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独孤家族为中国中古时期北方重要的世家之一,其最初为匈奴别部,因匈奴内部变乱而分离出来。代魏初期,独孤部同拓跋部互为依赖共存,并凭借与拓跋部联姻而一度强大起来,后因拓跋部的政治转型需要,独孤部受到拓跋部强力压制,部落流离,渐渐地脱离了北魏政治圈。至北魏后期,独孤部始再度崛起,其时独孤部的发展呈现一定的游离性,魏初极盛一时的独孤刘库仁部及其后嗣基本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则是魏初默默无闻的一支独孤氏——独孤信部族,以独孤信为代表。
独孤信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
及其军功于魏末乱世中得以建功立业,又以同各权势家族联姻的方式巩固其家族势力,遂历西魏、北周、杨隋、唐初四代而不倒,实现了独孤部的复兴,独孤一族也由此开始从部落酋长向着世家大族转型。然而入唐之后,军功起家的独孤信家族未能快速适应新式的科举官僚体制,文化输出不足的独孤信家族遂日渐式微,继之而起的则是改姓而来的独孤屯家族和独孤永业家族。独孤屯一支以独孤妃而得扬名,亦以其宠衰而没落,独孤永业一支虽得到独立发展的空间,然受时局所限。
唐朝后期时局动荡,该家族发展动力不足,这支独孤氏最终同唐王朝一同走向衰亡。总体而言,独孤氏家族的兴衰呈现非一般的历史发展进程,贯穿着整个北朝隋唐时期,其肇始于代魏初期,中兴于独孤信时期,又藉其军功贵族、帝氏外戚的身份得以活跃于西魏、北周、杨隋的政治舞台之上。直至入唐以后,独孤氏才逐渐为时代所抛弃,随着科举官僚体制的逐步推进,独孤家族重武轻文的积弊逐渐显现,加之唐朝中后期世局动荡,使得缺乏仕进之身的独孤家族最终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独孤氏起源问题
古今都有相关探讨,但并未形成比较一致而有力的观点,学界争论的焦点主要围绕匈奴说、鲜卑说、汉人说等三种说法展开论证,因此,有必要就这三种说法进行一定的梳理和辨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早期独孤氏是作为氏族群体活跃于历史舞台之上的,因此呈现的是一个游牧部落氏族的原始形态,后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动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各民族之间杂糅融合,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型民族特色,表现为各大部族之间相互斗争,最终又是随着汉化程度的加深,而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
由此这些少数部落氏族,也开始了分土定居的生活,逐渐向小家庭体制转变。此外,对这一时期的民族认知绝不能纯以血统论,或应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在研究北朝民族问题的时候,不应过多地去考虑血统的问题,而应注意‘化’的问题”。同样地,我们也不能纯粹以文化论种族起源问题,在研究独孤氏族源问题方面,我们会更多地动态地追述和讨论其起源,明确其在不同时期不同族属的乖离问题。综上,本文的研究将以独孤氏发源问题为起点,进而论述独孤氏融合分离而成独孤部及独孤部同各部族间的斗争问题,最终落脚在独孤部被离散后形成的三支独孤氏个体家族的重心上。
匈奴说
一是刘库仁应即独孤部人,二则独孤部族本自刘武之宗,其中刘武即刘虎,避讳而改,而刘虎正是南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孙,按匈奴左右贤王一般授予匈奴单于子弟,故独孤部之先祖似应以南匈奴之苗裔为是。查阅《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知勃勃为刘元海(刘渊)之宗,按赫连勃勃系刘虎曾孙,刘虎为南匈奴去卑后裔,而刘渊系匈奴屠各种,那么二者是否有所区分呢?关于这个问题,学界讨论颇多,唐长孺先生曾指出,“匈奴别种刘渊反于离石,自号汉王”,“按照当时习惯用语,所谓‘别部’、‘别种’乃是服属于一个主要部族的其他部族或部落,魏收称刘渊为匈奴别种就说明其非南单于一族,结合《魏书》卷 《卫操传》所载操所著的《颂德碑》称刘渊为屠各匈奴,就可知道与刘渊同时的近邻拓跋族内很清楚刘渊乃是屠各族。”
于此,唐长孺先生认为刘渊应该是匈奴屠各种,并非南匈奴单于苗裔。当然学界还有另外一种看法,周伟洲先生指出刘渊确系南匈奴后裔,至于被指称为屠各则是当时的一种泛称,陈琳国则认为“以为刘渊为屠各,进而认为他不可能是南单于嫡裔。这种说法当然不对。恰恰因为他是屠各,所以才有资格成为南匈奴的嫡裔;反之,他不是屠各,他的南单于嫡裔的资格就值得怀疑了”,因而陈先生分析,刘渊是屠各,亦是南匈奴单于之属,屠各并非后来对南匈奴的一种泛称。此外,姚薇元先生同样认为刘渊系匈奴屠各部,而独孤部则本自匈奴屠各种,其指出“《官氏志》独孤氏乃屠各之异译,本匈奴单于贵种。自刘渊入居中原,遂自承汉后,改姓刘氏。入后魏为三十六部之一,号独孤部,以部为氏。孝文南迁,依旧例改为刘氏。魏末,又复旧姓,而亦有未复者;故匈奴刘氏与独孤氏,并见史册,为北朝盛族”。
结合以上论述
我们可以推断南匈奴后裔与屠各部应隶属同一系统,二者有所区别但又互相渗透互相交融,南匈奴入塞较早,随着汉化程度加深,匈奴单于一系对南匈奴各部的影响力日趋减弱,与南匈奴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屠各部则乘势崛起,兼并各部,称匈奴大单于。依此,《魏书》关于独孤部族为刘虎之宗的说法更多地系指其为南匈奴之苗裔,至于《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谓勃勃为刘元海之族,由于《晋书》成书于唐代,汉魏以来南匈奴大部融入于华夏族之中,较难区分,活跃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屠各部匈奴便被广泛地认定为南匈奴之属,故此,独孤部应隶属匈奴屠各部族或者依附于匈奴屠各,在此后的历史记录中我们还能发现其同匈奴屠各的紧密联系。
结束语:
刘库仁子刘亢泥曾受后燕慕容垂之命镇广宁称乌桓王,是知独孤部似与乌桓又有所牵涉,不过这里并不妨碍我们对独孤部出自匈奴的认知,借用田余庆先生的话说“在各族迁徙运动十分活跃的年代,各族混杂现象极易产生,使成分有所变异,有时还形成不同的名号”,因此田先生就此还曾做出过一个颇为合理的假定,他认为或许独孤本为乌桓,曾一度依附出没于幽并之地的南匈奴,后随南匈奴进入代北之地,在同拓跋部的斗争中失败后,遂脱离而独立,开始依附鲜卑拓跋部落。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状况,由于种族之间的流动性十分迅速强烈,因此我认为这一思路确实值得参照和分析,依照这个假定,我们的确能够解释一些史书上抵牾困惑的地方,但历史研究不存在假定,我们仍需要拿出足够的证据予以支撑这个假说。
1.《菲雯说历史 独孤氏源源自哪里,与匈奴有没有关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菲雯说历史 独孤氏源源自哪里,与匈奴有没有关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2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