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正在精读中国史连载278,《明朝史话》连载03,请收看。
朱元璋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把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但他还是不放心,总觉得这些将官毕竟不是我朱家皇室的人,未必全靠得住。宋、元两代皇室孤立,宗室衰弱,朝廷一旦有事,宗室无力支援,这一历史教训,他是牢记心上的。
为了朱明王朝能够千秋万代传下去,他决定分封诸王,屏藩王室。洪武三年 (1370)、十一年(1378)、二十四年(1391) , 他先后三次把自己的亲儿子都封为亲王。
洪武十一年正式定都于南京之后,这时诸王子已逐渐长大成人,因此,从这一年开始,各亲王就陆续被派到自己的封国去。
01、尾大不掉的藩王
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署,地位极高,公侯大臣进见亲王都要俯首拜谒,不得钧礼。
不过,有一条限制,即诸王不得干预地方民政,王府之外,归各级地方官吏治理,亲王无权过问。诸王的唯一特权是军事指挥权。每个王府都设有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护卫甲士少者3000人,多者至19000 人。封在长城线上要塞的亲王则不在此限,如宁王(驻今内蒙古宁城县)所部甲士8万人,战车6 000辆。
《皇明祖训》规定:亲王护卫兵归亲王直接调遣指挥;遇有急事,亲王封区内的卫所守镇兵也一并归亲王指挥。
《祖训》又规定:朝廷要调兵,必须同时发盖有皇帝御宝的文书给亲王和守镇军官,亲王接到御宝文书后再发令旨给守镇军官,而守镇军官必须既接到御宝文书,又接到亲王令旨,方许出兵。
这一规定使亲王成为地方守军的监视人,是皇帝在地方的军权代表。
朱元璋以为把军权托付给自己的亲骨肉,就万无一失了,而且亲王有自己的护卫军,一旦地方生变,可以当机立断,单独应战;京师危急,可以起兵勤王,达到屏藩皇室,翼卫朝廷的目的。
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除长子朱标立为太子,第9子和第26子早死外,其余23个儿子都被封为亲王,分驻在全国各战略要地。
封国星罗棋布。这些封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在边塞,一是在内地。在边塞的如西安的秦王,太原的晋王,北平的燕王,大同的代王等;在内地的如开封的周王,武昌的楚王,长沙的潭王,青州(今山东益都)的齐王等。
塞王除监视地方守军、镇压人民的反抗外,还负有防御蒙元遗留侵扰的任务,所以其护卫军特别多。晋、燕二王还曾多次受命带兵出塞征战和负责筑城、屯田等事,军中大将均受其节制。朱元璋还特许这两个亲王在军中小事立断,大事方报告朝廷。晋、燕二王的军权独重,立功也最多。
正当朱元璋在大封藩王的时候,有一个叫叶居升的官员以星象来借题发挥,向朱元璋指出说:“亲王的封国太大,甲兵卫士太多,军权过重,臣恐怕数世以后,尾大不掉,到时就不得不对他们进行削地夺权。于是,很可能引起亲王怨恨,酿成像汉代的七王、 晋代的八王之乱。……愿陛下趁诸王还未分赴封国之时,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里。”
但是,朱元璋正在兴头上,听了异常恼火,把他抓进监牢,囚死在狱中,自此以后,百官噤若寒蝉,再也没人敢论封藩的事。
矛盾的爆发来得比叶居升的估计还要快,并没有经过数世,而是在朱元璋死后就出了乱子。
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标病亡。朱元璋立太子的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撒手抛离他紧紧握住的权柄,长辞人世。皇太孙即帝位,以第二年为建文元年。
朱允炆的性格酷肖其父,也是仁柔寡断。而当时的诸王都是他的叔父,几位年纪较大的塞王且都是久经战阵,屡建奇功,他们手里又握有重兵,自然不把年轻、孱弱、没有经验的朱允炆放在眼里,违法之事不断出现。
特别是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智勇有大略”,蓄谋夺取中央皇权,在王宫中私制兵器,偷印宝钞,招兵买马,搜罗异人术士,对中央皇权造成赫赫威慑。
建文帝见此情状,就和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计谋,认为燕王蓄谋已久,仓促难图,决定先削废周、齐等王,剪除燕王的手足,然后再向燕王 开刀。
于是,从洪武三十一年八月至第二年六月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削除了周、湘、齐、代、岷五个亲王的藩王爵位,废为庶人。除了湘王合室自焚外,其他四个或是幽禁,或迁往边远地区。
五位亲王被废,刺到了燕王的痛处,眼看就要轮到自己了,就在建文元年(1399)的七月,朱棣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起兵反抗朝廷。
02、靖难之役
燕王起兵后,为了说明自己的行动是正义的,他援引朱元璋在《祖训》中说的:“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的训示作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责骂他们变乱祖宗法制,须加诛讨,自称举兵为“靖难”。所以历史上称这一场朱家王室内部的夺权斗争为“靖难之役”。
燕王首先以旋风般的速度,在不到一个月内,攻拔了北平北面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东面的蓟州、遵化、永平(今河北卢龙) 等州县,既排除后顾之忧,又可补充兵力,然后再集全力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能征惯战的元功宿将早被朱元璋杀得差不多了,幸存者寥若晨星,长兴侯耿炳文就是其中之一,但已年近古稀。建文帝派不出其他人,只好命他为大将,率兵征讨。兵众号称30万,实际只先调集13万,开到河北滹沱河地区。燕王在中秋夜乘南军不备,袭破雄县,南军的先锋部队全军覆没。继而又在滹沱河北岸大败耿炳文的主力部队。
建文帝召回耿炳文,代之以李景隆。
李景隆本是纨绔子弟,素不知兵。燕王说他是“寡谋而骄,色厉而馁”。
李景隆收集耿炳文的残兵败将,并调各路军马,计50万,进驻河间。燕王侦知李景隆军中的一些措施布置后,笑着说:
“兵法有五败,景隆都犯了。为将政令不修,上下异心,这是第一;北平早寒,南卒皆穿布衣,不能披冒霜雪,而且军无余粮,马无足草,这是第二;不量险易,深入趋利,这是第三;贪而不治,智信不足,气盛而刚悛,仁勇俱无,威令不行,三军易挠,这是第四;部曲喧哗,金鼓无节,喜欢阿谀奉承之辈,专任小人,这是第五。这五败九江(李景隆小字)全犯,他必败无疑。”
当时,辽东军攻永平,燕王和诸将计议说:“我在这里,李九江不敢来。现在我率军去援救永平,他一定前来攻城。我再回师击之,届时坚城在前,大军在后,李九江必定大败。“
诸将都认为北平守兵太少,不好办。燕王说:“城中之众,以战则不足,以守则有余。我此去不是专为救永平,还要诱九江来就擒,是一举而两得。”
于是,在九月率军赴援永平,临行告诫留守北平的世子朱高炽说:“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又故意撤卢沟桥守兵,诱李景隆深入。
李景隆果然上了燕王的圈套。他听说燕王率师救永平,就于十月驱兵直趋北平。过卢沟桥时见无军队守卫,喜不自胜,说:“不守此桥,我看他无能为力了”,以为北平唾手可得,遂进逼北平城下。
朱高炽严密部署,拼死守卫。李景隆号令不严,指挥不当,军队虽多,面对坚城,却无可奈何。南军中唯有都督瞿能勇敢善战,他与两个儿子率领精骑千余,杀入张掖门,锐不可当。但是,后援不至,只好勒兵以待。
李景隆怕瞿能得了头功,派人阻止,要他等候大军全到,一起进攻。燕军因此得到喘息的机会,连夜吸水泼到城墙上,天寒结冰,第二天,南军便无法攀城攻击。
燕王打退攻打永平的辽东军后,又挥军攻破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挟持宁王朱权回北平,收编了宁王的精锐部队8万人,其中尤以朵颜三卫的蒙古骑兵最为骁勇,兵力更加强盛。
北平在燕王世子朱高炽的奋勇守卫下,李景隆无法攻克,待至燕王回师救援 时,内外夹攻,南军支持不住,李景隆率先逃遁,连夜奔回德州。南军见主帅已逃,也纷纷丢弃兵械粮草,落荒而逃。
建文二年(1400)四月,李景隆又集合兵将60万北上,与燕王大战于白沟河(在今河北雄县北),复大败。南军被杀死、蹂躏和溺河死者十几万,横尸百余里。
李景隆躲入德州,燕王乘胜追击,围攻德州。李景隆又弃德州,奔济南。燕王率军尾追不舍。这时李景隆尚有十几万兵,仓促出战,布阵未定,被燕王亲自率领的精骑一冲击,又复大败。李景隆单骑落荒而逃。
建文帝见李景隆一败再败,就免去他的大将军职务,以左都督盛庸来接替他。李景隆回到朝中,许多人异常愤慨,揪着他在建文帝面前哭诉说:“景隆 出师观望,内怀二心,不把他杀掉,怎么对得起祖宗,怎能激励将士?”但是建文帝无问罪之意,李景隆也就安然无事。
济南在盛庸和山东布政使铁铉的奋力防守下,被保住了。燕王把军队撤回北平,暂作休整。
后来,南军虽在东昌(今山东聊城)大败燕兵,取得“靖难”兵兴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但是,南将在谋略方面毕竟不如燕王,加上燕王每临战阵,不避矢石,身先士卒,而且善于带兵,爱护将士。
有一次在行军路上,他见到一个士卒病倒路旁,就吩咐左右用自己的从马载这个病卒,并说:“壮士的病是因为我的缘故。”周围的将士听了,都感动得掉了眼泪。
他能注意士兵的休息,不像南军那样,每至一地,就挖堑筑垒为营,军士通宵不得休息,待到营垒筑成,天已将亮,又得出发行军。这样往往虚耗人力,所以临阵之际,士卒早已疲困不堪。燕王则不然,他行营不挖堑筑垒,只分布队伍列阵为门,这样敌人既不敢侵犯,又可使将士一到营地就得到休息,养精蓄锐,用于战斗。每次战斗所缴获的战利品,他都分赏给战士,因此下面的将士都愿意为他出死力。
建文三年(1401),燕王大败南军于夹河和森城,又派轻骑袭击济宁、沛县,烧掉南军的粮草器械仓库和载有数百万担粮食的数万艘粮船。
起兵三年来,燕王虽屡次取胜,但所得的城池仅永平、大宁、保定等地,其他的都是得而复失,不能巩固,将士也战死了好几万人。而南军人数众多,分布各处要地,面对这种形势,燕王不禁叹息道:“频年用兵,何时可止?要么就临江决一死战,不再返顾北面。”
正当燕王为局势而怅叹之时,南京宫廷里的太监给他送来了京城的情报。原来,建文帝对宦官约束很严,这些人心怀不满,便密谋拥戴燕王,向燕王偷送情报说:南京城里空虚,应当抓紧时机,疾进直取。
燕王得此情报,便决计挥大军南下,一路上不攻占城池,锋芒直指京城。
建文三年十二月,燕王大举出兵南下。第二年五月,打败扼守淮河南岸的盛庸军,渡过淮水,攻下扬州、高邮、通州(今江苏南通)、泰州等江北重地,作强渡长江的准备。
南京城里的官员慌成一团,纷纷要求到外地守城,借此离开南京,有的还暗中向燕王献渡江及入京的计策。建文帝没办法,只好以割地分南北朝为条件,派人和燕王议和。
但是,此时燕王视破京师如探囊取物,怎肯善罢甘休呢?六月初三,燕王誓师渡江。这一天,江面波澜不惊,燕兵舫橹相衔,旌旗蔽空,金鼓震天。南岸上的南军早就吓呆了,经登岸的燕兵精骑一冲击,就全线崩溃,纷纷弃戈 解甲投降。
建文帝忙又派人议和,燕王根本不予理睬,驱兵直逼南京城下。当时燕王的弟弟谷王朱穗与李景隆负责守金川门,燕兵一到,就开门迎降。燕王进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京师遂破。
燕兵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不知去向。有的说建文帝和后妃自焚宫中;也有的说他从地道逃出,落发为僧,云游于滇、黔、巴、蜀之间。总之,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后人难以确考。这也是明史上的一个疑案。
燕王在群臣的拥戴下登上皇帝位,宣布以明年为永乐元年,他就是明朝历史上的成祖皇帝。前后3年之久的皇族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终于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结束。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与“读史”联袂打造的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明朝史话》。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十多位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1.《 隋朝 专题之建文削藩,朱棣“靖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 隋朝 专题之建文削藩,朱棣“靖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5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