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母则刚,遇难则强。在上世纪女性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打压的情况下,有这样一位女性,历经千辛万苦,仍保持顽强品质。用一生讲述如何在命途多舛的路上,走出一条光明大道,她就是董竹君。
坎坷不顺的婚姻生活
董竹君出生于1900年,当时正处于封建思想和新民主思想冲击最矛盾的年代。本就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群体,地位更加低下。战争年代,能够活下去就已经是十分幸运的事情,但是董竹君的父亲坚持让董竹君念了几年书,这也为后来董竹君与众不同的人生增添了一笔色彩。
董竹君小时候,父亲拉黄包车的工钱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导致疾病频发,主要经济来源也就此中断。在各种条件的逼迫下,董竹君的母亲只好效仿很多穷困人家的做法,将女儿卖给青楼做清倌人,以此补贴家用。
清倌人在当时是指卖艺不卖身的青楼女子,在青楼时,董竹君认识了常来青楼的革命党人夏之时,在夏之时的帮助下,董竹君装病逃出这个待了两年之久的污秽之地。出逃青楼之后,董竹君和夏之时结婚,后又在夏之时的帮助下进入日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习。
结婚后,夏之时开始频频怀疑董竹君,两人的关系也开始逐渐出现裂痕。学习期间,董竹君给夏之时生了4个孩子,两人的日子虽有破裂,也还过得去。
本以为日子会平淡如水的一直走下去,到1917年董竹君从女子高师毕业后,希望前往巴黎留学,但夏之时不同意,要求她返回四川合江。董竹君的求学生涯就此中断,回到四川相夫教子。
可安稳日子没过几年,夏之时因为在斗争中出现失误,被军队革职,开始闲家中。在这段时间里,夏之时和董竹君的关系越来越生疏,对待董竹君,夏之时也不再像之前那般温柔相待,更多的是冷漠和忽视。
尽管自身处境并不从容,董竹君仍然保持顽强的性格,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开办了以手工业为主的“富祥女子织袜厂”,以及在儿时父亲拉黄包车的启发下,创办出租黄包车的“飞鹰公司”。
敏锐的商业嗅觉让董竹君一度沉溺于创业的快乐之中,但是第一次创建公司还是缺乏经验,不久她的两个公司都因为经营不善倒闭。公司发展不顺的同时,董竹君的婚姻生活也响起结束的号角。
1929年,董竹君和夏之时的婚姻关系正式结束,面对破灭的婚姻生活,董竹君只提出两个要求,便放弃家产,带着四个女儿远走上海。
只不过最后夏之时不仅拒绝了董竹君的要求,还抢夺四个女儿的抚养权,甚至嘲讽董竹君一个女人无法将四个女儿抚养长大。不过董竹君并不在意这些,离婚后放弃家产,带着四个女儿远走上海。
事业型女强人
董竹君人如其名,在她柔弱的外表下,有着一颗坚忍不拔的心。离婚后的几年里,董竹君一边抚养四个孩子,一边寻找新的商机。终于在30岁这年,也就是1930年,董竹君开始创办群益纱管厂。战争频发,导致当时纺织业需求量不断增大,董竹君的生意得以进一步扩大。
可不幸再次来临,1932年侵华日军进攻上海,董竹君的群益纱管厂被炮轰,所有家产毁于一旦。董竹君又回到一贫如洗的状态,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打败坚强的她。
也许是董竹君的顽强意志感动了上天,1934年李崇高因仰慕董竹君的名声上门求见,在得知其困境后,拿出两千元帮助董竹君。在这笔钱的资助下,董竹君开始筹办餐馆的开张事宜。
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提醒了董竹君,于是她便从当时上海最受欢迎的几个菜系中寻找灵感。发现四川菜也颇受上海人追捧,可是上海人对四川菜的做法并不是特别了解,于是董竹君用打造特色菜的想法,对川菜进行改进,就此打开了上海的市场。
1935年3月15日,锦江川菜馆正式挂牌营业。特色菜的名头吸引了不少上流阶层的贵人。当时上海滩的头号人物杜月笙就是其中的常客,有了名流的认可,董竹君的锦江川菜馆生意更加火爆。
生意火爆之后,锦江川菜馆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常到餐馆吃饭的杜月笙在一次排队时,因为等待时间太长,便不耐烦地说:餐馆规模太小,需要扩大。
因为杜月笙的一句话,董竹君很快找到房东,说明店面情况。就此餐馆规模一下子就扩大了好几倍,生意也越来越好。
规模扩大后,人员需求也不断增加,董竹君很快认识到餐馆企业的良性发展,需要一套优良的服务体系。于是,董竹君对不同工种进行培训,制定标准化的管理方式,这套服务体系后期一直沿用到后半个世纪的酒店管理中。
上海解放后,依照国家的政策,董竹君在原有的餐馆基础上进行改革,创立了后来赫赫有名的锦江饭店。同时董竹君还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捐赠给国家。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锦江饭店一直是上海最有名的饭店之一,直到今天还是上海有名的花园式饭店。
传奇一生的自我总结
锦江饭店合并之后,董竹君开始致力于女权运动,努力为女性谋取福利。直到文革期间,董竹君被当成反动派受尽各种折磨,甚至严重到昏死过去,被人拖进太平间等死。可是董竹君凭借自身顽强的毅力,一步步挺了过来。
1979年3月,董竹君得到平反,恢复声誉。董竹君终于过上安稳的日子,直到1997年12月6日这个活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女子,离开人世。
在董竹君的著作自传《我的一个世纪》中,董竹君写到:“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遭冷落而动摇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这或许就是这位奇女子,最好的自我总结。
而当初离婚带走的四个女儿,也在董竹君的培养下各有千秋,大女儿成为中国第一代钢琴家,二女儿在音乐教育上颇有见解,而三女儿则参与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创建。
在董竹君自己看来,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事情都只是成功路上的一场小磨难,而这些经历最后也为她的成功添砖加瓦。我们很难想象,在上世纪女性地位颇微的境遇下,董竹君是凭借何种勇气和毅力一路闯荡,不仅将女儿培养成才,还成为上海有名的商业大亨。
正如村上春树所说,真正的成功在于是否努力地完成自我,喊出自己的生命,活出自己的活法。正如董竹君这样一个敢爱敢恨,果断决绝的女子,在斑驳的年代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1.《小崔侃谈记 带走四个女儿,丈夫嘲笑她养不活,多年后她成著名上海商业大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崔侃谈记 带走四个女儿,丈夫嘲笑她养不活,多年后她成著名上海商业大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7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