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夏商周断代工程,确认了帝信打了30年上王后,上朝轰然倒塌,在木野战争中被周武王消灭。

而商朝灭亡的原因在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是因战争亡国,有说是因重税酷刑亡国,有人说是因宠信妲己亡国,有说是因失去民心而亡国,但这些原因都只是一部分或者说是促进灭亡的因素,而非根本原因。

帝辛亡国

帝辛继位之后,对内压制勋臣,囚禁、杀戮贵族;大兴土木,增加赋税,加重刑罚;任用小人;压制神权,这些措施虽然都是为了加强王权,但未免施政太急,使得许多小奴隶主在内心或行动上远离商朝的统治;对外,则连年用兵,大举讨伐东夷部落,虽然取得了胜利,却过度透支了商朝的国力,动摇了商朝的根基;同时,帝辛因自身性格的原因,自视甚高,自矜其能,不纳善言,沉湎酒色,肆意淫乐,这些都使得商朝的统治迅速腐朽,为亡国埋下了祸根;加上无力扼制西方周国的发展,以及奴隶问题的处理不妥善,都为亡国埋下伏笔。

商纣王

西方的周国在周文王的领导下在慢慢发展壮大:在帝辛释放周文王之后,周国先击败犬戎,后扫除了密须、黎、邘、崇等周边方国,有了稳定的后方;之后东迁于丰,方便进兵商地。

周文王塑像

周武王姬发即位后,率领周师讨伐帝辛,联络各地诸侯于孟津会盟,约定明年共同伐商。此次会盟坚定了诸侯联盟灭商的决心,也确立了周国盟主的地位。

周武王塑像

此时,商朝大部队进入东南与东夷作战,首都地区守备空虚,且商朝统治阶级内部已发生激烈冲突;周武王趁机率领军队闪击商都,帝辛闻讯率领疲累之师回援商都,还有大量被俘的奴隶,在战斗中奴隶临阵倒戈,商军大乱,周师乘胜追击,攻入商都。帝辛见大势已去,遂佩王冠,穿宝玉衣,登楼自焚而死。后周武王用剑砍下帝辛尸体上的头颅,悬挂于旗帜之上以示天下,宣告了商朝的灭亡。

历史记载:

《史记·周本纪》: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明年,西伯崩,太子发立,是为武王。

《史记·殷本纪》: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西伯既卒,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尔未知天命。”乃复归。

《史记·殷本纪》: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杀妲己。

《竹书纪年》:(帝辛)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师渡盟津而还。 五十二年庚寅,周始伐殷。 秋,周师次于鲜原。 冬十有二月,周师有事于上帝。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从周师伐殷。

商朝灭亡的原因

持续了500余年的商朝终于灭亡,但其灭亡的背后也留给后人许多的思考。就其灭亡的原因而言,不能简单认为是亡国之君帝辛一人、一代所为造成的,我认为商代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1、天灾:不可否认,商朝灭亡有一部分是天灾的原因,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灭亡前夕往往伴随着天灾。在史书的记载上,在文丁时代就发生过安阳河断流的事,在帝辛时峣山一带发生了地震,这在生产力较为低下、抵御天灾能力不足的商代来说,必定会造成农作物减产,社会经济受到影响;同时在帝辛时代接连发生了两次异常的天象,第一次是“五星聚于房”,第二次是“二日并出”,这在十分迷信的商代必定会造成民众心理上的恐慌,产生“国之将亡”的感觉。

《竹书纪年》:(文丁)三年,洹水一日三绝。

《竹书纪年》:(帝辛)四十三年春,大阅。峣山崩。四十八年,夷羊见。二日并出。

二日并出,也就是幻日现象

2、经济和阶级基础: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国内史学界普遍认可商代是奴隶制社会,其经济基础是奴隶制经济,也就是说经济命脉掌握在奴隶主的手中,奴隶主掌握大量奴隶和土地,奴隶没有人身自由,没有土地,所有劳动所得为奴隶主所有,并且时常会有杀身之祸。在如此的经济基础之上,其所建立的王朝和实行的各种政治制度必定是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而存在的,所以其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是不广泛、不牢固的,一旦奴隶们进行革命,奴隶制统治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便会成为荡然无存,建立在奴隶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也会轰然倒塌。

同时,奴隶主阶层又分为大奴隶主(商王)和小奴隶主(贵族、方国首领、属官等),奴隶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矛盾,并且到了商朝后期这种矛盾愈发激烈和不可调和。

3、内外服制度已不再适用于商末的局面:商代实行的是内外服制度,商王统治内服,方国首领、贵族等统治外服区域,而外服是否服从内服统治的根本因素就是商朝内服军事力量的强弱和内服统治者能否维护外服统治者的利益。商代末期帝辛所实行的种种政治举措,其本意就是在削弱部分小奴隶主,这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如此在内服的商朝便处于众矢之的、群狼环视的处境,待到内服兵力空虚,周武王首倡义兵满足商朝外服势力的利益需求,外服首领则群起响应,共同倒戈攻打商朝。

商代的内外服制度示意图

4、施政太急:在施政举措上,帝辛和后世的隋炀帝一样,整体上犯了施政太急的错误。

5、军事策略上的错误。帝辛在没有解决西方周国和周边方国威胁的情况下,就投入大量兵力加入到讨伐东夷的战斗中,使得首都地区兵力空虚,直接暴露在周的兵锋之下,给了周可乘之机。

《左传·昭公十一年》:桀克有缗以丧其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

6、用人策略。在帝辛继位后,为了削弱中央贵族阶级的权力,将权力掌控在自己手中,便任用许多小人执掌权力,而这些人有的性格缺陷,有的文化水平不高,有的毫无政治管理经验,这些都使得商朝政治体系遭到严重破坏。

7、商中央权力内讧。在帝辛末年,作为商朝宗室长辈、王朝勋臣的三位大臣遭到迫害,比干被杀、箕子被囚、微子出逃,这恐怕不单单是帝辛对他们单方面的迫害,应当是商朝中央内部因为权力问题而产生的激烈冲突。

箕子像

8、战争亡国。根据甲骨文的考释,帝辛时期发生了商王朝和东夷部族的长期战争,同时还有在周边方国区域内的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这都会大量耗费商朝的人力物力;对于东夷的战争虽然取得胜利,到商朝也是损失惨重,这些都透支了商朝的国力,动摇了商朝的统治。

记载有“帝辛十祀征夷方”的甲骨文

对“帝辛十祀征夷方”甲骨文的释读

9、奴隶的处理问题。对东夷的战争为商朝带来了大量的奴隶,而奴隶问题的处理不够妥善,使得最后奴隶反戈攻商。

10、帝辛的个人性格问题。帝辛自恃能力超群,不纳良言;贪图享乐,喜好美色;喜爱饮酒,耗费了大量的粮食;好大喜功,加重赋税,大兴土木等等。帝辛性格上的缺陷在治国上会被无限放大,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11、各种矛盾的积累。商朝从建立之初几百年间未解决的各种矛盾不断累积,最终在帝辛的时代愈演愈烈并迅速爆发,也是商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说“万恶朝宗集于纣身”,也是此理。

商朝的灭亡给了当代的我们什么启示?

1、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和长期累积的社会矛盾等因素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最终被统治阶级会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推翻统治阶级的统治,是造成中国古代王朝更迭的原因所在。

2、启示我们要建立一个具有广泛经济基础,适合国情的、可以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接受的国家体制。

3、商纣的故事在后世被许多人用来劝谏君主,这启示后世的统治者要勤政爱民,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建者、参与者和书写者。

4、统治者的性格缺陷会在其政策确立和执行过程中被无限放大,造成国家和人民的深重灾难;这也启示我们必须通过民主的方式来治理国家。

5、当社会体制运行过程中发现矛盾和不合理之处,用当进行改革;同时要注意,改革必须要坚定信念、循序渐进的进行,避免操之过急造成更大的损失。

1.《1.隋朝兴亡的原因 从中得到启示是什么看这里!商朝灭亡并非全是商纣之过,浅析商代灭亡的原因及给予当代的启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隋朝兴亡的原因 从中得到启示是什么看这里!商朝灭亡并非全是商纣之过,浅析商代灭亡的原因及给予当代的启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