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二年春,平南王尚可喜以及靖南王耿精忠先后宣布撤藩,迫于朝廷的压力,吴三桂也被迫提请撤藩。年轻的康熙皇帝,不明白其中的奥妙,结果仓促之间居然同时撤换三藩,于是吴三桂立排众议反了朝廷。

史书记载,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而后又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甚至还抬出了兴明讨虏的口号。一时之间,整个天下动荡不安,就连原本想要回归辽东的尚可喜,也架不住天下大事,让广东也成为了祸乱之源。

这场大战打的非常惨烈,几乎颠覆了大清王朝,虽然各路电视剧中,康熙镇定自若,并且最终打垮了吴三桂。但其实,从历史记载来看,吴三桂此人远超过当时的康熙,在战场上更是让人头皮发麻。那么让我们放下战争的结果,回到当年的历史中,再看一下当年真实的三藩之乱战场。

整件事情开始于康熙十二年,其实这也是一次偶然事件,当时平南王尚可喜,感觉自己身体不知,于是想要请求归老辽东。结果,康熙皇帝以此为借口逼迫对方移藩,并且顺势对靖南王以及平西王进行削藩。

这个举动极大的刺激了吴三桂,虽然像尚可喜等人不敢反抗,但吴三桂坚决认为,康熙下了狠心,是要将他们逼上绝路,于是正式打响了反叛的战争。

的确,在影视作品中,云南巡抚朱国治曾经骂过吴三桂,说吴三桂颠三倒四,而且如今四海升平,他的战争根本不可能成功。但是,当年吴三桂杀了朱国治祭旗,然后又提出了复兴明朝的口号,的确惊起了滔天大浪,而且有很多人随之附和。

刚刚起义的时候,因为吴三桂管理了云南十四年,所以整个云南立刻跟随起义。紧接着,吴三桂的部队拿下了贵州全省,进而又盯上了湖南。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居然没有受到任何强烈的阻碍。

随后,靖南王平南王也跟随吴三桂造反,一时之间,四川,广西,甚至连陕西王辅臣和河北蔡禄等人都表示拥护。从战争一开始,吴三桂就已经占据了南方的大片江山,而且北方还有一个王辅臣手握重兵,大清王朝开局就面临地狱难度。

紧接着,在康熙十三年,吴三桂率领重兵攻打岳州,于是著名的岳州大战爆发。由于吴三桂激起了清朝主力的反击,所以这一场大战打的十分艰难,双方僵持了整整两年时间。

一直到康熙十五年,整个战场局势才发生改变,但这也不能全怪吴三桂战斗力。因为,康熙皇帝一面与吴三桂作战,另一面利用政治手段孤立吴三桂,于是,在这一年六月份,王辅臣居然投降了,然后十月份,耿精忠居然又归了清朝。再到第二年五月,就连之前喊最凶的尚之信也归了清朝。

因此,在这一年时间里,吴三桂的战争还没有结束,抬头望去居然只剩下了自己一个人,对此我们也不得不评价,康熙皇帝的政治手段的确高超。

眼见自己危机重重,吴三桂立刻做出改变,他先是准备由秦蜀进攻,扭转战局,结果战略失败,又遭到了清朝名将图海的反击,吴三桂处处受制。后来又为了救援长沙,结果又与清军进行血战,到康熙十六年时,吴三桂的进攻策略全部失败,只剩下了一个死守岳州和长沙的最低目标。

其实,这时候的吴三桂已经垂垂老矣,反看康熙那边,对方拥有名将图海,而且还有一个更加可怕的周培公,手底下还有明珠与索额图,再加上其他的各路反叛势力全部投降,吴三桂此时基本上就是一个被放在油锅里的青蛙,就差水沸腾的那一刻了。

在很多历史记载中,吴三桂曾经恐惧也有过绝望,周围的人也慢慢离他远去。但是,这个老人虽然人品不行,毕竟还是当年震惊天下的大将,他又做出了一个大改变。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登坛称帝,改国号为周,自称昭武皇帝。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吴三桂登基称帝是一种落寞之余的自嘲,但其实结合当时的战场来看,吴三桂此举还是有很深的政治和军事意义。

在登基称帝以后,吴三桂极大的鼓励了军心和士气,原本开始颓废的云南部队又开始爆发惊人战斗力,而且更加让人惊叹的是,据说,在战争后期,吴三桂这个老人居然亲自拿着刀冲上了战前。

史书记载,在十七年六月,吴三桂亲自点兵,并且任命大将马宝,带五万大军南下,全力进攻永兴。这一场大战极大的颠覆了清军的认知,眼看着已经颓废的大周军,居然又反杀了清军,连续两场大战,把清军打得落荒而逃。

在文献中有记载,吴三桂此战斩杀敌方都统和护军两人,而且消灭敌军半数以上。之后又大败对方前锋统领,斩杀副统领。紧接着又一往无前,夺取清军河外营地,又导致清军河南岸失守,将清军逼回广东。

之后,吴三桂又亲自率领部队对广东广西大规模进攻,这一次军队人数达到十万,而且多次进入两广地区,清军几乎崩溃。在付出了数倍的代价后,广西几乎落入周军手中。

不过,战场的胜利并不能改变历史的走向,吴三桂其实和当年的朱棣是一样的,他们可以在战场上赢无数次,但只要输一次就会土崩瓦解,而且地方敌全国,只能是越打越少。

当然,对于吴三桂来说,战场上的困局还不是,但是在胜利的过程中,他的皇后驾崩,吴三桂因此精神受挫,数日不食。紧接着,又因为天气炎热,吴三桂的肝火过盛,结果自身也染了怪病,并且一直无法调理。

不过,到康熙十七年八月,吴三桂可谓真正打断了八旗兵的脊梁。因为,开战以来,八旗军根本无法与之较量,有学者进行统计,吴三桂的军队连续斩杀了清朝四十一位八旗军将领,而且这还不包括汉军将领,可见他的军威有多么浩大。

当然,我们也得承认一点,八旗军其实作战能力还不如汉军部队,但即使如此,他们也都被吴三桂打的屁股尿流。

然而,正如上文所说,吴三桂已经支撑不下去了,在康熙十七年的时候,他已经六十七岁了,又因为妻子离去,再加上身体得怪病,他最终死于八月十八日。这场战争没能看到尽头,但这位大周皇帝已经驾鹤西去。

历史到了这里,基本上就可以画上句号了,因为真正支撑周国军队的人是吴三桂,如今这位老人倒下了,战争已经没有了悬念。

没过多久,吴三桂去世的消息传了出来,吴三桂的军队立刻土崩瓦解,没过多久三藩之乱就被平定了。

不过,吴三桂虽然已死,但回顾这场真实的战争,我们真的还能调侃吴三桂的无能吗?恐怕还真不能这么说。当年那场大战打的极为惨烈,吴三桂几乎颠覆天下,但由于其人品太差,最终走向穷途末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子苏说历史 平三藩时吴三桂到底有多生猛?击断八旗军脊梁,斩杀41位八旗将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子苏说历史 平三藩时吴三桂到底有多生猛?击断八旗军脊梁,斩杀41位八旗将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78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