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峰银源是正面有世凯侧面像,登州市华投银源的俗称。(莎士比亚)。
它是民国北洋政府1914年(民国三年)二月公布的《国币条例》所确定的国币,在中国银元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袁大头九年
袁大头银圆的产生历史背景
清末,朝廷对外不能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外国币在中国行用,失去了货币自主权。对内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日益削弱,各省地方长官为增强各自的财力及扩充军事力量也纷纷制造和发行货币,货币金融十分紊乱。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令江南造币厂归财政部管理,主张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并着手定币制。不久,袁世凯在中外反动势力扶植下,迫使孙中山于民国元年四月一日让位,故币制问题未及整顿。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有3个原因促使北洋政府实行币改:一是孙中山虽辞去临时大总统,但出于救国救民之心,于1912年8月24日应袁世凯之邀,进京与袁世凯先后谈话13次。同年12月3日孙中山发出“创议钱币革命,对抗沙俄侵略”的通电。二是北洋政府的国务总理熊希龄、农商总长张謇等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在市场上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而且各有各的流通范围,规格不一,折算繁琐,对收税、发饷、交换都有不便,市面恐慌,民众积怨,也主张实行币改。三是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也需要借助于货币,并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来提高他的政治地位。民国元年七月十五日,北洋政府设立了币制委员会,专门研究和拟定币制改革方案。民国二年一月十四日,又拟定了币制委员会章程并调整了组成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热烈争论,熊希龄内阁于1914年1月17日提出了银本位制统一币制方案。本位可供选择者有四,即金银复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银本位。1914年2月7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其要点是:国币铸发权专属于政府。旧有各官局所铸发之壹圆银币,政府以国币兑换改铸之,但于一定期限内,认为与国币壹圆有同一之价格。国币以壹圆银币为主币,重量为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以银九、铜一(后改为银89,铜11)铸造后总重量为七钱二分。国币壹圆银币的形式,以教令颁定之。后定为正面镌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面铸嘉禾纹饰与币值。国币种类,有银币四种:壹圆、半圆、贰角、壹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国币计算均以十进,每圆十分之一称角,百分之一称分,千分之一称厘。自《国币条例》公布后,同年先在天津造币厂铸造袁大头壹圆银币,后在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陆续铸造。因袁大头壹圆银币币型划一,花样全新,重量、成色准确,易于识别,很快被民众接受,流通各地。
“袁大头”壹圆银币的主要版别
袁大头壹圆银币版别纷繁,现择要述之。
第一,民国三年版中的主要版别
民国三年袁大头
民国三年袁大头
民国三年袁大头
民国三年版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像,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年”字后没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后面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点”,而其他年版民字无“点”。三年版有老模和新模两种模具,老模具为185道边齿,新模具为170道边齿,铸量都较多,属普通流通版。另外有数种铸造量较少的版别:
1.“O”记版。即在嘉禾图案中有“O”形暗记,在嘉禾结带处呈横“8”字形,左上方的带孔中有一极小的“O”形圆圈,而且袁像下巴前衣领未封领,肩章较宽,五星比较凸出。
三年O版(越来越少的品种)
三年O(越来越少的品种)
2.粗发版。袁头发较粗,发型呈波浪。嘉禾结带没有形成纵横交叉“8”的结花,右边一束嘉禾结带处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圆。
袁头民国三年粗发版,此版很少见
民国三年粗发版,此版很少见
3.三角圆版。此币背面圆字内的“口”字形成“△”形,而其他版别是“厶”形。
民国三年袁大头三角圆版
民国三年袁大头三角圆版
4.开口贝版。此币壹圆的“圆”字内“贝”字最下一横未与竖笔连接,形成“开口贝”。该版袁像肩章条纹明显,袁眼中有一从上至下的直线,俗称“睁眼”,这一特征也是其他版别未见的。
袁大头民国三年开口贝版
5.加铸“甘肃”两字版。此币系甘肃兰州造币厂沿用民国三年版旧模,在袁像左右加铸“甘肃”两字,其余与开口贝版相同,铸量仅数万枚。
民国三年袁大头银圆甘肃版
民国三年袁大头银圆甘肃版
6.签字版。此为天津造币厂试铸样币,并未流通。该币在袁像右侧刻有一竖行英文字母“L.GioRGi”,是在华外籍铸币专家意大利雕刻师“鲁尔治·乔治”签名缩写。
上面的英文字母意大利雕刻师鲁尔治·乔治,是袁大头铸币钢模的雕刻者,签字版属于样币性质,用来做样品的,所以会标记上工匠的名字,数量极其稀有。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签字版壹圆极其稀有珍贵,为原天津造币厂试铸样币,只试做了千余枚,并未流通使用。该藏品表面包浆醇厚,设计简约,端庄高雅,质感甚佳,历史遗留痕迹鲜明,岁月沉淀丰富。由于此币制作数量极少,且流传至今己有百年,各种因素损坏较多,极其珍罕。
7.“T”字边、鹰洋边。此两种币均为天津造币总厂试铸样币。正、背图案与流通的一般袁大头相同,仅在边齿上为“T”字形边或为鹰洋币形边。
鹰洋边民国三年袁大头
第二,民国八年版袁大头主要版别
八年版中的普通版流通量较多,钢模由外国代制,文字书写符合汉字结构,字形没有变异,嘉禾规范有序。有一特征是正面袁像胸襟花饰前内边齿多一细齿,而无一空挡(其他年号版有一空挡)。另外有几种铸量较少的版别,主要在“造”字的书写上有几种不同:
1.“造”字的第三笔一竖从第四笔的一横向下伸出,形成了“牛”字,但与下面的“口”字不相连,故称“牛”字版。
牛字造
2.有的“牛”字与“口”字相连,故称连口版。
民国八年银圆连口版
3.“造”字中的“口”字少了上横一笔,形成缺口,称为缺口版。
缺口版,造字
4.“造”字中的“口”字很扁,“口”字中看不见中孔,称为无口心版。
第三,民国九年版中的主要版别
九年版中主要有袁像未封领版和大耳版两种,前者为普通版,铸量较多,后者铸量较少。大耳版指袁像耳朵比其他版要大,而衣领全为封领。
民国九年大耳版
民国九年大耳版
第四,民国十年版中的主要版别
十年版中的普通版,其图案文字与一般袁大头无大差别,铸量较大。另外有一些在“年”字中的一点写成一竖或“7”字形,但铸量较少。“袁大头”壹圆银币除上述版别外,还有许多大同小异的版别,笔者难以说全。
“袁大头”银圆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袁大头是我国银圆史上铸量最多,流通时间较长的银圆,也不可否定它发挥了一定的历史作用。
第一,袁大头的发行,对抵制外国银圆起了一些作用。袁大头发行后,广大民众愿用国币,不要“洋钱”。如在1919年“五四运动”反帝高潮中,上海钱业公会宣布使用袁大头,这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钱币。
第二,袁大头的发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乱制各式银圆的现象。因当时颁布的《国币条例》明确规定:“国币铸发权专属于政府。旧有各官局所铸发之壹圆银币,政府以国币兑换改铸之。凡公款出入一律用国币。”后在1917年官方规定以袁大头为税收本位币,更加巩固了袁大头的第一主币地位。这在客观上使各地乱制各式银圆的现象有所收敛。
第三,袁大头的发行,改变了清代实质上长期实行不完全的银、铜平行本位制的紊乱局面。银、铜平行本位制是把银和铜都作为货币的材料,分别铸造成货币,但铜制币规格不很统一,纹银的铸造成色、重量的计算单位各地更是各搞一套,这必然形成流通中的币种繁多、比价不一、换算复杂的局面。袁大头发行后,规格、成色统一,并以此为本位,使币制在一段时间内有所统一,紊乱状况稍有改善。
第四,袁大头对在军阀间经济分割时起了一些缓解作用。袁世凯称帝后,中华民国形式上的大体统一也已瓦解,军阀混战、各据一方、各自为政,在经济上也都相互控制和争夺。此时袁大头尚能在全中国大部分地方通行,这对全国大部分地区间的物资交流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客观上对军阀间分割经济的状况起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第五,袁大头的发行对融通货币资金,恢复与发展生产起了一些积极作用。袁大头壹圆银币铸造量颇多,据南京造币厂统计,在民国四年二月至民国五年的近两年时间内,该厂铸造袁大头379819210元。全国各厂铸造数虽未见综合资料,但从南京造币厂铸造数可见袁大头是我国银圆史上铸量最多的一种,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市场流通的需要。
以上资料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
袁大头的版品很多,还有很多细分的版别还望前辈们在评论区补充。
1.《【2020年袁大头民国三年黄铜笔】专题图文详解袁大头银圆的鉴定方法和技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20年袁大头民国三年黄铜笔】专题图文详解袁大头银圆的鉴定方法和技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53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