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是奸臣还是忠臣?答,有时候是奸臣,有时候是忠臣。

黄庭坚是奸臣还是忠臣?答,有时候是奸臣,有时候是忠臣。

司马光是奸臣还是忠臣?答,有时候是奸臣,有时候是忠臣。

王安石是奸臣还是忠臣?答,有时候是奸臣,有时候是忠臣。

秦桧是奸臣还是忠臣?答,活着是忠臣,死后是奸臣。

岳飞是奸臣还是忠臣?答,活着是奸臣,死后是忠臣。

韩侂胄是奸臣还是忠臣?答,活着是忠臣,死后是奸臣。

朱熹的理学,到底是伪学,还是正儿八经的经典的典范之学?

答,活着的时候是伪学,死后几百年是经典之学,现在什么屁都不是了。

能不能不要墙头草,东摇西摆的?

忠就是忠,奸就是奸,怎么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

这就是事实:

以王安石变法为基点,宋代的评价机制就“冷热失调”了。

忠臣和奸臣的判断,就是根据朝廷的风向。跟对了,就是忠臣;跟错了,就是奸臣。

即使跟得很对,活着是忠臣,死后风向一变,你躺在棺椁里的睡着的尸体,也躲不过忠奸判断:

对不起,重新划分忠奸了!寿终正寝的秦桧同志:你变成奸臣了。

还有“托体同山阿”的、埋葬在武夷山下的朱熹同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你提倡的理学,不再是伪学了,现在列入考试必考科目了!

这里的故事太多。就以我们最熟悉的东坡先生为例吧。

东坡先生,才高十斗,少年中举。老师欧阳修非常欣赏,本来应该有个大好的前途的。

运气有点不好。先是母丧守孝,然后父丧守孝。等到在乡下住了六七年之后,重新回到朝堂,风气已经变了。

啥叫背运?

王安石开始变法。苏东坡先生不同意,风言风语。王安石不高兴,东坡自己外调走了。

外调呢,又不安分。想想自己出道之时,名冠天下,当时的皇帝说:为朝廷寻到了太平宰相。明明宰相之才,却在穷乡僻壤里蜗居。

东坡就发了一通牢骚,写在履职报告里。

东坡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时候的朝廷,风气突然变了!

范仲淹那个时代,欧阳修那个时代,发点牢骚就没有啥的。牢骚就是牢骚。

但是这个时候,朝廷开始“上纲上线”了。

究竟为什么,朝廷风气出现这样的转向,实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期待有人研究,我闲了也会仔细分析这件事)

“乌台诗案”来了。将苏东坡的几十年写过的诗作,全部搜罗出来,逐字逐句寻找“造反”的证据。说他讽刺新法,对皇帝不敬,一定要置他于死地。苏东坡吓得差点自杀,怕连累亲友。

还好苏东坡名高天下。

皇帝真心不想让他死,已经歇菜的王安石,给皇帝上书,圣朝不诛名士。太皇太后也给他求情。最后这事大事化小,有39人受到牵连,连在洛阳退隐的司马光,都牵连罚没20斤黄铜。

这是一桩标志性事件。世风从这里转变。

苏东坡从此就跟着朝政,一会儿入朝当忠臣,一会儿出朝当奸臣。

晚年的时候,还一贬再贬,贬到广西还不行,又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到儋州海南岛(今海南)。

苏东坡前往海南岛去的时候,慕名跟着他学习的学生,渡船一起到海南岛。

海南岛,天涯海角。

那是苏东坡能去的最远的地方。

如果大洋洲当时隶属于宋朝,苏东坡应该去的地方,就是大洋洲了。肯定还有很多关于袋鼠的优美篇章。

这还不是全部。

苏东坡死后,他的书籍,文章,刊刻的诗文,全部被焚毁,禁止。

和他同样命运,一起浮沉,一起被贬被升的人,还有黄庭坚,秦观等人。

南宋之后,高宗和孝宗皇帝,突然喜欢起苏黄来。苏轼和黄庭坚重新被“认知”,成了忠臣,成了文豪。同时成为忠臣文豪的,还有司马光等人。

而原来主张新法的王安石,章惇,蔡京,从墓里的忠臣,摇身一变,成奸臣了。

忠臣和奸臣之间没有界限。

想让你忠,你就忠;想让你奸,你就奸。

令人疑惑的问题在于:宋代是非常崇尚“道德”的时代。所以“程朱理学”兴起,大言“从天理灭人欲”。

一个如此崇尚“道德”的时代,为什么出现这么多“失道”之事?

难怪明代崔铣说:

“宋之君臣,任人也,忽邪忽正;修事也,忽暗忽明;议制也,昨是今非”;

这个问题,值得深究,思考。

1.《文王之子 奸臣忠臣轮流当,宋代“冷热失调”的评价机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文王之子 奸臣忠臣轮流当,宋代“冷热失调”的评价机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1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