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不缺乏制度上的创新,但对文人墨客影响最大的政治文化制度不是过去的制度。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一种制度,长久并且深刻地影响到文人阶级的生活方式、思想面貌以及感情状态。科举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原因在于它在保证“程序正义”方面具有很强的规范性,政府选拔官吏的理想境界应该是人尽其能,但这往往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
▲官员选拔
退而求其次,保证所有人才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政府官员的选拔之中,即“程序正义”,便成为了古代选官制度的最优解。
科举制度表明,考试选才具有永恒的价值,古代中国是由一个个靠家庭宗法制维系的家庭构成的,家长制、重面子、裙带关系都是家庭宗法制的衍生品,这些构成了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景观。在此背景下,如果缺乏公正客观的标准,任何设置巧妙地选举制度都会沦为结党营私,任人唯亲的工具。
▲宗法制的衍生—祠堂
汉代的察举制以及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无不由最初的得唯才是举走到最后的权贵把持,最终走向消亡,这就是最好的明证。
▲察举制的举孝廉
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背景下,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保持社会的稳定,中国人机智的发明了考试,将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以及社会制度的纽带。中国科举制度起源于汉,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有着近1300多年的历史。研究唐代的科举制度不仅有利于了解唐王朝人才选拔的深层次内核,更对现如今我国的人才选拔方式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唐代确立科举制度的背景
科举制度之前我国社会各阶段的官吏选拔制度各有特色。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大多采用世袭的方式进行传承,即所谓的世卿世禄制,它具有很强的封闭性。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的崛起,迫切的需要在政治上取得相应的地位,各国开始进行变法以富国强兵,这一时期军功爵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
▲军功爵制
西汉时期儒学兴盛,到汉武帝时期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极为重视道德修养,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为察举制,通过各郡县举孝廉来选拔官吏。魏晋时期采用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但是不可避免的走向封闭,由权贵把持,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的荒唐局面。
▲九品中正制
隋朝初期,继续采用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法,但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弊端太多,很快被废除。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官员的选拔不再受门第的限制,选官的权力也进一步收归中央政府。此外,隋朝设有一些相对的稳定的选举科目,如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旧唐书·薛登传》中记载:“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但是由于隋王朝的短命,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是在唐朝。
▲选官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度的产生以及不断完善,大概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维护统治的需要。隋唐以前战乱频发,中央政府对于各地的统治微弱,世家大族享有政治经济特权,选官用人的权力也集中在世家大族的手中,很影响中央王朝的统治,隋唐王朝在统治后,采取自上而下的科举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
(2)庶族地主的崛起。隋唐时期的社会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日益上升,但是其政治地位却没有提高,原来的选官制度不能符合庶族地主的政治诉求,所以必须得到改变,这一时期科举制度便应时而生。
(三)社会发展的趋势,隋唐时期统治疆域的扩大,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反过来要求统治集团提高统治能力,因此隋唐将人才选拔作为国家大事重视起来。
▲唐朝统治疆域扩大
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
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唐代初期,唐代中期以及唐代后期。
▲唐代科举的发展过程
唐代初期
高祖即位之初,由于战乱尚未结束,国家尚未统一,并不太重视科举,但仍有相关举措。武德四年,高祖下诏:
“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取其合格者每年十月随物入贡。”
次年,高祖又下诏:
“广大寒士,苛有才艺,所贵适时,洁己登期,无嫌自进。宣令京官以来及诸州总管、刺史各举一人,其有志行可录,才用未审,亦听自举。”
这表明了在唐朝初期,普通读书人便可以自愿报名参加考试,从制度上超越了门阀阶层的限制。值得注意的是,由随物入贡到自愿进京赶考,表明了唐朝统治集团对于科举制度的逐渐重视。
▲学子进京赶考
唐高祖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更加重视以文选拔人才的方针,将科举考试作为安国兴邦的国策。这个时期,李世民主要是对科举制度进行发展。首先强调科举制度的作用,即打击门阀势力,扩充官员人才队伍。其次,注重实用,摒弃华丽的文章辞藻,贞观二年下令增设“读经史一部”的考试内容。再次,除常科以外再设立制科,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开设来选拔人才。最后,将科举与做官直接联系起来,无论是常科还是制科,都会安排官位。
▲李世民画像
唐代中期
高宗继承父业,继续发展科举制度,但是并无明显的突破,但是在当时,科举的制度地位已经非常之高了,名相薛元超就以不是进士出身而当做平生一大憾事。
武则天登基后,由于法统的不正当以及与传统观念的背离,迫切需要庶族的支持,因此更加注重通过科举来扩大自己的人才队伍,培植亲信。她的主要举措有:其一,提高科举地位;其二,开创殿试,借科举扩大对于新兴士子的影响;其三,增设武举,扩大了科举的范围。
▲武则天与武举
玄宗时期,注重科举制度的建设以及人才的选用。这一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扩大人才队伍的来源,使得平民有更多机会进入科举考试的条件成熟,形成了完备的制度体系。这一时期,学子取得功名后需要通过吏部对行政能力的进一步考察,方可授予官职,同时科举士子在这一时期逐渐的开始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更多人被破格重用。
▲开元盛世
唐代后期
在这一时期,科举不再作为直接授予官职的标准,而是成为一种学问的名誉制度。唐玄宗后期,科举归礼部管辖,使得科举由用人制度向学问评选转变,丧失了其本来的意义。李林甫当政后,采取“用循资格”实现官员的上升,官员靠年龄和资历实现升迁,科举与行政开始分离。
▲礼部
玄宗之后,肃宗、代宗忙于平定乱局,无暇顾及科举的发展。后来,大唐困顿于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政府控制能力减弱,无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科举,科举考试逐渐沦为党争的工具。
唐代科举制度的概况
特征
(1)虽然说唐朝的科举制度已经相对完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还保留着原来察举制的痕迹,如辟举以及荐举的存在。
(2)身份地位依然在科举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虽然唐代科举扩宽可选拔人才的范围,寒门子弟有机会通过科举收入仕途,但是流外入流以及杂色入流等靠入仕的方式依然存在。此外,门荫入仕也显示了身份地位的强大影响。
(3)科举制度选拔的标准不断变化。比如太宗时期注重实用,便着重考察考生的行政才能。玄宗时期文化繁荣,他本人又极为喜欢文章,对于学子的文章能力要求较高。由于科举与政治相挂钩,因此无论采取哪种考察方式都不会十全十美,选拔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变化。
主要内容
唐代科举主要分为常科以及制举,制举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常举是按照制度举行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值得注意的是,在唐初期,秀才科才是最高科,而非人们认为的进士科!《唐六典》对此有着清晰的记载:
▲唐科举考试常设科目
谓秀才上上等正八品上,巳下递降一等,至中上等从八品下。明经降秀才三等。进士、明法甲等从九品上,乙等降一等。
可见明经叙阶一般为九品上,进士则为九品下,秀才则在明经以及进士之上,不过秀才科设置时间不长,永徽初就废止了。进士科一开始地位较低,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地位逐步提高,后来成为科举制的主要考试科目。
▲科举考场
明经科的难度降低后,主要为儒家经典的背诵,比较容易。进士科主考策论以及诗词歌赋,并且要求文理兼长,对考生的要求较高,难度很高。《全唐诗》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言其艰难也。
在唐代科举的道路上,大多数往往不是考中的人,而是考场失利的人。据《通典选举》中记载:“大率二十人中方收一人。故没齿不登科者甚众”,但这仅仅还是平均水平而言,进士的录取难度更大!
据《文献通考》中唐登科人数统计计算,从贞观六年到十四年的九年间,平均每年仅仅录取29人!不要以为古代考科举很容易,有的人可能努力了一辈子,都没有进京参加考试的资格,有了考试资格,录取率也是相当的低。
▲科举放榜
制举和常举不同,常举的科目和制度已经由礼部和吏部做了规定,但制举却是由皇帝临时颁布命令进行。仪风元年后,随着制举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制度。
制举制度的完备,表明通过特别考试选拔卓越的人才,成为了封建王朝扩大人才来源的一部分。此外,制举的进行往往和政治形势息息相关,取决于统治者的政治诉求。
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
唐代科举制在今天看来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流动,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这样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
▲科举选拔的官吏
这表明科举制度在当时对于统治者扩大人才来源,巩固统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唐代科举制扩宽了选官的范围,削平了入仕的门槛,给寒门子弟提供了合理的上升渠道,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中央政府将选官的范围由地方集中到了中央,有利于适应封建社会强化中央集权的的需求,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寒门子弟入仕
此外,唐代科举制度将科举考试与做官结合起来,并将考试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徇私舞弊的发生。科举取仕为政府行政部门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便于对官僚机构的管理。
再者,科举制度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有利于社会上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促进了教育的兴盛。儒家借助科举制推行到社会层面,有利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提升。
▲尊师重教的风气
但是,反事有利有弊,唐代科举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首先就是选拔方式的固化。选拔考试的主要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内容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限制了考生自我创造力的发展,容易形成固化的思维,不利于社会创新意识的形成。
其次,唐代科举考试之前有“行卷”的传统,为的是让考官对于考生进行充分的认识,做出客观的评价。但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反倒成为了某些人作弊的工具,因此唐代科举考试的流程有其弊端。
▲唐代科举
观点
国家之兴亡,在于吏治;吏治之得失,唯在用人。科举制度的诞生,打破了上层社会对于权力的垄断,有利于阶层的流动,促进社会的开放。历代科举为中国培育、发掘了大量的人才,虽然说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都绝非等闲之辈,后来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良将,进士出身的占据了绝大多数,这有利于上层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提升官员素质。
▲科举选拔的精英
最重要的是,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的普及,村村有私塾,处处有书院,中国的文风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参加科举的多数人成为基层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促进当地的教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文化以及思想上的向心力。
▲古代私塾
古往今来,中国不乏具有家国情怀,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他们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社会危亡的时候勇于挺身而出,做社会的良心,为中华民族的稳定以及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唐六典》张说、张九龄
《文献统考》马端临
《科举史话》王道成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吴宗国
《中国科举制度史》李新达
1.《1 隋朝开创科举制的意义看这里!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唐代科举制度的深度剖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 隋朝开创科举制的意义看这里!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唐代科举制度的深度剖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8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