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好像没有阳光。
——莎士比亚在上个世纪的时候,曾有一段时间内人们引发了收集古董的热潮,刚开始大部分人对古董了解也不多,所以会稀里糊涂将自己家传的古物卖掉,就有很多人因此捡漏而发家致富了。比如像马未都,相信大家都有听过他的名字,据悉当初他就是通过多次捡漏赚了一个盆满钵满,身价都有可能超过百亿了。
不过,现如今在古董行业中想要捡漏是越来越困难了。一来大家都经验老道,没有丰富的阅历很少会涉足古董圈。再一个以前盗墓比较频繁,尤其在乱世时期,如今我国对于盗墓贼的打击力度逐渐加强,致使很少有新的古董出现,圈内流通的古董大多是固定的。
除此之外,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古董界有一个神奇的现象。诸如瓷器、青铜、木器等等是比较常见的,但书籍、书画一类可是很少见的,主要就是因为它们很难保存那么长时间。虽然早在东汉时期蔡伦就改进了造纸术,并且到了宋朝的时候又出现了活字印刷,按理说古书的数量应该不少于其他类型的古物,但因为纸张不可能完好保存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导致我们很少可以看到真正遗留下来的古籍。但并不代表没有,我国一位来自江西南昌的王先生就曾捡漏到一本宋朝的古书,当时还在业内引起不小的波动,不知道卖主事后有没有后悔自己错失宝物。
那位王先生是南昌的一位古玩店老板,店面倒也不大,算是小本生意。不过既然在古玩界混,至少还是要懂一些古玩知识的,于是他经常也会去地摊上闲逛。一天,王先生像往常一样穿梭于古玩地摊,但在一个卖古书的小摊上停止了脚步,因为他发现了一本泛黄的书籍,很有可能是真品。在蹲下仔细查看一番过后,王先生确定那本书应该为真品。虽然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一样,古书很少有保存完好的遗留下来的,所以很多人轻易都不会相信那些卖古书的地摊。但难免还是有那么一两本的,王先生清楚自己这次可能真的捡漏了,不过想要顺利买下还是需要花点功夫的。
在古玩行业中,买卖古董可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可能有时候卖主不识货,没有发现自己货物中真品,但要是你一上来就表现出很强烈的购买欲望,那岂不是就露馅了。所以王先生没有着急,先放下那本书,又翻看了地摊上的其他书籍,最后才与卖主谈论那本书的价钱。
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即便对方几次加价,但后来王先生以书籍破烂为借口,一脸不舍地拿出一万元买下了那本书。一来是王先生也有一丝担心自己会不会看走了眼,从而白白赔了一万元;二来是为了迷惑卖主,让他误以为自己赚了。因为一旦被对方看出端倪,后悔不卖了,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将书买回家中后,王先生立马请了业内相关的专家李致忠先生鉴赏,看看他到底是捡漏了还是“打眼了”。最终,专家给出的答案没有让王先生失望,那本书为《礼部韵略》的宋刻本,大概是在宋仁宗的景祐年间制作的,到现在为止也将近有一千年的历史了。可能光从这个名字来说,大家并不明白这本书主要的做什么用的。实际上简单来说,《礼部韵略》就是宋朝的“新华字典”,可以帮助那时候的考生查找、认识一些生僻字或音韵。此外,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这本“字典”是可以被考生带入考场的,可能和我们现在一些科目允许携带计算器差不多。
在鉴定过后,李致忠专家还建议王先生上交国家,或者他自己出价500万购买。不过,王先生都没有答应,他知道在业内一直有那么一句话,“一两黄金一页纸”,说得就是宋刻本。所以那本《礼部韵略》不仅仅值500万。再说这本书也不是他自己不小心挖出来的,而是通过正当方式买来的,没有道理上交。
随后,王先生将他花一万元买来的《礼部韵略》交给了拍卖行,低价为800万元,最终以2600万元的价格成交。不得不说王先生的运气还是非常不错的,简直令人羡慕,用一万元就赚了2000多万,要不然说古玩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呢。
1.《15万买到真品宋朝的宝贝专题之男子捡漏宋朝“新华字典”,转手拍出2600万,专家:建议上交》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5万买到真品宋朝的宝贝专题之男子捡漏宋朝“新华字典”,转手拍出2600万,专家:建议上交》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3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