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宋朝

【m宋朝】文学史第⑧弹!宋代文学家及其作品

今天给大家梳理一下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及其作品!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贾英淑、何翠翁、万镐六一、吕陵(今天江西吉安)人,《欧阳文忠公集》。

他学问渊博,讲究命意,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文方面成就卓著。在诗歌方面,他深受李白和韩愈的影响,既有李诗语言清新畅美的特点,又以韩诗为法,将散文笔法引入诗中。欧阳修抒发个人生活情趣的作品,多以近体为之,写得清新俊朗,意态生动,如“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戏答元珍》),交织着明朗的自信与含蓄的幽怨。欧阳修咏史感事多用古体,如《食糟民》《南獠》等,结构峭拔,议论奇警。欧阳修的诗歌创作扭转了五代以来诗歌的卑弱凡俗,为宋诗昭示新的景象。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城(今属安徽)人,有《宛陵先生集》。早在宋仁宗天圣末年,梅尧臣就深受西昆体诗人钱惟演的器重,又与同在西京洛阳任职的欧阳修、谢绛、尹洙等人交游唱和,致力于诗风变革。梅尧臣的仕途并不顺遂,但诗名甚著,欧阳修说他是“穷而后工”。在诗歌题材上,梅尧臣继承《诗经》风刺传统,多以反映人民疾苦的题材入诗,如《田家语》《汝坟贫女》等,又善于从生活中拾取诗材,无论是吃蛤蜊、食荠菜这样的琐细之事, 还是一些过去诗中少有的题材都被他收拾入诗,拓展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在诗歌美学风格上,梅尧臣追求一种平淡的诗风。如《东溪》。

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有《苏学士文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苏梅”。不过,与梅尧臣的覃思精微、平淡闲远不同,苏舜钦为人为文皆豪迈雄放。他胸怀大志,心系家国,多感时伤事之作,如《庆州败》表现出爱国志士对丧权辱 国行径的愤慨,笔力豪纵的同时,又穿透着一股沉郁顿挫之气。他也有一些清新自然的写景抒情小诗,如《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 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艺术上颇为精致。他是宋代较早学习杜甫的诗人,所编《杜甫别集》,引领着北宋学杜的风气。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 川)人,有《临川文集》。他是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诗歌已具有典型的宋诗面目。宋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色都在他身上有所体现。王安石的诗歌可以熙宁九年(1076)退居江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诗歌有不少“补察时政”之作,如《河北民》,咏物、咏史诗也别具一格,如《孤桐》寄托其不屈的斗争精神,《明妃曲》借昭君抒写怀才不遇的之情,议论果敢,见解鲜明。王安石退居江宁后,淡出政治舞台,心情较为闲适平淡,写出不少优美的抒情写景小诗,风格迥异于前期,炼字精绝,修辞巧妙,所谓“半山体”“王荆公体”一般即指此类作品。如《书湖阴先生壁》就是这样的作品。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有《苏轼诗集》《苏轼文集》《东坡乐府》等。苏诗现存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以多变的风格、精湛的技巧与真率的性情,成为宋诗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苏轼诗歌的一大成就,就是无事不可入诗。他人难以想象、难以形容的内容,到了苏轼手中,偏能妙笔生花,别开生面,不但形容得淋漓尽致,而且看上去轻松自如,不费丝毫力气。苏轼写了不少政治讽谕诗,反映了多方面的社会矛盾,如《吴中田妇叹》写谷贱伤农,揭露新法的某些流弊。正是这类正直而大胆的诗歌,直接导致了“乌台诗案”的发生。然而苏轼并未因此放弃对朝政的关心,晚年的《荔枝叹》,依然笔法辛辣,批判历代向皇帝进奉贡品的弊政。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却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在诗中表现其对悲哀的扬弃。如《初到黄州》中的“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从容洒脱,掩饰不住骨子里的 兀傲不平。又如写于晚年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以“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寄托内心的一片澄明,以“九死南荒吾不 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把远贬海南的沉痛,消弭在豁达的散淡中。这份超脱,是历代读者欣赏苏轼诗歌的重要原因。苏轼学识渊博,阅历丰富,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在平常事物中寄托深刻的哲理,使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也成为苏诗的重要特色。如《题西林壁》和《琴诗》。苏轼才力雄浑,性情洒脱,想象和比喻丰富奇妙,因此诗备众 体,诗风不拘于一格,对后代影响极大。苏轼的诗歌,代表着宋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23岁进士及第后,长期担任县尉、知县等品级较低的官职。元丰八年参编《神宗实录》,后旧党失势,被贬宜州,并在那里去世。有《山谷内集》《外集》《别集》。他是苏轼的学生,也是苏轼的密友。苏门四学士中,他的诗歌最为出色,也最能代表宋诗的艺术特征,在诗坛上与苏轼并称“苏黄”。

黄庭坚在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操作性很强的作诗方法,易于人们领会和学习,因而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诗歌流派。南北宋之交的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以黄庭坚为祖师,下列陈师道等25人,因为黄和半数以上的作家都是江西人,因此称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的灵魂人物是黄庭坚,他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都代表了江西诗派的特色。

黄庭坚诗歌理论的中心是求新求变的独创。他说“文章最忌随人 后”(《赠谢敞王博喻》),又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 真”(《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为此,他在构思立意、章法布局、句法安排等方面,刻意推陈出新。这种出新,又不是凭空臆造,而是建立在扎实的学问与广博的阅读之上。黄庭坚所处的时代,书籍印刷日益普及,黄庭坚读书广泛,下笔“无一字无来处”(《答洪驹 父书》)。他倡导“夺胎换骨”(惠洪《冷斋夜话》)的诗法,是他 “推陈出新”的具体体现。所谓“夺胎”,主要指变化发展前人的诗 意为己所用。所谓“换骨”,主要指袭用前人诗意而在语言上多所变化。

在诗歌章法与句法结构上,他主张回旋转折,曲尽其变。在遣词用韵上,他力避俗熟,爱用奇字僻典和拗体险韵,由此形成了一种生新峭硬的诗风。正因黄诗句法奇崛,笔意峭健,因此在宋代诗坛自成一体,被称为“黄庭坚体”或“山谷体”,对传统诗法造成冲击。他的主张与创作往往被自己和后人有意无意极端化。如“无一字无来处”,让人走向以书本、学问为创作源泉的脱离现实之路。“点铁成金”“夺胎换 骨”容易滋生陈陈相因的流弊。过分追求奇字僻典,也容易产生文理不通和诗意晦涩的毛病。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有《后山集》。他走苦吟路线,每逢有灵感来时,就赶紧关上房门,拥被而卧,苦吟终日,甚至将猫儿狗儿也赶到邻家。黄庭坚称他“闭门觅句”,却也贴切。虽然他的诗歌题材相对狭窄,但往往蕴含着极真的情感。他作诗学黄庭坚,又学杜甫,主张“宁拙 毋巧,宁朴毋华”(《后山诗话》),形成一种朴拙老硬的诗风。其 《示三子》:“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写一位远归父亲的复杂心情,情真语切,意味悠长。

中兴四大家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号称中兴四大诗人,或称南宋四大家。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传世。“爱国诗人”是陆游最耀眼的头衔,但“爱国”绝非陆游诗歌的全部主题。这位“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诗人,还写过“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其一)这样深情绵邈的爱情诗篇。陆游年轻时与妻子唐氏伉俪情深,却被迫离婚,不久后唐氏病逝,这成为陆游心中一大憾事。而他为悼念唐氏所写的一系列诗篇,是古代爱情诗中的精品。陆游还善于从广阔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材,从琐细的事物中捕捉到诗意,并写得极富情趣。陆游很多诗歌的题材都极富现实意义,但题材的现实性并不意味着描写手法的写实化。相反,陆游常常以虚写实。他的记梦诗最为典型。因为现实中朝廷的软靡无法承载诗人巨大的爱国热情,这种热情便屡屡泛滥到梦境里,变幻成种种尽复故地的快意画面。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吉水(今江西吉安)人,有《诚斋集》。他是诗人,同时也是理学家。理学注重观物、讲求心胸透脱的思维方式对他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杨万里最初效仿江西诗派,后来转学王安石绝句,又学晚唐人绝句,最后全抛师法,创出一种师法自然、语言鲜活、饶有谐趣的诗歌写法,即“诚斋体”。“诚斋体”的背后,是一种独到的观物眼光,重视师法自然,重新恢复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真切感知。那些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为题材的诗歌最能代表诚斋体特色。它们构思精巧,想象丰富,语言通俗易懂、机智风趣。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自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历任礼部员外郎、广西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有《石湖居士诗集》。在诗歌风格上,他或许不如杨万里的新颖,但他的创作有直面现实的勇气。范成大的诗歌,值得注意的有三类。第一类是他使金北上途中纪行的大型组诗,共72首绝句,有对抗敌英雄的歌颂,有对昏君的无情谴责,更有对沦陷区人民的深深同情。第二类是继承唐代新乐府传统,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的诗作,《催租行》《后催租行》等是代表作。第三类是田园诗,最有名的是《四时田园杂兴》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12首,非常全面地描写了江南农村的劳动生活、风俗人情、田园风光和岁时景物等。

尤袤(mào)(1127年4月2日—1194年),字延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晚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常州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尤袤的成就在于他的诗歌创作。可惜,尤袤的大量诗稿和其他著作以及三万多卷藏书,在一次火灾中全被焚毁。见到的他的五十九首诗是由他的清朝后裔尤侗从一些方志、类书中搜集到的。从这些残留诗篇的思想内容上看,尤袤与陆、杨、范三位诗人一样,都对当时南宋小朝廷一意偏安、屈膝投降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对山河破碎、人民遭受异族压迫是十分忧愤的。尤袤的诗歌写得平易自然,晓畅清新,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生辞的典故之句。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有《晦庵先生文集》。他以理学家的眼光看待世界,善于从万事万物中发现宇宙造化之理,在寻常的景物中寄寓悟道的情怀。朱熹很爱评说历史,创作了不少咏史诗,也写有很多爱国诗歌,如《感事书怀十六韵》《次子有闻捷韵四首》 《闻二十八日报喜而成诗七首》等,体现出一个有血性的爱国士大夫复杂的内心情感。即使是那些自然山水诗,朱熹也并不总是用它来探究性理,发明圣道,而时常表现为纯粹的自然审美,最典型的莫过于组诗《武夷棹歌》十首,自然活泼,仿佛天籁,写活了武夷山下九曲溪的风景。

永嘉四灵

永嘉四灵,指永嘉(今浙江温州)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1211,字灵晖)、徐玑(1162—1214,字灵渊)、翁卷(生卒年不 详,字灵舒)、赵师秀(1170—1220,字灵秀)。他们都是永嘉人, 各人字中又皆有一个“灵”字,因此被称作“永嘉四灵”。他们的诗歌写法、风格取向与北宋初期的九僧遥相呼应,以晚唐贾岛、姚合为宗,主张清新平易。他们反对理学对诗歌的束缚,也反对江西派的用 事和晦涩。不过“四灵”取径太狭,多在题咏写景、幽情琐事和酬唱应答中打转,虽有小巧清新之作,但风格大同小异,格局不大,总体成就不高。“四灵”诗歌体裁多用五律,注重写景,时有佳句,如“野花春后发,山鸟涧中飞”(赵师秀《大慈道》),“千岭经雨后,一雁带 秋来”(徐照《山中即事》),纯用白描,写景传神。七绝也清新通俗、轻灵精巧,如赵师秀的《约客》。

江湖诗派

江湖诗派是一个由江湖游士构成的松散创作群体。他们既无固定的组织,身份又较为复杂,只是因为杭州书商陈起将他们的诗作汇集刊印,总名《江湖集》,“江湖诗派”之称才开始流传起来。江湖诗人的处境相似,多浪迹江湖,以卖文谋生,大多数人对国事并不甚关心,更加关注生存的实际利益。因此献谒、应酬的庸俗之作不在少数。不过,长期社会底层的经历也使他们写出一些反映农民和城市贫民生活的作品,如许棐的《泥孩儿》、罗与之的《商歌》、赵汝燧的《耕织叹》等。江湖诗人更擅长写景抒情,他们继承了“四灵”的艺术手法,而境界又比“四灵”稍阔。叶绍翁的“春色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就是脍炙人口的写景名句。江湖诗人的创作多数未能自成一家,只有戴复古、刘克庄能自出机杼,卓然鹤立。

戴复古(1167—1248?),字式之,自号石屏,天台黄岩(今浙江)人,有《石屏诗集》。他早年曾从陆游学诗,后来一度推崇晚唐清幽诗风,但始终保留陆游诗风中那种雄浑气势和爱国热忱,因而与只知流连光景的其他江湖诗人区别开来。如《淮村兵后》。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 建)人。曾任真州录事参军、潮州通判、龙图阁学士等职,为官忠贞,屡遭贬谪。刘克庄是江湖诗派中的大家。他的诗,早年学晚唐贾岛、姚合、许浑等,后来转学陆游、杨万里。他对时事非常关心,创作了不少忧国忧民之作,如《北来人》。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 (今江西吉安)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第一,德祐二年(1276) 以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营议和,被扣留,后逃脱,至温州,拥立端宗。景炎二年(1277)出兵江西,兵败被俘,被囚燕京三年,英勇不 屈,以身殉国。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吟啸集》 等。文天祥前期诗多为应酬之作,较为平庸草率。从德祐元年 (1275)起兵抗元开始,艰苦的斗争生活淬砺了他的爱国激情。此后的诗,多表达对宋末人民疾苦的同情、对元兵烧杀抢掠暴行的愤怒以及国破家亡的痛苦,同时也记录了他忠于国事直至英勇就义的人生遭遇和心路历程,如《过零丁洋》。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他少年多才,十四岁以神 童荐举,赐同进士出身,此后仕途顺利,官至宰相。有《珠玉词》。晏殊的生活比较悠闲,诗酒为乐。他的词受南唐李煜及冯延巳影响较大。但比起李、冯二人的感性执着,晏殊的伤春悲秋、愁思离怨则较为圆融节制,略显华贵。如《浣溪沙》,词中虽有悲哀,却是柔和的,以浅斟低唱的姿态,写出幽微隐曲的生命体悟及包揽宇宙的情感体会。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曾官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治军有方。庆历三年担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改革国家积弊。有《范文正公集》。现存词作五首,多别开生面,意境深沉。代表作为《渔家傲》。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有《张子野词》。张先词内容不出传统相思离别题材,但立意工巧,语丽辞美,如《千秋岁》:“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丝”与“思”谐音,“千千结”比喻两人同心,不可离分,设喻新巧奇妙。张先还善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来写景,如“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归朝欢》),“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翦牡丹》),“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木兰花》)等,皆以物影的虚来刻画景物的动态和朦胧美。前三句尤为人传诵,为张先赢得了“张三影”的 称号。还值得注意的是,张先率先在词中使用题序,像诗歌一样,将词的写作用于文人间的唱和酬答,如《山亭宴慢·有美堂赠彦猷主人》《定风波令·再次韵送子瞻》等,拓展了词的实用功能,也提高了词体地位,对苏轼的创作亦有影响。

柳永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通晓音律,早年屡试不第,中年后进士及第,曾任县令、屯田员外郎等小官,后穷困而死。有《乐章集》,存词213首。柳永是北宋以来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从体制到内容诸方面都给宋词带来重大影响,可谓当时词坛的风云人物,“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卷三),他的词甚至远播西夏、高丽,反映了柳词受欢迎的程度以及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柳永全面开创了宋词的新局面,对后世作家沾溉颇深。

晏几道

晏几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又称“大晏”“小晏”),有《小山词》。他出身富贵风流之家,但晚岁家道中落,故常以感伤笔调追忆往昔繁华生活。他的词技巧圆熟,小词尤美,如《鹧鸪天》。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少读兵书,有大志。但元丰八年始中进士,至元祐年间不过官秘书省正字。绍圣初,新党执政,因其出自苏轼门下,受牵连被贬郴州、横州、雷州等地。徽宗立,被召还,途中死于藤州,有《淮海词》,存词100余首。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风却跟老师大相径庭。他是北宋婉约词的代表作家,被后人誉为“婉约正宗”。他将小令作法引入慢词,用小令的含蓄深婉,来弥补慢词疏散直露的不足,达到情辞兼胜的艺术效果。其词情调柔婉,语言精美,长于抒情,上承柳永,下启周邦彦。秦观词中愁、恨、苦等字出现频率极高,这源于他极度敏感的心灵和较弱的心理承受能力。随着他人生失意的加剧,其创作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秦观对人生尚抱积极态度,其愁多是一种柔婉幽微的闲愁和轻愁,如《浣溪沙》。

贺铸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原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长于卫州(今河南汲县)。贺铸是宋太祖贺皇后五世族孙,状貌奇丑,人称“贺鬼头”。贺铸少时豪侠使气,入仕后傲视权贵,一生沉居下僚,晚年退居苏杭,自称庆湖遗老,有《东山词》。贺铸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秾丽与清刚兼而有之。如《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秾丽婉约,情思缠绵,其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句,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广度、密度和长度,被人誉为“贺梅子”。而《六州歌头》(少年侠气)慷慨激昂,以英雄豪侠气魄,上承苏轼,下开张孝祥、辛弃疾、刘过词之先路。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 有《漱玉词》。她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有名的文学家。丈夫赵明诚亦在金石学方面学有专长。李清照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也有过人的见识。她所著的《词论》,是最早的词论著作之一。与苏轼“以诗为词”不同,李清照明确提出词“别是一家”,强调词作为一种抒 情为主的音乐歌词的特色,重视词所特有的音律、语言、情韵等美学特征。她认为词应“协律”“可歌”,需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从词的本体论立场维护了词体的文学地位。李清照现存词70余首,以“靖康之变”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闺中少女之乐、夫妻恩爱之情,如“倚门回首,却把 青梅嗅”(《点绛唇》),描写少女的天真活泼,“兴尽晚回舟,误 入藕花深处”(《如梦令》),表现作者野游欢乐。从靖康元年起,李清照迭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人生命运的变更,使其词风由前期的温情脉脉转向感喟家国之痛的苍凉凄清。

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后人誉为“易安体”。“易安体”的首要特色,是擅以女性笔描绘女性日常生活,展现女性独特心理。其次,“易安体”的特色表现为擅以白描之法写含蓄之情。李清照的词,极少用典,常以极平常、极生活化的明畅之语,锻造出生动形象的比喻,揭示出富于发展变化的抽象的自我情感。语言的通俗与意境的朦 胧所形成的张力,使易安词别具一种魅力和风情,“易安体”遂成为后世作家效仿的对象之一。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生于沦陷区,自幼有恢复中原的志向,曾组织抗金队伍,亲身经历与金人的战争,只可惜南宋朝廷苟且偷安,致使他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他将一腔报国热情,倾吐在文学创作中,散文议论奇警,诗歌悲壮雄豪,词作成就最高,有《稼轩长短句》传世。辛弃疾现存词620余首,是两宋词人中存词最多的作家。在内容上,他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不仅是以诗为词,而且以文为词,题材范围比苏词更为广阔,几乎使词起到了与诗文同等的社会功效。辛弃疾作为一个乱世之中的伟大爱国志士,抗战救国理所当然地成为他创作的主题。他利用酬唱赠答、写景咏物、怀古咏史多种题 材,抒发自己强烈的抗敌爱国的决心。

辛词不但题材比前代词人有所扩大,而且在艺术创作上也有了较大发展。首先,辛词在意象的选择上更加自由灵活,不仅经常出现刀枪剑戟、铁马旌旗等军事词汇,也经常出现鸡笼黄犊、稻花野草甚至眼耳舌齿等日常用语,五光十色的意象使辛词形成了以悲壮沉郁为主、妩媚清丽为辅的多样风格。其次,辛词还将古文诗赋的比兴、典故、章法、议论、对话等艺术手法运用于词中。另外,辛词还熔铸经、子、史、小说的语言入词,突破了词与其他文体的语言界限,增强了词的表现力,丰富了词的语言。多样化的尝试,形成辛词既雄深雅健又清新流转的语言风格。

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以文为词,并将爱国主义注入词中,把词作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辛词都产生了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1.《【m宋朝】文学史第⑧弹!宋代文学家及其作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m宋朝】文学史第⑧弹!宋代文学家及其作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46051.html

上一篇

【3d清明上河图宋朝】专题MR.LIU丨巨幅3D动态《清明上河图》空降青海!点击马上抢票

下一篇

【1009年是宋朝哪一年】专题榆林城的起源

关于m宋朝我想说南宋诗词代表作16首

关于m宋朝我想说南宋诗词代表作16首

m宋朝相关介绍,1.禹城/邓淑(1091-1132沙县) 梦想破灭的南昌莫乐莫乐水沉没,躺着看小壁挂费。 丝丝细雨晚烟合,阁阁鸣蛙蔓草深。但得瓮边眠吏部,不妨跨下辱淮阴。何时楼上登晴景,一醉聊舒万里心。 瓮边眠吏部:...

m宋朝看这里!王朝历史数千年,宋是文化经济双巅峰!再升级为宋Pro会多强?

  • m宋朝看这里!王朝历史数千年,宋是文化经济双巅峰!再升级为宋Pro会多强?
  • m宋朝看这里!王朝历史数千年,宋是文化经济双巅峰!再升级为宋Pro会多强?
  • m宋朝看这里!王朝历史数千年,宋是文化经济双巅峰!再升级为宋Pro会多强?

m宋朝看这里!繁盛时期的宋朝为什么会流行“单身”生活?

  • m宋朝看这里!繁盛时期的宋朝为什么会流行“单身”生活?
  • m宋朝看这里!繁盛时期的宋朝为什么会流行“单身”生活?
  • m宋朝看这里!繁盛时期的宋朝为什么会流行“单身”生活?

关于m宋朝我想说你只知道包青天,却不知道宋代刑事司法制度

  • 关于m宋朝我想说你只知道包青天,却不知道宋代刑事司法制度
  • 关于m宋朝我想说你只知道包青天,却不知道宋代刑事司法制度
  • 关于m宋朝我想说你只知道包青天,却不知道宋代刑事司法制度

m宋朝,干货看这篇!你只知道包青天,却不知道宋代刑事司法制度

  • m宋朝,干货看这篇!你只知道包青天,却不知道宋代刑事司法制度
  • m宋朝,干货看这篇!你只知道包青天,却不知道宋代刑事司法制度
  • m宋朝,干货看这篇!你只知道包青天,却不知道宋代刑事司法制度
【m宋朝】专题“I'm not OK”,这次,黄庭坚和苏轼一起倒下了

【m宋朝】专题“I'm not OK”,这次,黄庭坚和苏轼一起倒下了

m宋朝相关介绍,成都商报电子版 “小黄”雕像又被第二个洪峰冲走了,这个转身手破了。 成都商报8月6日报道,8月3日至4日,长江宜宾三江水系迎来今年第二大洪峰过境,竖立在岷江宜宾洞子口江边的苏轼、黄庭坚雕塑整体被冲垮。...

m宋朝,干货看这篇!“I'm not OK”,这次,黄庭坚和苏轼一起倒下了

m宋朝,干货看这篇!“I'm not OK”,这次,黄庭坚和苏轼一起倒下了

m宋朝相关介绍,成都商报电子版 “小黄”雕像又被第二个洪峰冲走了,这个转身手破了。 成都商报8月6日报道,8月3日至4日,长江宜宾三江水系迎来今年第二大洪峰过境,竖立在岷江宜宾洞子口江边的苏轼、黄庭坚雕塑整体被冲垮。...

m宋朝专题之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丨葭芦——北宋因以构建对西夏的右翼防御体系

m宋朝专题之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丨葭芦——北宋因以构建对西夏的右翼防御体系

m宋朝相关介绍,作者:张道勇(张道勇(农东学院历史地理学院教授郑法学院书记) 5月4日,随同第十一届“玉宝之路”考察团来到陕西省嘉县。 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西岸,榆林市东南部,毛乌素沙地的东南缘,东与山西临县隔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