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石敬瑭这个“卖国贼”的名号水分太大,但这话倘若真说出来,恐怕要迎来一波猛烈的板砖。

01 卖国贼是如何炼成的

北宋雍熙三年,宋太宗眼瞅着北面辽国执政的孤儿寡母,艰难地支撑着时局,他觉得,自己复仇的机会终于来了。

宋太宗

当年“高粱河”一战的耻辱,如今找不到辽景宗来雪,那就只能勉为其难,欺负一下他的老婆和孩子得了。

随后,宋太宗派出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北伐辽国。

当时,雄心勃勃的宋太宗觉得,这一把有着曹彬、潘美、杨无敌等名将的堆积,宋军方面,赢的局面应该是很稳的。

然而,最终的结局却相当打脸,闻讯迅速南下抵御的辽军,随后大破宋军,不仅重创了宋军主力,还俘虏了宋军的脸面——大将杨无敌(杨继业)。

雍熙北伐的大败,让宋太宗先前的豪言壮语,顿时化成了一句十分丢脸的儿戏。

打败战自然要追究责任的,但北宋这边主要负责人是皇帝,谁敢不长眼去点评宋太宗的过失。

但锅总还得有人背,于是,北宋的文臣天团们便开了挂,找来找去,最终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

这位虽然已经去世几十年了,但丝毫不妨碍他来背锅的合理性,咱这把又没打赢契丹军,倒不是宋军兵力不强,不是皇帝指挥不英明,也不是将士们不用力。

咱们大家其实都没错,错的是这货。

这个结论一出来,皆大欢喜。哦,闹了半天,谁都没有责任,锅最终被一个死人给背实了。

石敬瑭

石敬瑭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都已经死了几十年,还被这帮后人给揪了出来,成为了一个朝代最大的背锅侠,也成了无数后世文人口中唾骂、鄙夷的无耻卖国贼。

咱写这一篇,真不是强行为石敬瑭翻案洗白。

因为从大的历史观来看,契丹史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所以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干的割土这个事儿,如果放在中国史内部来看的话,你就能很容易发现,这位被骂,确实挺冤的。

当时那个情况,放你在那个位置上,不带系统,不开挂,你能做得比他还好吗?

很难呐。

所以说,有时候,骂人是卖国贼,张张嘴很容易,但看清楚人家怎么卖国的,非常难。

02纠结的石敬瑭

石敬瑭先前一直跟着后唐大将李嗣源征战沙场,因为能力出众,履历军功,所以,李嗣源觉得这小伙挺不错,便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了他。

原本石敬瑭娶李嗣源闺女,不过是为了跟自己上司绑近一些,这样,以后升迁、发财也就不愁,然而,谁能想到,他的这位上司,最后竟然成了皇帝。

同光四年,后唐皇帝李存勖身死兵变之中,李嗣源乘机即位,是为唐明宗。

他这一当皇帝,李嗣源先前的儿子们,在看自己的这个妹夫,眼神可就不大一样了,多了一丝提防的意味。毕竟,权力中心的圈子里,一切都有可能。

随后,秦王李从荣便想方设法,将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唐尹、鄴都留守、驸马都尉、河阳节度使石敬瑭给排挤到抵御契丹的一线地区——太原去了。

憋屈的石敬瑭二话没说,领命去了太原,毕竟自己只是女婿,犯不着跟二舅哥闹情绪。

随后,李从荣因为争位挂掉,即位的李从厚倒是厚道一些,石敬瑭觉得,或许后面的日子能够好过一些。

然而,潞王李从珂的反叛最终打破了石敬瑭小富即安的幻想,被李从珂击败的唐闵帝二话不说,火急火燎地逃到了石敬瑭这里,这等于是给所有人都宣布了,太原石哥是我的人。

没能力保护李从厚的石敬瑭,最后昧着良心将皇帝拱手送了出去,但这并没有改变李从珂对他的深深忌惮。

在我心里,你会造反的,即便现在没造反,你内心也肯定一直是在准备着。

就这样,李从珂开始了平叛的准备,而石敬瑭这边也不傻,珂仔,你就没打算放过我。

但我不可能坐以待毙。

不过,当时光凭太原一地,根本没有办法跟朝廷抗衡,怎么办?

石敬瑭想到了北面那位哥,契丹人。

03代价,一个比一个无耻

找外援,在唐朝时候,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当初唐高祖争天下时,就曾经借助突厥兵力,来壮大争夺天下的声威。

安史之乱时,更是以财帛、子女的代价,召唤回鹘军队南下,帮助平定叛乱。

因此,对于后唐这帮打着继承唐朝衣钵的朝臣们来说,干不过,找外援,不算是啥丢人的事儿。

但当石敬瑭派去的人来到契丹王庭大帐之内时,才尴尬地发现,契丹这边,竟然还挺忙。

当时来找契丹的势力,并不只有石敬瑭一支。

还有一支是来幽州节度使赵德钧,其实原本还有第三支——后唐朝廷,只是中途因为朝廷重臣反对,李从珂才最终作罢。

朝廷方面原本想着自己围剿石敬瑭,对方肯定会去找契丹为外援,因此想要抢先一步先跟契丹套近乎,通过钱财厚礼,让契丹别掺和这趟浑水。

而赵德钧就不一样了,他是觉得,自己手控幽云精锐,朝廷是哪个眼觉得石敬瑭就比自己牛了?

这反要造,也得由我来造。

为了南下当皇帝,赵德钧也派人来找契丹,希望对方支持自己南下为帝。不过因为他的自身条件比较好,因此给契丹的好处也非常有限——给一大笔钱钱,同时我以后保证不动你家小弟,石敬瑭。

这种条件,对于辽太宗来说,实在是索然无味,我真是那差钱的人吗?

随后,他转过头,对石敬瑭派出的桑维翰说,要不,说说你的条件。

04我的选择,很无奈

跟契丹打了这么多年交道,桑维翰还能不知道耶律德光想要啥,但你要说让自己割掉河东给契丹,自己真的舍不得,而且石敬瑭也肯定不同意送老巢。

但你若是跟赵德钧一样,送点儿钱财,那请契丹大军出兵的事儿,也就基本凉凉了。

此时,太原城外,后唐副招讨使张敬达已经将太原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太原城朝夕即下,石敬瑭活下来的希望已经愈发渺茫了。

怎么办?桑维翰和石敬瑭想到了一个自认为聪明的办法,大哥,我要是得救了,就将赵德钧的地,送给你吧。

反正送别人的地,我又不心疼,就赵德钧那个德行,甭管谁上位,都难碰他那一亩三分地。

于是,燕云十六州便这样卖给了契丹,成为了挽救石敬瑭的一大筹码,而当时这个地方的实控者赵德钧,啥都不知道。

长兴三年九月,契丹大军南下,旌旗连绵不绝,随后契丹击破后唐大军,最终扶着石敬瑭,登上了帝位。

当时的石敬瑭,真没觉得自己是个卖国贼。

05压抑的后晋皇帝

登上帝位的石敬瑭不敢食言,立即将赵德钧的燕云十六州,悉数割让给辽国。

而此时已经投降的赵德钧被契丹大军带走,他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地盘,最终成为他人利益的交换品,几年后,郁闷的赵德钧便郁闷而终。

石敬瑭当上皇帝之后到底是啥感想呢?

从史书上来看,他挺乖,但作为一个皇帝,一旦摆脱了太原危机,从皇帝角度来看问题的时候,石敬瑭就发现,先前的生意,有点儿亏了。

为此,他便一方面开始修身养性,一方面开始韬光养晦,说他甘心当儿皇帝,这种说法确实有些偏颇,因为你如果石敬瑭真的是个无耻之徒的话,他后来的继承人,也不会那么刚烈。

石敬瑭死后,后继帝位的石重贵最终跟辽国闹翻,双方为此大打出手。从华北水长城开始,你来我往,日夜交锋。

没有燕云十六州、没有战马骑兵的后晋军队,用拿着横磨十万铁剑的步兵军队,硬生生打退了数次辽军骑兵进攻,而且期间还几次打得辽军怀疑人生。

开运二年,白团卫村之战,后晋与契丹八万大军pk,契丹大败而走,势如崩山。后晋军队,逐北二十余里。

清人王夫之曾描述过当时后晋军队的生猛表现:

阳城之战,符彦卿一呼以起,倾国之众,溃如山崩,弃其奚车,乘驼亟走,当是时也,中国之势亦张矣,述律后有蹉跎何及之惧。

只可惜后来后晋国力透支严重,再加上关键时刻大将领军投敌,最终后晋才被辽军所灭。

但请注意,五代十国时期,即便后晋亡国了,人家没有归咎于到燕云十六州的过失;

因为实际上,中原丢失北面屏障,并不是从石敬瑭开始的,早先后唐时期,燕云十六州的东面营、平二州就已经丢失,幽州、蓟州、顺州等地便经常成为了契丹骑兵光顾之地。

咱们熟悉五代史的小伙伴们,不难发现,从后唐庄宗李存勖开始,契丹便经常溜进河北,虽然屡次被赶走,但南下已经成为了一个常见的现象,燕云十六州已经起不到锁固边塞的作用了。

胡三省曾经在《资治通鉴》注释当中说:

“人皆以石晋十六州为北方自撤藩篱之始,余谓雁门以北诸州,弃之犹有关隘可守。汉建安丧乱,弃陉北之地,不害为魏晋之强是也。若割燕、蓟、顺等州,则为失地险。然卢龙之险在营、平二州,自刘守光时,周德威攻取,契丹乘间据营、平。自同光以来,契丹南牧直抵涿、易,其失险也久矣。”

胡三省的意思就是北面险要之地,也不是石敬瑭时候才丢的,再说,你看人家三国时候,丢了照样魏晋很生猛,将北宋势弱归结为石敬瑭的割地,确实很牵强。

这个理论其实三观很正,当年北宋倘若换个朱元璋上去,肯定也就没人再埋怨石敬瑭了。

因此,咱们看后面后汉、后周的三观就很正常,谁都没提这一茬,谁都没有觉得,燕云十六州没了,咱就不敢跟辽国干了?

甚至后周世宗柴荣在没有灭掉南面南唐、两线开战的情况之下,依然北上强行夺走了辽国几个关塞、城池。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当年在府库里面攒钱,准备收回燕云十六州之时,也没有吐槽石敬瑭,毕竟过去已经过去了,咱们要看现实,我攒钱买地,行咱就谈,不行咱就干。

唯独从宋太宗这一代开始,北宋皇帝不敢打了,找到了一个历史罪人——石敬瑭,不是哥不行,而是这货太坏。

石敬瑭的这个卖国贼,确实让人细看之下,挺无奈的。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每天分享有意思的历史,有意思的事儿。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助力、转发,共同分享好的历史故事,谢谢大家。

1.《青史如烟 知名卖国贼——石敬瑭是如何炼成的,北宋炒作天团的力量不容小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青史如烟 知名卖国贼——石敬瑭是如何炼成的,北宋炒作天团的力量不容小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