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2年,赵国浩区拔牙,接受相当军队苏吴、冯政宪降,引起了秦朝纷争,爆发了长平战争。
在这场规模空前,惨烈异常的大决战中,秦国先后投入兵力五十余万,赵国也有四十五余,两国如同斗气一般地压上了所有的实力。这场战争最终以秦国惨胜,赵国惨败落幕,四十五万赵卒,能最终回到家园的,不过是二百四十几个孩童。关于这场战争胜负的原因,历代史学家的研究很多,有说赵括“纸上谈兵”的,有说赵孝成王贪利冒进的,有说白起用兵入神的,有说其余五国作壁上观的等等,虽多有差异,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赵国的后勤,没有秦国做得好。古人行军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用兵制胜,以粮为先”,粮食一直都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关系王朝兴亡的重要战略物资,这一点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农业社会尤为明显。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始终是人与人之间的搏杀,无论主将拥有如何高明的军事指挥艺术,最终仍要靠挥舞着长戈短剑的士卒来战胜敌人,因此保障士卒的战斗力尤为重要,而要保障士卒的战斗力,其基础就是保障粮食的供应。那么,要保证几十万大军的粮草供应,究竟有多大难度呢?
根据《墨子·杂守》记载,战国时期的士兵每天吃两顿饭,而且士兵的等级不同,每顿饭的数量也是不同的,最上者每餐半斗,也就是五升粮食,差一等的是三升半,再差一点的二升半,再次者二升,最次者是六分之一斗,也就是1.67升。战国时期一升相当于现在的150克,1.67也就是250克左右。即是按最差的粮食供应标准,每一个士兵一天也要有500克的粮食供应,十万大军一天就要消耗50吨粮食。要知道,军队里的士兵都是青壮,在没有太多副食的情况下,一天只食用500克,也就是一斤食物,显然是很难保持战斗力,所以,战争时期的实际消耗量绝对是要远远大于这个数的。
长平之战兵力最多的时候,赵国有四十五万人在前线,每天粮食的消耗量最少也应该是225吨,也就是45万斤。赵国最具战斗力的兵种是胡服骑射以后训练的“胡刀骑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赵国飞骑,这就说明在赵军中,必然还有无数的战马,这些战马消耗的草料、粮食也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赵都邯郸距长平前线约有二百公里,大都是难走的山路,要把如此多的粮食运往到军中,需要用多少人力,多少牲畜,途中的消耗量怕不下于数十万大军的口粮。要知道,后世汉武帝攻击匈奴的时候,要运送一斤口粮到士兵手中,路途上就要耗费一百多斤啊。赵国以武力国,半耕半牧,肥沃的土地本就稀缺,粮食储备能有多少,如何能够支撑数十万人与秦国两年有余的对峙啊。
战国时期,赵国人口约有四百万余万,连年战乱,男子的数量怕是不足二百万了,再除去老人和孩子,以及在战乱中伤残的人,真正的青壮怕是不足五十万了,恰好这些青壮都去了长平前线,偶尔剩下的一点怕也是在给前线运输粮草,想来强壮一些的妇女也应该都被征召去运输粮草了。这就带来了一个更加可怕的问题,青壮的劳力都去打仗了,土地由谁来耕种。如果任由土地荒芜,粮食从哪儿来?或许正是因着这个原因,赵孝成王才决定任用赵括,主动出击打破僵局,毕竟再耗下去,也不会有更好的结果。
与赵国相比,秦国的补给线更长,从秦都咸阳到长平五百余公里,且秦国大军五十余万,比赵军还多,后勤供应的压力应该远超赵国。既然赵国无力支撑如此大规模的对峙,那么秦国又是如何撑到最后的呢?自商鞅变法后,秦国对外征战极其频繁,几乎每两年都要打一次仗,且每次动辄出兵数万乃至数十万,秦国如何在战时积聚如此多的的粮草,又是如何为这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提供后勤保障的呢?
一、秦国后勤供应地的延伸
战国中后期,尤其是在范雎提出“远交近攻”以后,秦国“得寸则为王之寸”,每次战争得来的土地,都会极力巩固统治,实施强制移民政策,使之成为秦国新的军需供应之地,这也是我们经常能在史书上看到,秦国“徙罪人于某地”的原因。秦国的这项政策,不但为秦国带来了新的粮食、兵员补给地,还大大缩短了秦国后勤运输的距离。以长平之战为例,秦国并非都是从咸阳运粮到前线,大部分军资其实是出自刚刚从魏国手中夺取的河内郡。
二、商鞅变法“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后,秦国正式废除井田制,决裂阡陌,开荒垦草,增加了秦国可耕种的土地数量,同时,秦国确立“自耕农”的小农经济体制,使“耕者有其田”,极大的促进了秦人耕农的积极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同时也提高了国府的税收。与此同时,秦法鼓励“耕战”,颁布了许多鼓励农耕的法令,让耕者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也从另一方面刺激了秦人耕种的积极性。
三、铁制农具及牛耕的普及
战国时期,秦国的农耕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从出土的文物和史料,尤其是睡虎地秦简中,都可以看到秦国农业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铁制农具的广泛应用和牛耕的普及。新的耕作方式提高了秦人的工作效率,让有限的劳动力能够耕作更多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吕氏春秋·上农篇》中说“上农夫食九人”,也就是说,在秦国一个好的农夫耕种出来的粮食,除养活自己外,还能再养活九个人,可见其耕种效率之高。
四、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
蜀郡太守李冰,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改变了蜀中土地干旱缺水的局面,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都江堰建成后,蜀中成为秦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有力的支持了秦灭六国的战争。秦王嬴政时期,秦国又兴建了郑国渠,为关中平原带来了万亩良田,进一步增加了秦国的粮食产量。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战国中后期的秦国,拥有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十分之三的人口,却创造了天下十分之三的财富,可见秦人的富足。充足的粮食和财富,为秦国对外战争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让秦军不惧与任何敌人对峙消耗,这是秦国最终战胜赵国的原因,也是秦国最终能够变成秦朝的原因。总之,无论是秦国的崛起还是最终的统一,都是建立在极高的粮食产量和充足的粮食储备的基础上的。
1.《以长平之战为例,浅论战国时期秦国的农业发展,和秦军的后勤保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以长平之战为例,浅论战国时期秦国的农业发展,和秦军的后勤保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5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