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我们从小就听到了一句大谚语,我们的教育也是按照这样的谚语展开的。

尊敬长辈,孝顺父母,见到长辈要问好,几乎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受到的教育内容。当然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也是我们必须应该掌握的一个伦理规范。但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界限,或者说需要一个中庸的标准,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二十四孝》是一个很经典的,流传范围非常广的,记录了很多孝顺小故事的一本书。但当我们去发掘这本书的内容,并且细细分析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他有很多故事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郭巨埋儿》,《尝粪忧心》,《割股疗亲》,我们光从这个名字上面就能听出来,这些孝顺小故事所讲述的内容,肯定和我们当代的价值观不符。虽然这些小故事里面,我们确实能感到一些非常深刻的孝顺意识,但除了从我们当代的角度看,他有些不符合常理之外,即使是从当时的角度来看,《二十四孝》这些故事里面所倡导出来的孝道的价值观,掺杂了太多的功利主义的思想,而这是与儒家本身所倡导的孝道是相违背的。而当一种情感不够纯粹时,就失去了应该向我们传达出来的积极引导意义。

儒家文化对孝的发展

孝这种情感,实际上是作为一个人类所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情感表达,所以在很早的时候就有记录以及描述来赞扬和称颂人类所具有的这种情感。比如在尧舜禹时期的相关故事,以及在甲骨卜辞中的孝的形状就是搀扶老人。在《诗经》之中也有大量的以"孝亲"为主题的诗句。所以在那个时候,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情感,并且对此做了一个最基本的定义,就是尊敬、关爱、体恤父母。

那么儒家对于孝这种文化的贡献,应该是将它理论化,并且赋予了极高的地位和非常明确的含义。比如我们在《弟子规》之中就能够听到的"首孝悌,次谨信"。他所明确规定出来的就是,孝顺体谅父母是儒家所规定的道德理规范之中最重要的那一个,并且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为其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图一:《弟子规》

儒家学说中的孝悌就是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在它将孝悌的含义做了基本明确之后,要求人们必须要在日常生活中执行它。在执行过程之中,也体现出了孝悌最为根本和崇高的地位。因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说,必须要在做到孝悌的基础上,还有余力的话,再去学习经典文献。也就是说,在儒家看来,教育的最首要和最根本的目的是德育。

那我们也都知道,孔子是一个极其推崇西周礼仪文化的文学家。所以对于孝道的执行,孔子也是做了相当明确的礼仪规范的。比如,"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父母仍然活着的时候,要遵从礼制侍奉,在父母去世的时候,要遵从礼制埋葬。而对相关侍奉父母的礼仪的规范,孔子也是有非常细致的要求的,最基本的一个就是在父母死后,要为父母守丧三年。

所以当孝道成为儒家学说的一部分的时候,孝道从一个人类自然而然的情感和被歌颂的故事,变成了一个具有特定礼仪要求的文化,有着在日常生活之中具有引导和执行标准的地位,这也帮助了后世对其的传承。

图二:《孝经》

儒家认为孝应达到的境界

儒家认为孝顺的所应该达到的最低境界就是赡养父母。但其实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的话,即使是第一境界,都是一个非常难以达到的标准,或者说,这具有非常浓重的古代社会观念的特色。比如孔子提出的"父母唯其疾之忧",或者是宋代二程提出的"知医为孝",强调的都是子女应当在父母于病榻之上的时候,应当尽心力侍奉父母。

儒家学说所提出来的孝的第二重境界,是要在精神层次上孝顺父母。也就是说除了物质上的赡养以外,同样要满足父母精神上的需求。比如要表达出自己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敬爱。孔子说,如果孝顺父母时,不从内心敬爱父母的话,那和饲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这也是儒家提出来的第二种要求,不能单单把物质上的赡养就当做是达到了孝。

图三:奉养父母

如果说儒家的第二重境界,敬养父母是让父母在最直接的观感上,感受到了子女对自己的尊重和敬爱的话。那么儒家所说的第三重境界表达出的要求就是儿女应该让父母安心,让父母不为子女的生活和未来感到忧愁,就像我们之前一直所说的"父母在,不远游"一样。

儒家所真正要求子女在孝上做出了最后一个境界,是非常难以达到的,并且表达出的是在父母死后应该如何行为,才能彰显自己是一个孝子。这个要求就是子女在父母死后必须要扬名显贵,光宗耀祖,其实可以说这是另一种让父母感到安心的方式,或者说这也是从前的宗族观念的一种非常明显的体现。

以现在的视角来看,儒家所要求的孝敬父母应该得到的四重境界是非常困难,或者说是过于繁文缛节了的。而且在古代的刑法之中,是真的有"不孝罪"这个罪名的,如果被认为是不孝,会受到十分残酷的刑罚。但是笔者认为,法所应该规制的对象不应该是情感。当亲情,友情等情感被拉上了法律的殿堂之后,它所带来的不一定是情感的维持,可能会让它更加凉薄。

《二十四孝》简介

《二十四孝》是元代的一本书,它其中记载了很多的孝顺小故事。但其实除了《《二十四孝》》,还有儒家的《孝经》等各种各样的书籍来记载和记录,人所应该达到和应该借鉴的孝顺的行为。但是《二十四孝》跟《孝经》不同的地方在于,一个是典籍一个是民间故事书。那我们都知道,比起看教科书,我们更喜欢看故事书,所以在民间,《二十四孝》流传非常广。

图四:《二十四孝》

但当一本书达到了流传非常广的境界,并且真的被很多人用于影响和教导自己孩子的言行,那这本书它就必须存在一定的教育价值。如果这本书它拥有很好的教育价值,那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宝藏,能够帮助归顺孩子,但是当这本书所传达的价值观存在一定偏差,那它所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可估计的。

显然《二十四孝》并不是前一种,而是后一种带有一定的价值偏差的一本书,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对这本书中有价值偏差的故事的描述,是基于我们现在当代人的思考。比如说我们同样看不惯古代的三妻四妾,所以我们能够从这本书之中看到精华和糟粕的地方,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其中把握到最精华的那一部分,学到我们应该去学的孝的本质。

郭巨埋儿故事梗概

郭巨埋儿这个故事,实际上不只写在了《二十四孝》这本书之中,在东晋的《搜神记》里面也有相应的记载,但是这两个记载发生了一定背景上的冲突,而这个冲突不利于表达出《二十四孝》作者想要传达出的孝敬父母的观念。所以我们暂且以二者具有共同点的故事内容为蓝本,探讨一下这个故事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传达出来的社会观念。

图五:《郭巨埋儿》

相传晋朝的郭巨家境非常殷实,但是当自己的老父亲死了之后呢,郭巨没有去争夺家产,而是家产都给了自己的两个弟弟,同时他又主动提出来奉养母亲。所以他和他的妻子以及他的母亲生活的地方不再富裕且略显贫困。郭巨在家的时候就经常看见自己的母亲,把原属于她的食物分给了自己的孩子。

在家境贫苦的背景下,没有额外的口粮,所以当老母亲把自己的口粮分给了自己的孩子之后,老母亲必须要忍受饥饿。郭巨,看不下去了,就跟自己的妻子说,"孩子还可以再生,但母亲只有这一个,我们把孩子埋了吧。"妻子同意了,于是他们就挖了一个坑,准备去埋了自己的孩子,结果坑挖到一半的时候,这坑里面出现了一罐黄金,而这罐黄金是"天赐孝子郭巨"的。

郭巨埋儿体现的功利主义

所以简略的描述一下郭巨埋儿这个故事,就是郭巨为了侍奉自己的老母亲,就把自己的孩子杀掉。但光是这一个想要彰显孝行的故事所体现出来的观念,就违背了儒家所希望我们达到的孝道的境界。郭巨所说的儿子可以再有,但是他生生杀了自己孩子的行为,就是对人权的剥夺以及对古代所倡导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违反。

图六:孝

同样在儒家的孝境界之中的第三重境界就是"安亲",就是让父母感到安心。笔者认为,孙子的死亡换来了口粮,这并不一定能够让老母亲感到安心。同时在原文之中有一句记载,"得食,喜分儿孙",起码说明郭母是出于内心真正的喜爱,而将自己的口粮分给孩子的。如果,将自己的食物分给孩子的行为,却招致了孩子的死亡,不知父母会不会愧在心头呢?所以郭巨的行为,才是把自己的母亲放上了两难之地。

《二十四孝》体现出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色就是,孝感动天。这体现出来了非常明显的古代人民崇尚自然,崇尚天神的思想价值观念。但是在笔者看来,如果一个人错误的情感表达会得到物质鼓励,是对这个情感最大的亵渎,那么情感的发扬,靠的就不是人和人之间的情绪连结,而是冰冷和现实的物质奖赏。

愚孝的存在和未来

郭巨埋儿算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在现代的价值观念看来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传递出来了一种父母对孩子人权的剥夺,是一种非常错误而又古老的价值观念。而他所得到的物质奖赏也表达了那个时候的社会之中,孝道所暗含的功利主义。除了这一种孝顺所不为我们接受之外,还有一种孝顺也是被我们批判许久的,就是愚孝。

图七:甲骨文,孝

愚孝最常见也最根本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盲目顺从。我们虽然常说要孝顺,但这个顺必须要存在基本的判断意识,而不是以父母所说的话为最高指导原则。不论父母说什么都去实行,不带有任何一丝一毫的自我价值观上的判断和提取,这种所谓的孝顺,倾轧了其他个人情感的表达和诉求。

古代愚孝现象的成因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统治者的推崇,另外一个是社会价值观的推崇。当古代以求得官职为最好的发展路径的时候,统治者对于孝道的推崇就必然会受到各界人士的响应。而同时在此影响出来的教子观念之中的孝道也会受到影响,这就导致了整个社会都普遍持有对于这种孝道教育思想的推崇。

如果它发生在古代的价值观念里面,还算是情有可原,或者说有一定的产生原因的话,在现在的社会观念里面,愚孝的存在就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潮流了。不论是父母还是子女,我们都应该学会的是孝顺,或者是其他情感,都必须存在一个界限,超过这个界限,它所带来的就是对其他情感的压榨,同时也是对个人思考能力的剥夺。所以我们需要学会的是,掌握任何情感表达的分寸感。

图八:愚孝

结语

虽然说在现当代应该很少能看到像郭巨埋儿这样极端孝文化的例子。但是愚孝还是很常见的,我们能从网络上得知各种各样的相关信息,对于孝这种文化现象做一个探讨。其实笔者认为,妈宝男也算是一种愚孝。但是当国人的情感需求以及情感表达是双向或多向的时候,一方的过度承载和付出,必然会造成情感上获取和付出的失衡。我们不倡导愚孝也不倡导不孝,我们所希望的是,孝应该作为人本身内心所引发出来的情感,不应带有任何的功利主义的目的,同时它也有应该有一个界限,因为人和人之间有亲情友情等各种情感的连接,但到底大家都是独立的个体。

所以虽然这些情感不可或缺,却不能够成为所有情感之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那一个。在学习孝顺以及保持孝顺,不将自己的情感过度表达的过程之中,我们所学习到的其实不止是孝,同样也是各种亲情友情之间如何去协调的一种智慧。情感带给我们的应该是疲惫生活中的调剂,但在现在的社会里,我们常常能看到孩子被指控不孝顺,被指控孤僻,强迫他去拥有这些情感,并且要求他去付出。这是不公平,也是不应该的,每个人都有情感表达的自由,而当这种情感的表达压抑到了正常生活时,它就应该是被改正的那一方。

1.《关于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我想说儒家的孝文化到《二十四孝》中发生的流变及其对现在的借鉴意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我想说儒家的孝文化到《二十四孝》中发生的流变及其对现在的借鉴意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4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