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中,彭德怀排在第二位,仅次于三军总司令朱德,这足以说明彭老总在我军中的历史地位。彭总很早就参加革命运动了,早期由他领导的平江起义,大大鼓舞了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意志。
红军时期,彭总率领主力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朱毛一起,在井冈山斗争,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抗日战争时期,彭总负责指挥前线八路军对日作战,开辟了大量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卓越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彭总指挥西北野战军,在西北战场上以少胜多,赶走了胡宗南,消灭了马家军,成功解放了大西北。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彭老总临危受命,指挥志愿军赴朝作战,痛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
纵观彭总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他功勋卓著,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之功。1955年,彭总被授予元帅军衔,担任国防部部长一职,他的个人威望达到了巅峰。可四年后,庐山会议上,彭总的情况出现了很大的变数,他在庐山会议发生后,使自己陷入了不利的境地。
在庐山会议上,彭总敢于直言,他根据事实情况,在大会上反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大会上不避讳,慷慨直言后,遭到了中央的批评,随即被免去了在军中的职务,被迫写检讨。
当时,彭总的情况已经很糟糕了,许多事情是越抹越黑,就在这个时候,苏联的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庐山会议前后的敏感时刻,他的一些举动和言行,让原本已经深陷在漩涡中的彭总雪上加霜,情况更为不妙了。
赫鲁晓夫是苏联人,他做什么事情似乎与彭总搭不上关系,可当时的彭总身上有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赫鲁晓夫在外界的言行,让人觉得彭总的这个罪名被“坐实”了,这件事说来也是非常巧的。
早在庐山会议前,彭总率领代表团曾短暂地访问过东欧国家,国防部部长访问他国,这其实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就是因为这个访问活动,让彭老总“坐实”了前面说的那个“罪名”。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从实际情况考虑,在苏美两大国中选择了苏联作为我们的盟友,两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中苏也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签订后,苏联给予了我国大量的工业,科技等方面的援助,双方关系也很融洽。
1958年,赫鲁晓夫有了“野心”,他提出了苏联与中方建立共同舰队的提议,因为这涉及侵犯国家主权问题,主席没有让步,赫鲁晓夫也就此作罢了。被主席拒绝后的赫鲁晓夫明显心中有气,在公开场合下,多次干涉我国内政,对当时的“大跃进”等运动进行一系列的冷嘲热讽。
毫无疑问,赫鲁晓夫是一个小气的政治家,我国拒绝了他的要求后,他变个方法来批评我国,这显然是干涉了他国内政,即使同处于一个社会主义阵营,这种情况也是不被允许的。
现在,历史已经证明了当时的“大跃进”等运动是不对的,它违背了客观发展规律,可当时全国人民都没什么经验,可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犯了点错也是难免的。可赫鲁晓夫在公开场合大谈我国内政,也引起了我国高层的极度不满,恰好,赫鲁晓夫所谈之事,又与彭总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有许多相似之处,这难免会让人产生误会,给彭总带来了许多麻烦。
庐山会议前,彭总和代表团出访东欧,与赫鲁晓夫等人的确有过一面之缘,两人在阿尔巴尼亚国进行了一场短暂的会面,此次会面,彭总并非单独一个人去的,而是和代表团成员一起去的,双方仅仅是相互问候,进行了短暂时间的沟通。
事后,赫鲁晓夫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在国内外媒体上称自己与彭总的会谈很愉快,双方进行了友好地交流。赫鲁晓夫这么说,再加上此前他又公开场合批评我国“大跃进”运动,种种事迹联系在一起,让彭老总的处境一下子变得很难,有点“百口莫辩”了。
事情越抹越黑,越辩越糊涂,再加上当时苏联单方面暂停了对我国发展核武器的技术支持,重重打击之下,彭总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说了那些反对大跃进的话,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背上了一个“里通外国”的罪名。
结语
此事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彭总一人,还有大批将领接连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和彭总一起参加抗美援朝的邓华将军,黄克诚将军,他们仗义执言,为彭总说了几句公道话,也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
实际上,现在想想这件事还是很容易弄明白的,这完全是一个巧合。彭总文化水平不高,他不可能完全听得懂全部的俄语,如果他要和赫鲁晓夫交流一些深层的问题,必须要请翻译,在公开场合下,他怎么能够把我国的内政问题,通过翻译来向赫鲁晓夫转述呢?这显然是不符合基本逻辑的一件事情。
1.《纵观历史2020 五十年代末,赫鲁晓夫说了什么话,给庐山会议上的彭总带来麻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纵观历史2020 五十年代末,赫鲁晓夫说了什么话,给庐山会议上的彭总带来麻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90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