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周朝

1670年周朝,干货看这篇!什么是夏商西周?

01一脉相承,多次创造辉煌

——夏商徐州的千年历程

自从我们进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以来,在先进时代,夏商徐州是面面俱到的最长历史发展阶段。

它不但载着华夏民族这艘大船在时光的海洋中扬帆起航,而且在同时代的世界范围内,都是独具魅力的佼佼者。

虽然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夏王朝的考古工作仍任重而道远。考古学家期待良久的“夏墟”迄今为止仍没有让人满意的成果,而且夏朝也没有类似甲骨文的直接文字资料出现,所以人们对夏朝情况的认识还主要来自传世文献中的历史传说。因此,有不少西方学者一再怀疑夏朝是否真的存在过。

我们相信,目前虽然没有可以与古史传说一一印证的考古资料,以用于构建一部严密的夏朝史,但发达的商文明不会凭空从天而降,夏人的故事也并非仅仅是传说,它们已经勾勒出了夏王朝大概的社会面貌。

青铜面具

大禹治水,不但治理了泛滥的河水,为百姓的安定生活作出了贡献,而且为自己赚取了人生最大的一笔政治资本。他在部族联盟中树立了威信,并接受舜的禅让(不管是表面上还是实质上),成功跻身于权力的中心,为“家天下”的顺利实现打下了基础。启继承了父亲的政治遗产,打败了东夷族和有扈氏,使夏王朝得以巩固。

此后,虽然有太康失国,代表东夷势力的羿和寒浞(zhuó)占据了统治地位,但这仅是一段小小的插曲。在斟寻氏、斟灌氏、有仍氏等部族的支持下,少康不但夺回了王位,还实现了王朝中兴,少康子杼成功地将夏的势力扩展到东海之滨。不过,到了夏王孔甲时,夏朝与周边方国部族的关系趋于紧张;到了夏桀时,由于他的残暴贪婪,夏沦落到众叛亲离的地步。按照《史记·夏本纪》的记载,从启开始,夏朝共传十三世、十六王。《古本竹书纪年》说,夏朝共历471年。

伯卣(西周)

夏朝的制度、礼仪、文化不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夏朝的灭亡更直接成为商周统治者的前车之鉴。商汤的臣子仲虺(huǐ)说:“我听说夏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夏王假借天命,虐待万民,连上天都厌恶他,所以军队倾覆、国家灭亡。”《尚书·召诰》中记载着周公之语:“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大约在前1600年,成汤率领商族人民剪除了夏朝的羽翼,并在鸣条之野与夏桀大战,取得了胜利,建立商朝。商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大约大禹的时候,商族的祖先契出生了。经过十四世的努力,到了天乙的时候,商族已经非常发达。成汤建立的商王朝,中心都邑在今郑州商城,从此,商王朝成为东方的大国。

青铜雁尊(西周早期),1955年于辽宁凌源出土。

史学界以盘庚迁殷为标志,将商代文明分为早商和晚商。《史记·殷本纪》告诉我们,早商阶段,共历二十王,前后迁都五次。学者们对早商迁都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晁福林先生认为:“殷都屡迁的情况表明,经营东方是商王朝的一个战略重点。

汤以前的商族是沿古黄河和太行山东麓,由北而南发展的。商王朝建立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殷人西方已无劲敌,故从中丁开始逐渐将都邑往东迁,以加强与东夷方国部落的联系,河亶甲和祖乙时已达到今苏北和鲁南地区,至南庚时才折返向西迁移,盘庚时复至商的中心区域。

到了晚商时期,今晋境方国兴起,对商王朝构成威胁,但商王朝的东方则无甚战事。这与早商时期通过殷都东迁而加强经营东方是很有关系的。”晚商时期,从小辛至纣王帝辛,商朝又历十一王,直至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青玉龙跪人佩

从文献记载来看,商朝的王权比夏朝更为强大。夏的君主多称“后”,而商朝已经称“王”,并且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权力机构。最高级的官吏是冢宰或师尹,其下有司空、司徒、司寇、司马等。为了稳定政局,外御强敌,商王还建立了一支颇具规模的军队,制定了严苛的《汤刑》。殷墟的甲骨卜辞说明,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神权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商朝的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任何军国大事都要按照神的意志处理。在中国历史上,商朝以后的任何朝代都未再出现过这种情况。不过,也多亏了殷人的“迷信”,才为我们留下了内容丰富的甲骨文。这些遥远的文字不但在汉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而且还记载了商朝社会的方方面面,打消了人们对《史记》等传世史书记载的怀疑,使殷商成为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

粘有织痕的青铜觚(gū)(商),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约在“陶唐、虞、夏之际”,周族已经兴起。周的始祖弃擅长种植五谷,被舜任命为“后稷”。可见,周族也有悠久的历史。到了周文王昌时,周族已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他表面上对商王朝谦恭忍让,暗中却积蓄力量,图谋取而代之。到了儿子武王时,终于在牧野一举成功,迅速完成了灭商大业。

此后,经过周公旦营建成周、平定三监之乱、征服东方殷商的残余势力、广封诸侯王,周天子的统治地位已经相当稳固。但是,数代之后,到了周厉王时期,政治开始衰败,甚至酿成国人暴动,将周朝逼近毁灭的边缘。宣王时又面临北方和西北的猃狁势力的威胁,应接不暇。继位的幽王任用“佞巧善谀好利”之徒,使国政日益败坏。“烽火戏诸侯”的闹剧终于点燃了各诸侯国的怒火,他们在此后的废嫡立庶的宫廷争斗中,不但杀死了幽王,还使平王东迁,西周的历史画上了并不完美的句号。

史学家们根据周朝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武王、周公,草创时期;成、康、昭、穆,巩固和向外扩展时期;穆王以后共、懿、孝、夷,巩固内部统治秩序时期;厉王、共和及此后的宣、幽、平,不断衰颓的时期。

人面钺,1965年在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苏埠屯1号商墓出土,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

与之前的夏、商不同,西周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而这一制度又是靠分封制和宗法制实现的。周天子将土地和百姓赏赐给近亲贵族和显赫功臣,封他们为诸侯王。分散在四地的诸侯王则要捍卫王室、镇守疆土、定期朝觐、奉献贡物、奉命出战等。在诸侯国内,诸侯则可以把土地和百姓再次封给卿大夫。

在宗法制度下,周天子是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家族的大宗。既执掌政权,又执掌族权。而其他诸侯与卿大夫则都具有大宗和小宗的双重身份,宗法制最重要的一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无论是周天子还是各诸侯王,都以嫡长子为继承人。

妇好青铜三联甗(yǎn)

正是由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建立起了层级分明、秩序井然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经过了春秋战国的战乱频仍、礼崩乐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有诸多儒生建议秦朝实行分封制。继任的刘姓汉朝,更是大封诸侯王,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制度。

而西周以后的历朝历代,无论是一国之君的人选还是平民百姓的家庭继承权,都将嫡长子继承制作为默认的首要因素。在思想文化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最重视的尊尊亲亲便来源于西周的宗法制,儒家思想又把这种观念内化于中国人的精神血脉,至今影响国人。

兽面纹镶嵌绿松石铜牌饰

夏商西周时期,中华文明已经走向成熟,由此向上追溯,可以探寻原始社会文明起源的秘密;向下延伸,可以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在这1800多年的漫漫历史长河中,似乎没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奇,其风云变幻远不如短短的春秋战国时期。但正是在这表面的波澜不惊中,它已奠定了华夏历史发展的基础,形成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东方魅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未间断,正是得益于夏商西周时期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深厚积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先民们古老的诗句唱活了那个时代的风景与梦想,他们可曾想到这诗句也照亮了后辈们千百年的跋涉之旅?

02 夏商西周王系表

请横屏观看

03 话说版图

请横屏观看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学家的最新发现、研究,夏朝约建于前2070年,存在了400多年,到约前1600年被商朝灭亡。其活动范围以伊洛为中心,东至大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长淮。大部分夏、夷各部的邦国都臣服于它的统治。

《禹贡》九州所确指的地理范围,以伊、洛、瀍、涧汇流入河的河南为中心,主要包括豫、兖、青、徐四州和冀州的河东、河内,雍州的关中,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中原地区。

青铜斝,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近几十年在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先后发现了多处于晚期龙山文化和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与文献记载的夏朝年代、地域都较符合。其中,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一二期被学术界公认为夏文化遗存。至于冀北、雍西和扬、荆、梁三州,在当时还是发展相对缓慢的部族散居区。有关当时这些地区的地理知识大都来自传闻,不免舛误,但它们确实与中原地区有不少联系,夏王朝的统治势力及影响也不断地深入进来。

根据文献记载,夏的都城或国君居住过的地方有阳城、斟、帝丘、老丘、西河、安邑、平阳、晋阳等地。文献记载中的禹都阳城,可能就是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登封告成镇王城冈发现的古城址。此后夏朝君主们的活动也主要在这附近,如帝丘在今河南濮阳西南,老丘在今河南开封陈留北。

青白玉鸟纹坠

商朝自约前1600年建立,至前1046年纣王被周朝所灭,一共传了十七代,三十王。自始祖契传十四世至汤,商人曾八次迁都,最后定居在亳(bó)。这八次所迁的具体地点,说法不一,很难确指。但可知早期商人活动的中心在夏朝中心地域的东部,大体上在今河北省西南部,河南省北、中部和山东省西部。

成汤灭夏后至盘庚又曾五次迁都:自亳迁往嚣(一作隞(áo),在今河南荥阳东北,一说即郑州市),再迁相(今河南内黄),再迁邢(今河北邢台),再迁庇(今山东郓城),再迁奄(今山东曲阜),直到盘庚时迁于殷(今河南安阳),从此不再迁移。武丁以前,商朝的疆域北面扩展到了河北的易水流域,南抵淮滨,西至太行山、伏牛山脉,东至泰山山脉。

“盠”青铜驹尊

武丁统治时期,国力十分强盛,成功地抵制了周边游牧民族和其他方国的进攻、侵扰,使疆域有所扩展。东北可能达到辽宁,南抵江淮,西北越过太行山进入山西高原、渭水下游。战争充满着暴力、血腥,但先进的商文化也随着这滚滚狼烟、阵阵战鼓传播出去。到了战国时期,孟子还曾感慨:“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商朝的周围还有很多方国和部落,在今东北有肃慎、孤竹,在今北京市和河北易县有燕,今内蒙古东南部和山西境内有鬼方、 方、土方,在今陕西北部有羌方、犬戎、熏育,西部有周、氐,西南有巴、蜀,江汉有荆楚,江淮一带有群舒,东部至淮水和山东沿海一带有东夷各部等。商朝把统治地区分为畿(jī)内和畿外两部分。畿内是商王室直接统治的地区,畿外则分布着众多方国、部族。各个方国要向商王室定期朝贡,提供力役,奉命征伐,遵守礼仪制度,是王室统治下的臣属邦国。

青玉龙形坠(商)

商朝后期,帝辛即王位,即商纣王。纣王贪婪、残暴,治国无方,前1046年,被周武王灭国,周王朝建立,都镐(hào)京,史称西周,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直至前771年周幽王时,灭于犬戎,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周族也是一个古老的部族,起源于西北部的泾水、渭水一带,即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的黄土高原地区。周人艰苦创业、惨淡经营,由公刘经七八代,到高圉(yǔ)、亚圉时(大约在商王武丁前后),周已经发展成商朝西部的一个大邦。再传两代,到古公亶父时,都城从豳(bīn)迁到雍、杜之间的岐山之阳,即后来著名的周原。

周国势力日益强大,到周文王时,北逐严允,西攘混夷,在泾水上游灭密、阮、共等小国,扩大了西部疆土。不久,又在沣水西岸建立丰邑,作为新都。武王即位后,经营东方,将国都迁到沣河东岸的镐。后经周公东征,灭掉商朝残余势力,国势渐稳。西周王朝的势力范围可分为两层,一是周王室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宗周(今陕西西安地区)、成周(周成王时周公营建的洛邑,在今河南洛阳地区)。

玉佩(西周中期)

另外是王畿以外地区分封的诸侯国。周初有71国,以后陆续仍有分封,多至数百国。主要有东方的齐、鲁,北方的燕、晋,黄河下游的卫、管、陈、蔡,汉江流域的“汉阳诸姬”,长江下游的宜和太湖流域的吴。当时周朝的势力范围十分辽阔,东北燕的疆土已达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渭河上游,北抵汾河流域和霍山一带,东方的齐、鲁北达山东半岛,南至汉江中游,东南到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在这些诸侯国内,还杂居着许多夷狄。齐国东有莱夷,北有长翟;晋国南有条戎,北有隗、狐氏、燕京戎、北戎、鬼方;宗周西有陆浑戎,北有严允、太原、翟;江淮间有淮夷、虎方、群舒;楚国西南有百濮与扬越;秦国之西有羌;燕国之东北有肃慎等。

04 古今地名对照

请横屏观看

05 城市图说

文王时,周将都城迁到沣水西岸的丰(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武王即位后,又在沣水东岸新建镐(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但丰、镐仅相距25里,一直同为周朝都城,前后达300多年,直到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才失去了首都的地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丰邑是宗庙所在,供奉着周王室的祖先,而镐是政治、军事中心。

《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

《周礼·考工记》对周朝都城的平面布局做过粗线条的勾勒:“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1955年以来,中科院考古所的专家们对沣河两岸多次调查、发掘,在西岸北起客省庄、张家坡、马王村,南至冯村、西王村,约6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发现了内涵丰富的车马坑等西周文化遗址,与史书记载的丰邑方位相符。沣河以东,昆明池遗址西北的洛水村、普渡村、花园村、上泉北村和斗门镇一带,约4平方千米的范围内也有同时期文化遗址。还在昆明池北的土堤内发现西周陶片和窖穴堆积。这也印证了文献关于镐京方位的记载。这两处遗址中,还发掘出制造骨器的工场,铸造铜器的外范、内模,纺织工具纺轮和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它们沉寂在历史的泥土中跨越数千年,又再现了当年丰镐的繁荣。

06 中外史海对照

前21世纪到前11世纪,即我国的夏朝和商朝时,世界上可以与之相媲美的文明古国只有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印度河流域和地中海的克里特岛的一些城邦国家。前11世纪之后,周王朝不但继承了夏商文明,并不断发扬光大。而其他文明古国却因为各种原因不断衰落甚至灭亡。

前2040年,埃及进入了中王国时期。包括第11—12王朝,首都底比斯,主要崇拜阿蒙神。在第11王朝中期的孟图霍特普二世时期,底比斯完全战胜了赫拉克列奥波里王朝,完成了重新统一埃及的重任。到了第12王朝,王权不断强化,国家实力增强,埃及对南方的努比亚地区和西亚都展开战争。但是,此后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政局的混乱,中王国逐渐衰落。此后,又长期遭受喜克索斯人的侵掠和统治。

直至第17王朝末,国王卡美斯和兄弟雅赫摩斯一世才率领埃及人发动反侵略战争,赶走了喜克索斯人,使埃及重新获得了独立与统一,埃及进入新王国时期(约前1570—前1085年)。埃及获得独立后,并不满足于现有的领土,在此后的100年中,第18王朝的国王们南征北战,把埃及从包括尼罗河谷及三角洲地区的地域王国,扩张成为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奴隶制帝国。但18王朝后期,经过埃赫那吞改革、与赫梯的争霸战争、“海上民族”的入侵,埃及已被严重削弱,内忧外患,国势渐颓。此后,埃及陷入分裂危机。利比亚人占领其北方,努比亚人占领其南方,使埃及文明濒于灭亡的边缘,此后,埃及还曾被并入波斯帝国的版图。随着国家的灭亡,古埃及的文字也成为了一种死文字。

请横屏观看

巴比伦城市出现得较早,大约前1894年,阿摩利人苏穆阿布姆建立了巴比伦城邦。到了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约前1792—前1750年)时,逐渐强盛起来,甚至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汉谟拉比宣扬王权神授,建立了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当时,古巴比伦王国不但有庞大的官僚机构,还组建了一支常备军,向各个地区征税,将水利系统置于统一管理中。大概在汉谟拉比即位30年后,他吸取以前城邦的立法成果,并结合阿摩利人的氏族习惯法,制定了法典,这便是著称后世的《汉谟拉比法典》。但是,汉谟拉比依靠强权建立的王国并不稳固,内部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大约在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消灭,仅延续了近三个世纪便宣告终结。象征着古巴比伦文明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也被埃及人作为战利品带回了埃及苏撒,直至20世纪初才被发现。

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被称为哈拉帕文化,兴盛时期与我国的夏朝相当,前18世纪左右被入侵的雅利安人消灭。从此,哈拉帕文化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被人所知。直至20世纪20年代,考古工作者通过考古发掘才将它还原给后人。

当时的各个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杰出的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只有我国的夏商西周文明不但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如雄狮般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07 史海钩沉

少康中兴:启死后,五子内讧,争夺王位。太康历经艰险夺得政权后,却安于享乐、不理朝政。有穷方伯后羿见有机可乘,便夺取了夏王室的统治权,这便是“太康失国”。太康的侄儿相之妻逃回母家有仍,生下夏帝相的遗腹子少康。少康先在有仍担任牧正一职,后逃往有虞,受到有虞君主的赏识和重用。少康历经民间沧桑,深知为政之道,于是广泛施恩布德,招纳夏的余众。当时,后羿已被奸诈之徒寒浞取代。寒浞阴险狡诈、民心尽失,少康见时机成熟,便联合夏臣伯靡灭掉了寒浞和有穷国,继位为夏王。从此,夏王朝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拱手玉人,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商汤灭夏:当夏朝如日落西山般日益衰亡时,东方的商族正在悄然崛起。到商汤时,终于吹响了反夏的号角。葛国(在今河南宁陵北)在商的西面,是商通往夏都的必经之路,商汤屡次示好,想收为己用,但都遭到拒绝。于是,商汤以葛伯杀死送饭的儿童为借口,挥戈灭葛。其后,步步紧攻,相继灭掉了韦、顾、昆吾等国,剪除了夏的羽翼。夏桀日益孤立,仿佛一座孤岛,面临着随时被汪洋大海淹没的危险。约前1600年,商汤最终兴兵伐夏,在鸣条摧毁了夏的主力,把中国历史带入了商朝。

请横屏观看

盘庚迁殷:商朝王室多次迁都,据说在盘庚之前先后迁了五次。由于史料缺乏,史学家还未揭开这个谜团。但从史称“九世之乱”来判断,可能与王室内部的争权夺利有关。盘庚即位时,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他可称得上“临危受命”。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商王朝,盘庚决定再次迁都。“左孟门而右漳滏,前带河,后背山”的殷有幸被选中,但贵族和平民都坚决反对。盘庚反复劝说,恩威并施,终于在前1300年左右成行。在这个崭新的都城中,盘庚励精图治、兢兢业业,终于实现了复兴殷商、百姓安宁的梦想,商朝也终于告别了动荡不安的艰难岁月,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在后期的250多年间(一说270多年),殷一直扮演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角色。

武王伐纣:纣王时,商朝内忧外患,周取而代之的局势已经十分明朗。周武王养精蓄锐、大会诸侯,不久便兴兵讨伐商纣。他亲率戎车三百乘,虎贲3 000人,甲士4.5万人,各地诸侯军和庸、蜀、羌、髳、微、、彭、濮等各方部族的军队也前来助阵。大军从孟津渡河,向东进发,于周武王十一年(一说十三年)正月甲子清晨来到殷郊牧野。商纣王仓促应敌,但军心涣散,奴隶纷纷倒戈投降武王。商纣王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只好自焚身亡,商朝宣告退出历史舞台。

请横屏观看

周初大分封:为了拱卫周王室,全国局势稳定后,周天子在新占领的东方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据荀子说,周初分封了71国,姬姓国有53个,占绝大部分。管、蔡、郕(chéng)、霍、鲁、卫、毛、曹、滕、毕、原、酆(fēng)、郇属于文王诸子;邘、晋、应、韩属于武王之子;凡、蒋、邢、茅、胙、祭属于周公后裔。周公东征后,又将殷都旧地封给康叔,建立卫国;东方以商丘为中心的商代宗邑,封给反对商纣王的微子启;东方的奄由周公自己受封,长子伯禽前往建立鲁国;海、岱间的薄姑故地由姜尚受封,建立齐国;河东地区封成王同母弟叔虞,建立晋国。另外,帝舜之后封于陈、大禹之后封于杞、帝尧之后封于蓟。这些封国大小不等,如众星捧月般拱卫着周王室,但也埋下了周朝衰亡的种子。

遥远的燕国:北京又称为“燕京”,金朝时还产生了著名的“燕京八景”,那么这个“燕”字是怎么来的呢?根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大封诸侯,当时便把同姓贵族召公奭封在北燕。不过,他因为还要在京师担任太保一职,所以实际的燕侯是他的长子。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们在北京房山琉璃河董家林村发现了燕国古城文化遗址,还出土了大量文物。这个古城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50米,南北宽约600米,城内有夯土基址、祭祀遗址,城外的东南地区还有一片墓葬区。在其中一座大墓出土的青铜礼器盉(hé)、罍(léi)上都带有43字铭文,记录了周王称赞“太保”的贤德,“令克侯于匽”,说明了这是匽(燕)侯的墓葬。而这里便是当年燕国都城的所在地,是现在北京范围内所见的最早的都城。

北京房山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西周宗法制:西周时期,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起来,构成了社会的等级阶梯。周天子既是普天之下最高的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即最大的族长。他既代表社稷,又主持宗庙的祭祀。在“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下,周天子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天下“大宗”的地位。其他各子相对于周天子是“小宗”,有的受封为诸侯,有的在王畿内分得采邑,担任国家官职。他们成为别宗的宗子,其封地和爵位也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各子则分得采邑,建立卿大夫之家。卿大夫又将自己的亲属封为士。士以下是各级宗子较疏远的宗族成员,即平民。诸侯、卿大夫、士、平民间也保持着“大宗”“小宗”的相对关系。正是在这种严密的等级结构下,西周王朝实现了自己的统治。

西周等级制度示意图

西周礼制:西周社会,已经依照血缘的亲疏远近分成许多等级,并靠礼制来维系这种等级。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内容十分丰富。相传《周礼》一书便是他所撰著。当时,除了政刑制度外,还有吉、凶、军、宾、嘉五礼,即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觐会盟和婚冠喜庆等各种典礼仪式。不同等级的宫室、衣服、车马、舞乐等也有严格的区分。如陪葬有严格的列鼎制度:天子九鼎八簋(guǐ)、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礼”与“法”“刑”既对立又相辅相成,非礼即是非,十分严格。但是随着天子式微、诸侯竞起,礼崩乐坏、僭(jiàn)越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孔子见到鲁国贵族季氏享用本来专属天子的八佾之舞,不禁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

周公东征:周武王攻灭殷后,班师回京,把殷封给纣的儿子武庚,让他统率殷的遗民。但为了防止其反叛,又派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驻守在殷都周围,就近监视,号称“三监”。不久,武王病逝,成王年幼即位,武王弟周公旦辅佐朝政。管叔、蔡叔等贵族心怀不满,到处散布周公谋夺王位的流言。武庚冷眼旁观,见有机可乘,便拉拢管叔、蔡叔、霍叔和东方的徐、奄、熊、盈、薄姑等部,举起反周的大旗。面对严峻的局势,周公镇定自若,运筹帷幄,集中兵力诛灭武庚,杀死管叔,流放蔡叔,降霍叔为庶人。又苦战三年,平定了东方各国。周的灭商事业至此宣告彻底完成。

南征楚国:传说荆楚是祝融氏的后裔,由芈(mǐ)姓之族和江汉间的居民逐渐融合而成。到西周时期,势力不断壮大,成、康以后,与周王室的矛盾也不断升级,变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难以驾驭。昭王十六年,昭王被迫亲自领兵讨伐。这次虽然振旅凯旋,但楚国仍然桀骜难驯,不服管束。昭王十九年下半年,昭王再次南征。他自矜轻敌,渡汉水时,坐上了楚人用胶黏结的船,船到中央解体,昭王落水而亡,王室军队也损失惨重。这便是《左传·僖公四年》所载,管仲责问楚国“昭王南征而不复”的史实。经过这次军事挫折,周王室对南方的控制大大减弱,楚国在江汉之间更加肆无忌惮地发展起来,到春秋、战国时期成为敢于问鼎中原的大国。

周昭王

国人暴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周王朝就如奔流入海的江河,愈走愈低。贪婪暴戾的周厉王宠幸佞臣,垄断山林川泽,任意兴师动众,更点燃了百姓的怒火,百姓非议天子的情况比比皆是。召公劝谏厉王,厉王却想通过严密监视和屠杀来制止民众的议论。城中人人自危,只能“道路以目”,召公悲叹“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不到三年,果然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群众暴动。百姓们如一股洪流冲入王宫,周厉王狼狈出逃,渡过黄河,直奔到彘。百姓要求交出太子静,召公将自己的儿子交出冒充太子,才保住了太子的性命。暴动发生后,宗周一片狼藉,共伯和受诸侯拥戴,代行王政,史称“共和行政”。这一年是共和元年,即前841年。

毛公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青铜文化:青铜是指红铜与锡、铅等元素的合金,它与纯铜相比,熔点较低,硬度较高,因而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和机械性能,且因略显青色而得名。铜在人类历史上被广泛运用,青铜器一度被视为社会进步的标志,考古学甚至将青铜文化的出现、青铜工具的应用和铁器还没出现之前的这一历史时期,称为“青铜时代”。它宣告人类社会脱离了野蛮、蒙昧的石器时代,迈进了文明的门槛。

青铜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年代早晚不一,伊朗南部、土耳其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大致是距今4000年前初期,欧洲大致在距今4000年前中期,印度约在距今3000年前中期,美洲约在距今1000年前。我国青铜文化的历史,距今至少4000年。它发源于黄河流域,早期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为代表。

柉禁组合之青铜斝

从二里头文化开始,一直到铁器逐渐流行的战国时期,才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经历了1500年之久。这一历史年代,我国正处于夏、商、周时期。其中,繁荣期大致在商朝后期、西周初期。以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和陕西周原、丰镐遗址遗存的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青铜文化最为典型。这里出土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形制复杂、器物精美,表现出高超的铸造工艺。自共王后,风格有所改变,制作朴素,纹饰逐渐简化,盛行长篇铭文,书体娴熟奔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与其他国家主要用青铜制造工具、兵器和饰品不同,中国的青铜器以繁缛、华丽的礼乐器为主,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它不仅是国家政治物质化的象征,也带着社会等级的符号。比如鼎,相对于炊煮功能,更是国之重器,相传禹铸“九鼎”,象征九州,代表国家,由天子独享。而以青铜钟为代表的“彝(yí)器”是宗庙中常设的祭器,是与祖先、神灵沟通的桥梁。它们今天都静静地站立着,一如入定的老僧缄默不语,但历史的沧桑掩不住周身的霸气与凝重,昨日的荣光与庄严如在眼前。

司母戊鼎,又名后母戊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商代的人殉:《左传·成公三年》载,“杀人以卫死者曰殉”,因此,被殉之人多为与死者关系密切的妻妾、宠臣、近侍和奴婢,他们在地下世界继续服侍、护卫主人,保证他仍能过着和生前一样奢华、富贵的生活。商代早期人殉仍不多见,盘庚迁殷后,才逐渐发展到高峰。其贵族墓葬几乎都有殉人,少则一二人,多则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人殉制不但盛行于殷代统治中心,也影响到四邻方国。今河南辉县琉璃阁、河北藁城台西村以及山西灵石、山东益都苏埠屯、湖北盘龙城李家嘴等南北各地都有殉人墓发现。此后,人殉习俗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直至汉以后才逐渐衰微。

安阳殷墟车马坑遗址

甲骨文及其发现:在科学不发达的商周,王室经常要靠占卜来询问“天意”。像祭祀、收成、征伐、狩猎、疾患等大小事都要先卜吉凶,然后行事。占卜时,先在龟甲或兽骨上挖出或钻出一些圆坑,再用火灼烧,甲骨的正面就会产生裂纹,从事占卜的巫师就靠这种裂纹来解释所卜之事。占卜后,还要把占卜的时间、占卜人、内容、结果等事项刻写在甲骨上,从而形成了甲骨文。这些甲骨文打开了我们认识商周祖先生活的一扇窗户,可以说它本身即是一部生动的商周史。而且上面的文字已非常成熟。

甲骨文

到目前为止,商代甲骨文已发现5000左右单字,从文字结构上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都已具备。它虽是契刻而来,但笔意古朴、骨骼分明,其书法之美让人怦然心动。目前发现的甲骨多集中在商代晚期都城殷墟(今河南安阳),另外在山东大辛庄商代遗址、陕西周原周代遗址中也有不少发现。中国国内收藏的甲骨,大约有22000余片,主要保存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和山东博物馆。

中国文字从出现到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先后出现了图画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印刷术发明后,又产生了各种印刷字体。而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定型文字,在中华文明的传承和文字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王懿荣(1845—1900)

说到甲骨文的发现,还有段有趣的经历。清朝光绪年间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因突患疟疾,派人到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西鹤年堂药店买了一剂药。在翻看药渣时,他无意间看到一味叫龙骨的药上居然有类似文字的图案,这位金石学家觉得很蹊跷,便派人将药店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经过研究,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龙骨,而是年代遥远的龟甲或兽骨。那么这些埋在地下的甲骨如何成了治病的药材呢?

相传很久以前,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田间耕作时,时常刨出成块的骨头,用来止血,效果很好,从此中药铺多了龙骨这味药。王懿荣发现了这个秘密后,开始大量收购甲骨,其他金石学家也纷纷效仿,原来普通的甲骨突然身价倍增。

占卜龟甲

此后,学者们纷纷展开研究,解读这3000年前的文字,追寻祖先的生活足迹。其中,1949年前最著名的四位学者被誉为“甲骨四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字鼎堂。1949年后,还有被称为“甲骨四老”的四位学者——陈梦家、唐兰、于省吾、胡厚宣。此后,又有饶宗颐、钱钟书、季羡林等国学大师推动着甲骨文研究的车轮滚滚向前。

井田制 :

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

——《汉书·食货志》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

——《孟子·滕文公上》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指的是周天子主宰着全国的土地,将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形成大小不等的奴隶制经济单位。在井田制下,贵族们没有王室的特许不得随意买卖、转让土地。当时的良田多集中在都邑周围,经过精心的治理,按照正南北、正东西的方向,整治成大小相等、彼此相连的方块田,因形似“井”字,被汉儒们称为“井田”。在井田上的农夫被称为“庶人”或“庶民”。他们要在头目的监督下,进行集体耕作。自己歇息在田间临时搭建的茅屋中,到秋收完毕才能回家与妻儿一起过冬。

《诗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有305篇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周颂》《大雅》和《国风》中的《周南》《召南》《豳风》以及其他部分篇章是西周时期的作品。既有王室在庙堂上高唱的颂歌,也有贵族们的欢乐与怨尤。《国风》的篇章更是留下了下层庶民生活的声音和画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到了春秋时期,经过孔子的整理,它才得以流传,我们也才有幸吟唱3000年前的美丽与忧伤,遥想3000年前人们的喜怒哀乐。

08 风云人物

姬发(?―前1043),即周武王,西周王朝的建立者。他继承父亲文王灭商的遗志,乘商朝大军远在东南的机会,联合庸、蜀、羌、髳(máo)、微引、、彭、濮等族大举东攻。“牧野之战”中,因商军中的奴隶阵前倒戈,于是他取得了胜利,遂灭商。他分封诸侯,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周公(生卒年不详),周武王的弟弟,名旦,也称叔旦,因为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他击败了武庚、三监的叛乱和东方夷族的反抗,继续分封诸侯,并营建洛邑,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还建立了周朝的典章制度,从政治、思想上加强了统治。他勤政爱民,十分贤德,是后世贤臣的典范,极受孔子推崇。其思想见于《尚书》的《大诰》《多士》《无逸》《立政》等篇。

汤(约前1670—前1587),又称武汤、武王、成汤,商朝的建立者。原为商族领袖,任用伊尹执政,后攻灭临近的葛、韦、顾、昆吾等国,势力渐强,约前1600年灭夏,建立商朝。

纣(?—前1046),商代最后一位君主。他经营东南,为中原文化在淮河、长江流域的传播作出了贡献。但他残暴、贪婪,刑罚苛重,在连年作战中又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引起奴隶、平民的反抗。前1046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在牧野之战中,因奴隶阵前倒戈,商纣王兵败自焚。

位于河南淇县朝歌镇的纣王墓

伊尹,名伊,一说名挚,洛阳人,商初大臣。生于伊洛流域古有莘国的空桑涧(今洛阳市嵩县莘乐沟)。因为其母亲在伊水居住,以伊为氏。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称为伊小臣。伊尹一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作出过卓越贡献,是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帝王之师、中华厨祖。

妇好,生活在公元前十二世纪前半叶,是商王武丁的王后,也是武丁十分倚重的军事统帅、政治家。甲骨卜辞表明,她多次征战沙场,为商王朝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因此被赐予封土和人民。三十三岁去世,庙号为“辛”,因此后人又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等。妇好墓,即殷墟五号墓,在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于1976年发掘,出土文物一千六百多件。

09 杂文趣事

伯夷、叔齐采薇首阳山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伯夷、叔齐二人临死前所唱的《采薇》

宋·李唐《采薇图》,请横屏观看

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在世时立叔齐为继承人,但他去世后,叔齐想把君位让给哥哥伯夷。可是,伯夷觉得这有违父命,坚决不当。就这样,兄弟二人让来让去,谁都不肯当,都逃走投奔西伯。周武王伐纣,他们反对。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怀念故国,十分悲痛,坚决不肯当周朝的官、领周朝的俸禄。于是,逃到首阳山隐居起来,因为年纪大了,原来又贵为公子,也不会开荒种田,每天只能靠野菜为生,慢慢地饿得面黄肌瘦、皮包骨头,最终饿死在首阳山。

周穆王西行

周穆王是个大探险家和旅游家,他对西北遥远的国度十分好奇,就驾着马车、率领着将士西巡游玩。这一路上走过漫漫黄沙,爬过昆仑山,跋涉万里,有时还打猎、钓鱼、接受朝见,在昆仑山上遥看黄帝的宫室,条件虽然艰苦但过得多姿多采,最远甚至到达了今天巴勒斯坦和欧洲平原。当然,最难忘的还是去西王母处做客,两人在瑶池上饮酒高歌,畅谈天下,周穆王都不想回国了。为了感谢西王母的款待,他还送给西王母珍贵的白圭玄璧和大量的丝织品。西王母从未见过如此华美的礼物,欣然接受,说:“欢迎您下次还来做客。”这个故事来自小说性质的《穆天子传》一书,西王母更是神话人物,但周穆王确曾西行。

《穆天子传》

烽火戏诸侯

褒姒长得倾国倾城,十分美貌,深受周幽王宠爱。可是褒姒总想家,常常闷闷不乐,幽王变着法儿地逗她开心,她也难得一笑。这天,幽王想出个馊主意,他要带褒姒上骊山的烽火台。到了烽火台,他命守关的将士把远远近近的烽火都点了起来。周围的诸侯国一见,以为有敌人来进攻了,慌忙带着兵来勤王。没想到来了一看,不但一个敌人没有,还一派鼓乐齐鸣、歌舞升平。勤王的将士们累得汗如雨下,疲惫不堪,这时褒姒见了觉得很好玩,真的笑了,被欺骗的勤王将士气得火冒三丈,幽王却自鸣得意。没过多久,犬戎真的来进攻了,幽王慌忙点起烽火求援,可诸侯们以为幽王又欺骗他们,谁也不动。就这样,都城被犬戎攻破了,幽王被杀于骊山下。

褒姒

文王被拘羑里城

周国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和商朝的矛盾也不断加剧。崇侯虎就对商纣王说:“西伯姬昌行善积德,到处收买人心,形势对您很不利呀!”纣王觉得有理,就把西伯囚禁到了羑里。没想到姬昌在这里潜心学术、刻苦钻研前代遗留的资料,想从中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推演天地人三元术,他把伏羲画的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撰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元典《周易》。同时,周国的闳夭等人搜求有莘氏的美女、骊戎的骏马以及其他奇珍异宝,通过商朝的宠臣费仲进献给纣王。纣王见了美女眼珠都不转了,早把国家大事抛在脑后了,指着美女对周国的使臣说:“就这一件礼物就行了,哪用这么多!”于是,放了西伯,还赐给他武器,赋予他征讨之权。

河南安阳羑里城

金縢之誓

周武王患了重病,周公忧心忡忡,专门建了一座祭坛,向先王祷告:“先王在天之灵,请不要把姬发叫走,他还有未竟的事业。你们如果需要人服侍,就让我去吧,我多才多艺,一定比他侍奉得好!”祷告完又卜问上天,结果是吉兆,周公高兴地把祷告的文书放在了一个金縢匣子里。第二天,武王的病果然好了。可后来,武王还是死了,周公摄政,辅佐年幼的成王。管叔等人到处散布周公要谋篡王位的谣言,成王听多了也将信将疑,周公只好去了东方。这年秋天,谷物将熟,突然风雨交加,庄稼都被吹倒了。一天,有大臣打开了金縢匣子取出了周公当年的祷告文书,成王见了周公替死的心迹,十分惭愧:“都是我年幼无知,听信谣言,周公的忠心上天可鉴呀,这天灾一定是上苍在惩罚我!”于是,赶紧派人接回了周公,那年庄稼也获得了大丰收。

宝鸡茹家庄出土的玉鹿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尚知识渊博,胸怀大志,但出身卑微,一直埋没在市井间。后来,他决定用钓鱼的方式求遇周西伯(即后来的周文王)。西伯那天正好要去打猎,命人算了一卦,卦文说,这次出去,获得的既不是龙也不是螭,既不是虎也不是罴,而是帮助他成就霸王之业的贤臣。西伯将信将疑地出发了,没想到果然在渭水边上遇到了钓鱼的姜尚,令人奇怪的是他的鱼钩是直的,而且离水面足足有二三尺远。西伯觉得他一定是个奇人,就前去和他攀谈,两人谈得十分投机,都觉得相见恨晚。西伯于是恭敬地说:“听我先君太公说,会有圣人来我们周国,周国要因此而兴盛起来。您一定就是这位贤人。先君太公盼望您很久了!”于是,就称他为“太公望”或“姜太公”。最后西伯载着姜尚一同回了王宫,封他做国师。

姜太公钓鱼雕像

本文创作团队:

原创|地图编辑部

策划|孔马

撰文|兰芳

地图|地图编辑部

编辑|习元

审校|泓宇

参考文献

[1]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2]孙诒让著:《周礼正义》,中华书局,2013年。

[3]黄怀信等著:《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4]范祥雍编:《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訂补》,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5]陈志达著:《殷墟》,文物出版社,2007年。

[6]王国维著:《古史新证》,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7]王健著:《西周政治地理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


更多内容请购买阅读《地图上的中国史》。

1.《1670年周朝,干货看这篇!什么是夏商西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670年周朝,干货看这篇!什么是夏商西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8871.html

上一篇

. 商朝的婚姻形态是专题之商王武丁的六十四个妻子都是从哪儿来的?

下一篇

【. 商朝的婚姻形态是】妇好商朝穿越之旅报名团——商朝人是这样生活的

【1670年周朝】夏朝:成汤灭夏,暴桀亡国

【1670年周朝】夏朝:成汤灭夏,暴桀亡国

1670年周朝相关介绍,杰,历史被称为夏桀。拜托,死后,杰继承了夏朝君主的位置。《史记》记载夏杰“抓着豺狼追着四匹马跑”。 他文才出众,武艺超群;赤手空拳可以格杀虎豹,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在位时,夏...

1670年周朝专题之中国王朝----商朝

  • 1670年周朝专题之中国王朝----商朝
  • 1670年周朝专题之中国王朝----商朝
  • 1670年周朝专题之中国王朝----商朝

1670年周朝,干货看这篇!自从有了文字地名就被记入史册,西周时期周口就有了只是叫颍水

  • 1670年周朝,干货看这篇!自从有了文字地名就被记入史册,西周时期周口就有了只是叫颍水
  • 1670年周朝,干货看这篇!自从有了文字地名就被记入史册,西周时期周口就有了只是叫颍水
  • 1670年周朝,干货看这篇!自从有了文字地名就被记入史册,西周时期周口就有了只是叫颍水
1670年周朝,干货看这篇!中国绩溪县历史

1670年周朝,干货看这篇!中国绩溪县历史

1670年周朝相关介绍,历史文化 秦朝 桂县配图 大考古学家发掘了桂县境内的胡家山、水渣山、邦加山、沙玉山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早在5600年前,这里的人类就已经拥有较高的物质文明,是比较发达的农业地区,属于“马家帮文化”、...

1670年周朝看这里!中国绩溪县历史

1670年周朝看这里!中国绩溪县历史

1670年周朝相关介绍,历史文化 秦朝 桂县配图 大考古学家发掘了桂县境内的胡家山、水渣山、邦加山、沙玉山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早在5600年前,这里的人类就已经拥有较高的物质文明,是比较发达的农业地区,属于“马家帮文化”、...

关于1670年周朝我想说中国绩溪县历史

关于1670年周朝我想说中国绩溪县历史

1670年周朝相关介绍,历史文化 秦朝 桂县配图 大考古学家发掘了桂县境内胡家山、水渣山、邦加山、沙玉山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早在5600年前,这里的人类就已经拥有较高的物质文明,是比较发达的农业地区,属于“马家帮文化”、“...

1670年周朝专题之「诗说·趣史」奴隶社会之夏商周:撩妹有风险 管住男人躁动的心

  • 1670年周朝专题之「诗说·趣史」奴隶社会之夏商周:撩妹有风险 管住男人躁动的心
  • 1670年周朝专题之「诗说·趣史」奴隶社会之夏商周:撩妹有风险 管住男人躁动的心
  • 1670年周朝专题之「诗说·趣史」奴隶社会之夏商周:撩妹有风险 管住男人躁动的心

1670年周朝专题之唐朝灭亡是因一场重大雪灾?后宫每天都有人被冻死饿死

  • 1670年周朝专题之唐朝灭亡是因一场重大雪灾?后宫每天都有人被冻死饿死
  • 1670年周朝专题之唐朝灭亡是因一场重大雪灾?后宫每天都有人被冻死饿死
  • 1670年周朝专题之唐朝灭亡是因一场重大雪灾?后宫每天都有人被冻死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