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晋朝

二十四孝是哪些姓,你知道吗?

古代圣贤孝是以仆人、万山门孝道为基础的;

礼仪把交情尊为活佛,成就生命的重大意义。

父母的恩德重如山,恩惠报恩不忘本。

人喝水的时候要想根源,才有资格得到父母的恩惠。

这一期姓氏君给大家分享

我国著名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姓氏,

不知道是不是有你的姓氏呢?

01孝感动天(姚姓)

远古帝王舜年轻时, 父亲、继母和异母之弟多次想害死他, 但舜仍然对父母孝敬,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 于是就有大象和小鸟帮他耕种, 后来帝尧还把帝位让给了他。

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轩辕黄帝九世孙,是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生于姚墟。一说出生于诸冯,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

02 戏彩娱亲(李姓存疑)

春秋楚国的老莱子为了让父母开心, 70多岁时仍然穿着五色彩衣, 拿着拨浪鼓戏耍, 就像小孩一样。一次他跌了一跤, 怕父母伤心, 就躺在地上装哭,逗得父母很高兴。

老莱子(约公元前599年一约公元前 479 年),李姓(存疑),或为老子在历史中的另一名字。春秋晚期思想家,道家人物。楚国人(湖北荆门),出生于楚康王时期,卒于楚惠王时期,著书立说,传授门徒,宣扬道家思想。和老子与孔子一个时期。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莱子。道教,是中国的国粹,是在华夏本土萌生、成长起来的宗教,究其根源,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派。在荆州古地域上生活的老莱子在道家形成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因为他的生活年代与老聃同时,其影响远大,堪称一代杰出的思想家。

03 鹿乳奉亲(己姓)

周朝郯子的父母年老时想吃鹿乳, 郯子就身披鹿皮, 想混到鹿群中去取得鹿乳。不料猎人把他当做了真鹿, 要用弓箭射杀他。他连忙解释, 猎人才知是人,对他大加赞扬。

郯子(生卒年月不详),己姓,子爵,少昊后裔,春秋时期郯国(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国君。孔子周游列国时到郯国,曾以郯子为师。当时二十六岁的孔子,其博学早已闻名鲁国,郯子见这样一个知名学者却能够如此虚心求教,十分感动,便倾其所有,全部奉告。离开郯子依然兴奋的孔子,还忍不住向人惋惜着感叹着:像郯子这样有学问的人,已经散落于四方了。

郯子治国讲道德、施仁义、恩威有加,百姓心悦诚服,使郯地文化发达,民风淳厚,一些典章制度都继续保持下来,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

04 为亲负米 (仲姓)

春秋鲁国人仲由, 年轻时家贫, 自己常吃野菜, 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后来他做了大官, 但是父母死了, 他经常感叹: “现在我还想为父母亲去负米,却再不能了。”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仲姓,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之野(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人。“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家祭祀。

仲由性情刚直,好勇尚武,曾陵暴过孔子,孔子对他启发诱导,设礼以教,子路接受孔子的劝导,请为弟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做孔子的侍卫。后做卫国大夫孔悝的蒲邑宰,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任内开挖沟渠,救穷济贫,政绩突出,辖域大治。

05 啮指心痛(姒姓)

春秋鲁国人曾参少年时经常到山里去打柴。一天家里忽然有客人造访, 母亲不知如何接待, 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 明白是母亲在召唤, 便赶快回家招待客人。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shēn),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一说为山东嘉祥县 ,一说为平邑县郑城镇)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06 芦衣顺母(闵姓)

春秋鲁国的闵损常受继母虐待。冬天继母的亲生子的棉衣里是棉花, 而他的棉衣里是芦花。后来父亲发觉后要休掉妻子, 闵损反而为继母求情,继母从此对他十分疼爱。

闵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闵姓,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弟子,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门十哲之一。 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 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 1074年, 齐州 太守 李肃之 在墓前建祠祭祀,由 苏辙 撰文、 苏轼 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

07 亲尝汤药(刘姓)

汉文帝身为一国之君,对母亲非常孝顺。一次母亲病重, 汉文帝日夜守护, 天天为母亲煎药, 每次煎好后, 他都要先尝一尝, 觉得合适才端给母亲。

刘恒(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即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在位时,存在诸侯王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汉文帝对待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道德方面,汉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

08 拾葚供亲(蔡姓)

汉代的蔡顺生活岔困,每日拾桑葚奉养母亲。一天遇到军士,问他为什么把红桑葚和黑桑葚分开装 他说黑桑葚让母亲吃,而红桑葚自己吃。军士们就送给他米和牛, 让他孝敬母亲。

蔡顺,字君仲,东汉人,以至孝称。自幼丧父,少孤养母,尝出求薪,客卒至,母望顺不还,乃啮齿,顺即心动驰归,太守召为东阁祭酒,后又举孝廉,不就,终于家。关于他的籍贯,《后汉书·周磐传》说他与安城(遗址在今河南省平舆县老王岗乡境内,平舆原属汝宁府,于1951年从汝南县析出)人周磐同郡,《册府元龟》说是汝南安城人,《汝宁府志》则说他是蔡顺是汝阳(今汝南县)人二孝里(即今汝南董会村)人。《后汉书》记载了蔡顺孝母的三件事。“抱棺逥火”。蔡顺母亲去世还殡在家里,结果邻居家发生了火灾,眼看就要烧到母亲的棺椁,没了办法的蔡顺只能趴在母亲的棺材上大哭。结果,奇怪的一幕发生了,这火隔过了蔡顺家,直接烧到下家去了。“

二十四孝中说的蔡顺拾葚异器的故事最早记载在《东观汉记》,《汝南先贤传》还记载了蔡顺母亲丧年,蔡顺不治井桔槔,上面长满扶老藤的故事。

09 为母埋儿(郭姓)

晋代郭巨家道中落但妻子生了一个男孩, 郭巨怕养孩子影响供养母亲, 准备将儿子埋掉。挖坑时, 突然挖到一坛上天所赐的黄金, 于是既可孝敬母亲,又可抚养儿子了。

郭巨(生卒年不详),东汉隆虑 (今河南省林州市)人,一说河内 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以孝闻名于世,他“埋儿奉母 ”的故事被收录《内丘县志》中,东晋干宝 编撰的《搜神记 》也记载了他的故事。后被选入《全相二十四孝 诗选》(即《二十四孝 》),因而被人广为传诵。他为了孝敬父母,不惜牺牲自己孩子的举动,也常常为人所诘难。鲁迅 曾撰《二十四孝图 》来批评郭巨的这一行为。

10 卖身葬父(董姓)

汉朝董永家贫, 父亲去世后只好问地主借钱办丧事。后来他准备卖身去地主家干苦力,半路上遇到一位美女,于是董永就将她带到地主家帮忙。该女子勤劳能干,一个月就织了300尺布,还清丁债务.原来她是天上的七仙女被董永感动, 特地下凡来帮助他的。

董永,西汉时出生在西溪镇丹阳里(又名千乘)的董家舍。少年丧母,与父亲董公相依为命。稍长,下田劳动,赡养父亲。因家贫经常帮人做工谋生。农活忙时,他常用小车推着多病的父亲到田头树荫下,边做农活边照应董公,邻里乡亲都夸他是个大孝子。后来,董公病故,董永因家中贫困,无钱安葬父亲,于是就到西溪镇上大财主曹长者家卖身为奴,得钱葬父。董永孝贤被列入汉“二十四孝”之一,广为传颂。

11 刻木事亲(丁姓)

东汉丁兰的父母逝世后, 他用木头刻了双亲像, 每次吃饭都更先供养木像,然后自己才吃, 仿佛父母在世一样.一次邻居用杖打坏了木像,丁兰大怒, 将他痛打一顿。后来官人来抓丁兰时, 木像竟潸然泪下。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凤城镇丁兰集村(古代称“小张桥”),自汉宣帝御封丁兰为中大夫始,改据明版《丰县志》载:丁兰,河南陈州人,后寓居丰县东十里(今丰县凤城镇丁兰集),早丧父,事母至孝。及母丧,刻木孝母,事母如存。“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刻木事亲,所表壳积极意所在,也是丁兰孝道核心思想。丁兰刻木事亲由来已久,现在无锡、丰县、杭州、襄樊、临澧、马鞍山、巍山、莆田、潘溪、洛南、兴平、修武、固始、沁阳 这些地方都流传着丁兰尽孝的传说。

12 涌泉跃鲤(姜姓、庞姓)

广汉庞盛的女儿是姜诗的妻子。很孝顺他的婆婆,是个能尽妇道的。姜诗的母亲喜欢喝大江里的水。可是那江水离他的家里有六七里路,庞氏不怕劳苦,每每顺流而下去用水桶打那江水。挑回家里。供给他婆婆喝。有一回。碰着了大风。回来得迟了些。母亲渴了。姜诗就责着妻子。把他赶出了。庞氏就住在邻舍那儿。用了纺织得来的钱。买了好的饭菜来。叫邻舍的妈妈送去给他婆婆吃。过了好久。他婆婆感到惭愧,就叫媳妇回家了。后来姜诗房屋的旁边。忽然涌出了泉水。水的滋味。竟和江水一样。并且泉里每天有两条鲤鱼跳出来。他们便可拿来做鱼脍。供给母亲做下饭吃。

13 怀橘遗亲(陆姓)

三国时陆绩6岁随父谒见袁术, 袁术用橘子款待。陆绩悄悄在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走时掉了出来。袁术嘲笑他, 陆绩则说: “这是要送给母亲的." 袁术对此十分赞赏。

陆绩(188年—219年),字公纪,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庐江太守陆康之子。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孙权授予奏曹掾,常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虽在军中,不废著作,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太玄经注》。

14 扇枕温衾(黄姓)

东汉黄香9 岁丧母, 对父亲特别孝顺。夏天就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则为父亲暖热被褥, 得到世人的好评。

黄香(约68年—122年),字文强(一作文疆),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东汉时期官员、孝子,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

黄香年方九岁时,便知事亲之理,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后任郎中、尚书郎、尚书左丞。又升任尚书令,任内勤于国事,一心为公,晓熟习边防事务,调度军政有方,受到汉和帝的恩宠。后出任魏郡太守,于水灾发生时以自己的俸禄赏赐来赈济灾民。不久被免职,数月后在家中去世。其子黄琼、曾孙黄琬,都官至太尉,闻名于天下。

15 行佣供母(江姓)

汉朝 时候有个人姓江名革,字次翁。 他从小就没了父亲,与母亲同住,相依为命。那时候天下很不太平,乱世中盗贼很多,江革只好背着母亲离家逃难去。没承想,在路上,几次遇上了劫贼,都要把江革抓走,江革总是流着眼泪说:“我有老母年迈,需要人供养,请各位放我一条生路吧。”劫贼动了恻隐之心,也不忍杀害他了。后来江革辗转到了下邳地方,更加穷困,连衣裳鞋子都买不起,便使尽一切办法去做帮工出卖力气,挣了钱来养母,这样,凡是母亲使用的东西,仍旧一样也不缺少。

后来,母亲还是去世了,江革一面思念母亲,一面惟恐母亲九泉下孤独,就悲伤地住到了母亲墓旁,日夜相伴,睡觉时连孝服也不脱。后来有人见到他的孝行深笃,就举荐了他“孝廉”(孝廉:选拔官吏的一种科目,由各郡推举那些孝顺清廉的人充任官职),最后还做到了 谏议大夫 的官(谏议大夫: 掌议论的官)。

16 闻雷泣墓(王姓)

战国时魏国王哀的母亲生前惧怕雷声,他常在打雷时陪伴母亲。母亲去世后王哀特意把她安葬在幽静的山林中, 打雷时还跑到坟前跪拜, 低声说道:“母亲请不要怕, 儿来陪您了。"

17 哭竹生笋(盂姓)

三国时盂宗的母亲得了重病, 想吃竹笋煮羹。可是当时正是严冬, 大雪纷飞, 孟宗十分着急, 就跑到竹林里痛哭。过了一会,他发现四周冰雪部化,草木变青,竟然长出了许多竹笋, 原来是他的孝心感动了上苍。

18 卧冰求鲤(王姓)

晋朝王祥的继母对他很坏,但是继母病时想吃鲤鱼, 又恰逢冬天,他就脱掉衣服卧在冰上,这时冰忽然融化,跃出了两条鲤鱼。

王祥(184年,一作180年-268年4月30日),字休徵。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西孝友村)人 。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王祥于东汉末隐居二十年,在曹魏,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等职,封爵睢陵侯。西晋建立,拜太保,进封睢陵公。泰始四年(268年)去世,年八十五(一作八十九),谥号“元”。有《训子孙遗令》一文传世。王祥侍奉后母极孝,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有“孝圣”之称。

19 扼虎救父(杨姓)

晋朝的杨香14岁那年随父亲下地干活, 路上突然跳出了一只老虎, 父亲被虎拽走了. 杨香手无寸铁,但一心想着救父, 就冲上去和老虎厮打,死抓住丁老虎的脖子。老虎受了惊吓逃跑,父子俩都逃过了一劫。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20 恣蚊饱血(吴姓)

晋朝时,吴猛家贫,买不起蚊帐。夏日蚊叮虫咬,父亲不能安睡,于是夜里吴猛就赤身坐在父亲床前,虽然蚊子将他咬得全身是包也不驱赶,生怕蚊子去咬父亲。

吴猛,晋代道士。字世云。豫章分宁人,祖籍濮阳 (今河南濮阳县)。是净明道信仰体系里十二真君之一,历史上以孝道(恣蚊饱血)著称。

21 尝粪心忧(庾姓)

南庾黔娄任县令时忽然心惊流汗,怕家中有事,就急忙赶回去一看,原来他父亲病了。医生说尝病人的粪便即可知是吉是凶,甜则凶,苦则吉、黔娄就尝了尝父亲的粪便,发现是甜的,十分担忧。过了几天,父亲果然去世了。

22 乳姑不怠(崔姓)

唐代崔山南的曾祖母年高无齿,他祖母就每天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这样过了好几年,曾祖母的身体非常健康。后来崔山南对祖母也非常孝顺。

23 亲涤溺器(黄姓)

宋朝黄庭坚对母亲非常孝顺,每天都为母亲洗涤溺器,他身为高官,仆人很多,但他从不让他人代劳,而是坚持亲力而为。

24 弃官寻母(朱姓)

宋代的朱寿昌自幼母子分离,他当官后知道了母亲的下落、就弃官不做,去寻找母亲,后来终于母子团圆。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姓氏文化发展委员会

北京姓氏图腾文化交流中心(宣)

1.《二十四孝是哪些姓,你知道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二十四孝是哪些姓,你知道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61233.html

上一篇

奇怪的晋朝:定都洛阳为何不称东晋,南迁南京却不称南晋

下一篇

【160年的晋朝】墓志史料深化唐代宫人研究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专题提倡孝道的晋朝,因“孝”而亡:一场漫长而滑稽的全民飙戏现象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专题提倡孝道的晋朝,因“孝”而亡:一场漫长而滑稽的全民飙戏现象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相关介绍,这篇文章捡时事独家原创稿,严禁未经许可转载/作家张培山 魏晋与魏晋相承,以孝治天下。 为贯彻"以孝治天下"的方针,两晋统治者有不少动作。晋武帝还采取了具体措施,太始四年六月丙申,他下诏...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从《二十四孝》来谈谈我们今天的孝道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从《二十四孝》来谈谈我们今天的孝道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相关介绍,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一种文化美德,流传至今。 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纵使再有才华,也是枉然。 动物都懂得"反哺",作为人类的我们更应该孝顺自...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看这里!感天动地的二十四孝故事你都知道吗?中华传统美德代代传,快收藏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看这里!感天动地的二十四孝故事你都知道吗?中华传统美德代代传,快收藏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相关介绍,24孝是我国广为人知的民间故事,每个故事的孝行不同,但都足以弘扬我国传统的孝道美德。 故事中虽有荒唐,且似不切实际,惟其孝德之崇高,精神之伟大,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和传承。 01、亲尝汤药 西汉时代之...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专题二十四孝解读:“埋儿奉母”的郭巨,不算真正孝顺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专题二十四孝解读:“埋儿奉母”的郭巨,不算真正孝顺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相关介绍,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自古以来,人民非常崇尚孝道,古代的一些君主也提倡以孝治天下,孝天炎这一制度长期以来成为人们当官的标准,千古孝道故事也数不胜数。(莎士比亚)。 这些孝道故事里,最为著名的就是《...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绝版二十四孝,你知道几个?做到了几条?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绝版二十四孝,你知道几个?做到了几条?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相关介绍,点击标题下的时事天地,偶然遇见古典和优雅 编辑:时事天地(shicitiandi) 我国历来比较重视孝道。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的故事自古以来就被国人传诵,受到了孝顺的人的很多称赞。 那么...

关于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我想说古代二十四孝全集图:这24个孝感天地的故事,都是真的吗?

关于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我想说古代二十四孝全集图:这24个孝感天地的故事,都是真的吗?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相关介绍,孝感震天。 舜,五帝之一。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

关于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我想说二十四孝的典故 雷人“孝”事 你知道多少?

关于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我想说二十四孝的典故 雷人“孝”事 你知道多少?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相关介绍,你知道什么是二十四孝吗?所谓的24孝是24名孝子孝女的历史典故,流传至今。 前些日子安吉县营盘山景区内的二十四孝雕塑引发关注,其中一座“女子给婆婆喂母乳的雕塑”引发争议,甚至有网友吐槽投诉。 其实这个...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二十四孝的7个神话故事:天帝、土地、河伯、七仙女等大发神威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二十四孝的7个神话故事:天帝、土地、河伯、七仙女等大发神威

24孝很多发生在晋朝相关介绍,浙江澳大利亚的一个旅游景点树立了24孝的雕塑,提倡尊老爱幼、孝顺的中华传统美德。 所谓二十四孝,就是元代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成书,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成为中国古代宣传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