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国籍~陕西~汉~ ~成县,

杏~花~村~ ~是~家”

开始,先听两个孩子,这是八百里镇川来的。

可能是晋江最有名的昌丹。

(假如这两分钟,你都坚持不下去,翻过这一篇吧,年轻人。)

在那高远而苍凉的曲调里,

在那单调而嘶吼的高腔里,

仿佛活脱脱看到那个,

骑行在黄土高原上,天高地阔的田间地头里,

四十开外的陕西老汉儿,身形半弓却穿梭生风。

转瞬,就只剩皇帝老儿般心无挂碍的洒脱背影,

且愈来愈小,消失于眼帘。

最初听到这句“走~地(祖籍)陕西~韩~~城县,

杏~花~村中~~有~家园”还是童稚孩提时,

并没有到上学的年纪。

应该是夏天,麦子收割后,

大人们在场面儿上晒好麦子吧。

剩下就是,老人带着孩子找棵大树,

在树根儿底下歇下,乘凉,

等着过一会儿,翻搅一遍麦子。

诚然,整个下午,翻搅两三遍和无数遍,

应该对于麦子晒干的差别,并不会特别大。

但是,老人们相信多翻搅麦子,

总会晒得更快,会比别人家麦子更香甜。

这时候,总免不了会有自家或别家的老人,

不知从哪里就摸出来一个收音机,

按扭半天,选定一个频道。

而那放出来的,必定是秦腔无疑!

在夏天的傍晚,有时候是秋天的傍晚,

你总是会时不时,在村口城门边(堡子口)

忽然就听到“走~地(祖籍)陕西~韩~~城县......"

忽而传来,未及看清来人面,

就又消失于前面的骑自行车戴着草帽的老汉儿。

那时候,电视机还只是每个村子仅有一个,

而被老人带着去城门边看电视的孩子们,

也必是没有选择权的,哭也不行,

就是只能听秦腔,看《秦之声》!

基本上,老人都会唱几句儿,

《三滴血》《三娘教子》《周仁回府》,

总有一本有他擅长的某一折子。

而那些被迫看《秦之声》的孩子们,

虽然必定在和小伙伴儿们

摔面包(纸炮)、踢斗(斗膝)、打弹球儿,

但耳濡目染,像我如今,而立多年,

却仍旧会回想起耳畔那熟悉的唱腔和旋律。

年少时,对于秦腔,我也只是耳熟,

但确实听不进去的。

曾经,有一位外地朋友刚来西安,

表示要去听一听秦腔。

我很不解,为什么?我自己都不爱听的。

他说:“秦腔,可以说是戏曲里面的摇滚剧种。

传唱数几年,可能是最早的戏剧种类之一,

而且,诞生在黄河流域,

很有可能是孕育/发源其他剧种的母体。”

我忽然很惭愧!对秦腔,真心了解太少了!

同时又忽然开了窍,秦腔,真的很摇滚呢!

小时候,就听过一个被大人传说的笑话,

说某个领导人来到陕西,初次听完秦腔,

表示:“一定要给演员吃好!吼的实在太累了!”

如秦腔这般声嘶力竭吼破天的,

如今怕也只有摇滚了!

(而那过火的,怕是死亡金属之类的了?)

而,文艺青年们所热爱的民谣,

不也是一种“内敛版摇滚”吗?

当秦腔和摇滚搭上了边,

仿佛一下子就年轻又时尚起来!

难以忘记,那一年,

谭维维和华阴老腔的华丽组合,

一下子就让华阴老腔焕发了数千年保藏的魅力!

而华阴老腔发源于陕西东府,秦腔则源于西府,

老腔是曲艺表演的一种形式,

或者说它是说唱艺术,

而秦腔则是宏大剧种的系统化存在,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庞杂、表演形式多样的

戏剧艺术文化的表现方式。

曾经,在孩提时,伴随我们长大的秦腔,

而今,早已是步履蹒跚,追不上年轻人的步伐。

更那堪,初为中年的80后和资深中年70后们,

已有很多人,不闻秦腔久矣,

更谈不上什么深情厚谊了。

《秦之声》依然孑然一身挺立整个大秦之音,

然而如今的陕西一套又有多少人还会守候?

挺立一个世纪有余的易俗社,

依然365天几乎不间断的演出秦腔剧目,

甚至在春节期间票价也不过是30起步的。

但是,易俗社其实一直是在靠文化补贴撑着的......

(叙到这里,我竟要落泪!)

我们三千万秦人,竟然守不住这一点遗韵了么?

我你他/她,作为一个普通秦人,

你会带外地朋友去听戏吗?你会吼一句秦腔吗?

幸运的是,不止我这样的初中年,

忽然听懂了秦腔的苍凉和高远,

忽然体会了那种“跟皇帝他爹一样的”的洒脱,

或者说“天王老子也不甩,额就贼贼贼!”的倔强,

还有“科利马擦”的掷地有声

和“咿~呀~呀!”的处变不惊,

忽然觉醒了要像保护下一代一样保护古老秦腔......

我竟然看到有同行广告公司做了一个认真的纪录片

《大秦之腔不可绝》。

腾讯视频搜索《大秦之腔不可绝》可见。

虽则短短13分钟的片子,但作为文化公益创作,

其间各种艰难和阻力,曲折和离奇,可想而知。

自然,也不会有更多的宣发费用以推广了。

但是,知道她们做了这件事,

我在内心,隔着屏幕,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据说纪录片中的主角熊,已带着他的

添加了秦腔元素的说唱作品《秦腔MIX》

参加了新一期《中国新说唱》,并成功晋级!

腾讯视频搜《秦腔MXI》可见

这一次,三千岁的秦腔,

和年轻的《中国新说唱》握手了!

这一握,千载难逢!

这一天,我等了很久了!

在我用自行车载着我的小孩儿,

日复一日的走过那些熟悉的社区周边道路时,

因为不用上班,我的心思一天天活络起来,

心情一天天开阔起来,甚至有一天,

我竟不自觉的吼起了

“祖籍~陕西~韩~城~~县......”

孩子听了两句说“妈妈,你唱的是啥呀?”

我说:“这是妈妈小时候的歌曲,你也听听!”

孩子说:“妈妈,那你能教我唱吗?”

答曰:“等你再大一点儿,妈妈就教给你。”

PS:关于秦腔,贾平凹老师曾写过一篇经典散文《秦腔》,实乃文字大家文化精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百度百科阅读。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完】

1.《大秦之腔不可绝!“祖~籍~陕西~韩~~城县”,你不会吼一半句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秦之腔不可绝!“祖~籍~陕西~韩~~城县”,你不会吼一半句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