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回是唐朝河南相州(今河南安阳)人。他发展了唐朝与南诏的友好关系,并将汉文化传入南诏,促进了南诏政治、经济的发展。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繁荣昌盛,史称“开元盛世”。郑回幼年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当时,科举入仕有进士和明经两科。郑回刻苦读书,背诵记忆了大量儒家经典,参加了明经考试,成绩优异,被朝廷派往今四川西昌一带担任县令。

郑回像

郑回像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从此,唐朝由盛转衰。此时,地处我国西南的南诏国与吐蕃是兄弟之邦 。它们联合起来袭扰唐朝。公元756年,南诏进攻唐朝,打下了今西昌一带,也俘虏了县令郑回,将他掠至南诏。

郑回在南诏国极力促进南诏与唐朝的友好往来。他倡导刻立南诏德化碑,并写了充满政治智慧的碑文。在碑文里,郑回说,南诏国叛唐是不得已,如果有机会,还愿意归附唐朝。这就为后来的唐诏合盟埋好了伏笔。碑文也体现了郑回深厚的文学造诣,全文磅礴大气,词汇优美,文思深邃,立意深远,洒脱优雅,布局合理,读来朗朗上口,读毕回味悠长。即使在现在来看,这篇碑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是很强的,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是中原王朝官修史书的重要参考依据。

今日点苍山

今日点苍山

南诏很快发现郑回是个人才。南诏王重用郑回,让他教授皇室子弟。在郑回的影响下,南诏王及其后代诵习汉文,学习儒家经典,汉文化大范围地在南诏国传播起来。在郑回的积极争取下,唐朝在成都开办了南诏国贵族子弟学校,南诏国先后有千余名学生在这儿接受了大唐汉学儒家思想的洗礼。这些学生学习了先进的汉唐文化,并将之带回南诏国,使本国在文化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郑回推进的大唐与南诏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南诏大理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为南诏最终归化大唐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公元779年以后,郑回成为南诏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大官,声威显赫,“专决国事”。在郑回的治理下,南诏国的农田水利发展很快,在洱海地区,出现了源自大唐王朝的“二牛三夫”式的犁耕。郑回参照唐朝,设立了专管马和牛的机构,马用于军事方面,牛用于农业方面。在郑回的治理下, 南诏国的手工业和商业以唐朝为榜样发展了起来,丝织技术达到了中原的水准,商品经济发达,以海贝充当货币。

在郑回的大力促进和影响下,南诏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于公元794年,与唐朝重新恢复友好。唐诏两国会盟于洱海之滨,史称“点苍山会盟”。

“点苍山会盟”打破了安史之乱以来南诏国与唐的对峙,促进了两国边疆的安定团结,为后来云南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唐诏合盟实现的过程中,郑回精心运作,为唐朝和南诏最终会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北玢说历史 郑回与“点苍山会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玢说历史 郑回与“点苍山会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