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会要》卷七十一:“廮陶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宁晋县。”至此,西汉初设置的杨氏县与廮陶县成为宁晋县的历史地名,存在了1000多年;从廮陶改名宁晋到现在,也已经过去了一千二百多年。
廮陶县为何要改名宁晋县呢?
主流观点是古代人非常迷信,非常讲究避讳和谐音,避“应逃”谐音,因“廮陶”与“应逃” 二字同音,唐朝皇帝认为不吉利又为它取了“宁晋”这一个吉利名字。
廮陶县改名宁晋县的原因,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种观点是,宁晋西有隆尧唐祖陵,唐宗室因避廮陶县谐音“应逃”不祥而改名。
唐祖陵为唐高祖李渊四世祖和三世祖双坟共茔之陵寝,位于隆尧县正南6公里的魏村镇王尹村。隆尧唐祖陵为唐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两陵共茔,合称“大唐帝陵”,简称唐陵或唐祖陵。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对原籍地的唐祖陵更加重视,光业寺开元十二年(724年)诏令大规模整修,唐玄宗下诏由赵州象城县和邢州柏人、任县三县民众维修、扩建唐祖陵及附属建筑光业寺,725年完工后,并下令改象城县为昭庆县,下诏改延昌陵为建初陵,延光陵为启运陵。
李渊的祖辈发迹于隆尧。唐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唐宗室认为距祖陵不远的廮陶县读音谐音“应逃”感觉不祥,故将廮陶县改名。唐皇改名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廮陶读音与应逃同音,唐王朝为避"廮陶"谐音"应逃"不祥之意,,而廮陶县离唐皇祖籍昭庆县也就是隆尧县太近,认为不详才改为宁晋。
廮陶县改名宁晋县与“应逃”有关吗
另一种观点是,唐玄宗李隆基认为留不住张果老与“廮陶”有关系,“廮陶与“应逃”谐音很不吉利,就把廮陶改为宁晋。
宋代李昉撰《太平广记》卷三十记载:
方士张果自言有神仙术,诳人云尧时为侍中,于今数千岁,多往来恒山中,则天以来,屡征不至。玄宗令通事舍人裴晤往迎,不理;恒州刺史韦济再荐,玄宗复遣中书舍人徐峤赍玺书迎之,开元二十二年(七三四)二月至东都,肩舆入宫,恩礼甚厚。上所著《神仙得道灵药经》、《阴符经玄解》与《丹砂诀》等。八月,固请还山,为造栖霞观于隐所,制以为银青光禄大夫,号通玄先生。归后不久卒,好异者奏为尸解。玄宗由是颇信神仙。
李隆基迷信神仙,认为留不住张果老与这倒霉的“廮陶”有关系。“廮陶又与“应逃”谐音很不吉利。李隆基就把廮陶改为宁晋。
上述观点,是捕风捉影,无稽之谈,还是确有其事,确实如此?因为没有古籍记载,难以查证。
还有人说,唐天宝元年廮陶县改名宁晋县,是因为安史之乱,“廮陶又与“应逃”谐音很不吉利。
这个观点一戳即破,天宝元年是公元742年,而安史之乱发生于公元755年,这个说法是未卜先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当时唐玄宗可能比较迷信,所以安史之乱时,一度改房山县为为平山县,鹿泉县为获鹿县,鹿城县为束鹿县(今辛集市),改巨鹿县为钜鹿县,邢州为钜鹿郡,无非是想借谐音,讨个吉利,希望能平复安禄山,擒获安禄山,束缚安禄山、钜杀安禄山而已。但跟唐天宝元年廮陶县改名宁晋县,实在扯不上边。
作者/来源:宁晋大陆泽文化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选调生 唐代廮陶县,为何要改为宁晋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选调生 唐代廮陶县,为何要改为宁晋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7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