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乾隆皇帝所统治的王朝,大多数人所想到的便是“康乾盛世”,在许多文学与影视作品中,康熙年间的生活是富足、祥和的。
人尽皆知的《还珠格格》便是以乾隆皇帝统治下的清朝为背景演绎的,虽然关于康乾盛世下人民的生活情况的描写着墨甚少,但是国家太平的气息却从方方面面渗透出来。
但真实的历史中,“康乾盛世”究竟是什么样的?仔细翻阅史料,人们就会发现,乾隆皇帝所谓的盛世王朝实则早已腐朽不堪,如今看来处处荒唐。
褒贬不一
要谈康乾盛世,就要追根溯源看一看“康乾盛世”这个称号究竟是怎么来的,是不是那时的人们自己鼓吹出来的。
康乾盛世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乾隆皇帝手下的一批文人提出的,这让这个“盛世”从一开始就透露着不可信的气息,毕竟,为了讨好乾隆皇帝,这些文人什么样的话说不出来,什么样的盛世鼓吹不出来?
到了清朝末期,百姓生活质量大不如之前,对于“盛世”一词自然也是嗤之以鼻,很少有人对清王朝抱有好感。
而到了民国时期,最早一批研究清朝历史的学者出现了,对于“康乾盛世”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研究整段中国历史的学者大都看不上清朝这段所谓的盛世,但是专门研究清朝历史的学者却对这段历史赞口不绝,从二者的态度上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端倪。
在那个时候,提起对清朝历史的研究就一定会提到孟森与萧一山,两人可以说是清朝褒贬对立势力的代表人物。
在孟森关于清朝的评论中,找不到“盛世”二字,虽然他在书中自己写到,对于清朝的评价不应当故意贬低,但是在他的文字中却找不到任何对于“康乾盛世”的赞扬。
再加上清朝正好是新思想与旧封建碰撞的交界,这样的朝代自然会受到民国时期文人的唾骂,马勇曾评价“康乾盛世”不过是政府的盛世,而鲁迅、梁启超等进步人士对于清朝也多抱着抨击的态度。
而另一边,萧一山则是完完全全另一个态度,他对清朝的赞誉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直到如今不少对于“康乾盛世”赞扬都出自他之手。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既然有人疯狂的贬低清朝,那么有人狂热的追捧清朝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但其实,如果横向对比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就会发现,在之前的历史中,中国的“盛世”不单单是指百姓和睦、安居乐业,更是指中国的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
而清政府腐朽无能,国力不但并不靠前,甚至还是被列强欺负的对象,这样的“盛世”自然得不到通史学者的认可。
那么,为什么在人人都对在唾弃清政府的环境中,萧一山依然坚持吹捧清政府呢?
当你研究萧一山的生平就会发现,在他出版吹捧《清代通史》的时候,他才21岁,那时的他只是一个在北大念书的热血青年,他没有体验过民众的疾苦,不理解清政府给人民带来的压迫与苦难。
他只看到那个时代领土辽阔,没有外敌的入侵,没有列强的压迫,便将清朝捧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
“盛世”真象
虽然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对清朝口诛笔伐,但是单看萧一山的理论似乎也不无道理,如果“康乾盛世”真的如他人所说的不堪,那么它版图上大片的土地又是如何守下来的呢?但其实,在“盛世”的背后,清政府的统治早已走上下坡路。
在历史的记载中,清朝所统治的面积是最大的,拥附于清朝的民众也是历史上最多的,但是,在看似广袤的国土背后,政权割据的裂痕早已将清朝的版图割裂。
在看似辽阔的版图上,清政府实际直接控制的地区除了历朝历代常控制的汉地外,只有内蒙古的中东部地区,那时黑龙江的北岸已经被沙俄侵蚀,而另一边因为没有驻军,基本也可以说是山高皇帝远,基本不受清政府的控制。
但是,即使是在清政府直接控制的区域内,有不少地区官府的威严程度也急剧下降。
在版图的南边,澎湖列岛、台湾岛、厦门、以及闽南等地其实都掌控在明郑手下,而他的政权还曾扩散到台州、莆田、福州,甚至蔓延到扬州、镇江,可见清政府在南方地区已经基本丧失了统治权利。
而当年放清兵入关的吴三桂镇守在云南、贵州一带,清政府为了感谢他曾经的所作所为,给了他极大的权力,在他所管控的地区,基本上什么事都是由他自己说了算,而清政府从来都不插手干涉。
吴三桂在那里基本上算得上是权力滔天,就连附近的福建、广东地区也受到波及,逐渐不再听清政府的领导,而是一心一意的跟随吴三桂。
同样,不太受清政府管控的还有为清朝立下赫赫战功的孙延龄,清政府将桂林地区划给他之后也就不再多过问,全权交给孙延龄治理。
由此可见,清朝的管辖区域要么就是没有驻兵基本脱离管控,要么就是分给了信任的部下,不听清政府指挥,偌大的版图上有一大半基本上可以说已经和清政府没什么关系了。
但是,比起这个问题,清政府面临着一个更为严峻的危机,那便是朝廷之上有一大半臣子的心并不向着清政府。清政府是满族入朝统治,但是,满族人再多也没办法一下子任命大批合适的官员治理国家。
国家换了主,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所以清朝为了尽快使整个国家步入正轨,接纳了大批的明朝官员,全国上下一大半的官员都是明朝投降来的,接纳投降的官员很快的使清朝政府运转了起来,但也为日后埋下了祸根。
三藩之乱时,不少明朝的前臣都像墙头草一般随风倒,对于清政府根本谈不上忠心。
这样一个国家版图名存实亡,内部官员两面三刀的国家又如何谈得上“盛世”呢?
荒唐的自大
近代史的开端是一段血泪史,是中华民族永远抚不平的伤疤。但其实在清朝末年,乾隆在位时期,中国曾有认识差距的机会,只是这次机会被自大的乾隆皇帝忽视,错失良机。
1793年,一位名为马戛尔尼的英国使臣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为的就是向乾隆皇帝展示几件他从英国带来的“高科技”产品,借此打开中国的市场。
但可惜的是,乾隆皇帝对这位使臣与他带来的产品并不感兴趣,只是寥寥看上两眼,点了点头,便像对待往常的贡品一般让人送下去了。
英国大使没有想到,这个治理国家多年的老头对自己带来的自鸣钟、手枪、热气球等一票先进的事物一点都不感兴趣,反而对作为翻译的12岁男孩十分亲切。
乾隆皇帝把随行的翻译叫到身边,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孙子一般照顾他,最后还赏赐给他一个黄色的荷包。
英国大使来访中国是借着给乾隆皇帝祝寿一事,但英国明显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想要的是要让闭关锁国的中国人大吃一惊,让他们羡慕自己拥有的先进技术,让他们掏钱来购买自己先进的产品。
只可惜,乾隆皇帝压根没把这些东西放在眼里,他自大地认为,中国地大物博,什么东西都有,而英国大使献来的这些新鲜玩意儿也不过是一些不同文化的产物罢了,他没有意识到闭国锁国后的中国已经在科技上被甩下了一大截,自大蒙蔽了这位皇帝的双眼,让中国错过了发展的机会。
有趣的是,乾隆皇帝之所以喜欢那个小小的翻译也是因为他的自大,他认为这个孩子会说中文,是懂得欣赏中国高贵的文化的人,殊不知此时,他与他的王朝已经成为了别人案板上的鱼肉,只剩下任人宰割的份了。
小结:
在中国近代的一些文章中,“康乾盛世”总是与“所谓”二字相连,可见那时的文人对于清朝鼓吹的盛世抱着怎样的态度。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无论是横向的将“康乾盛世”与当时其他的国家对比,还是将其与中国历史中其他的盛世比较,都可以看出,康熙乾隆年间的中国并没有他人鼓吹的那么强大。
回顾其他的盛世,多多少少都会给现代留下一些影响,高速发展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总会在社会中碰撞出耀眼的火花,留下一段佳话,但回顾清朝这段历史,便会发现,它是黯淡无光,荒唐可笑的。
1.《秦思君 乾隆究竟有多荒唐?“康乾盛世”并不盛世,只是自欺欺人的鼓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秦思君 乾隆究竟有多荒唐?“康乾盛世”并不盛世,只是自欺欺人的鼓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9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