋铜戈出世,揭开马陵地点谜团,难怪孙膑会骗过庞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诸史 春秋铜戈出世,揭开马陵地点谜团,难怪孙膑会骗过庞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4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