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主力部队被分为四大野战军,外加华北军区野战部队。而野战军主要首长通常各司其职,包括各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副司令员等高级职务,而部分野战军参谋长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四野的政治部主任谭政,建国后还被封为开国大将军衔,这与具体资历有关。
不管怎样,能够在野战军司令部中担任重要职务的,自然是我军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将领,具备统帅之才。而解放战争期间,能够在两大主力野战军当中同时占据两个关键领导职务的,有且仅有一个人,这便是开国元帅陈老总。
陈老总是中央红军出身的高级将领,抗战中接替叶挺将军担任新四军军长,解放战争中一直属于第三野战军(华野)体系,担任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直到1948年初,陈老总都是专职的三野统帅,但当年应中原野战军强烈要求,在中央军委的慎重决策之下,陈老总不光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同时被调往中原野战军工作,担任中野的第一副司令员。
我军将帅甚多,陈帅有什么特殊的才能,竟然非他不可,要坚守不同野战军系统的两个重要领导岗位呢?一些朋友认为,在十大元帅当中陈老总的军事才能并非拔尖的,甚至客观来说不及一些大将、上将。在战事激烈的解放战争期间,为何要给军事才能并不突出的陈老总安排这么多重要的职务呢?
陈帅胜在素质全面。革命早期陈老总就是从事宣传、组织工作,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武将。由于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都属于北方重要战区的主力部队,而且作战区域相邻,需要紧密配合作战,在1947到1948年这两年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此时需要有一个军中统帅,能够统一协调两支大军,实现战略资源共享,尤其是在关键战役当中进行优势互补。最适合担任这个角色的,就是陈老总。
陈帅的协调、调度能力出众,并不是空口说白话,这是基于一个基本事实:陈老总在华东的绝对影响力和对三野部队的控制能力。如果由他来兼任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就可以把实力更强的华野的人力优势、火力优势充分运用起来,支援在大别山实力受损的中原野战军。1948年淮海战役,中野以12万人对12万人,硬吃掉国民党精锐兵团黄维所部的四个军加一个快速纵队,没有华野的强力支援是不现实的。
事实上,在陈老总的调动之下,华野不光出动了火力强劲的特种兵纵队,更是有三个纵队在陈士榘将军的带领下先后来到双堆集地区作战,帮助中原野战军消灭黄维兵团。可以说在双堆集战役中,华野和中野的贡献是旗鼓相当的,如果没有陈老总的居中协调,这件事情很难完成。
因此在整个解放战争当中,能够跨越两大野战军指挥系统,实现兵力和火力资源调度的,有且只有陈老总这一位统帅。陈老总虽然并不以军事指挥见长,但他的一些过人特点,确实是我军其他将帅所不具备的,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国家所需要的。
陈帅是难得的经济、政治、外交人才,他先后出任过上海市长和外交部部长,不光在军界影响巨大,建国后的各项建设领域,发挥的作用也超过一般将帅。有人说三野的辉煌战绩,大多数是在粟司令的正确指挥下取得的。这句话不假,但是离了陈老总的压阵。粟司令的才华也无法完全施展。三爷的特殊历史,决定了部队构成比其他野战军更复杂。像叶、王、陶等主力纵队能够被粟司令顺利调遣,而来自原山东野战军的部分将领,没有陈老总的引导和掌控是不行的。一些能战的将军也十分有个性,如许世友、宋时轮等人。粟司令的指挥能力再强,离了陈老总的帮助也有为难之处,这就是陈帅的重要作用了,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战功极高的粟司令55年只是大将军衔,而陈老总却是无可争议的元帅。
还有一点,陈老总具有优秀的品德。他无私无畏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一点在解放战争初期体现得尤其突出。1946年山东野战军作战成绩不佳,陈老总认为自己有责任,等待中央派徐帅过来指挥山东部队,但是主席还是对陈老总抱有信任,没有把徐帅调到山东。此时陈老总甚至已经在准备徐帅的欢迎仪式了,并且要求部下以后严格遵守徐帅的将令,积极配合新领导。
而48年调往中原野战军,陈老总很有可能需要把华野的帅位让给粟司令,自己去新部队当刘帅的副职,陈老总丝毫没有这方面的顾忌,很坦然地接受了中央的安排,当然事后也没有免掉他华野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粟司令只是代理。从这点可以看出陈老总的人品确实十分敦厚,能够事事从大局出发,这也是中央为什么能够放手让他担任两大野战军主要首长的信心所在。
1.《史源历史专栏 开国元帅中,只有陈老总同时在两大野战军担任要职,为何如此?》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史源历史专栏 开国元帅中,只有陈老总同时在两大野战军担任要职,为何如此?》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6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