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1955年我国一共授予了55位上将军衔,之后在1956年至1958年又补授了两位上将,分别是李聚奎和王建安,这57位开国上将大多都是资历老,战功卓越的老革命家,不少人年轻时就已经是高级将领了,比如肖华和王宏坤等等。
那今天咱们要讲到的一个人也很出色,他17岁参军,22岁就已经是红军师长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可为何晚年会锒铛入狱呢?
黄永胜,1910年生人,作为湖北咸宁人的他从小家境贫寒,生逢乱世,他一直没有读书的机会,1927年,尚未满17岁的黄永胜来到了崇阳县城,想寻一份谋生的差事,当时县里的团防局正在招募士兵,黄永胜没想那么多,只想填饱肚子,便报名当了兵,没想到这一决定竟改变了他的命运。
在进了团防局后,他所在的民团被改编为地方自卫军,与罗帅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会合,在崇阳、通城两县发动了秋收起义。
起义军很快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由于起义军装备落后,加上训练水平太差,很快就以失败告终,罗帅无奈下带着起义军残部撤到了江西修水县,之后他的部队被编入了余洒度所部。
1927年9月9日,毛主席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卢德铭、余洒度等人领导江西省防军第一师也参加了起义,可惜以失败告终,当时作为起义总指挥的卢德铭不幸壮烈牺牲。
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毛主席在三湾对部队进行了改编,改编过后,部队缩减为一个团,下辖两个营十个连,黄永胜在其中担任红一团4营9连4班班长,之后他随部队上了井冈山。
从1929年开始,黄永胜从连长,一路干到了营长、团长和师长,他个子高大,打起仗来凶悍的很,有时更是亲临一线指挥,可别认为他是个莽夫,黄永胜很擅长学习,军事素养更是提升的快,为此得到了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的赏识。
不过黄永胜虽然很能打仗,但脾气也是出了名的火爆,还容易骄纵自满,为此发生过看不起政治主官的事情,在他担任红一师三团团长时,就和政委邓华闹过矛盾,还是聂帅把邓华调到红2团当政委,才算了事。
值得一提的是,黄永胜这个名字还是毛主席亲自改的,他原名叫黄叙钱,主席想着革命战士眼里不能只有钱,要为老百姓而奋斗,于是便帮他改了名,黄永胜这三个字也是有深远意义的,主席希望他能在革命道路上永远保持着胜利姿态,一路前行。
黄永胜也没有辜负主席的期望,他先后参加了长征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逐步成长为我军的高级将领。
新中国成立后,黄永胜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后来他又晋升为总参谋长,其实他对于政治工作并不是很熟悉,因为常年带兵打仗,主抓的是军事领域,不过他上任没多久,就发生了一场大变故。
时间位于1971年的9月,黄永胜、李作鹏、吴法宪等人先后被隔离审查,还被撤销了所有职务,就这样黄永胜从总参谋长,一下子沦为了阶下囚,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他一度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尤其是在被抓捕的时候,他一直喊冤。
入狱后,黄永胜的身体每况日下,还天天发愁,不过随着调查的进行,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孩子们去看他时,他表现得很执拗,坚持认为罪行没有交代清楚,所以坚决不和家人见面,以免连累他们。
1981年,被关押了十年之久的黄永胜,再度获刑13年,此时他已经是一个70来岁的老人了,身体再也经不起折腾,组织考虑再三,批准了他保外就医,将他安置在了山东青岛生活。
一生经过大起大落的黄老将军革命信仰始终未曾改变,他晚年时仍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毛主席的伟大领导,才有了现在的成绩,提到老首长林彪时,他感慨之余,又说道:他的军事才能出神入化,跟着他打仗,很痛快。
1983年,黄老将军病逝,享年73岁,弥留之际他再三嘱咐亲人,一定要让他再穿一次55式军装,死后让他落叶归根,子女遵从了他的遗愿,之后将他的骨灰葬在了湖北咸宁的131工程内。
1.《行之话史 黄永胜出狱后定居青岛,晚年有一个心愿,去世当天得以实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行之话史 黄永胜出狱后定居青岛,晚年有一个心愿,去世当天得以实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906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