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盐是十分昂贵的一种调料,甚至是不允许私自贩卖的,在《西厢记》中曾文:“待去呵,小姐性儿撮盐入火”也正是对当时食用盐的细致描写之一,既然官盐官府统一放发,而古代又禁止贩卖私盐,那咸鱼怎么办?官府早替你想好了。

《说文》中曾这样写道:“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可以看出,在农业时代,盐也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提炼得出的,而在古代的时候,大多是以海水自煮制盐来完成的。

一、商人把盐的商机聚焦腌制食品

在封建时代,关于各种问题的综合规定是非常多的,关于盐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明令禁止贩卖私盐,是历代皇帝都在严格坚持的制度内容之一。

对盐的管控,历朝历代都是十分严苛的,运送私盐甚至可能迎来灭门大罪,这时有人会想,既然没有办法直接运输盐,那么将腌制的食品进行贩卖是否符合对应要求呢?

众所周知,盐是非常重要的调料之一,一道菜的味道是否可口,最基础的底味就是盐,如果我们盐没有把握好量,就很容易导致菜的味道差强人意。

而在冰冻保鲜手段缺乏的古代,盐还可以用来进行各类食物的贮存,比如通过腌制的方式,就可以对菜、肉、鱼、奶等食物进行长期保存。

盐拥有天然的防腐功效,使食品可以快速变为腌制,进行长期存放,甚至像腊肉、火腿之类的东西,可以保证几年都不出现变质的情况。

而劳动人民拿自己在农田劳作过程当中的所得,换取食盐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很多商人认为官盐所带来的利润菲薄,就把食盐的念头打到了腌制食品当中,认为可以通过长途贩卖腌制食品来获取利润。

二、咸鱼卖盐,朝廷也有对策

放眼我们中国历史当中,就会发现很多贫苦地区的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盐,因为官盐的价格非常高,所以大家吃菜的时候才非常的清淡,只有遇到贵客上门的时候,才会拿出盐巴来做菜调味,以表对于客人的尊敬。

而盐在生活当中,的确属于不可或缺的一个调味料,也属于人必须摄取的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离开盐,生活将变得极为艰难,但价格昂贵的观念的确让大众极为难以接受。

也正是因为如此,政府也曾颁布相关法令,大家如果想要腌制咸鱼,来保证鱼不出现腐臭、过期的情况,就会购买价格亲民的渔盐可以代替官盐。

有很多想要赚钱的人,也正是想通过这个地方来钻空子,想要通过渔盐来牟利。是正所谓下有对策上有政策,在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政府也采取有效手段来制约这一行为。

首先是让出海捕鱼的渔民,要将自己所捕到鱼的数量,如实报备给相关的政府部门,政府部门还需要出具相关的证明,而每一条鱼都需要缴纳高昂的税费。

相对于税费而言,这些人的成本显得就没那么昂贵了,如果想通过虚报数量降低盐的使用成本,把钱花在税收上将会得不偿失。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在古代走私盐是十分暴利的,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有足够高的利益,总会有人铤而走险,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各类史书记载当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盐枭。

甚至在元朝的时候,关于使用私盐进行使用都有严格的记载和规定,如果擅自使用私盐做出的腌制品,或者在自己食品当中使用私盐,都会判处一定的刑罚。

从这里就不难看出,古代的盐究竟有多值钱,朝廷有多么重视盐相关的商业贸易。而且在之后历朝历代的发展中,关于盐的管控也更为严格,相关制度也愈加完善。

结语

当然,在古代的时候,由于没有办法像现在这样完成实时监控,需要专门的官员来对于重要物资进行监管,盐在当时就属于非常重要的物资。

而官盐和私盐,其实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检验,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检验盐的纯净程度和合理的精细程度来判断,一般私盐制作工艺相对于官盐来说较为粗糙,精细程度和纯净程度和官盐也会有一定差异的。

但官盐也是昂贵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铤而走险购买私盐满足生活用途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说文》

《西厢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风萧品史

1.《风萧品史 古时禁止贩卖私盐,那咸鱼该怎么办?官府早想好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风萧品史 古时禁止贩卖私盐,那咸鱼该怎么办?官府早想好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79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