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打仗,随军厨子就是埋锅造饭。军队到哪里安营扎寨,炉灶就建到哪里。粮官等安营扎寨完了就开始准备起火做饭,铁锅一支,一堆人摘菜,一堆人洗菜,一堆人做菜,一堆人在排队领饭,很多情况应该是轮流吃饭。古时候,最常吃的也就小米和面,大米很少,可想而知作战条件多么艰苦。
1、少数民族出兵打仗,他们基本是不带什么炊具的,因为他们的粮食很少,吃受伤、生病的战马,抢夺百姓的牛羊牲畜来吃;其中肚包羊肉这道菜就是一个例子,把羊肉塞进羊肚内,然后再把烧热的石头放进去,把羊肚封闭好,一会羊肉就熟了,吃不完还能拿走。
2、在民国、抗战时期,军队士兵的头盔都是铁的,一样可以当做碗来使用,同样在古代也是可以的。
战事紧张时,士兵们也只有带着干粮上前线。主食古代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主要食物都是以植物类的种子为主,如小麦、小米之类的。这些干粮大多都是做成饼之类的,又干又硬,好在保质期长,就着水可以下咽。
汉朝时期中国才有烧饼,在民间也是偶尔食用。中国古代最出名的军用干粮叫作“锅盔饼”。
军队出征一般更喜爱干粮和熟食为口粮,到唐宋年间,烧饼大饼成为军粮。烧饼到了明朝得到更新发展,将圆饼,以炭火烤炙,酥脆咸香,中戳小孔,以绳串之。方便士兵携带食用,这就是明朝的压缩饼干。
辅食、配菜。这个就不好说了,一般的情况下在军队行军的时候,会携带很多的腌菜坛子,里面装满各种腌菜。
肉食这个就比较少了,一般情况下,军队也会携带一些腌肉干和活猪、羊作为军队的肉食补充;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发生战斗以后,将战场上的死马、伤马带回来收拾一下,吃马肉;还有就是就地掠夺敌国的民众的食物,这里面自然就会包括猪牛羊等物。
根据《隋书·帝纪第四》记载,隋朝兵力“总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号二百万,其餽运者倍之。”也就是说,其中的民夫人数,比起士兵的数目还要多一倍,由此可见,清朝以前,王朝打仗都是将民夫算进去了的,为何打仗打下手的人要这么多呢?
其实宋代的学者沈括,就在《梦溪笔谈》中做出过精确的计算,为我们回答了这个疑惑。沈括写到:“余尝计之,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尽。若计復回,只可进九日。”
也就是说,一个民夫,只能运送6斗的粮食,可以补给一个兵,来去18天,而士兵自己,也能够带五天的干粮,两个人一起吃,按照“人食日二升”来算,那么也只能吃18天,如果加上民夫还要路途往返,实际上只能吃九天。
因此沈括认为:“若兴师十万。辎重三支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復加矣。”也就是说,如果打一个月的仗,那么部队至少要三个民夫才能供养一个士兵,而七万人打仗,要用到30万人来运输粮食,这已经是承受的极限了。
在古时候,能吃上东西已经不错,还奢求什么好坏?更严重的是,有时候粮草耗尽,士兵不得不向平民百姓求助,恶劣点的,直接就抢了。不过游牧民族倒是餐餐有肉有酒,也只是特例!就算到了抗战时期,吃饱问题依旧很难满足。
1.《公明观察 古代打仗时如果有10万士兵,是不是要带10万只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公明观察 古代打仗时如果有10万士兵,是不是要带10万只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1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