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芦苇,自然的小力量,一口气一滴水就能杀死他。
但纵使这世界毁灭了他,人却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因为他认识死亡,认识世界对他具有的优势,世界对此却一无所知。”这段话来自于帕斯卡尔在他的著作《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或许面对神秘且浩瀚的宇宙,人类自然是畏惧未知的世界,但也正因这种畏惧,人类也不断探索,也不断进取。
中国,自古以来就向往对月球的探索
关于月亮的记载,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文字记载,比如《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而在文学画作里,无论是神话故事“嫦娥奔月”,还是敦煌莫高窟“仙女飞天图”,都无疑体现出古人对月球的向往。
而在唐朝小说《酉阳杂俎》就记载了一个生活在月亮的人突然穿越到民间,并且跟民间的人说,月亮是一个球体,上面凹凸不平,而且月亮发的光都是太阳折射过来。
这则距离一千多年的民间故事,却在后来历史上被一一验证,实在令人佩服。
明朝这位科学家,更是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航天事业
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位科学家叫万户,其原名是陶成道,由于作为开国大臣,他也被朱元璋封赏“万户”,因此世人都尊称他为万户。
这位科学家原是陶家书院山长,但他一直热衷于研究研炼丹技术和火器制造。在晚年时期,他萌生出一种想法---想利用火箭将人送上天空,目睹目睹天幕以上的世界。
他尝试用民间自制的烟花来产生动力,他发明了一种自制火箭,在一把椅子上装满47枚烟花,自己捆绑在椅子前面,两只手各拿着一个大风筝,然后让仆人点燃这些烟花。
最终在火箭的推动下,万户也升上了天空,但由于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引起爆炸,万户也葬身在火海之中。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飞往航天的英雄,尽管万户的行为看似荒诞且愚蠢,但也正因这种探索的精神,也推动人类对天空向往,人类社会也不断进步。
1921年,“现代火箭之父”罗伯特•戈达德研制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液体火箭发动机;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人类航天时代的真正到来;
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成功飞上天空,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
1969年7月12日,美国阿姆斯特朗走出登月舱,登上月球,在月球上成功踏上人类第一个脚印;
万户所开创的飞天事业虽说失败了,但他借助的火箭推力升空的创想也是第一,因此也被世界公认为“真正的航天始祖”。
而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Wan Hoo(万户)”,从而纪念这位明朝时期一位“首先企图利用固体燃料火箭将人载到空中去的幻想者”。
1.《明朝这位科学家,用47枚烟花将自己送上天,成为史上航天第一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明朝这位科学家,用47枚烟花将自己送上天,成为史上航天第一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3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