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唐朝

641年唐朝看这里!玄奘冒死去国外取经,回来后写了一本笔记,改变了大唐国运

|玄奘梵天来了,张胜暂定路|(明王世政市)

|现场和石班打,图源:视频《大唐玄奘》 |

现场是谁?他是《西游记》庆景人唐僧的原型。

妖魔鬼怪、魑魅魍魉的画面,是文学家的虚构,但唐僧取经的确是载入史册的事实。

东晋十六国时期,西行求法的先驱法显完成十余年的海外旅行。230多年后,玄奘沿着前辈的足迹,也完成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取经壮举。

|“玄奘之路”示意图|

《西游记》太出名了,所以人们对唐僧的了解虚虚实实,常被神话描写干扰,因此无法了解真实的玄奘。取经途中的见闻,在玄奘口述、弟子辩机整理完成的《大唐西域记》中有精彩记述。翻开这部奇书,1300多年前玄奘的真实形象呼之欲出。

|唐僧取经,北京颐和园长廊绘画|


陈祎

出家之前的唐僧,俗名陈祎,其家族是名门望族——颍川陈氏。等到他出生时,父亲已经退休归隐,家境日益艰难。陈祎在家中排名第四。他出家之前,二哥陈素更早与佛结缘,小时候就在洛阳净土寺剃度。

官宦望族家道中落,双亲则在他小时候就与世长辞——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少年玄奘就对人生进行了理性思考。

|少年玄奘,图源: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

根据古籍记载,玄奘家族颜值很高。玄奘的弟子慧立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以下简称《三藏法师传》)这样记载:

父慧,英洁有雅操,早通经术,形长八尺,美眉明目,褒衣博带,好儒者之容,时人方之郭有道。

意思是,玄奘之父陈慧,品质高尚、情操雅致,身高八尺,眉清目秀,平日喜欢褒衣博带的儒生穿着,被当时的人们视为修为有道之人。

|徐少华饰的玄奘,图源: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

玄奘传承了父亲的基因,也应该是位美男子,而凭他跋涉数万里取经的经历,我们可以推测:他不仅颜值高,而且体魄健硕、耐力惊人,不应是《西游记》中那般手无缚鸡之力。

今人常言“唐僧玄奘”,实际上,玄奘很长一段人生处在隋朝时期。他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即公元602年,直到公元618年隋朝灭亡——这17年里,玄奘的户口本是隋朝政府颁发的。

也就是说,成年之前的玄奘,是一名“隋僧”。纵观玄奘一生,共跨越隋唐两大王朝,历经隋文帝、炀帝、恭帝,唐高祖、太宗、高宗六位皇帝统治。

|隋文帝画像,图源:传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少年时代,玄奘跟当时著名的高僧长捷法师住净土寺,学习佛经长达五年。13岁那年,玄奘完成剃度。公元616年,就在玄奘潜心在洛阳修习佛法的时候,100公里外的荥阳城被瓦岗军攻下,一年之后,起义军攻占帝国最大的粮仓——兴洛仓,并开仓放粮。动乱岁月再次让佛教迎来了发展机遇,遭遇生命威胁和精神痛苦时,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选择笃信佛法。

公元618年,隋朝灭亡,唐朝创始。两大王朝的交接之中,玄奘也完成了成人礼。


“研学”

玄奘的西游,为众多人所知,但他出国之前的经历,很少被人提及。更鲜为人知的是,从公元618到627年,成年后的玄奘进行了一次串联国内著名寺庙的研学之旅。这近十年的旅程中,他一边学习,一边研究。

唐朝建国伊始,也就是公元618年,玄奘就提议长捷法师一同前往都城长安游学。动乱之际,许多大德高僧往蜀地避难。于是,师徒二人又从关中平原向南穿越秦岭古道,进入四川盆地,来到蜀地文化中心成都。

在成都,一众名僧开坛授课,玄奘如饥似渴地聆听。公元622年,玄奘离开家乡的第五年,在成都受“具足”戒,正式进阶为比丘。两年之后,也就是公元624年,玄奘乘坐商船沿江东下,从三峡水路出四川盆地,来到江汉平原的都市荆州。

在荆州天皇寺居留一段时间后,玄奘即北上中原,先后到相州、赵州,后又南下扬州,学识在游学中不断精进。公元627年,玄奘和师友重游长安。至此,他几乎已经通晓当时汉传佛教各个宗派学说,声名美誉传遍了京都。

除了精研佛法,这一年玄奘还特别学习了国外语言,尤其是梵语——外语的精通,这对他后来的天竺之行至关重要。


“偷渡”

至玄奘时代,佛教传入中原已经6个世纪。这一时期,佛教发展呈现出宗派林立现象。玄奘,就出在这样一个时代。当时比较流行的摄论宗和地论宗关于法相之说有不同见解。游学的过程中,玄奘见到了许多类似的争论。

为求得《瑜伽师地论》等经典的原本,他跟230年前的法显一样,毅然做出了去天竺求法取经的决定。

|王新源饰玄奘,图源:纪录片《玄奘之路》|

然而,时任国家最高领导的唐太宗并没有对他放行,没有发放出国需要的“过所”——相当于今天的护照。太宗为何不放玄奘西行呢?《三藏法师传》给出的答案是:“时国政尚新,疆场未远,禁约百姓不许出蕃。”当时唐朝立国才九年,出于稳定需要,国家严控护照发放名额;同时,唐朝正准备对突厥用兵,重大军事行动期间,严禁百姓出国——西行之路沿线,也正是唐军开赴前线的要道。

至贞观三年,也就是公元629年,唐朝发兵十余万北伐东突厥。这一年,26岁的玄奘决定“私发”出走,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次未经官方允许的“偷渡”。

|骑白马的唐僧,徐少华饰,图源: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

跟张骞、法显一样,玄奘的行走同样要经过河西走廊。从长安向西出关中盆地后,第一站是秦州,即今天水。适逢一位秦州籍的僧人孝达在长安学习《涅槃经》,完成学业后准备回乡,玄奘和他结伴同行。在秦州停留一夜后,玄奘遇到去兰州的同伴,又一起到达兰州。一夜之后,又搭了送官马的凉州人的“顺风马”到达凉州。

当时的凉州,今武威地区,是河西走廊的大都会、中心城市。在这里,玄奘停留了一个多月。大都会往往也是宗教传播中心,来自京城的高僧玄奘,在这里传道讲法,颇受当地僧众欢迎。

|粟特人与沙漠之舟——骆驼,唐三彩|

有人听说了玄奘要西行的意图,赶紧去州官那里告发,凉州都督李大亮得知后通知玄奘立刻返回长安。凉州城中一位法师赞赏他的行为,让两位弟子慧琳、道整送玄奘出城,来到了瓜州。

瓜州所在,向北五十多里是瓠河,也就是今疏勒河。玉门关就在河畔,是西出必由之路,被称为“西境之襟喉”。关外向西北,经过五座相隔百余里的烽燧,是伊吾国的地盘,即今新疆哈密一带。

跟官兵周旋中,玄奘停留一个多月。此时,从凉州发出的通牒来到瓜州,勒令沿线州县予以捉拿。而瓜州有位叫李昌的官吏,是虔诚的佛教徒,听说之后将玄奘放出去城去。

|瓜州县东千佛洞第2窟,《唐僧取经图》之石磐陀|

夜宿一寺庙时,一位叫石磐陀的胡人对玄奘十分尊敬,拜其为师。这段故事发生在敦煌附近。敦煌的东千佛洞西夏时期洞窟中,留存了一幅“玄奘取经图”,一个满脸长毛、两眼环形、鼻孔向前、獠牙外露的猴形人站在一个双手合十行礼的和尚后面,牵马而立。学者据此考证,猴形面孔的就是胡僧石磐陀,即玄奘在途中所收弟子。石磐陀,也因此被不少人认为是孙悟空的原型。

|榆林窟《唐僧取经图》与线稿 绘图:于硕|

胡僧许诺送玄奘走五烽的路程——此后就等于走出了国境。出关之后,便进入了塔里木盆地东部,这片被黄沙和戈壁覆盖的区域,当时称为“莫贺延碛”。《三藏法师传》称:

“莫贺延碛,长八百馀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

这里很可能就是《西游记》中所说的流沙河。现实中,此地主要是黄沙,偶尔有季节性河流。所谓“流沙河”,可能并非河流,而是对流动沙丘的一种比喻。

来到伊吾国,玄奘在当地一座寺庙中遇到三名汉僧,其中一位老者激动不已地喊道:“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到老乡!”这段故事在《西游记》中也有体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后,随后在山下遇到了陈姓老人一家。

|东千佛洞第二窟北壁西侧唐僧取经图与线描 绘图:于硕|

伊吾的下一站是高昌,也就是今新疆吐鲁番一带。高昌地名始于西汉所设的高昌壁,西晋十六国设高昌郡,5-7世纪为汉人建立的割据王国,玄奘时期的高昌国为麴氏高昌,国王是麴文泰。

高昌全国上下笃信佛教,加上国王本就是汉人,所以对来自上国的高僧以极高的礼遇。临行前,国王麴文泰与玄奘义结金兰,并约定取经归来再相聚。高昌故地,曾是车迟国——根据谐音,它极有可能是《西游记》车迟国的原型。

|瓜州县榆林窟第3窟,唐僧取经图|

十九年后,玄奘取经归来,再次途经高昌。不想,此时的高昌已经是唐朝疆域。玄奘在天竺时,高昌一度联合突厥,这激怒了唐朝,被侯君集大军攻灭。

在中亚地区辗转数月后,玄奘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与阿富汗一代的吐火罗国,也就是曾经的大夏国进入天竺。从唐都长安到佛国圣地,玄奘走了整整一年。


明星

公元7世纪的天竺地区,依旧是城邦纷争的局面。根据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当时的南亚次大陆至少有70多个邦国。

玄奘几乎走遍了天竺所有的佛寺,哪怕是人去庙毁的废墟,也要虔诚地顶礼。前辈法显在天竺的足迹,主要在北天竺、中天竺,并没有深入印度德干高原腹地,也没有抵达南部地区。玄奘的行程遍布整个南亚次大陆,弥补了这些空白。

时光不知不觉过去了十载,玄奘也由青年步入中年——他在当地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学习五年之久。在这里,玄奘找到了真经,按照计划本应回国。但是印度半岛上最强大的戒日和东天竺两大王国都想邀请玄奘前去。约公元640年左右,两国差点因为争夺玄奘而开战。最终,戒日王令东天竺国王屈服。

|玄奘与戒贤法师,图源:影片《大唐玄奘》|

在戒日王支持下,玄奘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宗教大会。辩论会之上,全国最有名的高僧几乎全部出席。十年的学习,让玄奘拥有了更加渊博的学识。面对天竺最出色的大乘、小乘佛教高僧,以及来自印度教等其他宗教的领袖。、

大唐“留学僧”玄奘在辩论中展现了超高的才华,让在场所有人心悦诚服这个来自异域的僧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佛教大师。

|9世纪,敦煌洞窟壁画里的玄奘形象|

玄奘的表现,甚至促成了天竺和唐朝的官方交往。公元641年,双方互派使节——天竺的制糖技术、眼科治疗法很可能就是在那时传入我国的。两年之后,携带六百五十七部佛经的玄奘踏上归国路程。


“情报”

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结束了十七年的取经之旅,回到长安。至此,他的取景历程长达五万余里。唐太宗原谅了他的“偷渡”行为,对其表达了热烈欢迎。皇帝并不关心佛法,却极其关心玄奘的路上见闻。

|唐太宗画像|

东都洛阳的一次长谈中,唐太宗提出让玄奘撰写旅行途中各国地理风貌。历代佛教弘扬,都离不开最高统治者的扶持。为了获取皇帝对佛教的支持,玄奘接受了这一任务。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机记录的《大唐西域记》诞生了。

这部长达十二卷的游记,比《马可·波罗纪行》早了800年,比《徐霞客游记》早了1000年。

|玄奘西行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大唐西域记》诞生前,东突厥已经臣服,而西域还处在西突厥的控制之下。唐朝的大军迫切需要一本关于西域乃至中亚的情报书。这部用两年时间完成的游记,恰好充当了这个角色。按照本书序言所载,书中记载了玄奘行走的国家110个,途中有所闻的国家28个,附带提及国家12个。有了它,今人有幸看到公元7世纪早期中国西部、中亚、南亚等地的地理面貌和风俗长卷。

|《四库全书》之《大唐西域记》开篇|

这本书中,大到各国疆域、人口、赋税、物产、兵力,细至百姓衣食住行,均有精辟而详尽的记载。用玄奘的话说:“具览遐方异俗,绝壤殊风,土著之宜,人伦之序,正朔所暨,声教所覃。”

即使按照今天的标准,它也堪称一本田野调查式的人类学著作,一部包括自然、人文、经济三大垂直内容的地理学巨著。《大唐西域记》的“赞记”中有言道:“庶斯地志,补阙《山经》,颂左史之书事,备职方之遍举。”《山经》即先秦名著《山海经》的组成部分,是一部地理书。

由此可见:《大唐西域记》从诞生那天起,就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而是被赋予了地理使命。

|玄奘所称“大清池”,今伊塞克湖|

书中对地理景观的精辟描述比比皆是,且笔法不亚于历代任何史学家和文学家。玄奘这样描述中亚重镇碎叶城:“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糜、麦、蒲萄,林树稀疏。气序风寒,人衣毡褐。”大约80年之后,据郭沫若先生考证,此地诞生了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

|唐朝疆域变化,图: Wikipedia|

有了这份珍贵的情报,唐军相当于有了地理指南,军马所至,所向披靡。西域乃至中亚东部,跟中原一起被纳入唐朝版图,丝绸之路再次被打通。


“粉丝”

1200多年后,玄奘拥有了一大批粉丝。然而,这些粉丝中的多数人,把《大唐西域记》当成“盗墓指南”。19世纪初,这本千古奇书开始被翻译为多种外文。19世纪30年—50年代,英国人康宁汉姆以玄奘记载为指南,找到并发掘了鹿野苑、大菩提寺等古印度时期的佛教遗址。

|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1909年)|

半个多世纪后,赫赫有名的探险家斯坦因,数次进入中亚、西域进行掠夺式的探险,他行李箱中最重要的指南就是《大唐西域记》。不经意中,在这本书的指引下,中国大漠戈壁之下埋藏的众多文物宝藏,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往海外。

|斯坦因在中亚和中国探险路线,图源:《西域考古记》|

我们当然不能归罪于玄奘。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曾传达了这样的哲学:

天下的文才武略、坚兵利器,无一不能造福于人,亦无一不能为祸于世。

玄奘留下的《大唐西域记》也是如此:只要它为良善之辈所用,必然会起到正面作用。如玄奘法师泉下有知,应该会痛斥斯坦因等“粉丝”的盗窃行为。

|西安大雁塔前玄奘雕像侧影|

图源:

—END—


头条号「大地理馆」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抓取、复制

1.《641年唐朝看这里!玄奘冒死去国外取经,回来后写了一本笔记,改变了大唐国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641年唐朝看这里!玄奘冒死去国外取经,回来后写了一本笔记,改变了大唐国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40515.html

上一篇

【.唐朝艳史】专题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桃色绯闻」

下一篇

104年的唐朝盛世酒多少钱一瓶看这里!沉浸式感受大唐盛世,“洛阳有缘人”娄艺潇带你揭秘一代女皇“上位史”!

641年唐朝看这里!横扫世界的唐朝军队,在这个小国面前,连战连败国都沦陷

  • 641年唐朝看这里!横扫世界的唐朝军队,在这个小国面前,连战连败国都沦陷
  • 641年唐朝看这里!横扫世界的唐朝军队,在这个小国面前,连战连败国都沦陷
  • 641年唐朝看这里!横扫世界的唐朝军队,在这个小国面前,连战连败国都沦陷

关于641年唐朝我想说人与地辩证关系,唐朝军制下的边防军为何被称为“一把利剑”?

  • 关于641年唐朝我想说人与地辩证关系,唐朝军制下的边防军为何被称为“一把利剑”?
  • 关于641年唐朝我想说人与地辩证关系,唐朝军制下的边防军为何被称为“一把利剑”?
  • 关于641年唐朝我想说人与地辩证关系,唐朝军制下的边防军为何被称为“一把利剑”?

641年唐朝,干货看这篇!和亲背后的争霸,历史上真实的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 641年唐朝,干货看这篇!和亲背后的争霸,历史上真实的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 641年唐朝,干货看这篇!和亲背后的争霸,历史上真实的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 641年唐朝,干货看这篇!和亲背后的争霸,历史上真实的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641年唐朝】吐蕃也有鼎盛时,大唐与吐蕃的百年战争最终结局如何?

  • 【641年唐朝】吐蕃也有鼎盛时,大唐与吐蕃的百年战争最终结局如何?
  • 【641年唐朝】吐蕃也有鼎盛时,大唐与吐蕃的百年战争最终结局如何?
  • 【641年唐朝】吐蕃也有鼎盛时,大唐与吐蕃的百年战争最终结局如何?

641年唐朝专题之鼎盛时的大唐王朝,18万大军也无法征服高原部落,还差点亡国

  • 641年唐朝专题之鼎盛时的大唐王朝,18万大军也无法征服高原部落,还差点亡国
  • 641年唐朝专题之鼎盛时的大唐王朝,18万大军也无法征服高原部落,还差点亡国
  • 641年唐朝专题之鼎盛时的大唐王朝,18万大军也无法征服高原部落,还差点亡国

【641年唐朝】专题吐蕃也有鼎盛时,大唐与吐蕃的百年战争最终结局如何?

  • 【641年唐朝】专题吐蕃也有鼎盛时,大唐与吐蕃的百年战争最终结局如何?
  • 【641年唐朝】专题吐蕃也有鼎盛时,大唐与吐蕃的百年战争最终结局如何?
  • 【641年唐朝】专题吐蕃也有鼎盛时,大唐与吐蕃的百年战争最终结局如何?
关于641年唐朝我想说文成公主入藏

关于641年唐朝我想说文成公主入藏

641年唐朝相关介绍,641年3月2日(党政官15年正月15日)唐太宗派礼部尚书。江河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经过青海入土藩和宋家健浦,结束了婚姻。 松赞干布亲迎到青海,并在逻些(今拉萨),特地修筑了宫城,作为寝宫居住。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