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东原本(江苏宿迁)

《董元奔史论》是按历史时间序列编排的,每篇2000字左右,但本篇2500字左右。

本篇为“南北朝之魏-晋宋时期(386-479)”第五篇,原创权益受受头条维权机制及国家维权监管系统全网保护。

北朝的魏与南朝的晋宋对峙时期,双方皇族因为争夺权力等原因屡屡发生火拼现象。

先看魏朝前期。开国皇帝魏道武帝拓跋珪被次子拓跋绍翻墙入宫手刃,原因竟是拓跋珪屈待了拓跋绍的生母贺妃,当然,太子、后来的魏明元帝拓跋嗣带兵入宫处死了二弟。魏明元帝的儿子、后来的魏太武帝拓跋焘对太子拓跋晃过分干预朝政不满,竟逼死了拓跋晃,而挑拨皇帝和太子之间关系的太常侍宗爱在其他皇子煽动下先后杀了太武帝和继帝位半年的另一皇子拓跋余。

元奔再请读者朋友看同期的南朝宋。宋的第二任皇帝刘义符继位两年后被杀,其弟刘义隆继位,即宋文帝。宋文帝在位三十年之际,皇弟刘义康怠慢太子刘邵,宋文帝遂赐死刘义康,而太子刘邵却嫌宋文帝做皇帝太久了,竟在生母潘淑妃配合下杀了宋文帝,宋文帝的另一儿子刘骏起兵入京又杀了太子刘邵,自立为帝,即宋孝武帝。宋孝武帝的儿子刘子业做皇帝两三年间,为了实现所谓中央集权,杀了皇叔祖刘义恭(江夏王)及其四个儿子,杀了皇叔祖刘义鸾(新安王),而刘子业自己却被皇叔刘彧(湘东王)、刘休仁(建安王)、刘休佑(山阳王)等发动政变处死,刘彧遂做了皇帝,即宋明帝。宋明帝自立,皇叔刘子勋不满,也自立为帝,刘子勋后被宋明帝处死,一同处死的还有助自己继帝位和平乱有功的、妨碍所谓中央集权的刘休仁、刘休佑等皇族子弟数十人。

从魏宋对峙时期上溯,我们会发现,自春秋时期乃至更早时期以来,君主宗亲通过宫廷政变的方式屠杀君主及其他宗亲以夺取政治权利的事件频繁发生。这里随便举几个例子。春秋前期,齐襄公的弟弟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为君,但不久被杀,而齐襄公的儿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在争夺国君之位中公子小白胜出即齐桓公,齐桓公杀了公子纠。春秋后期,楚灵王杀侄自立为君,十三年后,他的弟弟楚平王又杀他自立。战国时期,赵惠文王杀父赵武灵王,夺取最高权力。秦朝时,公子胡亥矫始皇帝遗诏杀太子扶苏,自立为皇帝。汉朝有史上著名的刘氏“七国之乱”和汉武帝诛杀太子及其他皇子以至于连重立太子都找不到人了。晋朝的“八王之乱”持续数十年,无数司马氏子弟死于乱中。

从魏宋对峙之后看,皇族火拼现象依然频发。这里元奔也只举几个例子。南北朝中后期,就说前文说到的北朝的魏吧,在南朝宋灭亡后,魏还存在了八九十年。第九位皇帝元诩被干涉朝政的母后胡氏和皇族元叉下毒害死,胡氏立小儿子为帝,不料皇子元子攸领兵入宫杀了胡氏和小皇帝,自立为帝,即魏孝庄帝。魏孝庄帝只做了三年皇帝,便被皇族子弟和权臣尔朱荣杀害,同时被杀的还有皇族元海、元徽等。此后先后短暂做皇帝的元晖、元恭、元朗、元修、元钦等先后都被皇族子弟联合权臣高欢等人杀害。至于南北朝以后。隋朝时,隋炀帝弑父篡位。初唐时期,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弟以继帝位。盛唐时期,武则天杀太子夺权,唐玄宗杀后宫夺权。中晚唐时期,数个皇帝死于宫廷政变中。

不过,再往后,也就是从北宋开始,像明成祖夺权那样皇族火拼的现象只是零星的了,甚至可以认为,北宋以后的皇族相对非常和睦了,该谁做皇帝就谁做,别的皇族子弟没有野心篡位。即便某个皇族子弟心生不满那也是有别的原因,比如:宋高宗已经做了皇帝,他实在不希望南宋的北伐军把宋徽宗、宋钦宗给接回来;明代宗已经做了皇帝,并且政绩斐然,与瓦剌和解后,好事的大臣把明英宗给接回来了,明代宗只能软禁明英宗。清朝皇子之间的储君之争固然也非常激烈,但从未发生过唐朝以前历史上的那样的宫廷政变。

为什么由皇族子弟为主发动夺权的宫廷政变主要出现在唐朝以前呢?元奔认为,这与儒学的教化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一定关系。

固然儒学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儒学只是诸多学说的一种,并未在社会思想领域居主导地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假象,其他社会思想不仅并未被禁止,儒学后来还被道教、阴阳等学说侵蚀,而且后来汉魏晋朝廷还引进和大力倡导佛教等域外思想学说,可以说,至少在隋朝以前,儒学思想并不占社会思想的主流地位。隋唐时期开创科举制度,儒学经典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科举取士的规模很小,能够读书甚至能识几个字的人在社会上占比很小,儒学并不能得到普及,不能普及,即便上层贵族能够学习儒学,他们接受儒学观念也缺乏社会氛围。儒学不能成为社会主体思想,或者不能得到普及,儒学中所倡导的忠君、仁义、恭谦、孝悌等伦理观念便不能深刻影响上层贵族子弟。

宋代以及明清就不同了。宋代倡导文治,其科举取士规模是唐代的十倍以上;除了官学,宋代朝廷还鼓励知识分子在各地创办私学;宋代人开始大规模、成系统地研究、阐释儒学经典,使儒学经典与时俱进,始终为现实社会服务;加之宋代经济繁荣,别说地主家庭,就连小康人家子弟都能接受数年儒家学说教育;而宋代的法律、社会道德、风俗等都建立在儒学规范的基础之上。这些都促进了儒学伦理观念在全社会的普及,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上层贵族子弟也就变得比他们的古人“优雅”多了,“文明”多了。明代和道光之前的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比宋代高得多,人们能普遍接受教育,私塾因而遍及城乡;而儒学发展成为儒教,儒教宣扬的“三纲五常”等思想固然迂腐甚至反动,但是它却能钳制人们的思想,有助于保证各层次当然也包括上层贵族子弟“安分守己”。

综上所述,皇族火拼何时了?元奔认为,唐宋之交是时候。唐以前,儒学的教化功能较弱,武治的社会生态鼓励了皇族子弟的火拼行为;宋以后,儒学的教化功能强大,文治的社会生态抑制了皇族子弟的火拼欲望。

【延伸阅读头条原创文章董元奔史论】南北朝“魏-宋时期第一至四篇”:

董元奔史论(150)南北朝史重分期

董元奔史论(151)魏为隋朝做嫁衣

董元奔史论(152)元嘉草草宋文帝

董元奔史论(153)桃花运不关桃叶


【作者简介】

董元奔,1971年生,传统文化学者,高等教育工作者,网络知名作家。

世纪初在教育主管机关做文字工作,后辞职创办江苏省某著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培训机构,又在某高校创办全日制特色系部,皆专事汉语言文学专业,十余年间培养了四千余名本科毕业生,培训事迹被《中国教育报》、《中国考试》杂志、《新华日报》等多次长篇报道,《江苏自学考试》杂志两次作封面人物对外报道,事迹还被以专有名词形式载入《江苏教育年鉴》。

办学期间一直居教学一线,并笔耕不辍,2016年结庐闹市做自由写作者,主要写作文史论文、文化随笔、诗词等,已在各类媒体发表作品近300万字。世纪初有教育论文获人民日报出版社专题征文一等奖;近年来有近六十篇文史哲论文获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获颁“青云获奖者”金质纪念章、获“优质深度长文精选频道创作者”称号,应邀成为头条参赛文章评审团成员。


【说明】正文插图取自头条免费图库。

【编辑】董尧。

1.《【154年后其后代灭了晋朝】专题「董元奔史论154」皇族火拼何时了(魏-晋宋时期第五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54年后其后代灭了晋朝】专题「董元奔史论154」皇族火拼何时了(魏-晋宋时期第五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