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伏近半年,身体在家,但心总是在路上。远方朋友的呐喊、内心对西安的长久期待、与雨神和萧敬灯较量的态度,再次在雨中开启了我的2014旅程.

兵马俑是1974年3月发现的,当地农民在沙石堆和坟墓堆积的荒野挖井时,偶然发现了陶器残片。

后经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精心勘探和试掘,发现是座规模宏伟的大型兵马俑坑(即一号俑坑),里面埋藏着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约6000件。这一巨大的发现,在中国和世界上引起了轰动与震惊。而一号坑,规模最大,呈长方形,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1978年开放。一个2000年前的古代大军阵,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刹那间,您会感觉历史距离的消失,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您带进喊杀震天、战车嘶鸣的古战场,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门票:旺季:每年3月1日至当年11月底,全票150元人民币/人次,优惠票75元人民币/人次; 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全票120元人民币/人次,优惠票60元人民币/人次。交通:在火车站东广场乘坐306,307由西安至兵马俑的专线车兵马俑博物馆下;306路,票价30元(走高速);307路,票价5元;发车时间:7:00—18:00,间隔10分钟

挖掘现场

三号坑-三号坑的发现,同一、二号兵马俑坑之后,,是考古队经过钻探的结果。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钻探发现了一个陪葬坑,根据发现的先后,编号为三号坑。成凹字形,武士俑按夹道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代的军幕,是军阵的指挥系统。

1980年在秦陵西20米处,试掘了一个大型陪葬坑,此坑深7.8米,坑内一前一后放置着两辆铜车马。铜车马原来放置在一个大型木椁之中,因木椁腐朽,填土重压,铜车马被压成碎片,但车的原始结构,系驾关系基本清楚,经过八年多的修复,终于恢复了原貌。铜车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是把秦始皇生前使用的车辆按比例缩小了一半,用青铜铸造而成,并配有大量的金银饰件,施以彩绘,是目前考古史上发现的结构最复杂,形体最大,系驾关系最完整的陪葬马车,被誉为“青铜之冠”。 铜车马:前车御手直立驾车,后车御手跽坐驾车,根据古代“立式为高,坐式为安”的原则,我们把前车称为“立车”、“高车”,或称 “戎车” (即兵车);

后车叫“安车”,是供主人出行乘坐。安车又叫“辒辌车”,史书记载秦始皇的尸体就是用这种车运回骊山陵墓的。两车均为单辕,双轮,四马系驾。它同我们今天看到的马车不同,最大区别是单辕而不是双辕。铜车马是帝王的车,在车马装饰上也极其豪华,据统计,两乘车上的金银饰件达14公斤之多,使整个铜车马显得雍容华贵,同时,又大量使用彩绘装饰,更是光彩夺目锦上添花。

二号坑-二号兵马俑坑是1976年春天发现的,位于一号坑的东段北侧,是一个用战车,步兵,骑兵,弩兵混合编组的军阵。内含骑兵阵,弩兵阵,驷马战车方阵,和车步骑混合方阵。这四个小阵,既各自独立又相互配合,既可以独立作战,也可以配合一号坑主力部队作战。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蹬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此姿态正如《吴越春秋》上记载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势,与文献记载符合,说明秦始皇时代射击的技艺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种动作已形成一套规范的模式,并为后世所承袭。据说此俑体形神似陕西省域地图

骑兵俑-多用于战时奇袭。由于兵种的特殊,骑兵的装束显然与步兵、车兵不同。他们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档长裤,脚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甲。衣服短小轻巧,一手牵马,一手持弓。从这种特殊的装束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从古代骑兵战术出发,骑士的行动敏捷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二号坊出土的骑兵形象,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的骑兵实物。因而对研究当时骑兵服饰和装备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

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武士俑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约1.8米。作为军阵主体,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为最,可依着装有异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他们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军吏俑从身份上讲低于将军俑,有中级、下级之分。军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将军俑体魄丰满魁伟,但整体上比较高大,双肩宽阔,挺胸伫立,神态肃穆。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其共同特点是头戴鹖冠,身材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具有大将风度。战袍将军俑着装朴素,但胸口有花结装饰,而铠甲将军俑的前胸、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彩色花结,华丽多采,飘逸非凡,衬托其等级、身份,以及在军中的威严。

小雁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门外的荐福寺内。属于保护比较好的著名唐代佛塔,是唐朝都城长安保留至今(西安)的两处重要建筑之一。小雁塔的塔形秀丽,被认为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艺术遗产。在漫长历史岁月中,小雁塔还有一段“神合”的历史。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了6级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间从上到下震裂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然而时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缝在一夜之间又合拢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小雁塔复原的原貌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鹤的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在小雁塔门楣刻石上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不倒翁”一样,虽历经数十次地震,仍屹立不倒,令人叹服我国古代能工巧匠高超的建筑技艺。

小雁塔始建于公元707年(唐代景龙年间),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砖塔。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各辟一门;塔身从下往上逐层内收,形成秀丽舒畅的外轮廓线;塔的内部为空筒式结构,设有木构式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西安市内,经过"小雁塔"站的公交线路有:18 203 204 218 21 224 29 32 407 40 410 46 508 521 700 707 713 720 游7 游8

西安博物馆-位于荐福寺小雁塔旁。

隋代佛首

释伽三尊佛石像

唐-铁佛像

大慈恩寺-大雁塔广场。大雁塔始建于唐永徽三年(652年),距今已有1300余年。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也是目前可以供登临的少数古塔之一。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塔身为 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交通:大雁塔站(雁塔路/大雁塔十字北):5、21、23、27、30、41、224、320、401、500、501、527、601、 606、609、715[1]

大雁塔站(西北口/小寨东路/大雁塔十字西):19、24、34 、44 、400、 408、 521、 610 、701、 游6

大雁塔站(东口/芙蓉东路):19、34、 44、400、408、521、 701

大雁塔站(西南口/慈恩西路):610 、24 、游6

雁塔西路东口站(雁塔西苑):5、19 、21、24、27、30、34、41、44、224、320、400、401、408、500、501、521、527、601、606、609、610、701、715、游6

大雁塔南广场站:5、19、21、24、27、30、34、41、224、400、401、408、500、501、521、527、 601、606、609、610、701、715、游6

雁引路站:5、19、21、24、27、30、34、41、44、224、320 、400、401、408、500、501、521、527 601、606、609、610、701、715、游6

雁南路站(十字西):320、407

雁南路站(十字东):24、44、320、609

雁塔西路站(翠华路-雁塔西路十字西):408、605、720

雁塔西路站(翠华路-雁塔西路十字北):27、527 门票:由于大雁塔位于大慈恩寺内,所以得先买大慈恩寺门票50RMB/人(学生凭学生证等有效证件购买30RMB/人,军人、残疾人、离退休及70岁以上的人员可免票),登塔30RMB/人。

去年青海湖一起骑行环湖的朋友小朱

回民街老米家羊肉泡馍与冰峰

鼓楼夜景-西安鼓楼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古时击钟报晨,击鼓报暮,因此有“晨钟暮鼓”之称。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距今已有600余年。原址在西安市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移于现址,成为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昔日楼上悬一口大钟,用于报警报时,故名“钟楼”。如今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大雁塔广场夜景

文武德青旅-汉文武德青年旅舍与大雁塔遥相对望,步行即至的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大雁塔音乐喷泉广场

陕西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乘坐公交5路、19路、24路、26路、27路、30路、34路、401路、521路、527路、610路、701路、710路到翠华路站下,步行即到。门票:免费开放,免费不免票,要排队领票,凭票入场。开放时间:8:00—17:00。馆内主题展区分别有 第一单元——《人猿揖别》

以距今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先民遗存,再现了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

第二单元——《凤鸣岐山》

以陕西作为西周王都拥有的丰富遗迹、遗物,展示了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

第三单元——《东方帝国》

重点展示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表现了秦帝国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

第四单元——《大汉雄风》

以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外开放与交往,彰显其开放进取、开拓强盛的时代风貌。

第五单元——《冲突融合》

以陕西丰富精美的农业民族与草原民族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表现了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征。

第六单元——《盛唐气象》

通过隋唐时代典型遗存,展示了中国古代最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会长安,和沟通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七单元——《告别帝都》

展示了唐以后,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依然独具魅力的文化创造和精神传承。

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五祀卫鼎。比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类:青铜器- 唐代墓葬壁画-历代陶瓷器-历代建材-竹节熏炉汉唐铜镜-金银玉器-历代货币

唐-彩绘兽面纹方砖

唐-鎏金铁芯铜龙;商周-它盍;唐-白瓷双龙柄执壶;晋-鸟尊等

唐-三彩仕女立俑

唐-三彩仰头马,低头马;彩绘骆驼;彩绘骑驼胡人俑等

明-彩绘陶仪仗俑群

商周-青铜器

唐-三彩文官立俑-镇墓兽-三彩天王俑

唐-释伽造像

曾经环湖的朋友再次聚首(小朱、美惠),期待着有一天,在路上,能再同行......

1.《5.1梦回唐朝专题之在路上-梦回唐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5.1梦回唐朝专题之在路上-梦回唐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0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