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作家泥、文权、龙哥、毒蛇独家发表,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宋朝从960年到1279年,从赵元允改建国到宋朝灭亡,经历了十八制、三百一十九年。
其中的兴衰,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赵匡胤“陈桥兵变”过后,也没辜负拥戴他为帝的人的期望,平叛乱,改国制,兴民生,抵御外敌,强国体。尽到了一个开宗立派的皇帝的责任,但他也给大宋留下了不可遏制的衰败隐患。赵匡胤立国的都城设在开封,四面开阔,一马平川,如遇强敌,让它基本上算是无险可守。赵匡胤定国稳邦过后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是以有迁都洛阳的想法,洛阳的地理条件是进可攻,退可守。但在赵光义的一句话里,赵匡胤的这个想法就搁浅了。赵光义说:“在德不在险。”一向心怀大度,宽以待人的他默认了这一点。
赵匡胤的情怀,可以从他基本没有无事找事屠杀功臣可以看出来,但一个事实也不容忽视。赵匡胤采取“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进而“杯酒释兵权”“文以靖国”“右文抑武”,这些理念的诞生是有原因的。赵匡胤自己能坐上皇帝这把交椅,就是自己武功加身,手握国之重兵换来的。他怕他创建起来的王朝,会遭遇与自己一样的取而代之的事发生,所以坐不住了。你看他在“杯酒释兵权”里对拥戴他坐上皇位的人说,“尔等虽无异心,然尔等部下,以黄袍加之,尔虽不想,能弃焉?”那些“结社兄弟”没有不吓得离席叩头的,不得不向他求“可生之途”。后来赵匡胤的“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枝”、“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一系列稳固江山的举措也相对来说削弱了国力。
当然,这里的国力说的是武功。而在文治上宋朝还是相当鼎盛的,在历史也称得上是一个富庶之国。文人大家,比比皆是,其乐融融。随便拉出一个,都会是文学宗师,一代大儒。我们可以随手列出一大堆的名字。如:陆游、杨万里、苏轼、梅尧臣、黄庭坚、苏辙、范成大、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辛弃疾、陈师道、秦观、晏几道、周邦彦等等,我们是不是数都数不过来。
宋朝历代的皇帝似乎都遵循了赵匡胤的那一套准则——崇文抑武。但防卫又不能不要武。这就是重文轻武的典型事态。打天下用武,坐天下用文。尊卑立分。试想,从文能得到尊崇,谁还去苦命地练习武功之精要?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宋朝算是国富民强,在国内,基本没有民间起义事件发生,而乱了朝纲。但是在国之防卫能力的下降的情况下,列强虎视眈眈,时不时都会来进犯你。就是有一个可以振威国力的将帅,又受文臣打压排挤。而当朝皇帝又猜忌害怕,怕武将一旦得势,拥有不容小觑的兵权,自己的江山好似就不稳当了,于是文臣的只言片语的中伤,都可能让将帅很受伤,空有忠肝义胆,也仅能落个含恨九泉。如杨家、如呼家、如岳家。这样的境况能不败?能不失去天下?
有人说,宋亡主要是没有迁都洛阳,不该长期定都于一马平川的开封。其实,你要细致地考究一下,如果国力阴柔,哪能有力拒抗勇武,你连话语权也没有。就算你迁都洛阳,思想观念不改,其结果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常说奸臣当道,大多奸臣都是文臣,而奸臣的诞生在于皇权的滋养。宋朝在皇权的抑制下,成就了文学艺术的高峰,也给觊觎大宋江山的蒙古忽必烈大军制造了不可小视的机会。
老话说,文可安邦,武可定国,这两样一样都不能弱。换一句话也可这样说,武不能定国,文岂可有安邦的机会?赵氏江山除了赵匡胤自身军事能力的强大,在之后就无出其右之人,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遗传”下来的心疾和病,不得不让宋朝后来的皇帝在受尽列强的侮辱后灭亡。这也是一种因果关系。
(泥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勇哥读史工作室专栏作家,著有《泥人歌》《我多想停下来》等多本专著)
1.《赵匡胤立下了一个准则 埋下宋朝受尽列强欺负的伏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赵匡胤立下了一个准则 埋下宋朝受尽列强欺负的伏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60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