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爱,家乡爱,家乡有我小时候的爱。生来就有。出生。出生。人生谚语。乌菲感情深厚,无法回报故乡。
故乡风,故乡雨,故乡有我一生的痛。父母在,尚知来处;父母去,哪是归途?
故乡思,故乡路,故乡成我梦中追忆……人生苦短,岁月如歌,晃眼已成迟暮。
掐指一算,冬发老倌离开故乡已有六十多年了。回到老家,仿佛年轻了一二十岁,因为他的根在安仁乌陂渡。
而别人是不知其故里,就连五个孙儿刘仁、刘义、刘礼、刘智、刘信等都搞不清究竟老家在哪里---只有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更不能忘记的。
回想一路走过的日子,实属不易,用恩师刘明碧老师的话形容:“非比寻常”。
近日,承蒙恩师训导,加之老友胡文锋盛情,写个回忆文章之类的,心有余悸,诚惶诚恐;因为我听说,所谓回忆录《外传》,虽说年龄好象已臻,但大多为名人雅士成功大家所为;还曾听闻,所谓《内传》,只有神仙才可做得。鄙今碌碌无为,何德何能作甚回忆传记?
但故乡情深,师命难违,盛情难却,却又一时无从下手,遂从小说《镇墓兽密码》中节选《乌陂渡》一章,虚实相间,勉为其难,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题为《文化神农,仁者安仁》,因为老家安仁县渡口乡古名“乌陂渡”,不知妥否,是为题记。
01 他乡故乡远乡:炎帝神农,药王仙踪
(一)他乡远乡:文明之光,炎帝神农
1、古籍记载,史有所本
神农氏是上古三皇之一,司马迁《史记‧三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于是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遂重八卦为六十四爻。初都陈,后居曲阜。立一百二十年崩。葬长沙。……神农纳奔水氏之女曰听詙。为妃。”
上面这段文章的大意是:炎帝神农氏,姓姜,他的母亲叫女登,是有娲氏部落的女子,嫁给少典氏部落的首领做妃子,因为感觉到神龙而生了神农氏。神农氏人身牛头,因为在姜水边长大,所以用姜作为他的姓氏。
由于神农氏属于火德(这要牵涉到后来的五德终始说问题),所以叫做炎帝,并将火做为官名。神农氏将木材做成耕具,并教导万人使用这些农具。由于他是第一个教导人民耕种的人,因此被称为神农氏。所以他举行蜡祭(一种和农业有关的祭祀),又用赭鞭鞭打草木。神农氏最先开始尝百草,也因此才有了医药。
他又作有五弦的瑟,并教人民在中午集市,交易完之后回去,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神农氏将扶羲氏所作的八卦延伸为六十四爻。起初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自己的都城,后来则居住在山东的曲阜。
神农氏娶了奔水氏部落的女子听詙为妃子,在位一百二十年后死去,埋葬在长沙郡衡州府安仁场酃县(现改名炎陵县)。
炎帝,神农氏(有说为神农后人)部落首领的名称,姜姓,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是中国传说时代(或称上古时代),约西元前三、四千年,今陕西、湖北一带姜氏族部落的共主,据传炎帝出生于姜水之岸(今陕西宝鸡一带),称为神农氏。
神农氏最早见于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周易》,《周易》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而炎帝的记载要多一些,《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又说:“炎帝为姜。”
《左传·昭公十七年》所载:“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 昭公二十九年》记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 自夏以上祀之 。”《左传》提到了炎帝和烈山氏,压根没提神农氏。
到了西汉,西汉文人给炎帝加上了五行学说的色彩,《汉书·律历志》“炎帝神农氏……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又东汉王符在《潜夫论》中云:“有神龙首出,常感妊姒,生帝临魁,身号炎帝,世号神农”。
到了汉朝为止,人们认为神农和炎帝是同一人,于是原本在先秦关联性不大的二者清晰为一了。后世一直延续了这种说法,清人《世本》云:“炎帝,神农也”。
神农氏和炎帝真是同一人吗?他们在早期的典籍里面关联性不强,但都种植百谷,《国语·鲁语上》 云:“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 能殖百谷百蔬 ” ,又《礼记·祭法》 称之曰“厉山氏” ,并说:“厉山氏之有天下也, 其子曰农, 能殖百谷 ” 厉山、神农都和种植百谷有关,我们大致可以推测,烈山(厉山)就是神农的别称或分支。神农、烈山都是一个氏族的名称,炎帝可能是某个帝王的名称。
2、考古释疑,竹简为证
对此也许疑古派会问,神农氏会不会是后人改编的?
上海博物馆在1994年购得一批竹简,是战国时楚国的竹书。竹书里面有一篇叫《容成氏》,它里面记载了神农氏,上博简是“焚书坑儒”前原始的、第一手的战国古籍。
《容成氏》这样说的“尊卢氏、赫胥氏、乔结氏、仓颉氏、轩辕氏、神农氏、祝融氏、垆运氏之有天下也,皆不授其子而授贤”,这里面提到了很多古老的氏族名称,包括神农氏,所以神农氏很有可能是存在的。
《容成氏》可以和庄子互证,《庄子·胠箧》:“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犠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可见《容成氏》的古帝名称是有根据的。
(二)文化基因:源远流长
1、神农基因:炎帝姜水。
据网文作者“基因看历史”所叙,《国语》:“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姜水或为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姜水大致位于华夏的关中平原。故炎帝(神农氏)的故里在西北的关中平原附近。少典不见于其他典籍,可能是神农氏下面分出来的一个氏族支系。
《吕氏春秋·慎势览》称“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神农氏有17代人,若以30年-35年为一代来推算(商朝人平均寿命是36岁,比商更古的人会更短一些),也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可以推测出,神农氏是生活在西北部的一个古老氏族,而且是姜姓的。
从人类基因角度看,23魔方公布的75个姓氏里面,我们统计下M117下游支系出现频率最高的七个姓氏,看有没姜姓,见炎帝部落Y染色体初探——由此文可知,姜姓是M117下游里面出现频率最高的,远高于其他支系。就是说,炎帝(神农氏)部落是以M117为主体的部落。
O2a三大支
在人数众多的O2a三大支里面,最大支是M117支,见汉族O2a三大支的起源、势力划分。M117下游的Oα支系(包括Oα自身)在6000年前共爆发了四五支,尤其是F14249,又名Oα3,爆发于6300年前,占当时人口2.64%,与庙底沟一期比较符合。
总体上庙底沟文化可老厉害了,势力遍布大半个中国,包括促成了红山文化(Oα有一支曾经北上红山,见红山后裔与N系),影响了大汶口文化,冲击了马家滨文化,促进了大溪文化,见下图。庙底沟早期的核心区域便是在关中、豫西,这个就和神农氏关联上了。而黄帝的单倍群类型,争议还比较大,暂且不表。
庙底沟文化
M117下游有一支重要的支系叫CTS9678,CTS9678是Oα3下游的支系,是F14249的支系子孙。根据23魔方机构的分析,他们爆发于4480年前,在全国分布均匀,在当时的人口占1.28%,算是爆发得名列前茅的父系簇,位列九大部族之一。见上古时期,中国最强的九大部族是哪些?
从考古知识得知,4500年前,老虎山文化开始崛起,时间和CTS9678的爆发时间非常吻合,老虎山文化的人群的生活方式是游猎采集的,和农耕人群有所区别。气候逐步较冷,老虎山文化的支系——永兴店文化人群开始南下,他们到了石峁遗址,形成石峁文化,最后永兴店文化、石峁文化的人群摧毁了陶寺遗址。见下图。
永兴店文化南下
CTS9678会不会在老虎山人群南下的时候,参与了老虎山人群的扩张?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否则他们爆发的时间不会如此接近,而且石峁人群是半畜牧游猎、半农耕定居的混合经济,CTS9678可能是其中农耕定居的一分子。可以推测:CTS9678与老虎山人群一起灭了陶寺,成为了当时的胜利者(可能即是夏朝),所以CTS9678才会在全国分布均匀。
2、商周时代
CTS9678下游又有一个Z39663(源基因叫E326)支系,Z39663是CTS9678下游的 。Z39663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的子孙占当时人口的0.51%,在M117下游各支系里面,Z39663是三千多年前繁衍得最厉害的了。
Z39663是一个有出息的人 ,他在3520年前爆发,在现今的山西呈现高频,现今的子孙有苟姓、盖姓、马姓等。Z39663爆发于3520年前,刚好是商朝建立不久,说明他可能和商朝有关。
Z39663应该不是羌方,羌方是和商朝敌对的,一直遭到打压。Z39663或为商朝西部的诸侯,例如崇侯虎之流。崇侯虎这个不一定准确,只是聊备一说。按《商代通史》统计,甲骨卜辞里商朝的诸侯太多了,称方的有11个,称侯伯子的有45个,称王的3个。要找到Z39663对应的诸侯比较难,先存疑不论。
在周朝的几百年时间,Oα没有大爆发,小爆发倒是有一个名为M1513支系,乃CTS9678的下游,他们爆发于3450年,占当时人口的0.49%。王、郭、杨、郑、周、蔡、于等姬周姓氏都是M1513高频,M1513是姬周的候选父系之一。姬周的候选父系以N北支、M1513两支为主,N北见姬周的Y单倍群是什么?请看西周墓的检测结果。
3、汉高祖刘邦
到了秦末,Oα再次惊现。Oα1下游有一支叫F155-F813,是汉高祖刘邦家族的支系,刘邦出生于今江苏丰县。
刘邦基因是怎么敲定的?「家族溯源」(第一期)刘邦家族。从六千年前的庙底沟时期到汉朝成立,M117系都在关中、豫西片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某些时期光芒被红山N系、鬼方Q系、三苗O1b1盖过,但M117系以其持久的耐性,战胜了所有对手,成为了最终的大赢家。在现代汉族里面,M117系是人口最多的支系。
4、神农文化,一脉相承
庙底沟文化在史前是最强势的,具有强烈的仰韶文化色彩,并且以彩陶艺术为特征。在地缘、时间上,庙底沟二期可以对应文献上的神农氏,神农氏又对应分子人类学上的M117-Oα支系,所以Oα支系大部分都是农耕部族。
从神农氏——石峁部族——商朝诸侯——姬周候选——汉朝刘邦,M117人群都在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中国主流历史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安仁之名,源于孔圣
1、安仁建制
乌陂渡古属楚地湘东郡安仁场的下四里之尾。
安仁县境,商、周时为古荆州地。春秋战国时属楚黔中地。秦时属长沙郡湘南县地。西汉时属长沙王国,东汉时属长沙郡湘南、酃二县地(酃含今衡阳、衡南、安仁,非今酃县)。三国时属吴之衡阳、湘东二郡之衡山、酃二县地。晋及南北朝时属衡阳、湘东二郡之衡山、临蒸(酃县并入)二县地。隋时属长沙郡衡山、衡阳二县。
唐武德五年(622),设置安仁镇,属潭州长沙郡衡山县。贞观元年(627),划属江南道衡州衡阳郡。开元二十一年(733),改属江南西道衡州衡阳郡。五代后唐清泰二年(935),改安仁镇为安仁场,割衡山之宜阳、熊耳二乡为其辖地,隶属衡州衡阳郡。宋乾德三年(965)升安仁场为安仁县,属荆湖南路衡州衡阳郡。
元至元十四年(1277),属湖广行中书省衡州路。明洪武九年(1376),属湖广省衡州府。清初,先属湖广省后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衡州府。民国3年(1914),属湖南省衡阳道。民国11年,直隶湖南省。
国26年,划属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改属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初属湖南省衡阳专区,1952年11月划属湘南行政区,1954年7月划属郴县专区(1960年8月更名郴州地区)。1983年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划属株洲市管辖,是年7月13日又经国务院批准,划回郴州地区管辖。
2、仁者安仁,儒意深刻
乌陂渡古属楚地的安仁场的下四里之尾。而““安仁”之名,据说是根据孔夫子的“仁者安仁”而得名。源于《论语.里仁》之圣人君子道德修养“仁德”篇。原文是“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有仁德的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解读: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以圣人和君子为标准杓榜,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论语》中提到“君子”次数有107次之多,孔子所称的君子,(上)是非功利、有着为国为民理想的君子;是拥有智慧、终身学习的君子;(中)是严于律己注重修身的君子;是拥有宽容、信义、坦荡胸襟风度的君子;(下)是有仁德、是对一个人最高评价的道德修养。
所谓君子非功利,就是说君子做事是非功利性的,即使在贫苦的环境,哪怕是住在简陋的小屋子里,哪怕在陈绝粮,君子依然能固守正道;君子追求对社会有没有贡献,对他人有没有帮助;君子不追求贪图享乐,不沉溺于物质欲望,而注重内在的仁德修养。
《论语》中提到“仁”字的出现次数达109次,“礼”字的出现次数达76次,说明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圣人君子的“仁”和“礼”。
“仁”是内在的修养,是最高的道德规范。“礼”是外在的约束,是一种政治秩序,两者相辅相成。"仁”是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道德标准的总称,也是孔子推行的仁道主义。
小成功靠智慧,大成功靠仁德。有仁德之躯,千古永流传。儒学中的“仁”,是一个内心修养的真功夫,绝非一朝一夕,是实实在在的境界,非要下苦工夫长期修炼,每天做正向的积累。
要在生活中行“仁”,按孔子的说法,就要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修身修德,也就是说,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约束自我的行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彼此互相谦让、互相尊重、讲究礼仪,从而激发出人性的光辉。从“礼”出发,就能至“仁”。
(1)“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译文:孔夫子温、良、恭、俭、让而得名,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
温:不急、慢慢做、温和。
良:善良、良善。
恭:谦逊、不说大话,庄严。
俭:俭朴、不铺张浪费,不浮夸,节制。
让:谦让、得力饶人、谦逊。
解读:孔子的状态是“温,良,恭,俭,让”不急功近利,也能做到谦逊,不树敌,追求中庸之道,而这也是让自己内心平和,给他人带来帮助的长久之道。
(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一个不仁的人也就是一个麻木的人,对他来说礼法有何用?音乐有何用?”
解读:快乐的反面其实不是悲伤,最糟糕的感觉其实是“麻木”,也就是任何山珍海味或者人间惨剧摆在他面前,他都没有反应,所以才有“麻木不仁”这个说法。而所谓的“仁”,就是内心喜悦平和,能够感知到幸福的状态。
(3)林放问礼之本,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林放问礼的根本。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与其求形式上的豪华,不如俭朴一些好;治丧,与其在仪式上面面俱到,不如内心真正悲痛。
解读:孔子在这里阐述了“礼”的真义:“礼”是以真诚的情感为基础的,而不是虚文浮饰的事物。林放问礼之本,孔子明确说明了礼之根本的问题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真实、真诚、真心才是礼的根本。
(4)“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努力从事人民认为合理的工作,尊敬鬼神,但要疏远它们,这样可以称得上是聪明了。樊迟又问怎么样才叫作有仁德,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先付出艰苦的努力,然后得到收获,这样可以说是有仁德了。
解读:孔子提出了“智”、“仁”等重要观念的一些具体体现。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敬鬼神而远之”主张应该在尊敬鬼神时保持人的责任意识,远离了宗法社会传统的神权观念。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
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人生与社会的。先事而后得,是说先付出努力而后获得成功,却不骄傲,心态平和,这才是所谓的仁。这里的仁不是讲仁的体,而是讲仁的用,作人处世的仁。
(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自己愿意实行仁,仁就可以达到。
解读:修身养性靠的是自觉。“仁”是内在的品德,外在的情感表现为关怀、仁爱他人。如果一个人真想成为仁者,只要其内在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一定能够做到,因为“仁”就在我们的身边。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解读:不断地求取知识,以减少自己对世界事物而产生的困惑,真诚地待人如己,不再为个人得失而忧愁,勇敢地实践前行,不再畏惧任何困难。
(7)“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译文:追求仁德最终而得到仁德,又什么可抱怨的呢?
解读: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了好事没人理解,我们还是要做。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8)“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译文:“仁人,他的言语显得谨慎。”司马牛说:“言语谨慎,这就可以称作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难,说话能不谨慎吗?”
解读:孔子因材施教,因为司马牛多言而浮躁,所以孔子特别针对他这一缺点,告诉他说话要和缓谨慎,少说话多行动,强调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爱好活动,仁德的人爱好沉静。聪明的人活得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解读:孔子对于智慧和仁德的深切体悟,是对智和仁的山、水和动、静的形象化解读。通过这个解读,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什么是“智”,什么是“仁”,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自己的美德。
所谓仁者,宽厚而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仁者就像大山一样,不会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自有一股“任尔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度。他们以宽容仁厚待人,没有过分的悲伤和恐惧,安详沉静,所以能够长寿。
(10)“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解读:面对世风日下的社会,孔子提出了自己的四大忧虑,即“道德不修、学问不讲、知善不从、有过不改”。如果我们来个反向思考,就可以说孔子对我们的个人修养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加强道德培养,二是勤奋为学,三是多行义举,四是有了错误及时改正。这四点建议能够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实现自我完善。
(11)“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境界了,人们已经缺乏它太久了。
解读:中庸是一种高度和谐的思想。调和与均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12)“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刚强、坚毅、质朴、慎言,(具备了这四种品德的人)便接近仁德了。
解读:孔子认为“仁”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不易达到,但可以从基本的刚强、坚毅、质朴、慎言这四种美好的品质做起。刚强就不会为欲望所动摇,坚毅就不会为困难和威势所屈服,质朴就会保持敦厚严谨的作风,言语谨慎就能避免不必要的祸害。
(13)“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仁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美德,就是仁了。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则会取得功绩,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解读:“恭”,在对待他人时,就要有基本的尊重。不管对方的地位高低、能力强弱、富裕贫穷,都要平等对待。不能因为别人在某方面不如自己,就轻视别人,或者出言贬低别人。在交往中对他人的尊重,也会得到对方的尊重。
“宽”,是说做人要心胸宽广。,面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时,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要揪着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不放。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会赢得很多人的好感,大家都愿意与之相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宽则得众”。
“信”,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重用和信任,不会觉得这人不可靠,不敢与你合作。李嘉诚就是以诚信著称成为商业大亨。
“敏”,代表反应快,也代表勤敏。善于找到正确的方法并加以利用,方法加上勤快,就可以提高效率,使事情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容易成功。
“惠”,所谓施人以恩惠,善待别人,尽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只有善待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别人才愿意和你合作,才愿意被你领导,才愿意为你做事。
(14)“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译文:大的道德节操上不能逾越界限,在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解读:抓大放小,强调要看大原则,不管干什么事,都要分清主次,要有大局观念,这不是说细节不重要,毕竟多数小节对大德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大德一旦出问题,整个道德体系可能就站不住脚了。不能因为个人德行上一点小过失就否定一个人,只要这点小节对他人、对社会没有造成不良影响,只要他在大德上不出格,这个人就是值得肯定的。
(15)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
解读:虽然说人通过教育而知“礼”,但是要想达到“仁”的境界,却需要从自我入手。求“仁”在于自己,克己复礼,就是要他从眼、耳、口、鼻四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外在来规范自己。
孔子告诉颜回的只是一个入门的方法,但并不是说靠着孔子的四句箴言就可以达到“仁”的境界了。我们应该从一些小事入手逐步去约束自我,同时注重使内心修为逐步达到庄严、诚敬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到达孔子所说“仁”境界。
(16)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平时的生活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情的时候严肃认真,对待他人要忠诚。就是去边远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也是不能废弃这些原则的。
解读:此章孔子提出了做人在生活、工作和交友等各个方面的“仁”的要求,即“恭”、“敬”、“忠”是一个人的为人之道。生活中保持恭肃之心,工作中做事诚敬,毫不苟且,与人相交忠诚以待,到哪里都行得通。
(17)“恭人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之而无力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译文:一味恭敬而不知礼,就未免会劳倦疲乏;只知谨慎小心,却不知礼,便会胆怯多惧;只是勇猛,却不知礼,就会莽撞作乱;心直口快却不知礼,便会尖利刻薄。君子能用深厚的感情对待自己的亲族,民众中则会兴起仁德的风气;君子不遗忘背弃他的故交旧朋,那民众便不会对人冷淡漠然了。
解读:孔子认为,做到了礼,社会就会兴起仁德的风气,人与人之间便不会冷漠坦然。这章是说明礼的重要性,虽是好的德行,也要以礼来加以节制,才会没有流弊。凡事过犹不及,孔子重视适度合宜,讲究尺度,人情味和理性要完美结合。恭敬、谨慎、勇敢、直率,都是很好的德行,但这些德目的实践要符合中庸的准则,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凡事都有礼度。
(18)“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解读:儒家在讲“仁”的时候,并非局限于“爱人”的一面,也有“恶人”的一面。孔子认为,不仁之人多是心存私欲,并受此蒙蔽,他们眼中的善恶并非是真正的善恶。只有心怀仁德之人,才会不受私欲的影响,明辨是非善恶。也就是说,只要做到了“仁”,就能公平公正地对他人做出评价,分辨善与恶。公正地评价别人。
(1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志士仁人,不会为了求生损害仁,却能牺牲生命去成就仁。
解读:孔子在这里对“志士仁人”提出了最高的要求,认为“志士仁人”要有献身理想的愿望和勇敢。孔子热爱生命,总是主张人应该全身,要“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等,但在面对“仁”时,则没有丝毫的苟且,因为“仁”是至高的道德境界。这种“杀身以成仁”的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
————(未完待续)————
End
1.《03M117是商朝人的基因?我来告诉你答案文化神农,仁者安仁(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03M117是商朝人的基因?我来告诉你答案文化神农,仁者安仁(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3843.html