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水疯了!

时任“浙江巡抚”赵贞吉将这个消息汇报给“司礼监”地时候,吕芳正陪着嘉靖皇帝在修仙打坐。时任“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的陈洪一直在等待扳倒吕芳,取而代之的机会,按照原著小说中的描述,得知杨金水疯了的陈洪“眼睛里闪着看似气愤却暗含着兴奋的光”,声音尖且细的说道:

“好哇!查案查到织造局了,查到宫里来了。来!备轿!咱们四个得立刻将这份奏疏呈给皇上万岁爷!”

作为吕芳的干儿子,作为吕芳派往浙江的“织造局总管”,杨金水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吕芳的形象和地位。陈洪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给吕芳一个措手不及,不给吕芳留下补救的机会。

只是,黄锦却拦住了陈洪,直接将陈洪的目的挑明了:

“慢着。陈公公,老祖宗还没看呢。”

好不容易等到的机会,陈洪怎能轻易放弃,赶紧予以了追加说明:

“等不及了,我的黄公公。老祖宗也在宫里,呈上去,让他老人家和皇上一起看。”

一看陈洪揣着明白装糊涂,黄锦也不客气:

“这事牵扯到杨金水,不能就这样送上去。这样送上去,万岁爷迁怒到老祖宗就连转圜的余地也没了。”

完了,自己的小心思被如此直白的揭开了,吕芳毕竟还在位上,陈洪只能想办法找补:

“这点我倒是忘了。可老祖宗要伺候皇上万岁爷到明儿早上才能出宫,这个本压在这里谁敢担待?”

用“忘了”解释自己想要赶紧汇报消息的真实目的;用“压本”的罪过,再次明确赶紧汇报消息的必要性;总之,陈洪还是不愿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

直接汇报不行,不报也不行,那就只能先把吕芳叫出来。可黄锦的这个提议,陈洪仍有理由推翻,那就是嘉靖皇帝此时离不开吕芳,吕芳出不来。然后,黄锦又提出了“报喜”的建议,陈洪的态度亦然,只是,这一次,陈洪学聪明了,拉上了两个帮手:

“不是喜去报喜,事后万岁爷知道了,你担罪还是我们担罪?”

注意陈洪用了“我们”,也就是说,陈洪的这句话不单是说给黄锦听的,还说给了石公公和孟公公听。他的意思很明确,就要告诉另外两位“秉笔太监”:黄锦要“无喜报喜”,嘉靖皇帝如果降下罪来,我们都跑不了,赶紧出来帮忙啊!

只是,没等另外两位公公反应,黄锦就赶紧接过了话:

“我去报。有什么罪名我担着!”

完了,陈洪的目的即将被彻底推翻,他不能再暗示了,必须要直接寻找外援了。陈洪转向躲在一边的两位公公,问道:

“你们说呢?”

不管怎么样,吕芳毕竟是在位的“掌印太监”,而且嘉靖皇帝即使因为杨金水而降罪吕芳,吕芳也还是很大几率会继续在位。也就是说,此时的吕芳不但在位,而且地位还很稳固。相较于一个地位稳固、圣眷正隆的一把手,下属们自然不会轻易选择向二把手靠拢,所以,两位公公异口同声地给出了相同的答案:

“还是先禀报老祖宗吧。”

没有了理由,没有了外援,陈洪也只能选择妥协,只不过,妥协也有妥协的艺术。我们来看陈洪的回答:

“那你就去吧。万岁爷真要降罪,咱家也不会叫你一个人担。”

阴谋诡计无法得逞的时候,既要想尽办法保全自己,否则将会后患无穷。既然这个消息一定要先汇报给吕芳,吕芳又有极大概率予以妥善处理,陈洪自然要想办法挽回之前的负面影响,和黄锦站在一块,并愿意和黄锦一同承担后果就是最好的办法。

成功将杨金水疯了的消息汇报给吕芳后,吕芳立马开启“战备状态”,开始进行应急处理。

第一步:封锁消息

回到司礼监,吕芳的第一句话就是询问“送急递的驿差在哪”,因为就当时的情况而言,除了司礼监的五大太监,整个京城也就这个驿差可能知道详情。要想将事情控制住,让事情按照自己想要的结果向前推进,就必须先封锁消息。陈洪回答已将驿差扣住以后,吕芳给予了“暂时扣押,禁止再见任何人”的指示。

第二步:瞒住上级

将消息的封锁的目的在于“欺上瞒下”,当然,这个词用得重些,但意思差不多。控制住驿差,只能保证消息不向外传播,但上面还有一位修仙的爷需要瞒住呢。而且,吕芳突然以“报喜”的方式被叫走,也不能没个回话啊,更重要的是,这位爷身边还需要人伺候呢。

还有一条最为关键,危机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下面要交代,上面要问责。所以,吕芳封锁消息的关键就在于“瞒住上级”,为自己争取时间,以便于准备好正确的应对措施。

综合各方面,吕芳将这个差事交给了最信任的黄锦:

“这一坎得我去过了,得要半夜才回,主子那里不能没有人伺候,你去吧,主子习惯你。”

既有让黄锦御前伺候的原因说明,又有选择黄锦的原因说明,既表现了对黄锦的信任,又能避免其他人多想。

然后,吕芳将黄锦拉到一边,给予了另外的交代:

“主子要是问起,就说这封奏疏你们几个都没看,告诉主子,就说我去镇抚司诏狱了,去见那个高翰文。一切等我回来以后一一向主子陈奏。”

这句话交代的极为关键,既能免除黄锦“无喜报喜”的罪过,还能达到“瞒住上级”的目的。只是,吕芳并不是真想瞒住嘉靖,瞒也瞒不住,他只是想争取时间并寻找应对措施而已。正如原著小说中吕芳的那句话——“这件事要回话,就得明白回话。杨金水为什么会疯?江南织造局的事,高翰文和芸娘或许知道一些内情。”

既要隐瞒嘉靖,又要保证嘉靖不会因为隐瞒而降罪,所以,吕芳让黄锦如实汇报自己的行踪就要告诉嘉靖:我去弄清楚详情,以便于更明白的汇报,并非有意隐瞒。

第三步:掌握详情

第三步最为关键,而且牵扯到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吕芳为什么要去见高翰文和芸娘?

第一个原因就是上文提及的“弄清详情”,以便于吕芳向嘉靖皇帝明白汇报。

第二个原因就有点腹黑了,那就是吕芳需要知道杨金水疯了的具体原因,杨金水领导下的织造局是不是真的犯下了无法饶恕的罪过,这些罪过都有谁清楚?

刚从浙江回来的高翰文,跟了杨金水四年的芸娘,最有可能知道织造局的内幕。如果两人清楚内情,为保全杨金水,更为自保,必须杀之,然后吕芳就可以任意汇报,任意处理杨金水的事情。

第四步:稳定后方

上面瞒住了,下面封锁了,可司礼监还有知道消息的几位公公呢,这几位既然已经知道了内情,也就不必再隐瞒,只需要稳住就行。

“你们听着,杨金水是我派到江南去的,有罪我会担着,你们都把心放到肚子里,今儿晚上都待在值房,今天这消息一点也不能透露出去。”

如果没有第一句话,别人肯定会想,你的罪过凭什么牵连我们?先把罪过一肩承担,打消对方的顾虑;再给出封锁消息的要求,才能服众,才能真正达到封锁消息的目的。

第五步:消息汇总并根据领导指示,做出最终处理

一切工作做完以后,从诏狱归来的吕芳自然要先问嘉靖皇帝的具体情况,因为这件事情处理的关键就在于嘉靖皇帝的反应:

“主子歇了?”

黄锦满脸忧色,跪了下来:

“回干爹的话,主子万岁爷已经猜着了,儿子不敢欺瞒,没有照干爹吩咐的回话,将杨金水疯了的事如实奏陈了。”

黄锦,为何没听吕芳的话?

原因在于黄锦的忠厚,他对吕芳忠心,但这种忠心却建立在忠于嘉靖的基础上。他认为嘉靖皇帝应该知道这件事,所以他不想隐瞒;但他又对吕芳忠心,所以他也不想瞒着吕芳。既然是忠厚,吕芳也不怪罪;更何况,吕芳本来也没想瞒着嘉靖,只是想赢得时间寻找更完美的解决办法而已。

既然黄锦已经汇报了消息,吕芳就要问问嘉靖皇帝的态度了:

“你做得对。主子什么旨意吗?”

然后就是嘉靖皇帝的保留曲目——你猜!这一次,嘉靖皇帝给了一个镂空的玉球,按照吕芳的解读是“外重内轻”。有人问,吕芳为什么就能一下猜出来嘉靖皇帝的意思,这种深通上意的本事到底如何练就?

如果不是真傻,谁在嘉靖皇帝身边待上40年,基本都能练就这个本事。这种本事的掌握在于对生活细节的留心,在于对嘉靖喜好的关注,更在于对朝局环境的深入了解,将“留心”、“关注”和“了解”到的信息予以整合归纳总结,你也能做到“深通上意”。

接着,危机处理进入最后一项:根据领导的要求,予以处理办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无论是江南织造局还是宫里的尚衣监巾帽局这都是内,都不能护短了,该查的要查,该办的要办!只有胡宗宪抗倭才是大事!立刻拟旨,着在杭州的锦衣卫立刻把杨金水押解进京,让赵贞吉署理江南织造局的差使,命他不惜一切给胡宗宪东南前方筹措军需!”

先拿出一个公平公正的态度,给朝野一个交代——处理自己人;再保证杨金水疯了以后的织造局能够正常运转,恢复工作的常态化也是降低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让赵贞吉署理织造局差使;不管出什么事,也不管影响有多大,都不能朝廷的既定方针和核心工作,这是底线——不惜一切,支持胡宗宪抗倭!

危机处理的情况在吕芳的身上发生了两次,这是第一次,如果第二次的吕芳也能如此清醒也不至于落得“督修皇陵”的被动局面。但不管如何,吕芳面对危机的处理手段,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仅基于《大明王朝1566》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1.《清朝那些人 大明王朝:杨金水疯了,吕芳为什么要去见芸娘?一为杀,二为瞒》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清朝那些人 大明王朝:杨金水疯了,吕芳为什么要去见芸娘?一为杀,二为瞒》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4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