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浩对历史吐露心声

研究历史,总结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学会自己使用,我们就更容易明智和成功。

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工作、干事业时,有时会遭遇低效和失败,那我们究竟该怎么从低效和失败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去创造下次的高效工作和迅速成功呢?

或许,了解下杨坚称帝建国的历史,我们能从中总结出有价值的实用启发。

那么就让我们进入那异彩纷呈的古代,去探寻古人的建功立业智慧吧。

公元578年,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驾崩,其子宇文赟(yūn)继位。

励精图治的宇文邕

可惜,宇文赟胡作非为地残杀重臣荒废朝政、荒淫无道地沉迷酒色糟践身体,以至于继位两年后,就掏空身体迅速病危。

公元580年五月,年仅22岁的宇文赟病亡,临死前没留下只言片语。

此后一年内,先前还默默无闻的杨坚就脱颖而出,建国称帝,取代宇文家族,在北周基础上建立隋朝。

清朝学者赵翼曾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遥想权臣曹操,奋战三十多年,才为儿子曹丕立下称帝建国的雄厚资本,保证曹丕废汉建魏;

奋战一生、确保儿子称帝建国的曹操

遥想权臣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苦心经营三十多年,才为子孙司马炎积攒到足够改朝换代的深厚实力,确保司马炎废魏建晋。

苦心经营一生、确保家族权势的司马懿

为什么前人称帝建国如此艰难耗时,而杨坚却能如此迅捷高效呢?

杨坚的迅速称帝建国,对于我们有什么实用借鉴价值呢?

其一,身心是革命的本钱。欲成大事者,先得修身养性,培养健康强健的体魄,养成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强大踏实心态,懂得韬光养晦保全自身,才能可靠地踏实工作、稳固地干成事业。

杨坚是北周武将杨忠的长子,长于寺庙之中,晨钟暮鼓、粗茶淡饭的生活,使杨坚从小就养成了简朴庄重、健康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而少年时期,父亲杨忠对儿子的军人式教导,又促使杨坚积极锻炼身体,锤炼出了强健的体魄。

取得天下迅捷高效的隋文帝杨坚

此后,在成就大事前,杨坚经历过几次危险万分的时刻,这些忧患切实地锤炼了他的心智和意志:

第一次,因为西魏忠臣独孤信曾与北周权臣宇文护明争暗斗过,而杨坚又娶了独孤信之女独孤伽罗,所以宇文护想收杨坚为己用时,杨坚听从父命,明哲保身地刻意与宇文护保持距离,于是,新恨旧怨加起来,宇文护更仇视杨坚,想谋害他。不过,由于杨坚侍母至孝名声很好,又有将军侯寿、侯伏的保护,所以,在这种好名声和朝廷重臣的保护下,宇文护不好盲目处置他,杨坚得以逢凶化吉。

连续杀掉西魏一位皇帝、北周两位皇帝的权臣宇文护

第二次,周武帝宇文邕杀死宇文护、执掌大权后,齐王宇文宪对宇文邕劝道:“普六茹坚(即杨坚)相貌非凡恐非常人,臣弟每次见到他,都不自觉地感到有失身份,所以臣弟觉得杨坚不会久居人下,陛下需尽早提防,争取早日除掉此人!”

不久,皇帝亲信重臣王轨也向宇文邕进言道:“陛下虽英明神武,可惜皇太子并非社稷之主,陛下没有好儿子可以继往开来,而普六茹坚,从相貌上看就不是甘愿臣服之辈,须提防他谋反啊!”

面对弟弟和亲信的轮番劝说,宇文邕心怀自信地回道:“杨坚最多只能当个将军,皇位是属于有天命之宇文家的,岂是他人说想争取就能争取到的?”

事后,杨坚感知自己竟无声无息地躲过两次鬼门关,便开始苦练韬光养晦低调谦逊的行事作风,意图化解皇帝的猜忌防范和欲加之罪,凭此作风,杨坚再次化险为夷。

第三次,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嫁给了宇文赟,成为众多皇后中的一员。

可是身为皇帝老丈人的杨坚,虽然因皇亲国戚的身份升任为群臣之首的大司马,可他却并没享受到多少尊崇。

因为宇文赟在宇文邕生前,经常遭受老爹的棍棒教育,所以他当上皇帝后,也经常用棍棒来教训他的大臣们,甚至不惜打死大臣。

有天,宇文赟独自召杨坚进宫觐见,杨坚进宫前,皇帝对左右侍卫说道:“若待会儿杨坚在见朕时,神色有任何异常,就给朕立刻杀了他!”

可能由于消息泄露了,再加上杨坚早就养成了沉稳淡定、喜怒不形于色的优良作风,所以无论宇文赟多么得脾气暴躁歇斯底里,无论宇文赟多么得强词夺理盛气凌人,杨坚皆不卑不亢神色如常地冷静对答踏实应对,杨坚均柔软应对而不失韧性,平和对答而不失庄重。

终于,鸡蛋里想挑骨头的宇文赟,终究没能抓住岳父什么把柄,杨坚得以全身而退。

总之,虽然杨坚或许相貌非凡,有君临天下的潜力和行事风格,容易惹人猜忌,但杨坚懂得适时低调化自己的言行,并通过联姻皇室来降低皇帝的警惕,让皇帝抓不到他的把柄,遂得以保全自身,安身立命,这是杨坚谋朝篡位的基础。

其二,杨坚能够入主中枢,执掌北周大权,是因为他有几位关系亲密的帝王近臣。有这种朋友,退可知晓皇帝意图、站好政治队伍明哲保身,进可在关键时刻入主中枢、主持军国大事。

司马懿能够成为魏明帝曹睿的托孤重臣,就在于他平时注意深交厚结皇帝近臣孙资、刘放,与他们保持长久亲密的关系。

所以在曹睿病危迷糊地寻求托孤之人时,孙资、刘放才竭力向皇帝推荐亲密的司马懿,而病弱的曹睿不得已,只好耳根子软地同意向司马懿托孤,这为司马懿后来独揽大权奠定了基础。

与司马懿相似,杨坚也有两位比较要好的朋友,他们是内史上大夫郑译和御正下大夫刘昉(fǎng),是宇文赟的亲信爱臣。

有这两位皇帝近臣作为朋友,杨坚从中获利不小:在平时,杨坚能通过与刘昉、郑译的密信交流,得知皇帝的秉性喜好和施政方向,进而有针对性地迎合皇帝的喜好,减轻皇帝的猜忌处罚之心。

而关键时刻,两位朋友的帮助,竟能改变杨坚的命运。

公元580年,北周宣帝宇文赟病危时,口不能言,身边只有刘昉、郑译、颜之仪等亲信近臣,可这些近臣,摇唇鼓舌逗乐君主还可以,一旦临危受命承担重任治国理政,则个个都颇有自知之明地不堪重任临阵退缩。

为了继续保全各自将来的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刘昉想到了关系很好的老同学杨坚,而郑译也想到了关系亲密的杨坚,所以,刘昉、郑译便打算私立遗诏,诏命杨坚入朝辅政,

于是,想干就干的刘昉、郑译便一起到随国公府拜访杨坚,并告知皇帝病危的消息,想请杨坚入宫掌控大权。

由于有了之前皇帝的诸多试探和众多大臣被打死的前车之鉴,杨坚起初颇为谨慎地连番推辞。

可帝位交接时刻,稍迟片刻就可能由成王沦为败寇,为了节省时间迅速成事,刘昉便急忙道:“你想当辅政大臣,我们就辅佐你一起干;你若不想做,我们再去找其他人一起干。你自己斟酌,尽快下决定吧。”

杨坚见刘昉等人不是在替皇帝试探自己,便跟着刘昉、郑译到皇宫中接受皇帝托孤。

不过,杨坚到宫里时,宇文赟已驾崩。

于是,刘昉、郑译开始草拟由年幼皇子宇文阐继位、由杨坚辅政的诏书,并让颜之仪附属签名,颜之仪拒绝签署,杨坚等人一见如此难办,便有些犹豫不决。

关键时刻鼓励丈夫锐意进取的独孤伽罗

在这个关键时刻,杨坚妻子独孤伽罗派心腹入宫向丈夫进言道:“如今,夫君专权大事已然呈骑虎难下之势,但夫君绝不能临阵退缩!为何?因为宇文护退缩即死遂遗臭万年,高洋进取称帝遂名垂千古,所以,当权臣究竟该何去何从?一目了然,夫君加油!”

听到妻子的睿智鼓励,杨坚一扫踌躇之风,奋然绕过颜之仪,找人代签了事,随后将皇帝遗诏宣示朝中重臣。

同时,皇宫中的杨丽华,也身为新任皇太后,公然支持父亲杨坚辅政。

最终,在皇宫内外众多势力的支持下,杨坚排挤掉其他竞争者,成为北周的右丞相、总知兵马事。

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杨坚此举,可谓恰逢其时、当仁不让地夺取了北周大权。

而其发端,就在于杨坚与皇帝近臣刘昉、郑译的关系亲厚。同时,这些优势,也离不开杨坚平时对刘昉、郑译的前后打点、深交厚结和长久的和谐互利式相处。

由此可见关键人脉的重要性,我们平时也要深交厚结能对我们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潜在朋友,因为不定什么时候,我们便会得到对方的帮助,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其三,知人善任、驭人有方,是杨坚先稳固权位,再谋朝篡位的最重要原因。杨坚用对智谋文臣,保证了国家法律完善国泰民安;用对智勇武将,则迅速平定了忠于宇文家族势力的诸多叛乱,进而完全掌控了国家政权,彻底稳定朝纲。最终,在这些智谋文臣和智勇武将的联袂支持下,杨坚登上了隋帝国的皇帝宝座、成功君临天下。

皇帝身边朋友的帮助,可以如锦上添花般助己夺得高位,但要稳固地位进而谋朝篡位,则需另找亲密战友共同奋进。

平心而论,在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中,杨坚的文武资质,都不高,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平庸无奇。

论文韬,杨坚并不喜欢读书学习,被臣子引经据典地嘲笑挖苦后,杨坚只能无力反驳地自我解嘲道:“朕虽不通诗书,但也知道你出言不逊。”

论武略,杨坚也不如父亲杨忠那样勇猛异常骁勇善战,出身将门的他,并没有巨大的战功支撑自己地位。也就是说,在武功方面,杨坚只是一名在父亲巨大战功下继承父位的官二代;

那当好一名权臣或谋朝篡位成为一名开国帝王,最需要哪种素质呢?

是武功非凡战功卓著吗?还是文采非凡名满天下呢?

都不是!

刘邦武功不如韩信、项羽,文韬不如张良、陈平,可他能成为汉朝开国皇帝;

曹丕武功不如曹彰,文才不如曹植,可他能成为曹魏开国皇帝;

刘备武功不如关羽、张飞,文韬不如黄权、法正,可他能成为蜀汉开国皇帝;

北齐开国权臣高欢

高欢武功不如尔朱荣、高敖曹,文韬不如王思政、韦孝宽,可他能成为北齐的开国权臣;

宇文泰武功不如杨忠、李虎,文韬不如苏绰,可他能成为北周的开国权臣。

总结他们的共同点,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他们都能知人善任地用人、城府深沉地驭人。

由此可见,当好权臣并成为开国皇帝,最重要的素质,不是战功显赫武功高强,也不是学富五车文采飞扬,而是知人善任用才翱翔,城府深沉防才嚣张。

而杨坚,正是如以上创业者那样知人善任、城府深沉的权臣、开国皇帝。

知人善任、城府深沉的杨坚

当上权臣,需要刘昉、郑译这样的先皇近臣,确保自己近水楼台先得月地入主中枢独揽朝政。

可要文武兼顾地保住权位,进而如臂使指般号令四方、谋朝篡位,就不能靠这些摸准皇帝喜好、投其所好的佞幸近臣了。

为此,杨坚需要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社稷之臣,于是,杨坚开始慧眼识人地辨才用人。

在文治天下、安定朝野方面,杨坚招揽了李德林、苏威(苏绰之子)、高颎(jiǒng)等智谋文士。同时,在武略四方、平定叛乱方面,杨坚收服了韦孝宽、王谊、梁睿、杨素、李穆等百战名将。

于是,在这些谋臣武将的辅佐下,杨坚制定了控制诸王,最大限度争取外地将帅和突厥的支持,收回外地不服之将帅的兵权,武力出兵解决各地不服的将帅和诸王,稳定朝纲,最后再谋朝篡位的政治、军事战略,并且开始付诸实行:

首先,为防止外地将帅与诸侯王勾结起来反对自己,杨坚秘不发丧地以宇文赟的名义下诏,釜底抽薪地用赵王之女要远嫁突厥为理由,召集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滕王宇文逌(yōu)、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到京城长安,待五王到达国都后,杨坚立即将他们禁锢在京城严加监视,防止其暗中谋反兴风作浪;

其次,在580年五月,杨坚为宇文赟发丧,并派忠于自己的韦孝宽去河北取代时为相州总管的蜀国公尉迟迥,同时要求尉迟迥入朝为先帝治丧,尉迟迥见杨坚又想釜底抽薪地收夺自己兵权,便迅速准备,起兵造反。

能征善守、喜好用间谍的多面人才韦孝宽

韦孝宽见尉迟迥情状,遂机警而返,没被其挟持迫害。随后,杨坚任命韦孝宽为元帅,带领宇文忻、梁士彦、杨素、崔弘度、宇文述等人率军平定尉迟迥的叛乱;不久,由于将帅不和,杨坚又派高颎为监军,协助韦孝宽统兵驭将。

紧接着,韦孝宽和宇文忻使用迅速渡河、断己后路、背水一战的战术,动员全军视死如归地击败了尉迟迥的前锋军。

后来,在与尉迟迥主力军作战时,宇文忻攻击战场后方围观的邺城百姓,百姓一见危险就立刻向后溃逃,宇文忻趁机鼓动众将士道:“叛军败了!叛军败了!”

宇文泰外甥、忠于宇文氏的尉迟迥

不明情势的尉迟迥军一听此言,皆人云亦云地狼狈北逃,趁此良机,韦孝宽率军掩杀,尉迟迥军大败。

结果,尉迟迥兵败自杀,叛乱被平息。

再次,与尉迟迥起兵反对杨坚相呼应,益州总管王谦、郧(yún)州总管司马消难也相继起兵反对杨坚,对于这两位实力较弱的藩镇势力,杨坚分别派柱国梁睿和王谊率军前去讨伐,不久,王谦战死,司马消难叛逃至南朝的陈国,这两处叛乱也被平息。

然后,杨坚派司卫上士长孙晟(shèng)护送千金公主到突厥,与突厥联姻交好;

紧接着,杨坚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先后杀死毕王宇文贤、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陈王宇文纯、滕王宇文逌,并将他们的子嗣尽皆屠杀,以绝后患!

最后,等到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等人的叛乱被平定,宇文氏王族被斩杀殆尽,突厥与北周和睦相处后,杨坚在亲信文臣武将的参谋下,开始迈起谋朝篡位、君临天下的步伐:

公元580年十二月,因平定“内忧外患”之功,杨坚被朝廷封为隋王,加九锡,并享有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特权。

公元581年二月,杨坚逼迫周静帝宇文阐禅位给自己,正式称帝,建国为隋,定都长安,改元开皇。

杨坚废北周、建立隋朝

综上所述,文不成、武不就的杨坚能够成功谋朝篡位、迅速在一年内就称帝建国君临天下,主要因为:前半生杨坚生活规律体魄强健,能够韬光养晦小心低调地周游于官场,遂得以保全自身及家族安危,同时杨坚注意与皇帝近臣搞好关系结成密友;于是在皇帝驾崩的关键时刻,妻子鼓励杨坚不要犹豫、趁势而进,密友为保全自身更拉拢杨坚入主中枢、攫取大权;随后,杨坚慧眼识人,发掘众多文武兼备的社稷之臣辅弼自己根除内忧外患,坐稳最高权位;最后,地位坚如磐石的杨坚,顺理成章地称王称帝、开基建国。

杨坚如此迅捷地高效谋朝篡位、称帝建国,对于我们有什么实用启发呢?

其一,欲成大事,必先修心养性,磨练心智,锻炼自己的身心、争取强健的体魄,培养韬光养晦、多谋善断的优良素质,如此才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成功奠基之道。

北周武帝宇文邕,吸取哥哥宇文觉刚果反抗权臣却被害死的败亡教训,借鉴哥哥宇文毓不知韬晦又被毒死的惨痛教训,在权臣宇文护的严重威胁中小心翼翼地辗转腾挪,巧妙修心养性,磨练坚忍的心智,又通过下象棋,培养韬光养晦、多谋善断的身心素质,同时找寻时机反客为主。

终于,在572年的一次家宴中,宇文邕杀死宇文护,夺得北周军政大权,进而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地攻灭北齐、成就统一北方的事业。

可反观太子宇文赟,在父皇的棍棒教育下,他没有任何生命危险地安逸着长大,虽然父皇威逼着命令他修心养性、磨练心智、勤习政务、锤炼才能,可他表面遵从,暗地里还是有恃无恐地与宵小之人随意吃喝玩乐、任性荒废人生,没有悉心培养修心养性、韬光养晦、仔细谋划、冷静决断等素质的意识。

所以宇文赟称帝后,只会率性而为地挑战极限糟践身体,只会胡作非为地残害忠良荒废朝政,终于,自作自受的他在22岁就掏空身体暴病身亡。

再观杨坚,在宇文护、宇文邕、宇文赟掌权时,他一直都在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修心养性,一直在韬光养晦,并与妻子互相鼓励、互相切磋地磨炼多谋善断、慧眼识人、知人善任的才能,一直在锤炼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强大心智,所以他能够在面对数次生死之局时,均从容淡定地巧妙化解转危为安。

其二,在家靠父母妻儿,在外靠良师朋友,所以我们在家要孝顺父母、爱护妻儿,为将来工作提供便利;在外则要深交厚结对我们人生有正向帮助的良师益友,这样将来我们成就事业,往往会事半功倍。

宇文邕能够夺得大权君临天下,就在于他在家团结众兄弟智杀权臣宇文护;宇文邕能够攻灭北齐名垂青史,就在于他在外能够团结众多良师益友,去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地击败分崩离析的北齐君臣。

反观宇文赟,之所以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在于他在家对父母不孝、对妻妾随意打骂侮辱、对儿子缺乏管教、对叔叔宇文宪、宇文孝伯妒害冤杀、对兄弟不知团结互助,在外则勾结一群只会溜须拍马、吃喝玩乐的狐朋狗友、祸乱朝政、棒杀残害忠良,这些导致关陇贵族的众多重臣对宇文皇族大失所望,可以说,是粗暴残虐的宇文赟将本来忠于皇族的大臣们推向了杨坚一方,是治国无方的宇文赟促成了杨坚的迅速成功。

再观杨坚,能够谋得时机攫取朝廷中枢大权,就在于他在家孝顺父母爱护妻儿、博得孝顺美名、令宇文护想害他却忌惮物议投鼠忌器,同时也让杨坚得以顺利继承父亲的高官厚爵,进而取得与刘昉、郑译平等结交的地位,可以与他们深交厚结,此后,为赢得周武帝宇文邕的青睐,杨坚将女儿嫁给宇文赟,缓解君臣关系的同时,还积累起皇亲国戚的雄厚政治资本。

所以,杨坚在关键时刻,才能凭借密友刘昉、郑译的协助、爱妻的鼓励和女儿的帮助,在众多北周众臣的无奈眼红中,游刃有余地入主中枢执掌大权。

可见,一个人的迅速崛起和快速成功,是多方面长期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绝非一蹴而就的偶然结局。

其三,知人善任地用人,分清轻重缓急地做事,工作才会井井有条地迅速做好、事业才会蒸蒸日上地不断壮大;城府深沉地驭人,个人地位和权势才不会被人别有用心地攫取和篡夺。所以两者不可偏废,我们均需仔细磨炼这两方面能力,方能干成事业、稳固高位。

宇文邕能够将北周国拓展至最大疆域,就在于他懂得知人善任:韦孝宽擅长灭国战略的制定和间谍战术的实施,宇文邕就用他制定平齐战略,释放谣言离间北齐皇帝与北齐名将斛律光的关系,进而借刀杀人地灭掉斛律光;宇文宪智勇双全英勇善战,宇文邕便用宇文宪从军征战;宇文孝伯、王轨聪明绝顶,宇文邕就用他们参谋军机出谋划策;梁士彦勇猛强悍擅长守城,宇文邕便任用他防守平阳挫敌锐气……

可以说,宇文邕非常擅长因人制宜地合理用人,因时制宜地科学办事,同时长期的傀儡生涯,也令他养成了淡定沉稳、深藏不露的高深城府,这也有利于他稳固权位驾驭众臣。

反观宇文赟,他勾结一群小人祸乱朝野风气,残杀宇文宪、宇文孝伯、王轨等,棒击众多朝臣威胁属下的生命安全、打压属下工作积极性,可以说,宇文邕根本就不会知人善任地用人,同时他也简单粗暴、不知掩饰地毫无城府。因此,宇文赟也无法驾驭众臣,从其平时的棒击大臣、临终托孤都难以得偿所愿,便可窥一斑。

再观杨坚,他也懂得知人善任、因时制宜地用人处事:李德林、高颎奇思妙想不断,杨坚便采纳他们的奇谋妙计,制定稳固权位、平定内忧外患、称帝建国的战略战术;韦孝宽资历雄厚能攻善守,杨坚便用韦孝宽带重兵平定尉迟迥叛乱;王谊、梁睿能征善战,杨坚便用他们平定王谦、司马消难叛乱;元胄胆大心细不畏权贵,杨坚便用他与宇文氏诸王斗智斗勇,并最终将诸王族斩杀殆尽……

同时杨坚为人深沉喜怒不形于色,往往能够镇住众臣、轻松驭人。

所以杨坚得以通过知人善任平定内忧外患,通过高深城府震慑众臣、稳固权臣地位,进而迅速谋朝篡位、称帝建国。

最后,祝愿我们都能够学习宇文邕、杨坚的优点,摒弃宇文赟的缺点,进而趋吉避凶地高效工作、快速创造成功的事业。

加油,想尽快出人头地、建功立业的兄弟姐妹们!

1.《1 隋朝为何能开创统一局面看这里!杨坚文不成武不就,为何能迅速称帝建立隋朝?这对我们有何启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 隋朝为何能开创统一局面看这里!杨坚文不成武不就,为何能迅速称帝建立隋朝?这对我们有何启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6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