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明朝

11月明朝,干货看这篇!《大明王朝1566》解析:嘉靖称赞张居正沉默,严嵩只用几句话

伏尔泰在《天真汉》上说了这样的话。

历史就像悲剧。如果没有情欲、罪恶、灾难,在其中兴风作浪,就会毫无生气、厌烦。(生命)。

如今站在21世纪的第3个十年,人们似乎越来越不愿意埋首故纸堆,而把一切都交付给了无所不知的互联网。

白天如是,夜晚亦如此,日复一日。

有人精心擦去了历史身上的尘埃,却也耗尽了一生的光阴。

也有人用光影,想要唤起人们对千百年前往事的寸寸回忆。

恰巧,历史剧就站在了这个梦幻时代的拐角之处。

2007播出的《大明王朝1566》,随着时间的逝去,如今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认可。

说它是国产前三历史剧,争议可能不大。

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剧中的“经典时刻”。

本期的主角,是历史上著名的“奸相”严嵩。

严嵩这个人,年轻时并无特别过人之处。

25岁中进士,但直到嘉靖二十一年,即1542年,才以63岁的高龄进入内阁。

已然霜染两鬓的严嵩,离梦想的位置,只差一步之遥。

6年后,机会来了。

瞅准时机的严嵩,诬害了当时的内阁首辅夏言,终于取而代之。

他的辉煌时刻,虽迟但到。

故事的发端,是嘉靖三十九年。

周云逸,只是钦天监的一名官员。

依照他的地位而言,本该对朝局没有什么影响。

但一个重要的天气现象,却让他走到了舞台中央:

北方冬季干冷,一场大雪会很大程度的解决粮田的灌溉问题,但问题是,不下雪。

周云逸作为气象局的专家,给出的解释简单且直白:

“朝廷开支无度,官府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杖责二十,周云逸身死,大戏正式开场。

周云逸的这番话,只是出自一个诤臣的肺腑之言?

都是千年的狐狸,谁跟谁还玩聊斋?

人微言轻的周云逸没有后台,任谁也不信。

一场大戏,正拉开帷幕。

真正的角力场,是稍后开始的“御前会议”。

参加这次“御前会议”的,包括嘉靖在内,分为四派势力。

其一,嘉靖作为皇帝,自称一派;

其二,以内阁首辅严嵩、以及儿子严世蕃为首的严党;

其三,以徐阶、高拱、张居正为代表的清流;

其四,以吕方为代表的司礼监宦官势力。

在殿门之外,吕方先打了个“预防针:

“亏空上的事,能过去我们就尽量过去,今年再想别的办法。我还是那句话,天大的事,咱们可得同舟共济”。

但不论是清流,还是严氏父子,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会议开始,严嵩作为内阁首辅,首先做了年度总结,大意如下:

灾祸频发、战事吃紧、加上宫里大火,必要的支出很多。天气干旱,皇帝心诚才得以降下瑞雪。

这些话很是高明,既总结了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又拍了嘉靖的马屁。

尤其是最后提到的宫中失火,严嵩着重强调这一点,是为了堵住徐阶、高拱、张居正的嘴。如果徐阶们敢质疑支出过多,就相当于把矛头对准了嘉靖。

有意思的是,宫中失火这种事,在嘉靖在位时,至少发生了6次之多。

且大多起因诡秘,火因不明。

值得一提的,有2次。

一次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当时的皇后方氏居住的宫院起火,临近的宫女、太监组织救火,嘉靖帝却阻止了这一切,任凭方皇后被烧死在大火之中。

究其原因,要回到嘉靖二十一年。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留名千古的“离奇”事件:壬寅宫变。

一心求道修仙的嘉靖,是个炼丹狂人。而至于炼出的丹药有没有效果,是需要活人来做实验的。

嘉靖选定的实验对象,就是大量的年轻宫女。

可怜的宫女们,不仅要冒着生命危险不断试药,还经常被性情暴虐的嘉靖打骂处罚。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不堪其辱的宫女们,组织了一次简单直接的刺杀计划:趁嘉靖熟睡之时,用绳子勒死。

但是打结的手艺不精,系了一个死结,刺杀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次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宫女起义事件,发生在曹端妃的寝宫里。一向和曹端妃不睦的方皇后,趁机赶到,并诛杀了曹端妃以及所有涉事的宫女。

方皇后赶到的时间之精准,处理手段之果决,都让嘉靖内心对于方皇后,有了极深的猜忌。

壬寅宫变五年后的莫名大火,方皇后被活活烧死,很有可能就是壬寅宫变事件的延续。

另外一次大火,发生在嘉靖四十年(1561)。

有一天,嘉靖帝在大内诵经敲磬。

不知是脑袋昏沉,还是睡意泛起,诵经敲磬的节奏乱了。

在场的宫女、太监都不敢发笑,只有一个姓尚的宫女大笑起来。

谁知这一笑,竟成功引起了嘉靖的注意,成为了他晚年最为宠爱的妃子。

这年的尚氏,按照现在的说法,周岁只有12岁。

同年十一月,嘉靖和宠妃尚氏在毓德宫(永寿宫)内嬉戏。兴起之时,尚氏提议在帐中放烟火取乐。

想也没想的嘉靖同意了。

没有意外的,这个危险的操作,引发了大火,将毓德宫烧毁。

《大明王朝1566》剧中,严嵩指出的宫中大火,很有可能就是这次。

只是剧中的时间,比之实际,早了一年。

回到御前会议上。

当高拱、张居正和严世蕃关于修筑宫殿等支出吵得不可开交之时,幕后的嘉靖坐不住了。

为什么?

一向自诩勤俭的嘉靖,其实是典型的“省小钱不省大钱”。

你让他在原有基础上“节衣缩食”,可以;

但你让他住旧房子、小房子,不在炼丹求道上花钱?不行!

所以聪明如严嵩、张居正,绝不开口说修宫殿这七百万两不该花。

正如严嵩所说:“当家无非是开源节流两途。”

“节流”,没人会提。

至于“开源”,严嵩把话抛出来,张居正给出了具体措施。

这一切,都完全正中了嘉靖的心思。

严嵩、严世蕃也好,徐阶、张居正也罢,这些人能久居高位,就在于,他们对于嘉靖的心思,实在是太了解不过了。

开篇的“御前会议”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不仅牵出了嘉靖的不堪往事,并且促成了“改稻为桑”这项政策的出台。

那么,“改稻为桑”真的确有其事吗?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

我们下次再一一道来。

1.《11月明朝,干货看这篇!《大明王朝1566》解析:嘉靖称赞张居正沉默,严嵩只用几句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1月明朝,干货看这篇!《大明王朝1566》解析:嘉靖称赞张居正沉默,严嵩只用几句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0260.html

上一篇

df明朝体看这里!告别粗大平,黑字体还能有这样的个性!

下一篇

【13陵是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吗】明十七朝十六帝十三陵

【11月明朝】最后的名将悲歌:明朝灭亡后,他坚持抗清16年

  • 【11月明朝】最后的名将悲歌:明朝灭亡后,他坚持抗清16年
  • 【11月明朝】最后的名将悲歌:明朝灭亡后,他坚持抗清16年
  • 【11月明朝】最后的名将悲歌:明朝灭亡后,他坚持抗清16年

【11月明朝】专题写《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来上海了,拟任副厅级新职

  • 【11月明朝】专题写《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来上海了,拟任副厅级新职
  • 【11月明朝】专题写《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来上海了,拟任副厅级新职
  • 【11月明朝】专题写《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来上海了,拟任副厅级新职
【11月明朝】专题以下哪种粮食是明朝时从美洲传入我国的 11月2日蚂蚁庄园今日答案

【11月明朝】专题以下哪种粮食是明朝时从美洲传入我国的 11月2日蚂蚁庄园今日答案

11月明朝相关介绍,2021年11月2日,支付宝蚂蚁庄园小教室的问题是关于历史知识的。问题是“:以下的哪些粮食是明朝时从美洲进入我国的?”是。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读过对历史的估计,我会把蚂蚁庄园今天的答案分享给大家。 以下哪...

关于11月明朝我想说以下哪种粮食是明朝时从美洲传入我国的?蚂蚁庄园11.2今日问题答案

关于11月明朝我想说以下哪种粮食是明朝时从美洲传入我国的?蚂蚁庄园11.2今日问题答案

11月明朝相关介绍,以下哪一种是明朝时从美洲进入我国的食物?这是蚂蚁庄园11月2日今天庄园小教室的问题,11月2日今天我将详细介绍蚂蚁庄园教室小鸡饲料答案。 蚂蚁庄园非常好玩,养鸡的同时还能做慈善,增进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免...

【11月明朝】明朝历史上最诡异的“应州大捷”,究竟是怎么回事?

  • 【11月明朝】明朝历史上最诡异的“应州大捷”,究竟是怎么回事?
  • 【11月明朝】明朝历史上最诡异的“应州大捷”,究竟是怎么回事?
  • 【11月明朝】明朝历史上最诡异的“应州大捷”,究竟是怎么回事?

【11月明朝】专题你知道明朝北京保卫战的故事吗?

  • 【11月明朝】专题你知道明朝北京保卫战的故事吗?
  • 【11月明朝】专题你知道明朝北京保卫战的故事吗?
  • 【11月明朝】专题你知道明朝北京保卫战的故事吗?

11月明朝看这里!你知道明朝北京保卫战的故事吗?

  • 11月明朝看这里!你知道明朝北京保卫战的故事吗?
  • 11月明朝看这里!你知道明朝北京保卫战的故事吗?
  • 11月明朝看这里!你知道明朝北京保卫战的故事吗?

11月明朝专题之梳理明末农民起义的时间线,就懂了崇祯的无奈,也懂了大明的结局

  • 11月明朝专题之梳理明末农民起义的时间线,就懂了崇祯的无奈,也懂了大明的结局
  • 11月明朝专题之梳理明末农民起义的时间线,就懂了崇祯的无奈,也懂了大明的结局
  • 11月明朝专题之梳理明末农民起义的时间线,就懂了崇祯的无奈,也懂了大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