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八国联军逼迫清朝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苦难。所谓八国联军,指的是英法美德俄日意奥八个国家组成的联合侵华军队。这八个国家不仅工业实力强,而且侵略成性,被统称为列强。不过有一个国家已经于一战后解体。这个国家就是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是欧洲传统五大强国之一,总面积约为6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100万。奥匈帝国的工业和军事实力非常强悍,拥有先进的机械仪器制造业和钢铁军火工业,此外,奥匈帝国的各种资源储备,原油产量,农业水平,也位居欧洲前列。

通过各种数据来看,奥匈帝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这只是表象,实际上到了19世纪末,奥匈帝国已经 非常虚弱。后来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之时,英国就认为,奥匈帝国这个松散的帝国可能坚持不了太久。一战后,奥匈帝国宣告解体,很多历史学者也认为,奥匈帝国能坚持到一战后,真的已经是奇迹。奥匈帝国各方面实力都很强大,之所以不被看好,是因为这个国家没有一个主体民族。

奥匈帝国占据主导地位的两个地区是奥地利和匈牙利,奥地利以日耳曼人为主,匈牙利以匈牙利人为主,但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都不是主体民族。在奥匈帝国内部,日耳曼人比例最高,但也只占奥匈帝国总人口的23%,其次是匈牙利人,占总人口的21%,捷克人占12%,波兰人占11%,乌克兰人占8%,克罗地亚人占7%,塞尔维亚人占6%,罗马尼亚人占5%,斯洛伐克人占3%,斯洛文尼亚人占3%,此外奥匈帝国境内还有一些其他民族。由此可见,奥匈帝国并没有主体民族,能够坚持到一战没有解体,主要得益于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

哈布斯堡王朝是欧洲历史上最强大的王室之一,曾经拥有神圣罗马帝国皇位。拿破仑战争之后,王室失去了神圣罗马皇位,改称奥地利皇帝,帝国称为奥地利帝国。但由于帝国内部民族太多,而且日耳曼人不是主体民族,为了拉拢第二大民族匈牙利人,不得不给予了匈牙利贵族很大的权力,国名也改为了奥匈帝国,又叫奥匈二元帝国。

从奥地利帝国,变更为奥匈帝国,这样一来,日耳曼人加上匈牙利人,人口比例已经接近奥匈帝国总人口的一半,整个帝国也暂时趋于稳固。但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毕竟不是一个整体,因此整个国家仍然潜伏着危机。当时的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对国家的危机看得非常透彻,他曾私下说过:“我的帝国是一个纸房子,只要有人使劲踹上一脚,就会轰然坍塌”。

由于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奥匈帝国王室不得不将国家绑到了同属日耳曼人的德意志战车上。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后,德国给予了奥匈帝国很多支持,但奥匈帝国最终也未能保住国家。1914年,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战时期,奥匈帝国积极参战,但随着战事对同盟国越来越不利,奥匈帝国再也无法维持,最终于1918年彻底解体。

1.《历史茶馆 没有主体民族的欧洲列强,一战后宣告解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历史茶馆 没有主体民族的欧洲列强,一战后宣告解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9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