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民族动荡的时期。由于不断的朝代更替和纷争,老百姓成了隋朝的政治基础。
那魏晋南北朝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又是怎样结束的呢?又是因为统治者的哪些政策才让“大一统”的局面展现出来的呢?在那个武力不能解决一切的年代,又是哪些潜移默化的社会转变促进了“大一统”的局面?
隋朝的统一,不仅仅是战争胜利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力的强盛,社会发展的趋势、战争的胜利仅仅是顺水推舟的一部分而已,隋文帝开启的隋朝大一统局面又是因为什么条件呢?
陈朝灭亡
在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局面之后,虽然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盛世,但是延续的时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一直发展到动荡的魏晋南北朝、十六国时期的纷争,到北魏统一的中原时期,才形成了小规模的“统一”局面,但是北魏时期又发生了一次分裂,分成东魏和西魏,到了北齐和北周,魏晋南北朝的动荡足以超乎你的想象。
发展到了北周的末期,杨坚谋权篡位,得到了北周王朝的最后一个王位,此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隋和陈的对峙,使得领土上有了一分为二的局面,直到隋灭了陈主导的北周,隋才成为一方霸权,是一个无所匹敌的存在,就此“隋”这个国号正式统一。
在我们熟知的历史中,通过战争获得的政权往往是难以长久的,而隋的统一也映照了历史的进程,在战争的胜利的背后,社会的各方各面的发展,是造成大一统局面统一的结局,战争只是统一的最后一步棋子。
社会背景
从拓跋寿统一北方开始,鲜卑人就掌管着北方的天下,但是鲜卑人的政治政策远不如汉人的优质,为了弥补政策上的不足,鲜卑人就一直推崇这汉化的政策执行,虽然通过优质的战略才能统一了北方,但是政策上的不足使用汉人的政策就成了隋唐盛世的伏笔。
孝文帝的改革是推进“汉化”进程的加速包,在孝文帝时期,孝文帝迁都洛阳。洛阳作为中原文化的核心之地,成为了贸易、文化的交流中心,在孝文帝执政期间,在语言、服饰、官员制度、度量衡、祭祀礼仪、宗教问题等问题上,均要求以汉人的文化为例,就连本土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佛教都开始抵制,推崇中华本土的道教。
北方就在这样的社会层面之下开始了对“汉”文化的学习,在庸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之中,十六国的南方东晋还是华夏文明的象征,但是随着北方“汉”文化的发展,后来居上的北方“汉”文化已经开始和东晋比肩,而当时的南北“汉文化”差异已经不大了。
- 潜移默化的民族融合:北魏时期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指的是,当时门当户对的汉族和胡族可以相互通婚,当时的魏孝文帝的弟弟为皇室推动政策的楷模,六个弟弟都迎娶了汉人四大家族的女儿。有了皇室的“表率”,下层的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都不断的效仿,发展之后,鲜卑和汉族的名门望族成为来后来的统治阶级,底层的人民和达官贵人都已经混成一片,民族融合有了政治的推动,进行得如火如荼。
隋朝时期能实现南北的统一,这一环节的民族融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然,南北统一这一目标,不仅仅是能靠通婚这个政策而解决的。
侯景之乱
侯景东魏的大将,是阴谋家、谋略家,因为战争的原因,投降于南梁,后跟梁武帝的侄子勾结造反,当时最繁荣的建康和三吴两座城市,被侯景搅乱,闹得一个鸡犬不宁的景象。侯景在这两座城市烧杀抢掠,此后两座繁荣的城市开始没落,到了陈霸战胜侯景之后,建立的陈朝已经摇摇欲坠。
因为内乱,民不聊生,经济泄停,而陈朝的后代统治者陈叔宝却无心从政,政事荒废,沉迷于酒色肉林之中,即使陈朝建设者呕心沥血建立的王朝,也来迎来了终结。
东晋灭亡之后的南方,很多王朝的统治年间都十分短命,即使是实力强盛的刘宋王朝也不过只有59年的统治,很多皇帝都成为政治沦陷的附带品而消亡,在如此动荡的唐朝,再经过侯景之乱“天翻地覆”的搅乱形式,到了陈朝,南方的政权就已经成为了摇摇欲坠的“危楼”建筑了。
元气大伤的南方,已经成为了北方的猎物,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想要一举武统南方还是困难的,面对这样的残局,北方的谋略家们实现了“三步”将军的局面,而这三步又是那三步呢?
- 第一步:北周对南方中上游的统一(548年8月-577年2月)
在十六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南北上的分割线就以秦岭淮河为基准,拓跋氏的皇朝已经延续了一百多年,在东魏和西魏的历史进程之上,处于南方的朝代时间是梁朝,南梁因为侯景之乱,元气大伤,受到风气的影响,内乱不断,间接造成了北方的隋政权逐渐统一的局面。
东魏争夺淮河以南的土地,这片处在分割线上的土地,接近北方,而西魏争夺到了长江中游的襄阳、广陵和巴蜀。在侯景之乱之后,南方已经变成了东魏、西魏、陈朝鼎立的局面,当时的陈朝拥有的领土十分的渺小,也仅仅只有江东之地。
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东魏成了北齐,西魏成了西周,而北周通过三大战役(河阴之战、平阳之战、邺城之战)在577年完成对北齐的“统一”。经过历史进程的发展和政治、战争的争夺,当时的北方已经成为了霸主,拥有的领土已经广阔,不仅仅是北方的领土,长江中下游也是北周的囊中之物。
- 第二步-杨坚完善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为大一统开创局面。
北周武帝去世之后,北方政权逐渐混乱起来,继位的宣帝宇文赟是个昏君,朝政不理,一心只为吃喝玩乐,政权泄停了一段时间,后来为了更好的享乐,宇文赟20岁就退位成为太上皇,退居后庭院中。
579年,6岁的静帝宇文珊登基,杨坚以丞相辅佐
杨坚对于当朝的多名皇帝都有不臣之心,武帝和宣帝都对杨坚有所忌惮,但是身处官场多年的杨坚,不仅积累了许多人脉,当朝的官员也愿意听从杨坚丞相的建议,每当皇帝把握到机会将杨坚贬低职位和话语权的时候,背后总会有大部分的官员来替杨坚说话,杨坚就在这样的环境自保了下来,在这样的环境下,杨坚不仅自保了下来,还时时透露出自己想要夺权的欲望。
杨坚收拢人心的手段有一手,为了自己的皇帝梦,杨坚不断在官场上收拢人心,虽然不时有支持宇文家族的地方实力反抗,但是积累了不少实力的杨坚都能平定下来,随着这样的趋势发展的,隋朝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设立下来。
581年,杨坚夺权,更改国号为隋
积累足够反抗皇帝的势力的实力之后,杨坚直接废帝称皇,但是杨坚上位之后面临的是当朝的烂摊子,地域的广阔和地方的复杂社会机构,以及官场上的职权,所以杨坚在政治上做出了这三项改革计划。
第一项:确立三省六部制度
杨坚建立的初步隋朝之中,地域的广泛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留下的问题诸多,想要实现统一的局面,就要面对复杂的政权和政治结构,原有的制度,对于当前社会的政治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杨坚直接重整国风,将魏晋南北朝和两汉的政策进行了综合规范的改进,创立了包含先代结晶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由门下省、尚书省、内史省组合而成,相互制约相互约束,是皇帝的第一亲信,在分权中,难以出现向杨坚集权谋反的情况,而这三个省都有相应的职责,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处理日常事务、内史省决策。
第二项:建立科举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在魏晋南北朝中,在北魏的均田制的政策下,涌现了一部分中小地主和富农,这一部分人中有能当官的才能的人不少,但是因为两汉的察举制度和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以及政策和官员打压的原因,出现了“尊世胄,卑寒士”的局面,一些有才能的能人异士都被打压,与仕途无缘。
为了分化官人和大家族的垄断权利,将部分有能力的人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587年,杨坚设立分科考试制度,让当时的读书文人自由报考,各州每年选出三个参与中央秀才的考试,由中央赋予官职的权利,将分散在大家族和达官贵人中权利不断的收回,不仅为国家纳入有能力者,也从程度上加强了中央的集权。
第三项:统一货币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积累下来的货币,政府方面发行的就有四种,在民间也私自铸造钱币,钱币不统一造成了民间的商业交易产生了不便之处,就好比拿陈家的钱币不能买到梁家的大米。
为了促进国家的统一,杨坚称帝的第一年就开始制造钱币,制造的钱币名为“五铢钱”,禁止其他金钱在时尚上流通,设置类似像今天搭乘动车或飞机时过的安检关卡,放置官方的通用的金钱,和古币销毁和回收的地方,还禁止民间私自铸钱,金币的统一也让隋朝的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程度的便利。
- 第三步:武统陈
积累兵力和经济
从北周以来,战火动荡和赋税的制度让隋少了许多人口,很多农户投靠富强的地主家中当成附户,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隋文帝通过“大索貌阅”政策和“输籍之法”的方法(类似于今天的人口普查和户口登记),将的国家人口进行了纠正,有实力的富强家族也成为了国家的纳税人,再通过募兵制,隋朝的兵力和经济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588年十月杨坚出兵讨伐“陈”,陈朝的当政陈叔宝过度自信,不听取当朝官员的政策,以为自拥十万大军,再借助长江的天然战壕,能轻松应对隋的兵力。
在隋的这边,杨坚派杨广、杨素、韩擒虎等大将,率领水军和陆军总共50万的兵力出动,“陈”面对“隋”声势浩大、实力强劲的兵力毫无还手之力,而不听取当朝百官建议的陈叔宝的政府早就人去楼空,而“陈”也成为了“隋”的囊中之物,就此隋朝达成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
591年,完成统一工作,达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陈朝当政期间,有尚未统一的地方实力,例如:江南豪族,平定了江南豪族的工作,隋朝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结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是相对动荡的,在末期的时候的达到了二分天下的局面,通过杨坚的夺权,经过不断的实力扩大,实现了南北统一。而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历史发展的推移,隋朝展现出来的新的社会制度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正因早期对隋朝的铺垫和基础,才有了后来隋唐时期300多年的盛世。
1.《【.统一全国隋朝】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年代,站在魏晋南北朝上的隋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统一全国隋朝】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年代,站在魏晋南北朝上的隋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3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