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妖怪是原创的,谢绝剽窃。

在中国古代,从很多实物细节中可以看出,汉服一部在宋代以前,普通人的社会生活中没有项链等饰品。

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出土实物图例去分析,佐证我们的这种观点。

关于古代汉服不戴项链,我们前面写了两篇专文,聊的是秦汉时期的汉服配饰。同时我们提到了一个时间段分类。

主题写成系列文章分3阶段,图1

由于牵涉到大量的实例证据,我们把此主题写成系列文章,按历史时间分为3个阶段。

第一时期,秦汉晋朝(公元前221年到公元420年),共641年的时间;

第二时期,南北朝,隋唐朝,重点讲述(公元420年到公元907年),共487年;

第三时期,宋明朝(公元907年到公元1644年),共737年。

这样分类的最根本原因,就是隋唐出现了一种脖颈装饰品,叫做璎珞。璎珞可以理解为项链的一种形式。隋唐之前的秦汉朝到东晋西晋时期,前后600多年是没有这种饰品的。前文我们已经有一篇秦汉专文阐述和论证之后,得出此结论。

印度菩萨胸前脖子戴璎珞,图2

璎珞: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由世间众宝所成,寓意为“无量光明”,它是古代印度大陆的佛陀,神仙,菩萨,还有佛教徒用来装饰身体的一大类首饰。特别是古印度的贵族,经常用璎珞来装饰自己的身体,并用来显示身份地位的。后来随着佛教一起在南北朝和隋唐期间传入我国西域地区,在西域诸国有大量的存在。那么璎珞有没有大规模的流入中原唐朝地区?有没有成为众人皆知的女子们脖子处的饰品呢?

平民百姓女子戴璎珞,图3

今天先说第二个时期南北朝,隋唐朝。实物举证,由考古发掘的陶俑,唐三彩,和存世画卷等组成,还有当今汉服研究者对古代汉服的复原照片等形式。

一,南北朝,隋唐朝陶俑,唐三彩。

隋唐朝国力兴盛,政治经济繁荣发展,昌盛,强大。社会富庶,手工业商业发达,各民族接触密切,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繁华是隋唐朝专有标签,其魅力光耀五湖四海,吸引万邦来朝,对东亚文明圈影响深远。隋唐时期,中国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这就包括服装艺术,唐朝诗词,唐三彩(图4),绢本绘画,壁画,丝织技术等等。

唐三彩和汉代的素陶比较,图4

在隋唐的服饰上,在服装配饰上,我们通过一些考古的陶俑能够对当时的服饰文化有个细致的了解。自汉代素陶之后的几百年时间,隋唐发明了三彩釉陶,它是中国古代彩陶中的艺术精品,是一种耀眼夺目的艺术奇葩,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耀眼明珠。图4是唐三彩和汉代素陶比较。

唐三彩虽是陶器,但与低温釉陶有所不同,其胎体用高岭土制成,釉料则用数种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钴)为着色剂,以氧化铅为熔剂,烧制出绿、蓝、白、赭、黄等深浅不同的颜色。唐三彩像汉朝以来,大多数反映的是普通百姓们当时丰富的生活状态。

《唐三彩仕女俑》图5

《唐三彩仕女俑》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图5),此女立俑安详自若,头发绾(音:挽)至前额上部,扎系成花形,发髻是唐朝的特点。女子内穿襦衣,外披帛带,齐腰长裙下垂至地。此俑站姿挺拔,神态端庄,面容祥和。彩陶釉色以绿、黄、白为主,这是唐三彩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此仕女立俑脖颈处没有任何配饰。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唐三彩仕女俑》图6

我们通过出土实物可以发现,唐三彩的制作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很多人物表情,服饰,动作,仪态上的细节表现刻画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上面(图6)两个唐三彩女陶俑,裙子是紧贴在身上的,不是蓬松的样子,这样的服饰大概是立体剪裁或者是用面料斜裁后的展示效果,面料上一般选薄一些的丝质会超级舒适。

唐三彩仕女俑 图7

同样,把仕女俑(图6)放大后细节图(图7),除了博物馆人使用固定项圈之外。原作品脖子处没有任何装饰品,也没有项链璎珞这些现代女人们的家常必备饰品。

唐三彩仕女俑 图8

唐三彩的塑造工艺独特,是艺术上的精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上图8我们可以欣赏到唐朝女子以丰满的体态为美,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袒胸衣领处,光洁的肌肤,没有佩戴任何首饰,包括项链等等。

《拱手女立俑1》图9

《拱手女立俑1》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图9),此彩陶于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女俑头梳乌蛮髻,面庞丰润,神态自若,红唇微启,下颌微抬,站姿优雅。深蓝色上衣配灰白色襦裙,典雅,端庄。没有别的饰品。没有璎珞饰品。

《拱手女立俑2》图10

《拱手女立俑2》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图10),此彩陶于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女俑头梳乌蛮髻,脸庞丰润,面朝左侧,站姿优雅。轻薄的衣裙与丰满的体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态雍容华贵,端庄大方。我们可以放大来看看女子的脖颈处有没有项链璎珞饰品。如下图照片(图11)。

《拱手女立俑2》放大局部,图11

《拱手女立俑2》放大局部后的效果,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清爽,简洁的脖子V字衣领处,没有任何装饰(图11)。

小结:唐朝仕女陶俑的服饰搭配及穿着,和隋唐时期出土的墓室壁画风格一致,风俗也相同。我们可以通过陶俑来了解,唐朝服装配饰的情况,虽然在同时期西域的敦煌等地区,那里的女人们在生活中普遍佩戴璎珞项链,但在隋唐朝中原地区,甚至隋唐大部分地区并不是很多见,也不普及。

二,绢本绘画,丝绸画轴。

隋唐朝盛世,经济文化空前辉煌,各种艺术门类蓬勃发展。其中文人绘画得以空前的发展,我们当今能在博物馆里面看到的中国古典绘画存本,大都是成熟于隋唐时期。比如阎立本,周昉,张萱,吴道子等等。这些遗存绘画为我们研究当时人们的衣着配饰,生活状态等等提供了最直接的参考依据。

1,《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唐朝中期。

张萱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绢本设色, 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出游的场景。人物刻画细腻,形象生动,我们可以看到女主虢国夫人及其眷从,骑马群游,场面壮观。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虢国夫人和姐妹韩国夫人,图12

《虢国夫人游春图》全图共8骑8人。此局部图为5人(图12),最右边的女人就是虢国夫人和姐妹韩国夫人。她们并辔而行,都乘着浅黄雄健的骅骝。虢国夫人鬓发浓黑如漆,高髻低垂,体态自若。她那丰润的脸庞上,淡描娥眉,不施脂粉,保持了本来面目。

虢国夫人原图放大(原作临摹)图13

我们把女主放大后可以看到,其胸前低领,并没有任何饰品装饰,更别说璎珞,项链等等饰品了(图13)。在虢国夫人左面与其并辔前行的是韩国夫人,其装束一如虢国夫人,惟衣裙颜色与之不同。这是真正的皇族妆扮。按理她们有经济实力,有能力得到她们想要的任何饰品,即使是稀缺首饰。但是,就如绘画表现的一样,唐朝服装本来就不需要饰品,或者项链璎珞饰品还没有普及流行开来。

2,《唐人宫乐图》佚名,晚唐时期。

《唐人宫乐图》(图14)作者无从考证,但我们从画面风格来看,就像唐朝张萱周昉作品,或者是他们的徒弟。画面中央是一张大型方桌,后宫嫔妃围坐在一张宽大茶台边上,旁边侍女站立着十余人,好一幅宫女贵族们的生活彩卷,闲情雅致,悠然自在。

《唐人宫乐图》图14

据专家考证,《唐人宫乐图》完成于晚唐,正值饮茶之风昌盛之时。作品绘画技术娴熟,人物刻画细致入微,绘本明显是出自大家手笔。本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人宫乐图》局部,图15

我们任意选取一位贵妇放大后来看,此仕女抱着琵琶,唱着小曲,神态悠然自得。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其脖颈处没有任何项链来装饰(图15)。

《唐人宫乐图》局部,图16

另外左下角2位仕女贵妇(图16),我们也把她放大来观摩一下。画面显示她们在喝着茶汤,聊着家长里短,同时看到她们的妆束打扮很清爽。没有脖饰,没有耳饰品,没有手镯。

3,《女子捣练图》张萱,唐朝中期。

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图17),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此图是工笔重彩绘画中的杰作,描绘了九名唐代仕女和三个婢女正在劳动的场景,她们在操弄着布匹绢帛衣物,捣练、络线、熨平、缝制等等的生活劳作。

《女子捣练图》局部图17

这九名宮中仕女大都是体态丰腴,面若皎月,服饰华美,各司其职,汇集一曲忙碌的生活乐章。女子们动作娴熟,形态自若,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特征。

《女子捣练图》图18

画中(图18)是放大后的仕女图。左边蓝色襦裙仕女,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这足以说明画家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而右边黄色襦裙仕女,正在烫着布匹绢帛。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两女子的脖颈洁白如雪,空荡有余,但并不会因为露出肌肤,而采用珠宝配饰来装饰。

3,《簪花仕女图》周昉,唐朝中晚期。

《簪花仕女图》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图19)。此画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据传说是周昉作品,因为没有作者题跋。所以当今很多名家对此画争议很大,并没有最后断代。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期,也是我国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而著称,《簪花仕女图》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作之一。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簪花仕女图》图19

为什么此图最有知名度?因为此画是工笔重彩里面最精致的,也是争议最大的。它向人们展示着“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贵族女子形象。画面分别绘画婷婷玉立的几个贵族女子,体态丰盈,发髻高耸,头上都插着一只牡丹花,头饰戴着玉步摇饰品。

《簪花仕女图》图20

全图中大多数贵族女子们身穿唐代襦裙,露出上半片雪白酥胸,没有任何项链珠宝装饰品(图20)。但与此同时,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此图几位仕女中,有一位红衣仕女脖子处戴了项圈,放大后就是下图21。各位网友,不要兴奋,沈从文老先生已经对此有了认真详实的研究。

《簪花仕女图》女子和项圈,是后人加的。图21

沈从文考据:此画是北宋人依据唐代旧稿绘制的。几个仕女发髻上的花朵和一个仕女所戴项圈又是更晚时后加的,也就是说,项圈是后来收藏者画蛇添足加的。因为大家可以仔细观摩,花朵与发髻的结合不合理,项圈的形制和佩戴于衣衫之外方式不见于唐宋①。这从侧面印证了唐宋女子是不戴项圈项链的。南儿小妖说,不用沈大师出面论述,我们稍微学过绘画的人就知道,项圈画歪了,不是一气呵成的东西,肯定是后加的(图21)。

5,《引路菩萨图》绢本绘画,唐晚期。

这是一幅绢本绘画,此画现藏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引路菩萨图》描绘菩萨为亡灵引路超度升往天国的场景,此图面右上角有题跋“引路菩(萨)”字样(图22)。

《引路菩萨图》图22

前面领路的大菩萨手持莲花和香炉,菩萨高大伟岸,仙气袅袅,垂下白幡招魂引路,这就是招魂帕。菩萨后面跟着一位唐代佛教徒仕女,是其临死之前的样子。菩萨身后的这位仕女,我们可以放大看到,此女子脖子部位没有玲琅满目的璎珞饰品(图22)。她双手合于腹前,头微低,非常安详宁静,完全听从菩萨安排。默默的跟随菩萨往西方净土而去,修得正果,得福升天。

《引路菩萨图》修得正果得福升天,图23

南儿小妖认为,敦煌中菩萨戴有璎珞饰品装饰,并不代表,它在那个时代的百姓生活当中,是普及的,流行的饰品。这从绢本绘画《引路菩萨图》中就可以知晓。所以我们得出结论,隋唐时期,璎珞项链只存在于西域各国少数民族地区,或者存在于中原少部分人的群体中。它并没有大面积的出现在唐朝普通人生活中,也不在于汉服日常配饰中。至少从南北朝到隋唐朝的这480多年是这样的。

另外:隋唐时期由印度传入西域的佛教,也传播到了中原地区,皇家贵族开始声势浩大的兴造佛像。以大唐盛世为背景的唐代佛教造像,表明中国佛教艺术成熟期的到来。唐代造佛像手法写实,菩萨造像强调服饰飘逸,珠宝,首饰,璎珞等等配饰华丽。体态优雅,笑容祥和,慈眉善目,眉清目秀,以完美的形象展示出菩萨威严,智慧,善良的品质。

龙岗石窟艺术普贤菩萨-图24

由于印传佛教的影响,大多数石窟菩萨都会戴上璎珞项链,显示其最初的美感,神圣的法力和高贵的身份。但是,就如以上列举的唐三彩,彩陶,绢本绘画等等的实例证据表明,佛像虽然在民间信仰中占有较高的地位。但这不一定表明在隋唐时期,菩萨的饰品在当时可以融入到百姓日常的服装打扮中。

另外补充知识:任何脱时代离背景,单独的思维看民俗习惯其实是错误的。我们今天讨论的服装配饰璎珞,之所以在唐朝没有普及开来,是有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抵制打压胡人,规定胡人不得穿华服,不得冒充汉人,汉、夷互相不得互相通婚……瞧不起夷人。

大唐王朝 图25

再者,唐武宗灭佛事件,让佛文化的各种风俗迅速被打击湮灭。所以异域风俗,边塞胡人的服装对于唐朝人来说不屑一顾。当今的我们不了解当时唐朝的历史情况,而拿出胡人的穿着和配饰打扮,说成是唐朝的服装,那不是令人笑掉大牙吗?唐朝人会看得起胡人吗?他们会在乎胡人的璎珞项链吗?

最后来几个实例分析图:

唐朝服装复原戴璎珞是错误的 图26

所以,当您真正想复原唐朝汉服的时候,请不要在脖子前胸穿戴璎珞项链等等饰品,这样才是原汁原味的复原唐朝服饰妆扮。上图26是错误的搭配。

唐朝服装复原戴项链是不严谨的作法 图27

上图25戴了珍珠项链,作法不够严谨。我们看到上图27已经很认真的在作复原工作,花了精力花了时间,又花了财力,请不要再画蛇添足了。

簪花仕女图 28

就如上图28唐代原画《簪花仕女图》中的仕女,我们可以看到,唐朝仕女是注重头饰,不注重脖饰。

TVB版的《杨贵妃》图29

上图29是TVB版的《杨贵妃》2000年拍摄制作的古装剧,向海岚和江华出演。笔者认为此女服饰搭配还原度很高。

佟丽娅的唐朝服饰复原图,图30

▲2019年1月23日(图30)在最新一期的《国家宝藏》中,佟丽娅复原了绢衣彩绘木俑的穿着妆容,展示盛唐仕女风采。小编比较认可这种造型,说明了她们在认真的做工作。

总结,现代人复原唐朝服装的时候,当然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想怎么搭就怎么搭,就像电视剧那样,唐宋明服饰大乱套,这些都没有问题,人家管不着。但是,当您想严谨复古时,请根据唐朝传统汉服,认真考究不要再画蛇添足,令人贻笑大方。

我们看到日本人穿上传统服饰-和服,大多数人并不会根据自己的异想天开胡乱添加脖颈首饰,那样看起来不伦不类的,而是认真的遵循日本传统不戴脖饰。这或许就是体现她们国民的素质和严谨,也可以看到她们在向世界努力规范和传达日式服装(kimono) 本来的样子。我们国内好多复古派,就是太随意了,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你管得着吗?这导致我们自己都乱了套,外国人更糊涂。写此文的目的,就是希望能纠正部分人的偏差观念。

参考文献及资料: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上海书店,2002年。

《国家宝藏》央视CCTV3制作播出,2019年1月23日

---本文完---

1.《【100以下晋朝汉服】大唐女子不佩戴项链?这是真的国风汉服吗?篇3》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00以下晋朝汉服】大唐女子不佩戴项链?这是真的国风汉服吗?篇3》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6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