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叙述
咸阳市位于关中腹地,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城市,东、南与西安、渭南接壤,西与宝鸡相邻,北与东川、甘肃相邻。
辖3区(秦都、渭城、杨陵)11县(武功、兴平、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181个乡,39个镇,总面积10225平方公里,总人口450万。嵯峨山、九嵕山、五凤山东西向横卧中部,将市区分成南北两个具有不同特点的自然区:南部属平原区,井渠双灌;北部属黄土高原沟壑区。东北部旬邑县子午岭石门山为最高点,海拔1855米;三原清峪河出境处为最低点,海拔362米。市城区海拔378—421米。咸阳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南部属暖温带,北部属中温带。农业发达,盛产粮棉烟果;工业以电子、纺织、机械为龙头;煤矿、石油资源丰富;医疗保健品发达,号称“神城”。科研和教学单位众多,科技力量雄厚,全市有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21所,各类科研机构45家,科技人员8万多名,每万名农业人I拥有科技人员18名,居全国之首。
咸阳是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交通发达,连接欧亚大陆的陇海铁路横贯东西,咸(阳)铜(川)、西(安)韩(城)铁路与陇海铁路在这里交汇。西(安)兰(州)、咸(阳)宋(家川)、西(安)宝(鸡)、西(安)三(原)等公路干线纵横交错、距市中心10公里的咸阳机场.是全国第四个大型机场,承担着3条国际航线和18条国内干线的客货运输任务.年运送旅客160万人次。成阳成为一个九桥飞架南北、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组和内陆空港城市,咸阳是炎黄子孙发祥地之一。经历夏、商两个正朝以后,后稷教民稼穑,公刘复继其业,周人因之勃兴。咸阳之域,泾、渭之会,丰渭之内,为美膏丰腴之地。公刘曾在彬县一带建立围国,开创农耕。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而取天下,却匈奴北去七百余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南取百越,使其君凭首系颈,委命下吏。始皇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干里”,
咸阳成为我国封建王朝统一后历史上第一个帝都。筑冀阙,兴建咸阳宫、六国宫室、阿房宫前殿、极庙等大型建筑。减阳,前乘秦岭,后越九嵕、东薄河华,西涉岐雍。有宫观二百七十、渭桥将南北连成一体,形成一座横跨消河两岸、有人口近百万的大城市,“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就是当时壮观景象的写照。这时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立于宫门。此时四海扩清,宇内安宁,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达。以咸阳为中心,直道、驰道达华夏四面八方,“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至汉代,路通西域,咸阳像一颗璀璨的明珠。
隋、唐,咸阳为京畿重地,曾一度并入京兆府,“丝绸之路”西去,咸阳为首站,繁荣昌盛。以后,政治经济重心东移,帝都日渐衰落。但“咸阳古道”,“一驿过一驿,驿驿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当年,人员往来景象可见一斑。明代,咸阳西移今址,“雄跨渭岸,屈曲不方,以像斗杓,酒水东流,直指无标,以像天汉,捍外而卫中,金汤甲它邑焉。”“河流灌漭,雉蝶连霄,因以地利,上应天垣”。咸阳地处西北支邑前冲,控巴蜀而扼甘凉,为右辅关门之锁钥,故而有事西方者必先渡渭水取道于此。虎踞龙盘,为战略要地。
“秦地最胜、无如咸阳”,数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人文景观。数以千计的古墓陵冢,残垣断阙,古桥陈仓,然璧珰琉璃,铜牛金马,玉雕石刻等稀世珍宝,出于其间。石人石马、人物壁画、墓志铭等艺术品,灿若奇葩。据普查,全市共有文物景点4951处,各类馆藏文物达6万多件。汉陵秋色,茂陵最佳,昭(陵)乾(陵)依山,气势椎伟。教稼台、姜嫄墓、郑国渠首遗址、大佛寺、昭仁寺,山水交错,风光绮丽。这些文物都为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咸阳,河山壮美、胜迹隽茂.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里,给人以启迪,以退想。蔺相如完璧归赵,白起引剑在杜邮亭,清黄中璜有诗云:“功成见忌是强秦,何不埋名去护身。威震四邻主亦震,兵权自古惧人臣”。郑国间秦、公元前246年发生在咸阳,韩国水工郑国,修渠疲秦,实为秦办了一件奠基开业的好事,当时郑国渠灌田四万余顷,长三百余公里,有民谣云:“田千何处?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镭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荆轲刺秦、徐福求仙、亦发生在咸阳。李斯临刑之事,说明他晚节不保,落得身败名裂,腰斩咸阳。唐韦庄有诗:“蜀魄湘魂万古悲,末悲秦相死秦时。临刑莫恨仓中鼠,上蔡东门去自迟”。此外还有扁鹊遇害、指鹿为马、项羽焚宫、班昭修史、举案齐眉、马觉兵变等,历史逝去,留在人们记忆中的荣耀与耻辱化作世代劳作与进取。
历代王朝,兴衰更替,咸阳亦阅历沧桑,区划变动较大。
咸阳在商代地属毕程国,后来王季灭毕程国建都于此,名程伯国。
秦代,秦孝公迁都咸阳,历经七代国王,延续144年,戚阳一直为秦国都。
西汉时,咸阳先后改为新城和渭城。
后赵,又改为石安县。
北朝,苻秦将咸阳更名为灵(零)武县,并在长陵置咸阳郡。
北魏,并咸阳于泾阳县。
隋,复改泾阳为咸阳,将咸阳迁到杜邮亭。爆帝时又将咸阳并于泾阳。
唐高祖恢复咸阳之称,划属京兆府。武则天改咸阳为赤县,神龙元年(705年)又复威阳旧名。
元代,沿用咸阳名称。
明代,县城西移至渭水驿(今市区旧城)。
新中国建立初期,成立咸阳专署。1952年专署撤销,市为省辖。1961年又恢复咸阳专区建制。1966年,将咸阳市(县)改属西安管辖,1971年又划归咸阳专署管辖。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地区改为市,原市变为秦都区。
咸阳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名人辈出。有史籍可考的数以百计。周之先祖后腰、姜娘、公刘、古公亶父。西汉重要大臣冯唐、袁盎、董贤、伏波将军马援;公孙述、名士梁鸿、孟光;东汉重要将领窦固、耿恭、窦宪、班超、班勇、窦武、马腾;文学家史学家班彪、班固、班昭、马融、贾達;水利家何敞、机械制造家马钧;诗人苏惠、苏颋。名君李世民,唐政治家、军事家李靖、于志宁、侯军集;北宋画家张舜民,名臣范祥;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康海,名士张确,吏部尚书王恕、左都御史温纯;清书法家贺瑞麟、李锡龄、理学家马理、教育家杨岐。近代维新运动领导人之一刘古愚、宋伯鲁、王授金,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名剧作家范紫东、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的创始人魏野畴,以及革命先烈刘愿庵、著名报人李敷仁,都生长在这块土地上。业绩昭著,群星璀璨。咸阳自古以来亦为贾谊、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杜牧、李商隐、韦庄、柳宗元、范仲淹等大文学家所称颂。
本世纪20年代后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咸阳地区部分县爆发了农民暴动和学生的反封建运动,曾形成了短暂的三原武字区革命根据地,30年代,淳化、旬邑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建立了关中分区专员公署。当时的泾阳县云阳镇和旬邑县马栏,是八路军总部和中共陕西省委所在地,一大批中央领导同志先后活动于此,开展革命斗争。30年代后期,中共中央曾在泾阳安吴堡开办西北青年训练班,为革命培养了一批干部。一批批有志于革命之士经咸阳投奔解放区或经咸阳深入敌后。咸阳在我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年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建国以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古老的咸阳焕发了青春,充满了生机,一跃而为闻名全国的纺织、电子工业新兴城市,它如-颗璀璨的明珠,进入全国14个中等明星城市之列,也是国家级开放城市、国家级绿化城市和国家级卫生城市。古老的咸阳,新生的咸阳,以其丰富的文化艺术、文物景观和独有的风采,吸引着国内外人士考察和观光。“让世界了解咸阳,让咸阳走向世界”。
川流不息的泾河滑河,巍峨的嵯峨、九嵕山,望不尽的汉唐陵冢、宫阙遗址、驿道丝路,悠久的传统文化积淀,数千年的朝代更替、人世沧桑、兴废荣辱,民族间的杀融合,孕育和形成了独特的咸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戏剧艺术。
咸阳戏曲艺术,其起源是秦地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它土生土长,生活气息浓厚,地方色彩鲜明,风格独特,扎根于秦地沃土,散发着秦地人民的情与美,刚与健。它是在劳动、诗歌、舞蹈、技艺发展的基础上,自然融合、独具一格的艺术。这种结合,始于秦地先民们早期的春祈秋报祭祀活动,而祭祀报赛活动的主神就是后稷,且出现了《诗经》所载《载》《田耜》《七月》等乐歌诗,都是娱神的。后来又为了娱人,对之稍作加工,如《诗经》所载《周颂》等,均应属秦之最早声乐。西周至秦前、原始狩猎生活中角觝一类竞技动作模拟渐衍为舞,原始祭祀活动中戴有面具之“傩”亦汇人其中,简有故事人物,形成“戏”的概念、始有秦二世在咸阳观赏“角戏”之说。俞曲园谓:“角觝”为戏剧之始,然“角觝”戏传说最早见之于淳化甘泉宫,可见其发源久长。秦二世在甘泉宫观“俳优角低之戏”(《史记•李斯列传》),此时,秦声乐已逐渐融乐、技、舞为一体。“俳优角觝之戏”的出现,标志着本地秦声作为一种融音乐、诗歌、舞蹈、技艺为一体的秦地戏曲雏型的形成。它影响着我国整个戏曲的发展。祭祀娱神、娱人的秦声乐的兴起发展,后融合“角觝”“傩”进而至汉,表演《东海黄公事》以为“戏”者,史料证明,见之咸地,此时咸阳在秦声戏剧发展史上所占之地位至为重要,考秦声,发之于秦。李斯谓:“击瓮扣缶,弹筝拨髀,而歌呼鸣鸣,快人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所谓“一唱三叹”,“以慷慨激昂见长,其歌也,高亢悠扬”,正是它的特点。
隋、唐及以后,以歌舞为主的歌舞剧,以科白为主,以滑稽取胜的“参军戏”,尽囊括于“杂戏”之中,带有简单故事的歌舞与“百戏”、日渐风行兴盛。隋炀帝时,“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总追四方散乐于端门之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戏之盛,振古无比,自是每年以为常焉”。(《隋书》)自此以后,乃有唐天宝乐部之胜,秦地戏曲风靡后世。唐黎园、教坊更有专门队伍,京畿附近许多民间艺人,当时被吸收入宫参加戏曲活动者人数不少。
元代是我国戏曲的繁荣发展时期。咸阳戏曲活动有盛无衰。永寿城隍庙戏楼(元世祖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永寿甘井镇云寂寺戏楼(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年)、旬邑泰山庙戏楼(北朱仁宗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等相继建成,当时演事兴盛。其时,咸阳有著名演员卢纲者、被誉为“元知音善歌之士”。臧晋权《元曲选》附《元曲论》中说:“三十六人中之首者卢纲,即咸阳人。音属宫而杂商,如神虎之啸风,雄而且壮”“万无一敌……”同时的杂剧散曲作家群中还有彬州的孙周卿。此时咸阳,就有了以行院或家庭为单位的戏曲班社。
“秦腔”名称正式出现在明朝中叶,1936年刊行的《辞海•秦腔》:“秦腔明代中叶以前在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基础上形成,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昆曲、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而成为梆子系统的代表剧”。1933年南京戏剧音乐研究院北平分院的《剧学月刊》载有玉霜簃藏明万历年间传奇剧本《钵中莲》第14出有“西秦腔二犯”唱调,为秦腔最早的书面记载。唱词为七字上下句。标志戏曲化的梆子秦腔形成年代。清嘉庆八年(1803年)刊行的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亦提出此说。明中叶本市戏曲活动亦出现新的高潮。据史料当时武功县1978户中,乐户竟达9户,对戏曲作过重大贡献的康海,即家居武功,其高祖康汝揖曾为燕王管理词曲,“全得其亲王朱棣词曲一干七百多本”.曾祖康爵又掌管过宗庙礼仪。康海博览群书,尤喜音律,与友好王九思共同研究戏曲音乐,“自定黄钟而用,宣以五音”,他又采集了大量民间音乐如曲子、道情、樵唱等,下一番功夫,独创“康王腔”,其腔慷慨悲壮,喉转音声,有阳刚之美,有阴柔之情,本人吹拉弹唱、编剧导演,样样在行,“主盟艺苑,垂四十年”。他的继室张氏,出身乐户,能唱善舞,声振秦中,又是“康家戏班”台柱。“康家班”的剧目有《中山狼》《王兰卿》等杂剧。康家班中的金菊、小斗、芙蓉、采莲、人称康海随身四帅。康海也称她们“能鼓十三弦及琵琶。号称绝艺。古今曲调又能审,其雅俗之语,和律以永,殆同天授予作。每出青衣不逾时,辄能奏成,洋洋遂遂,合调时宫。予尝不抚掌和庆也。”(《沂东府后录序》)1513年康海作杂剧《王兰卿传》。1521年作杂剧《中山狼》。1535年康海60岁生日,邀名伎百人为白年会,秦王家伎亦应邀。张炼,武功人,罢官归里后与其实父康海“西堂歌舞,东山妓”,“打诨、品竹、调弦、戏采衣”,设家班,“命二青衣教数童子”作歌,被之管弦。(张伯纯《双溪乐府》卷下)。著名的张附翱家班,就是在张炼的妾王兰卿支持下建立的,后来成了秦中很有影响的张家班,著名的戏曲班社“华庆班”,也是在康海支持下建立的,常活动在咸阳、兴平、户县、周至,名噪一时。这些班社,主持报赛、竞技赛戏,唱彻东方发白。史载:康海多次主持武功东岳庙赛会,有时竞能集乐工千余人。(李开先《康修撰海传》咸阳东岳庙3月28日报赛演戏五台,鱼龙百戏数十事、胜会一事。(《重修咸阳县志》)
“豳风”“秦风”是周秦以来咸地之民俗民风,而后来的戏曲是泛指囊括了咸地的周秦汉唐的乐舞、百戏以及以关中为主要范畴的各种音乐、歌赋、歌舞伎的主体声乐,并融合发展使秦声由声而乐,由乐而曲,由曲而成“腔”,而入戏。“康王腔”对秦声的“复振”和发展,功莫大焉。清戏曲家李调元夸赞“康王腔”为“真秦腔”(《雨村曲话》)。可见经元代与明初一个多世纪的艺术实践,本市秦腔在明代中叶杂剧基础上经康海、王九思等人与秦中妙伎的努力,逐步脱离了在曲式结构上的联曲、板腔共同用阶段,而将曲牌纳入伴奏系统。唱腔上突出板式的变化体式,秦腔慢慢成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和南曲四大声腔并存的北方主要戏曲声腔。明末消初,我市秦腔在武功、咸阳以及周至、户县一带发展,确立了自己高亢激越、古朴的艺术风格。王绍猷在《眉户来源之初步探讨》一文中、对康海把案腔板路移植于迷胡演唱之中作了肯定。可见本市戏曲在明中叶以后,特别是清初,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以板行腔的板腔体——秦腔。
本市秦腔在明代后期已趋成熟且为流行。人言“妙使出秦中”,当时咸阳诸多名伎的涌现,如王兰卿、王桂兰、美莲、琼枝等,又有“华庆戏斑大有独霸武功、兴平、咸阳之势”的盛况。
秦腔至清已蔚为大观。更加流布于咸阳各县乡村民间。三原灯山会、八月会、腊八会;泾阳文塔寺会、药王庙会、大安无量佛会、显佑神会、关帝庙会、冬至会、白衣观音会;乾县薛录太白会、城隍庙会、泰山会:咸阳东岳庙会:礼泉药王洞会:永寿上元会、东岳会;淳化通润会:兴平东街会;长武城隍庙会等等,只要是秋种报赛神会之类,演戏少则三五日,多则十天半月。此时咸阳班社众多、人才辈出,为一时之盛。清乾隆时,秦腔艺人“著名者凡三十六……。碗豆花者,三原人,艺技均可步李祥麟后尘;金坠子者,姓刘氏,礼泉人;双儿者,姓白氏,咸阳人,所隶名锦绣班,为泾阳曲部……。”更有“群儿赞”、赞誉二原名旦党甘亭者,描其扮戏形态“态惊鸿,貌落雁,月作眉,雪呈播,杨柳腰,芙蓉面,颜色赛过桃花瓣、笑容儿可掬,愁容儿堪羡、背影儿难描,侧身儿好看,似牡丹带雨开,似芍药迎风绽,似水仙凌波清,似梨花笼月淡,似嫦娥降下蕊珠宫,似杨妃醉倒沉香畔……”(三原解元陈伯澜的长歌《群儿赞》)。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双赛班”张银花、三寿官(咸阳人)唱腔扮相演技,人称“三绝”。嘉庆时“三庆部”韩吉祥(礼泉人),“双和部”姚静芳(三原人)更是名声大振。民国初年有艺坛红极一时的袁壁辉(武功人),名震陕西和甘肃陇东一带的“二楼子”(咸阳人),人称秦腔泰斗的李范(泾阳人),以须生戏称著的赵盍儿(武功人),以道袍纱帽戏最为拿手、唱做处处动人的晋公子(三原人),著名黑头雷劳儿以及董相等等。咸阳、泾阳、三原一带的秦腔,被冠以“正宗”之称,清末民初本市著名班社有泾阳“锦绣班”(1644年)“安老七戏班”“清华学社戏班”,旬邑的“唐家班”,礼泉的“王红班”,武功的“雷家班”(1900年),三原的“德胜班”(1910年)、“秦钟学社”(1924年),这一时期全市戏楼达五百多处。
最早研究秦腔专著是三原人张鼎望(清康熙时期,1666年)的《秦腔论》、周元鼎的《影剧论》,资料翔实,阐述精辟。(张潮《致张鼎望》)他们对秦腔艺术之探究评述为后来专家所重视。
咸阳戏曲还有弦板腔、阿宫腔、迷胡、本地二黄、豫剧等剧种。
弦板腔出现在何时?
据宋承的《事物记原》记载,“宋仁宗(1022—1063年)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线饰作影人、始有魏、蜀、吴三分战争之象”。王静安《宋元戏曲考》对当时影戏解释是“傀儡之外,似戏而非真戏者,尚有影戏”。据王绍猷先生考证我市弦板腔形成大约在宋代,但很不完备。至清乾隆、嘉庆年间弦板腔已达鼎盛时期、出现了“四大名班”:咸阳北贺村的刘致和班、礼泉张冉村的杨五班、乾县薛梅坊的朱九班、兴平县的换印子班。它的流传地域主要在本市礼泉、乾县、兴平、咸阳以及甘肃陇东一带。
阿宫腔产生在清中叶,主要盛行在本市礼泉、泾阳、三原、兴平、咸阳一带。后流入富平等县,建国后本市已无阿宫腔班社。辛亥革命后,二黄“鸣盛社”曾在本市三原、泾阳等地活动,后贾仁辅等成立起“二黄会”,二黄戏在本市泾阳、三原、咸阳等地盛行。陈兰亭在其著作《略谈汉调二黄》一文中说当地人“多好听、好看二黄”。泾阳富户安昊寡妇热心此艺,组织私人班社,经演不衰。连云贵、杜和尚、丁鸣山、石鸣全等艺人均在群众中叫响。
咸阳作为历史名城,和外地艺术交流是十分活跃的。过去的名戏班、名角不断来咸演出。尤其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大后方的咸阳,接待过不少外地剧种剧团的演出。原国民党三十六军办的京剧团在咸阳、泾阳、三原等地活动数年;刘凤兰的评剧团风靡一时;著名蒲剧演员王秀兰领班在咸阳、泾阳、三原等地盛演不衰;洛阳曲剧、河北子、川剧团等也来咸巡回演出。著名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带“香玉剧社”常在咸阳等地演出拿手好戏《拷红》《大祭桩》等。1930年三原省立三中教师李瑞阳组织起“双星剧团”,演出话剧《一片爱国心》等,“战时话剧团”在咸阳等地演出《芦沟桥》等剧。
咸阳市部分辖区是陕甘宁边区的关中分区,红军总部和八路军115师留守处(实是中共陕西省委)曾驻在泾阳云阳镇。为了宣传抗日,鼓动群众,一批革命的文艺团体应运而生。1938年陕西省委在泾阳云阳镇成立了“七月剧团”,1939年关中分委组建了“关中剧团”,1940年关中保安司令部把关保宣传队更名为“关警剧团”,1940年秋西北工委改“七月剧团”为“西北剧团”,1942年,西北剧团和关警剧团合并为“八一剧团”。延安民众剧团1940年也在关中分区开展宣传活动。当时这些革命文艺团体上演剧目有:《战斗的十八年》《大钉缸》短剧,还有《穷人恨》《刘胡兰》《王秀鸾》《白毛女》等大型剧目。有秦腔、迷胡、歌剧、话剧等。上演的古装剧有《屈原》《徐州革命》等。这些革命的艺术团体常年活跃在边区各县,宣传人民,鼓舞人民,配合战争,服务人民,打击敌人,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上演大批反映现实斗争的新剧目,对戏剧艺术的丰富和创新,对秦腔音乐改革、舞美出新,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火热的斗争、丰富的艺术实践,培养了一大批戏剧人才。著名的秦腔音乐工作者王依群,在这里长期生活,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搜集整理创作了《秦腔音乐过门》集一书,对改革发展秦腔音乐起了积极作用.革命根据地的戏剧工作者既是传统艺术的继承者,又是革新者。他们下连队,到农村体验生活,改造思想,进行创作。这批文艺工作者遵照毛主席《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建立革命的文艺团体,配合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大生产运动,对后来的戏剧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古老的戏曲艺术跨入一个新的时代。毛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戏剧艺术。不断发展,不断繁荣。遵照中央有关戏改政策的三个问题(1951年1月1日)和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1951年5月5日),1951年5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重视戏曲改革工作》的社论精神,本市对戏剧进行了“改人、改制、改戏”的工作。1953年,首先对戏曲剧目进行了重大改革,清除了舞台演出中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与剧目中封建性糟粕,对文化部明令禁演的剧目作了检查和禁演,当时对《麻疯女》《杀子报》《探阴山》等剧目进行了批判和清理。在表演上,删除了各种野蛮、凶杀、恐怖、淫秽等丑恶的舞台形象。改革舞台上喝茶、吐痰等旧习俗。同时涌现了大批适应新形势的新剧目,如《白毛女》《穷人恨》《血泪仇》等。在“改人”方面,组织戏剧界人士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树立为工农兵服务的观点、提高艺人的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市人民剧团在上级党组织指示下,成立党支部、团支部,对旧艺人积极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这一时期,接收了王正廉、王化民、杨艺春等人入党,并把在社会上搭班演出无固定单位的一些艺人请进团,团结教育他们。在“改制”方面,随着工商业改造形势的发展,政府对各私人班社进行改革,相继废除了行箱“本家制”和“管班制”,改为民主管理和设备的集体所有制,工资改为“分账制”。在文化主管部门领导下,接收了一批私人班社并派员进驻,成立团委会,改为集体性质的民营公助的艺术表演团体。如1950年,在化民社的基础上,成立咸阳专区人民剧团,1950年在义兴社解体后,组建咸阳县大众剧团.1952年在私人班社“新豫社”基研上成立咸阳新豫剧团。此后,各县相继成立了专业剧团,如兴平剧团、武功人民剧团、三原剧团、乾县剧团等。
建国初期,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的需要,本市成立了一些音乐歌舞团体。1949年成立咸阳专区文工团、三原分区文工团等,这些表演团体演出歌剧、话剧;《兄妹开荒》《军民一家》《白毛女》《赤叶河》《妇女代表》《王秀鸾》《一贯害人道》等,使咸阳艺术界呈现繁荣景象。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这些艺术表演团体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紧密配合革命形势和政治运动,以拥护共产党、拥护解放军、热爱新中国为基本内容,以多种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如反霸、土改、抗美援朝等运动、剧团及时配合、下乡巡回演出,宣传教育鼓舞人民。50年代中期这批歌舞团、话剧团因不能实现企业化奉命撤销。
这一时期,演出场所纷纷建立。以适应艺术表演团体的演出需要。1954年咸阳人民剧院建成,1956年大众剧院建成,1957年新兴剧院建成。此后永寿、彬县、礼泉、兴平、泾阳、三原剧院亦相继落成。
为了进一步繁荣戏剧事业,培养后继人才,艺术教育工作开始起步。1953年人民剧团办起首届演员训练班,以后又办了几期,在老师严格要求下,先后培养出一大批戏曲人才,他们在以后的戏曲事业中,做出了贡献。1956年泾阳剧团办起文训班,1958年三原、铜川协作区成立戏校。在这前后,淳化剧团、武功剧团、永寿剧团都办起文训班。1958年兴平红旗戏校成立,影响较大。这批文训班(戏校)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缓解了剧团后继乏人的矛盾,并对以后的戏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经过“三改”,本市戏剧获得新生,呈现繁荣。主要标志:一批专业剧团纷纷成立,政府选派一批专业干部接收剧团并担任书记、团长,加强了党的领导;对本市一些戏曲资料进行了挖掘整理和抢救工作;招收学员,开办训练班,使戏曲后继有人;提高演职人员政治觉悟和艺术水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清除舞台演出中不健康的东西和剧目中的封建糟粕;涌现出一批反映新社会的新剧目。
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会演,人民剧团演出的《丰乐园》获剧本、演出、导演、舞美设计各二等奖,三原新艺社迷胡《中秋之夜》,咸阳新豫剧团豫剧《西厢记》、泾阳人民剧团《藏舟》、兴平剧团迷胡《迎春花开了》获演出三等奖。1960年陕西省举办戏曲青年演员会演,本市代表团成绩显著:《十三姐妹闯三关》(兴平代表团创作)、《假惶》(咸阳东方红农业社创作)获剧本奖。《三滴血》(乾县代表团)、《满堂红》(三原代表团)、《十三姐妹闯三关》《假栖惶》获演出集体奖。马友仙等41名演员获奖。
此后,本市戏曲进入了健康发展的时期。在上级文化主管部门重视支持下,经一年多的努力,乾县把皮影戏弦板腔搬上大舞台,1959年乾县剧团新排《紫金簪》,参加了陕西地方戏出会演,反响很大,后巡回演出数省、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咸阳陵召村“五一俱乐部”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坚持创作演出,共编演过40多个剧目,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全国全省产生过较大的影响。1955年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视察了“五一俱乐部”,并写了《向“五一”社俱乐部看齐》的文章,发表在1956年2月18日《陕西日报》上、并总结出“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群众文化活动的八字方针,向全国推广,“五一俱乐部”被省上树为群众文化的一面红旗。业余作者赵西文被省上评为先进文化工作者,参加了1957年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侯宏孝代表俱乐部参加1960年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左志惠参加了全国青年创作会议。《赶花轿》《花手帕》《四女拜年》《一罐银元》是他们的代表作。
1957年下半年开始的整风反右运动也波及到本市各艺术表演团体,各剧团也开展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不久便开始了反右斗争,结果一些演职人员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1958年“大跃进”期间,党和政府要求大力繁荣文艺创作,大写大跃进、农业公社化、农业纲要四十条等反映时代的作品,推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全面跃进。
60年代初期。本市现代戏创作从数量到质量,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1964年地区人民剧团现代戏《赵梦桃》参加省现代戏会演,中央电台为全剧录音,“五一”节向全国播放。大众剧团现代戏《第一个浪头》参加省戏剧观摩演出、《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多次发表评介文章,赞誉该戏,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接见该剧作者。礼泉剧团演出现代戏《秦川儿女》反响较大。这几个戏在省内外产生过较大影响,索要剧本者甚多。这些戏都正面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主人公形象鲜明、剧本构思比较完整。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咸阳艺术界一些名演员、名导演被打成“反动权威”“戏霸”“黑线人物”“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而被批斗。一些优秀作品被列为“修正主义作品”“文艺黑线产物”而受到批判。艺术表演团体封箱停演,团领导靠边,有的戏箱被烧毁,群众“内战”不止。十年“文革”期间,各团大都改名“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排演了样板戏,并配合运动搞了些短小节目,宣传演出。除样板戏之外,大部分节目公式化、概念化、雷同化现象严重,一些作品按照“三突出”创作方法,“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所以在观众中没有多大影响。“文革”中,人民剧团成立了歌舞队、豫剧团成立了京剧队,没有几年义予以撤销。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二中全会以后,随着政治上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极“左”倾向,本市戏剧事业又出现生机,被禁锢十年的优秀传统剧目重新与观众见面。传统剧、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者并举方针得到更好的贯彻,创作演出比较繁荣,艺术教育逐步恢复,开办了一批文艺班、戏校,培养了一大批演职人员。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1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发表以后,本市戏剧事业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地区(市)文化局为了繁荣创作和演出,制订了十条措施:①抓学习,搞好文艺人员的思想建设。组织创、演职人员学习毛主席文艺思想,在创作演出中正确反映新时代、塑造新人形象。②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作品质量。举办笔会、改稿会等方式,力争每年写出几个以德育人、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好剧本,③鼓励作者深入生活,建立生活连系点,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开拓生活领域,阔大视野,提高作品质量。①每年召开一次创作会议,制订创作题材规划,讨论剧本。⑤建立创作基金。⑥开展剧本评奖活动。⑦抓艺术评论工作。⑧市两年举办一次新创作剧目调演。④设创作联络员,连系重点作者。①编辑出版艺术刊物。
1979年,地区举行戏剧创作调演大会,9个专业剧团、3个文艺训练班,近800名演职人员参加调演,10台节目、4个剧种。《紫金簪》《连心锁》《赶花轿》《党的女儿》等15个剧目获剧本创作和演出奖。同年市举行首届业余文艺会演,30多个节日,包括秦腔、弦板、舞剧、歌舞、道情、说唱、曲艺、民间击乐、唢呐、吹奏等十多种艺术形式,近500人参加会演,规模大,阵容强。
礼泉小戏之乡兴于“文革”后期,到80年代初期,创作演出相当活跃,一批新剧目如《爬坡》《车轮飞转》《合绳》《瓜熟季节》脱颖而出,一批群众演出组织、演员遍布城乡,当时影响很大。
这一时期艺术教育普遍受到重视,1980年市戏校成立。在这前后,三原、泾阳、永寿、长武、彬县、乾县、武功、兴平、秦都、礼泉等县区办起戏校(文训班),有的一期,有的几期,毕业学员800多人,缓解了本市演员后继乏人的状况。一批学员相继获市、省大奖,崭露头角,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市戏校步入正轨,加强业务课教学,重视文化课,学员先后赴省汇报演出、成绩显著。
1980年,市艺术创作研究室成立,配备专业作家,抓戏剧创作。几年来,出现了一批较好的作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戏剧创作、演出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大批新人涌现:1981年在市中青年演员调演大会上,16个剧团的800余名演职人员参加,27名演员获奖。接着1984年9月举行市青年演员折子戏调演,11个团、校参加,7名演员获一等奖。同年10月陕西省举办青年演员调演大会、市代表团由三原、永寿、武功、长武、市大众剧团组成,在省调演大会上,段桂贞获一等奖,赵改琴、白萍、曹亚莉获二等奖,李惠茹、李水艳获三等奖。通过调演,青年演员演技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这一时期,由于传统戏开放,剧团演出收入增加。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但到1982年后,戏剧慢慢低落,剧团人浮于事,人员流通不畅,包袱重、入不敷出,大锅饭,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演职人员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管部门管得过死、剧团缺乏自主权。从1983年起,国务院先后两次转发文化部关于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文件。为了把本市剧团改革搞好、市文化局派人去安徽考察,市委领导批示了考察文件,全市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工作全面铺开。改革以来,市、县先后召开十多次剧团改革工作会议,各县县委、政府召开常委会研究剧团改革问题。回顾这些年的改革工作,大体是这样做的:①加强剧团领导班子建设,定编定员,实行“消肿”。几年来共精简长余人员308名,并作了妥善安置。撤并了两个剧团。②在管理上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各团大都采取“定额补贴,自负盈亏,经营承包责任制”,演职人员工资,采取固定加浮动、并和演技高低、场次、贡献大小挂勾。③加强思想工作,使演职人员适应改革形势,支持改革。④提高演出质量,把排新戏、青年演员培养都写入合同条款。全市15个表演团体,光后都进行了改革,多数剧团实行团长负责制,还有经营承包责任制,有的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团长负责制。改革后显著变化在于演出场次增多,收入增加、费用降低,制度健全,管理有序,演职人员积极性有所提高,全市剧团自给率达74%以上。不足之处是,领导有短期化行为,思想工作有所削弱,一些团艺术质量有所下降。但从改革总体形势看、本市剧团改革成绩显著.多次在全省剧团改革工作会议上介绍过经验。1983年8月文化部政策研究室主任焦勇夫来咸阳考察剧团改革情况,并对改革作了充分肯定,总结出“以精简兀员为前提,以经济承包为杠杆、以提高艺术质量为目的”的三句话经验,1984年3月文化部原副部长赵起扬来三原剧团考察,热情肯定了三原剧团体改工作。
省委振兴秦腔口号提出后,电视部门积极介人,市文化局于1987年举办了秦腔新秀电视折子戏选拔赛,为省《公主杯》秦腔新秀电视折子戏选拔演员,在省上这次大赛中,本市赵改琴等5名演员获奖。同年市文化局与西北五省区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咸阳杯》秦腔新秀电视大赛,荧屏展现、一月有余,声势浩大,为电视宣传演员,振兴秦腔创出了一条新路子,在陕西省《农行杯》大奖赛中,本市马金仙等6名演员获一等奖,市文化局获组织奖。
几年来,通过各种大赛,除涌现出一批新秀外,一批中老年演员仍活跃在本市舞台上,以《辕门》《祭灯》为拿手戏的焦晓春,以“三斩一下”唱腔别具一格的陈仁义,唱腔表演有浓郁特色的郭明霞、殷守中、刘秉国、王麦兰、马金仙、舒曼莉、伍韵琴、董素琴、贾秀芳、查俊卿、咎金香、范俊芳、李晓霞、陈云英等,其声色技艺各有所长。近代著名演员沈和中、雒秉华、王仲华、马平民等都为咸阳戏曲舞台增添色采。
繁荣创作,市文化局始终把创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1986年、1989年两次举办创作剧目调演,除在这之前《秦楼案》、生双镯记》《马鬼坡》获省二、三等奖外,在两次调演中《丹青泪》《李白辞朝》《醉仙图》《启棺辨贤》《三巴掌》《万寿屏》《贞观遗恨》《霍去病》《琵琶公主》《贞观鉴》《苏武》等剧目也获奖。在1987年陕西省首届艺术节上,本市《丹青泪》获演出三等奖,剧本创作二等奖以及14个单项奖。《尚书背绢》《霍去病》,折子戏、豫剧《借年》、秦腔《四贤册》等获奖。在1989年10月陕西省第二届艺术节上,本市《女皇与公主》《琵琶公主》双获银奖。《女皇与公主》剧代表陕西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演出。《陕西日报》《西安晚报》《文化艺术报》《陕西农民报》先后发表评论,对《女皇与公主》一剧给予了髙度评价,陕西电视台录相并向全省播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本市剧本创作有长足进展,这批剧目题材广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能给人以振奋精神的力量:艺术形式比较完整,注意戏曲剧本的文学性。两次省艺术节获奖剧目《丹青泪》是根据高则诚《琵琶记》改编,赋于其新意,《马踏赵五娘》《丹青描容》《血溅皇匾》,一改大团圆结局为皇权吃掉爱情的悲剧情节。《女皇与公主》一剧切入角度新、反映了则天皇帝也有个人苦衷,家事难理,国事难办,为皇权逼死侄孙女:招来了无尽的幽怨。
随着创作的繁荣,一批剧作者崭露头角,如王俊学、邓春松、冯萌献、曹剑、屈智臣等都先后获省剧本创作奖。一批音乐工作者、导演亦不断成长。全市艺术表演团体、艺术单位现有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83人,初级职称107人。
近10年来,市上先后举办过20多次创作会议、题材规划会、剧本讨论会,专业、业余作者数百人次参加会议,讨论剧本100多个。在多次专题会上,邀请专家前来讲课、就如何深入生活、繁荣戏剧创作,贴近生活贴近人民,体现时代精神、塑造新人形象和对传统剧目加工整理改编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10年来,本市一批新的演出场所落成,如秦都影剧院、句邑剧院、长武剧院、三原剧院、兴平剧院、礼泉剧院。这些演出场所,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开展演出活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建国40年来,本市戏剧工作,成就显著。剧团管理逐步得到改善,创作呈现繁荣,演出收入有所增加、艺术质量逐渐提高,新人不断涌现。整个戏剧工作,一派生机、欣欣向荣。虽也走过了一些弯路,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戏剧事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本市戏剧事业由于娱乐品种活动形式的增加,文化艺术改革未能跟上来、演出团体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冗员多,包袱重;艺术质量提高难;人员老化,观众减少,城市售票演出困难。所有这些问题有待重视和大力克服。
大事年表
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
吴季札观乐,称《國风》“荡呼,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乐乎!”《秦风》“此之谓夏,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秦始皇二十六年—三十六年(前221—211年)
优旃在世并讽谏秦始皇。“优旗者,秦倡侏儒也,善为言笑……秦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离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卷126)
韩娥歌雍门(今咸阳),有“曼声哭”与“曼声长歌”两种感情色彩的曲调。(列御冠《列子》,又张华《博物志》)
李斯《谏逐客书》称:“夫击瓮叩仁,弹筝搏,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声也。”(《史记•李斯列传》)
秦在六国角抵竞技基础上创角抵戏,并因而之。(宋陈组《乐书》)
秦始皇时,“倡优累千*,“妇女倡优数巨万人”。(刘向《说范》)
京师设乐府,广收六国之乐。
相传蒙恬创制筝(即秦筝)。琴、琵琶、筑等弹拨乐器出现。以木节歌。(《国语》)
百戏自此始,称“曼衍之戏”。(王三聘《古今事物考》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
十月秦二世胡亥在甘泉宫(淳化甘泉山、又名林宫)观俳优角無之戏。(《史记•李斯列传》
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
汉武帝作角艇戏。(《汉书》)
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
徒关东倡优、乐工五千户以为安陵(汉惠帝刘盈墓,今咸阳市白庙村)陵邑。倡优、乐人“善啊戏”,故俗呼“女戏”。(吴廷锡《重修咸阳县志》中《关中记》)
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
《东海黄公》出现,三辅人“俗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無之戏”。(《西京杂记》)
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
马融(79—166年)兴平人,善鼓琴,好吹笛,达生性,不拘懦者之节;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范晔《后汉书•马融传》)
北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
旬邑泰山庙戏楼建成。
金大定十九年(1179年)
永寿云寂寺戏楼建成,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
杂剧艺人卢纲(咸阳人)、秦梧叶在世。(《太和正音谱》
永寿县城隍庙戏楼建成。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
泾阳迎祥宫戏楼建成。
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
长武县重修东岳庙戏楼。
明洪武二年(1369年)
三原县城隍庙“乃造歌楼,演唱杂剧”。 (杜康祖《修三原城隍庙戏楼碑》)
咸阳忠显王庙戏楼建成。
明成化九年(1473年)
康阜作《东岳庙赛神诗》,记武功漆水东岳庙秋神报赛演戏情况。(《康穗瞻集》)
礼泉城隍庙戏楼建成。
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
永寿县龙泉寺戏楼建成。
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年)
状元康海因刘瑾事株连罢官归里(武功)。从此以山水声伎自娱,歌咏、舞蹈于泉石间,达30年。(《李开先集》)
康海作《中山狼》杂剧,《毛兰卿传》杂剧。
兴平城隍庙修戏台三座,层楼复阁,雕刻精巧,系用刘瑾家物。(《校订兴平县志》
咸阳东岳庙3月28日报赛演戏5台,鱼龙百戏数十事,胜会一时。(《重修咸阳县志》
康海携四帅金菊、小斗、芙蓉、果莲与二青衣演出关中各地。
康海建立“康家斑”。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
礼泉县城隍庙戏楼倾塌不堪。(明•潘人炳《重修城隍庙石碑记》)
康海60岁生日,邀名伎百人为百年会,秦王家伎亦应邀。(徐又陵《蜗亭杂订》)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
张炼罢官归里(武功),与其舅父康海“西堂歌舞,东山妓”,“打译、品竹、调弦、戏采衣”,设家班,“命二青衣教数童子”作歌,被之管弦。(张伯纯《双溪乐府》卷下)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
康海卒。家中一无所有,唯余各种乐器300余件。当年受益艺人纷纷前往哀悼。(《李开先集•对山康修撰传》)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
武功张炼有家班。蓄俳优演戏,(《双溪乐府》)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3月泾阳修城隍庙乐楼,伶室。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5月,张炼《双溪乐府》付梓。曲中尽述自己“结识到一千个翠袖金钗”,20年间放情山水、作诗演戏的情况。(《双溪乐府》)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
三原县城隍庙建歌楼,演唱杂剧。(《三原新志》)
清康熙五一七年(1666—1668年)
张鼎望作《秦腔论》。成为最早的秦腔史与艺术特色的专著。(张潮《致张鼎望》)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礼泉县修城隍庙戏楼两座.各三间。(孙星衍《礼泉县志》)
秦腔艺人蔡世科(咸阳人)游江楚,操乡音。又长角戏。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
淳化县城隍庙报赛演戏,六里之人咸与;婚嫁亦演戏。(洪亮吉《淳化县志》)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三原城隍庙修建乐楼。泾阳锦绣班成立。永寿财神庙戏楼建成。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
3月三原后土庙会:号称关中盛会演戏。(《三原新志》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永寿关帝庙戏楼建成。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
泾阳安吴坟园石牌坊雕刻戏画数十幅。
清咸丰三年(1853年)
旬邑县唐廷铨坟地牌楼绘有石雕戏画。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
戚阳宾兴作演剧,优人扮《仙女簪花》。
清光绪元一六年(1875—1880年)
乾州、永寿元宵社火,扮故事,并有船灯、竹马、采茶、秧歌等。
礼泉婚嫁、丧葬竞相演剧,相习成风,不知怪也。
长武县修土地祠乐台。
清光绪中期
泾阳安吴寡妇周氏收养二黄艺人,组成二簧自乐班。
泾阳雷家班成立、箱主雷老一。
武功县雷家戏班成立,箱主雷应科。
二黄盛行于关中三原、泾阳一带。(《乐学通论》)
清光绪末年
泾阳安吴拾义堂修建城内文庙,彩绘戏画,有“十美女进膳”“刘海戏金蟾”“八仙过海”等。
泾阳安吴拾义堂修建云阳城隍庙戏楼。
清宣统二年(1910年)
三原“德胜社”成立,箱主杨管事。
中华民国初年
泾阳城内红花场安老七组成大戏班子,秦腔、二黄均唱。
中华民国4年(1915年)
长武县组成“高兴斑”。
武功县三班总管马魁组建马家头班大戏之后,又接收了雷家戏班,改称“马家二班戏”。
中华民国9年(1920年)
泾阳县二黄“挂衣会”成立。
中华民国10年(1921年)
泾阳驻军田玉洁的潘副官组成秦腔戏班“清华学社”。
三原县成立汉调二黄会,会首是留日学生、县教育局长贾仁甫。主演有何干臣、毛树谷等,演出剧目有《李密投唐》《收姜维》等十多本戏。
礼泉县城关镇苟兴成立秦腔“木偶剧团”。
中华民国13年(1924年)
礼泉县成立“秦贵社”,箱主张贵民。
三原县成立“秦钟学社”,领班刘立杰、刘毓中。
中华民国14年(1925年)
泾阳县成立“清俗社”,领班刘清云。
泾阳县成立“二黄戏班”,领班贾兴运。
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年)
泾阳县养疾院二月古会时,南北两个台子,同时演出秦腔、二黄两台大戏,晚上放焰火,成为泾阳县历史上文化娱乐的创举。
冯钦斋领导的“佑民学社”在武功县巡回演出。
三原鹿原学人编译的日本波多野乾一《京剧二百年之历史》由上海启智印务公司出版。
中华民国18年(1929年)
咸阳县“益民社”成立。社长郑益斋。培养出王益民、何玉华、唐理民等。
淳化县任贵选组建戏班。
中华民国19年(1930年)
同州碗碗腔来泾阳演出。
三原县“双星话剧团”成立。团长李瑞阳,节目:《一片爱国心》《屏风后》等,
中华民国20年(1931年)
彬县“三民社”成立。箱主雷振甲等。
长武县组建“古豳社”。
三原县“新民社”成立。为毛金荣创办。主要演员有韩启民、韩崇喜等。
泾阳县举行泾惠渠放水典礼、特邀“易俗社”前来庆贺、刘毓中、沈和中、王天民、马平民、耿善民等莅临表演。
中华民国22年(1933年)
三原县王安奎二黄娃娃班在泾阳演出,受到好评。
中华民国23年(1934年)
咸阳县“民意社”成立。
泾阳县赵云峰成立“新景社”。
中华民国24年(1935年)
泾阳县彭易国创建“民声社”。
长武县王殿贤组办“德顺班”。
兴平县“仁德社”成立。
中华民国25年(I936年)
武功县地方民团团长冯俊生出面集资,组建“秦声社”。
三原县“通俗学社”成立。
中华民国26年(1937年)
永寿县“景化社”成立。
泾阳县安吴青训班青年剧团成立。
旬邑县郭室华、马志超成立业余剧团。
彬县“六民社”成立。
彬县“六英”戏班成立。
三原县“战时话剧团”成立。
中华民国27年(1938年)
国民党礼泉县党部组建戏班。
陕北公学院宣传队到旬邑县演出。
乾县“晓钟剧社”成立。为张秦伯创办、开始叫“新民社”,培养出任哲中、殷守中、彭义中等著名演员。
乾县“玉民剧社”成立。
晋剧、评剧流入陕西,来泾阳演出。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委组建的“七月剧团”在泾阳云阳成立。
中华民国28年(1939年)
永寿县“大尻子剧团”成立。
“七月剧团”在边区淳化一带宣传演出。
礼泉县“国光社”成立。
武功县“秦声社”刘金库组建第一届戏曲科班学校。
彬县张鼎戏班成立。
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组建的“关中剧团”在旬色马家堡成立。
中华民国29年(1940年)
延安“民众剧团”来关中分区宣传演出。
关中警备区在旬邑县阳坡头成立“关警剧团”。
泾阳王桥成立秦腔“党民社”。
三原“关中剧院”建立。
彬县张六组建戏班。
长武娃娃戏班成立。
中华民国30年(1941年)
泾阳县集腔“明正社”成立,
“西北剧团”“关警剧团”在旬邑马栏合并为“八一”剧团。
中华民国31年(1942年)
旬邑县郭相堂成立“醒民社”,
中央调“八一剧团”赴延安演出,节目有《三滴血》《中国魂》《石达
开》。
中华民国32年(1943年)
“八一剧团”和“关中剧团”在旬邑县马栏合并为“关中八一剧团”。
中央调关中分区“裕民社”赴延安与“民众剧团”合并、
长武县胡望瑷组建“秦声社”
礼泉县成立“十大股”戏班。
中华民国33年(1944年)
礼泉县成立“聚义社”,
长武陈以善组办“喜盈社”。
水寿县成立“胜利剧社”。
中华民国34年(公元1945年)
泾阳县泾中进步教师组成“青年剧社”.
乔银声在礼泉县成立“新风社”。
三原县“新华社”成立。
西北农学院京剧团、话剧团成立。
中华民国35年(1946年)
武功县“美阳社”成立。
淳化县“化淳社”成立。
泾阳县艺人王益民组建“移风社”。
三原县“秦声社”成立。
原集义社演员刘光华、骆彦芳、郭育中、田玉兰、张宝元等人在三原张家巷成立“尚友社”。
中华民国36年(1947年)
礼泉县阁喜才成立剧团。
旬邑县太村镇张杰剧团和职田师金儒剧团成立。
武功县“五一”剧团成立。
中华民国37年(1948年)
长武县县长李敬修组建“光复剧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
“三原分区人民剧团”(现市人民剧团)和“咸阳分区文艺工作团”先后成立。
永寿县“芦堡剧团”成立。
泾阳、三原“学联剧团”成立。
1950年
长武县“民乐剧团”成立。
永寿县“民乐社”成立。
武功县普集大戏班成立。
泾阳县“茶工业余剧团”成立.
1951年
咸阳县大众剧团成立。
永寿县张家剧团成立。
淳化县民艺剧团成立。
咸阳县豫剧团成立。
王增才、武文伟等在“化淳社”的基础上成立淳化县剧团。
兴平县剧团成立。
彬县“文声剧团”成立(即彬县人民剧团)。
礼泉县北屯乡成立“宗阳戏校”。
咸阳专区召开首届文代会。
1952年
永寿县“康龚宋剧团”成立。
礼泉县赵镇成立礼泉县“群众剧团”。
礼泉县王天德皮影社参加陕西省木偶皮影调演大会,演出弦板腔《姚刚反洛阳》,
泾阳县接管“民声社”,成立泾阳县剧团。
西安市“艺声社”来乾县演出,后被接收为乾县人民剧团。
武功县的“胜利剧团”和“民庵剧团”合并为“新武剧团”(即武功县剧团)
永寿县人民剧团成立。
礼泉县人民剧团成立。
1953年
陕西省人民剧团(市人民剧团)创办首届演员训练班。
“明正社”集体参加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
1954年
乾县“灯塔剧社”成立。
旬邑县人民剧团成立。
剧作家范紫东(乾县人)逝世。
1955年
三原县接收西安“建国社”,改名“三原新艺社”。
武功县剧团、长武县剧团、礼泉县人民剧团、永寿剧团、淳化剧团参加宝鸡专区会演。
1956年
淳化县举办业余文艺会演大会。
陕西省人民剧团(今咸阳市人民剧团)、泾阳“民声剧团”参加陕西省戏曲会演。
三原“新艺社”参加渭南专区会演。
泾阳人民剧团招收第一科学生,成立文艺训练班。
12月,中央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来陕视察文化工作,专程视察了咸阳陵召“五一”俱乐部的群众文化活动。
礼泉县人民剧团第一批学生毕业。
礼泉县王天德皮影社参加陕西省木偶、皮影会演大会,演出《木门道》,获演出一等奖。
武功县将新武剧团改为武功县人民剧团。
长武县私人组办的新民剧团改为长武县人民剧团。
1957年
2月28日,《陕西日报》发表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文章《向“五一社俱乐部”看齐》,并提出“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群众文化活动八学方针。
淳化县首次举办戏剧科班即淳化县民艺剧团学生班。
礼泉剧团演员乔银声被邀参加宝鸡地区名老艺人调演大会。
三原县戏曲学校成立。
武功县文训斑成立。
1958年
乾县弦板腔首次搬上大戏舞台。
陕西省人民剧团参加西北五省会演,参加的剧目有《党的女儿》《跃进之歌》。
乾县第二人民剧团成立。
兴平县“红旗剧校”成立。
三原县剧团学生班成立。
三原,铜川协作区成立戏校,校长杨启。
1959年
陕西省人民剧团到西安献演《合家欢》。
乾县献演弦板腔《紫金簪》,部分唱腔被录制成唱片,在省广播电台多次播放。
淳化县人民剧团在西安实验剧场献礼演出,秦腔传统剧《忠保国》《二进宫》选场被陕西广播电台录音播放。
兴平县戏曲剧院成立。
1960年
礼泉人民剧团参加陕西省新搬舞台剧种会演大会。
陕西省青年演员会演,人民、大众、豫剧及三原、淳化、兴平、武功、长武、句邑、泾阳、礼泉等县剧团都选青年演员参加。
永寿县蒿店剧团成立。
1961年
乾县人民艺术学校成立。
1962年
三原剧团赴西安演出《侧美案》《周仁回府》《黑旋风李逵》等,省报、电台均作报道。
1964年
咸阳地区人民剧团、大众剧团、礼泉剧团参加陕西省第二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现代戏《赵梦桃》《第一个浪头》《秦川儿女》。
咸阳周陵公社陵召“五一”俱乐部参加省第二届观摩演出大会展览演出,剧目是《赶花轿》《花手帕》。
1965年
地区人民剧团演出的秦腔现代戏《赵梦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并向全国播放。
4月,接省人民政府通知,各剧团封箱停演传统戏。
秋,地区人民剧团赴高陵县社教,11月排出道情《红花村》、迷胡戏《铁算盘》、秦腔《硬骨头》等,在农村演出。
1966年
各剧团演职人员分为两派,开始了群众斗群众的局面。
7月,地区派工作组进驻人民剧团,成立批判文艺黑线领导小组。8月揪出剧团两位导演。
10月以后,各剧团部分革命群众开始大串连。
i1月,地区人民剧团先后成立了群众组织。
1967年
礼泉剧团部分衣箱烧毁。武斗升级。
地区人民剧团群众组织夺了该团印章,批斗本团“走资派”。
咸阳文艺界分为两大派。
咸阳文艺界两大派揪出主管文艺的副专员及各剧团的领导。
地区人民剧团改名为“文工团”,大众剧团改名为“红军战斗文工团”。
1968年
武功县剧团的服装道具,全部烧毁,损失达10万元之多。
礼泉剧团的“文革筹”住赵镇,“灭资兴无”派住县城。
秋,地区人民剧团革命委员会成立。
1969年
1月,县工宣队进驻礼泉剧团,根据“中央文艺六条”精神,决定解散剧团。剧团部分演职人员赴省上访,反对解散剧团。
“大联合”开始,抓革命促生产。
各团调出人员,当工人、营业员。
1970年
各团大排革命样板戏。
1971年
地区人民剧团歌舞队成立。先后演出交响乐《沙家浜》、歌剧《红梅》、舞剧《常青指路》。
三原剧团排演《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平原作战》等戏。
1972年
原咸阳市革委会下达一号文件,撤销豫剧团,成立咸阳市文工团(京剧队)。排练剧目有《平原作战》和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等片段。
咸阳地区为落实毛主席提出“希望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出世”的号召,举行调演大会。会后以《红纺新歌》《修猪栏》《红岭新医》《理财新歌》《食堂新风》《油菜姑娘》《山村小店》等参加陕西省调演。
1973年
旬邑县办戏曲学校。
市豫剧团重新恢复,文工团撤销。程涛任书记、赵效禹任团长、王宏瑞任副团长。排练剧目有《山鹰》《朝阳沟》等。
1974年
永寿县剧团参加陕西省第二次群众文艺会演。
咸阳地区举行革命样板戏选场调演。
礼泉县举办戏剧创作学习班。
1975年
武功县开办文训班。
礼泉县召开群众小戏创作活动经验交流会,省文化局局长鱼讯等出席。
咸阳地区举行“农业学大寨”节目演出。
三原县成立南郊中学文训班。
1976年
《陕西日报》以整版篇幅发表礼泉县委通讯组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采写的题为《地头小戏——记礼泉县群众性革命小戏创作活动》的长篇通讯、剧照和农民业余小戏作者蔺志顺写的《坚持斗争,搞好小戏创作》的体会文章。《陕西目报》发表任西京、武原题为《顶风斗雨,新花怒放——礼泉县农民业余演出队演出观后》的评论文章。
淳化县举办业余文艺调演大会。
1977年
陕西省文化局在礼泉县召开陕西省戏曲工作现场会。
淳化县办文艺班。
1978年
三原县文训斑演出的《红灯照》赴省演出,乾县剧团《白马血盟》参加省戏剧创作调演。
礼泉县的小戏《挡车》《老鞋匠》在省艺术馆编《春节演唱材料(戏剧集)》上发表。
1979年
4月15—23日
咸阳地区召开了戏剧脚本讨论会,参加人员有专业和业余剧作者47人,共讨论研究了创作与改编剧本52个,其中现代戏47个,古代戏5个,比较有基础的是《连心锁》《戏官图》及小戏《寻猪》《巧相逢》等。
5月10—11日
咸阳地区文化局召开了部分剧团团长会议,座谈讨论了贯彻省剧团工作会议精神和剧目管理问题。
8月6—16日
淳化县文工团在淳化剧院以《假婿乘龙》的演出,接待了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联合“水利考查团”,受到外宾的好评。
咸阳地区举行戏剧创作调演大会,九个专业剧团,以及三原、高陵、泾阳三县文训班参加,人员近八百名,共十台晚会。四个剧种(秦、豫、曲、弦板)十二个剧目。经大会评审对优秀的剧目和演出进行了奖励。《紫金簪》《连心锁》《赶花轿》获剧本一等奖;《党的女儿》《王昭君》《河神娶妻》获剧本二等奖,《钟声长鸣》《看丈人》获剧本三等奖。乾县剧团《紫金簪》(弦板)、户县剧团《连心锁》、兴平剧团《王昭君》获演出一等奖,地区文工团《党的女儿》、高陵剧团《钟声长鸣》《看丈人》、周至剧团《河神娶妻》咸阳市豫剧团《赶花轿》《二队长》《阳台新曲》获演出二等奖;泾阳剧团《商洛山》、旬邑剧团《红缨长鞭》,获演出三等奖,大会并选拔了参加省国庆三十周年的献礼剧目。
9月15—10月10日
乾县剧团《紫金簪》(弦板)、户县剧团《连心锁》(秦腔)参加省文化局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经大会评选。《紫》剧获演出二等奖,《连》剧获演出鼓励奖。
10月31—11月5日
咸阳地区文化局举办首届业余文艺演出,五台晚会共三十多个剧目,包括秦腔、弦板、舞剧、歌舞、舞蹈、道情、说唱、曲艺、民间击乐、唢呐吹奏等十多种表演艺术形式,近五百人参加会演。经大会评论组审议,对《赶花轿》(舞剧)、(弦板),《家务事》(迷胡),《拉犟驴》(民间舞蹈)、《瓜熟季节》《五串钱》《花手帕》(秦腔),以及《送机器》(对口快板)、《唢呐双吹》《集贤鼓乐》等十多个剧(节)目分别给予甲、乙、丙创作和演出奖,并推选了参加省群众文艺会演的剧(节)目。会演期间,组织演职人员学习邓小平《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辞》。
11月20—12月8日
咸阳的舞剧《赶花轿》、对口快板《送机器》获陕西省第四次群众文艺会演,创作二等奖;弦板腔《赶花轿》获演出一等奖;《家务事》《送机器》《重上阵》《拉犟驴》《集贤鼓乐》获演出三等奖。
1980年
4月1—8日
咸阳地区举办部分县(市)戏曲学员训练班教学评比活动。会议期间座谈、讨论了艺术教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交流了教学经验。同时推选高陵、三原及咸阳市豫剧团学员队参加省艺术教育工作座谈会进行汇报演出。
4月9日
经行署领导批准、正式成立咸阳地区文艺创作研究室。其宗旨任务是繁荣文学与戏剧创作,进行艺术研究。
7月3日
地区文工团文艺班正式成立。
7月8—15日
我区21人参加了省文化局召开的陕西省艺术教育工作座谈会。三原、高陵文艺班为大会进行汇报演出,剧目有《辕门斩子》《挡马》《柜中缘》等.
10月15—12月5日
咸阳地区文化局举办文艺作品评奖活动,对近年来在地区以上各种刊物发表的剧本、评论、小说、散文、诗歌进行了评奖。
咸阳地区文化局党组决定:将地区文丁团改名为咸阳地区人民剧团。
1981年
4月3—24日
地区文化局组织了中青年优秀演员参赛演出初选观摩团,参加人员有各县(市)文化(教)局的文化专干和专业剧团的业务团长共29人。对全区15个专业剧团(永寿剧团未参加)中青年演员248人的演出,进行巡回观摩评选。共观摩演出剧目58个、同时还观摩了五台木偶、四台皮影。
4月下旬
地区人民剧团《秦楼案》(王俊学编剧)、《双镯记》(邓春松等编剧)参加了省文化局在西安举行的“一九八〇年陕西省戏剧创作获奖剧目汇报演出”、分别获剧本创作二等奖、三等奖。
5月中旬
地区文化局组织了部分戏校、文艺班教学工作评比检查。
10月20—26日
地区文化局召开了部分县(市)戏校文艺班教学工作座谈会。邀请省戏校、省戏曲研究院等专家讲课。会议期间部分戏校、文艺斑学员进行了汇报演出。
11月11—15日
地区文化局组织了有永寿等五县的戏校(文艺班)学员参加了“学员汇报演出团”赴省汇报。省市领导马文瑞、谢怀德、姜一、吕剑人、张汉武等,以及省文化局长鱼讯、副局长袁光观看演出,并登台接见学员,省电台、电视台对汇报演出的剧目《斩秦英》《柜中缘》《辕门斩子》《三娘教子》录音、录像,陕西日报作了报道。
12月
地区文化局于1981年12月10日至30日在咸阳举办了全区中、青年演员调演大会,全区十四个县市观摩、评论代表及地市文化系统500余人出席大会。省文化局副局长袁光、省戏校马兰鱼以及省剧协、易俗社、秦二团、秦三团、《陕西日报》、省电台、电视台、《陕西戏剧》编辑部的同志应邀出席。
省委宣传部方杰副部长、省文化局鱼讯局长、地委书记余明、专员张维岳等多次观看演出。
调演大会共演出秦腔、豫剧、弦板、迷胡十九台,折子戏68出。16个剧团的中青年演职人员800余人参加演出。经评选马金仙、咎金香、李晓霞、郑金莲、李国强、吴美玲、李扶中获演员一等奖,李东桥、胡屯胜、白萍、强淑霞等20名获二等奖。刘美丽、黎小云、赵瑞斌等27名获三等奖。
会上,著名演员宋上华、马兰鱼、肖若兰、李爱琴、张咏华、权巧民、郭明霞、焦晓春等为大会示范演出。
1982年
4月,地区文化局召开文艺创作座谈会,参加会议100余人。会议内容主要是交流经验:安排落实1982年创作规划,征求如何办好《秦都》文艺刊物的意见。省委宣传部、文化厅、作协、剧协的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还聘请了一些专家学者讲课。
我区《马坡》(作者曹剑),参加了省文化局召开的1981年剧本创作观摩评奖会议,获创作三等奖。
8月17日至9月2日,地区文化局举办戏剧导演讲座会,省地一些著名导演前来讲课。
11月10日至19日,地区文化局组织学习考察小组,赴山西运城戏校学习考察。学习小组由文化局艺术科长王均贵、戏校副校长赵金义带队,成员有李存有、郑月西等10人,
地区文化局组织赴安徽考察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小组、小组由市局艺术科王均贵科长带领,成员有泾阳文教局韩春阳、淳化文教局张兴信、彬县文教局程宏轩、兴平剧团王振民团长、户县剧团李济宗团长、大众剧团吴泽民书记等,先后考察了滁县、来安、天长等县的艺术表演团体。他们改革主要是管理体制上实行经济大包干,变统为包,有统有包,统包结合;实行分成包干制;联场计酬制;小段包干制;浮动工资制。
1983年
地区文化局于4月在咸阳召开了全区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工作会议。各县(市)文化局、剧团负责人30余人出席会议。已初步实行改革的剧团负责人汇报了改革的设想和作法。会议互通情况,交流作法,对促进我区剧团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地区文化局于7月在咸阳召开全区戏剧创作座谈会。7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一致同意繁荣我区戏剧创作的十条措施。
8月3至4日,文化部政策研究室主任焦勇夫、艺术局剧团管理处处长章沛在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丁希陪同下,来咸阳调查研究,了解艺术团体改革情况。
1984年
市文化局于1984年9月20日至10月3日在咸阳举办了全市青年演员折子戏调演大会。秦都、武功、兴平、泾阳、三原、旬邑、长武、彬县、永寿、市人民剧团和秦都戏校等11个单位参加了调演。共演出折子戏39个,本戏一个,11台22场,演员120多人。经评选惯等奖七名:长武剧团白萍、三原剧团段桂贞、大众剧团曹亚莉、武功剧团李惠茹、永寿剧团赵改琴、彬县剧团王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14名。
10月,我市参加陕西省青年演员调演大会,三原剧团段桂珍(主演《鬼怨》获一等奖,永寿剧团赵改琴(主演《机房训子》)、长武剧团白萍(主演《藏舟》)、大众剧团曹亚莉(主演《断桥》)获二等奖、大众剧团李水艳、武功剧团李惠茹获三等奖。
12月,经国务院批准咸阳地区改为咸阳市,原咸阳市改为秦都区。地区人民剧团改名为咸阳市人民剧团,将区上大众剧团、豫剧团、秦都影剧院上收大市管理,分别改名咸阳市大众剧团、咸阳市豫剧团、咸阳市秦都影剧院。
1985年
市文化局于元月10日至16日举办了咸阳市新创作剧目汇演。参加这次汇演的有市人民、大众、豫剧团、泾阳、三原、淳化、旬邑、长武、彬县、兴平、乾县一团、礼泉一团、二团等13个演出单位,一千余名演职人员。汇演有秦腔、豫剧、弦板三个剧种14台节目,其中新编现代戏二台,新编历史剧、古代剧11台,改编古代戏一台,先后有三万多人次观看演出。市长祝新民在开幕式上讲话,副市长张宏勋在闭幕式上讲话。省文化厅、宣传部、剧协领导参加开幕式并观看演出。
经评选,三原剧团《丹青泪》、泾阳剧团《李白辞朝》、人民剧团《醉仙图》获演出二等奖;淳化剧团《启棺辨贤》、兴平剧团《三巴掌》、大众剧团《山月随人归》、乾县一团《万寿屏》、长武剧团《龙凤佩》获演出三等奖。孙俊发(李剧)、邓春松(丹剧)、冯萌献(启剧)获剧本创作二等奖;何耀勳、刘凤州、毛云霄(醉剧)、张汉(万剧)、王俊学(霍剧)获剧本创作三等奖。
市文化局于8月20日至22日召开市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兴平、武功、长武、旬邑县文教局同志、戏校及市戏校、大众剧团戏校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省戏校校长高鹏、副校长马兰鱼应邀到会,传达了全国上海、武汉艺术教育、剧目教学会议精神。省文化厅叶增宽副厅长、张桢祥副处长、市委宣传部部长张首迅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评选出优秀教师9名,他们在会上介绍了先进事迹,会议对优秀教师进行了表彰,并评选出席省艺术教育会议的代表。
市文化局于12月4日—8日在咸阳召开了各县《戏剧志》初稿编写交流座谈会。省《戏剧志》编纂领导小组组长鱼讯参加会议并讲了话。各县(区)《戏剧志》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对11个县的《戏剧志》书稿阅读审订。
1986年
市文化局于3月26日召开全市剧本讨论会,会上,黄俊耀副院长,朱学同志就剧本创作作了长篇讲话。会上讨论了《李白辞朝》(孙俊发)、《丹青泪》(邓春松)等剧本。与会同志谈了自己的创作规划。
市文化局为了在市艺术教育系统开展创“双先”竞赛活动,组织艺术教学检查组于4月15日—29日,对兴平、武功、长武、大众剧团戏校和市戏校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
6月24日省剧协石开《李白辞朝》剧本讨论会。
市文化局于7月7日至9日,在咸阳召开了剧团团长会议。会上传达了中宣部部长朱厚泽、文化部部长王蒙等同志重要讲话,各团团长汇报了各团“的政治思想工作、剧目生产、青年演员培养、经营管理情况。会议对艺术表演团体的管理工作作了安排。
8月5日,咸阳市戏剧家协会成立。大会选出了三十一位理事,十七位常务理事。选举谭增成为主席,郭明霞、王俊学、陈仁义为副主席。
1987年
市文化局以(1987)46号文发出通知,在全市各剧院、影剧院开展创文明单位竞赛活动,并制订出评比五条件。
市文化局召开全市剧场工作会议,研究如何加强剧场管理,繁荣演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会议讨论制订了《咸阳市剧场管理工作暂行条例》。
5月至10月,国家级演员侯宝林等先后来我市演出。
5月,我市新创作剧目《丹青泪》在陕西省首届艺术节大奖赛中获综合演出三等奖,剧本创作二等奖(邓春松)、导演三等奖、音乐伴奏伴唱三等奖、舞美设计三等奖,化妆奖、字幕奖、灯光奖。赵改琴获演员一等奖,崔水云等七人获表演二、三等奖。
《尚书背绢》获五个单项奖,五个演员表演奖。《霍去病》获二个单项奖,郭明霞获表演一等奖,五名演员获表演奖。折子戏豫剧《借年》获演出奖、导演奖,何丽萍获演员表演一等奖,一名三等奖。《赶坡》《借水》有三名演员获奖。《四贤册》获演出奖,两名演员获表演奖。
7月市文化局为了进一步深化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提高艺术质量,振兴我市戏剧事业,7月9日至11日召开了市县剧团团长会议。会上传达了省有关会议精神,各团汇报了上半年工作和下半年设想。
7月我市有十一名演员参加了省广播电台举办的《西凤杯》大奖赛。赵改琴获名次奖、周留华获优秀奖。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由市文化局牵头,开展了10个文化娱乐场所“采花杯”竞赛活动。并制定了竞赛细则,组织检查实施,使“采花杯”竞赛活动蓬勃开展。
8月由市文化局、城建局、渭滨公园联合举办的咸阳市第二届消夏晚会,历时十天。演出戏剧、电影、录像以及武术、书画、灯迷、图书夜市、游艺等活动,观众达八万人次。
咸阳市戏曲学校第三届招生工作于8月开始,招收秦腔表演专业学员50名、乐队12名,9月1日举行了开学典礼。
9月市文化局召开戏剧创作会议,讨论了八个大型剧本。其中《长孙皇后》(王俊学)、《琵琶公主》(冯萌献、峭石)、《隋宫悲歌》(艾万寿、胡继明)、《贞观遗恨》(白连柯)基础较好。
10月兴平戏校学员毕业,团、校进行了合并。
1988年
元月由市文化局举办的《咸阳市1988年秦腔新秀电视折子戏选拔赛》于17日至27日在市大众剧院隆重举行。12个团、校的57名青年演员,各展风姿、登台献艺。经评选《斩单童》(人民剧团朱伦军)、《哑女告状》(人民剧团曹亚莉)、《柴桑关》(泾阳剧团牛玉峰)、《痴梦》(三原剧团刘美丽)、《桃李梅》(长武剧团白萍)、《机房训子》(永寿剧团赵改琴)、《拾黄金》(乾县剧团付飞社)获一等奖。乾县文体局、武功剧团、人民剧团、永寿剧团评为先进集体。
3月18日至20日市文化局召开了全市剧场工作会议,市、县剧场经理和工矿俱乐部主任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如何繁荣演出工作,开展文明竞赛活动,大力提倡两学(学业务、学政策)两做(做好剧团参谋、做观众贴心人)两不搞(不搞精神污染,不搞不正之风)。会上对《市剧场管理工作条例》进行了讨论。
6月,我市赵改琴、付飞社、刘美丽获陕西省《公主杯》秦腔新秀电视折子戏大赛一等奖,朱伦军、曹亚莉、牛玉峰获二等奖;白萍获三等奖。
10月,市文化局与陕西省电视台联合举办西北五省区《咸阳杯》秦腔新秀电视大赛,本市赵改琴获一等奖。10月1日至4日全部获奖演员及部分名家来咸阳答谢演出。
市文化局获省电视台西北五省区《咸阳杯》秦腔新秀电视大赛优秀组织奖。
1989年
市文化局于元月20日举行咸阳市新创作剧目调演,参加调演的剧目有《贞观遗恨》(淳化剧团演出、作者白连柯)、《琵琶公主》(兴平剧团演出,编剧冯萌献峭石)、《贞观鉴》(人民剧团演出,编剧王俊学)、《汉宫泪》(市豫剧团演出,编剧邓春松)、《人鬼情》(乾县剧团演出,编剧梁建国)、《八十一天县令》(彬县剧团演出,编剧王耀华),经评选《贞观鉴》《贞观遗恨》获演出二等奖;《琵琶公主》《汉宫泪》《八十一天县令》获演出三等奖。冯萌献、峭石、邓春松获剧本创作二等奖;白连柯、王俊学、王耀华获剧本创作三等奖。曹亚莉、赵斌、朱伦军、王宏莲、张建芳、税晓玲获演员一等奖;藏晓峰等9人获二等奖;孙庆莉9人获三等奖。储自成、刘凤州、王文才、贺康建、张春孝、杨民权获艺术管理奖。
市文化局、市剧协为了表彰老戏剧工作者对繁荣戏剧工作所做出的贡献,于2月16日—22日举办了“为老一辈戏剧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暨演出交流大会”。会上交流演出30多个具有特色和绝活的优秀折子戏,并进行了录像录音。对从艺30年以上的60多名老艺术工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咸阳市《农行杯》秦腔中年演员大奖赛于2月25日至3月8日在市大众剧院举行。11个剧团的五十八名演员参加,历时14天。沈树森副书记、黄亚莉副市长、市文化局、市农行负责同志出席开幕式。经评选马金仙、王麦兰、王义民、王升云、舒曼莉、潘景仙、省金香、李晓霞、王秀兰、陈理贤、赵斌获一等奖;王亚萍等20人获二等奖;石卫民等二十一人获三等奖。
5月11日,我市参加省秦腔中年演员《农行杯》大奖赛荟萃演出的有《断桥》(马金仙)、《点将》(张德启)、《杀庙》(康建海)、《认子》(冯武耕)。马金仙、张德启、康建海、冯武耕、王亚萍获省《农行杯》一等奖;赵斌等六人获二等奖:王升云等六人获三等奖,市文化局获芸萃演出优秀组织奖。
市文化局为了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加强艺术表演团体思想政治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促进演出,繁荣创作,于8月30日在咸阳召开了剧团团长会议。
市大众剧团的《女皇与公主》(作者冯萌献、峭石)9月30日参加了陕西省第二届艺术节,10月15日代表我省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演出。《女》剧演出时,前省委书记白纪年、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邰尚贤、省文化厅厅长霍绍亮、副厅长叶增宽、许汝州、党荣华、韩望愈;电视厅副厅长骞国政、省剧协主席杨兴等接见演员。市委副书记沈树森、副市长王兆亭专程到西安看望演职人员。10月3日省文化厅为《女》剧专门召开了座谈会,到会同志对《女》剧评价很高。《陕西日报》《西安晚报》《文化艺术报》发表了评论文章。10月17日省电视台、市文化局为《女》剧拍摄电视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陕西省第二届艺术节,《女皇与公主》获银奖,西北荟萃获纪念奖。
兴平剧团《琵琶公主》获艺术节银奖。
淳化剧团《贞观遗恨》、武功剧团《苏武使匈》获演出奖。
《咸阳市戏剧志》《泾阳县戏曲志》《三原县戏曲志》《永寿县戏曲志》《礼泉县戏曲志》《乾县文化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咸阳弦板腔卷》均获艺术节志书奖。
咸阳市1989年度剧团管理现场会于1990年元月10日至11日在三原县召开,11县文化局长(或专干)、15个专业剧团的团长等40余人出席会议。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剧协、省电视台等单位派员参加。三原剧团团长贾康通、田传熙向大会汇报了剧团管理经验。(摘自陕西省戏剧志·咸阳市卷)
1.《关于1948年周朝灭亡电视剧我想说陕西咸阳戏剧大事记(截止1992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948年周朝灭亡电视剧我想说陕西咸阳戏剧大事记(截止1992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49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